。。。。。


    但若是采用“剛柔並濟”的民族政策,那麽這些烏桓人就不能殺。


    準確點兒來說,是殺一批,留一批!能達到震懾其他人的目的即可!


    見陛下陷入了沉思,眾武將十分默契的沒有出聲打擾,而是默默護衛在劉辯身旁,並讓麾下的將士們上前將這些烏桓人俘虜收押起來。


    收押俘虜的過程主要分三步走:


    首先,將所有烏桓人的武器防具都收繳了,這是崩斷了他們的牙齒;緊接著將他們飼養的戰馬牽走,這是砍掉了他們的雙腿。


    單單是第一項舉措,就已經讓這支烏桓族群喪失了反抗的力量。


    其次,將這支烏桓族群分成三個部分劃分,並由不同的兵力看守。


    青壯男子劃為一個區域,專門有白龍騎、風狼騎等精銳特種騎兵看守。


    防守力量極強,可以牢牢看住這些烏桓人。


    女子孩童和老弱病殘又分別劃分一個區域,由剩餘騎兵看守。


    由賈詡全權負責安排這一係列的工作。


    待劃分區域完成後,賈詡抖了抖袖袍,走到劉辯的身側,拱手問道:


    “不知陛下可有決斷?”


    實際上劉辯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能得已經訓練完善的四萬精銳鐵騎,以及烏桓西部族群的歸降。


    這樣的戰略意義遠遠大於將這支族群屠殺殆盡。


    “文和,你怎麽看?”


    不過劉辯沒有急著迴答,而是反手將“皮球”拋給了賈詡。


    眾所周知,賈詡乃是“毒士”,所用的計謀大多毒辣、絕人後路。


    因此,劉辯很期待賈詡對於這支烏桓族群的處置方案。


    “迴稟陛下,微臣以為這支烏桓族群可以用之。”賈詡低頭作揖迴道。


    對於賈詡的觀點劉辯並不顯得驚奇。


    從大戰略角度來看,收複這支烏桓族群的意義遠大於屠滅之。


    賈詡的戰略目光自然不會如此短淺,因此有這樣的觀點不足為奇。


    但重要的是如何用之?


    這才是劉辯思索猶豫的關鍵所在。


    “文和,繼續說下去,如何用之?”


    “恩威並施!”賈詡的目光愈發光亮。


    他心中的理想便是收納中國周邊各個民族屬國,形成“天朝大國,萬邦來朝”的大統一局勢。


    如今總算是要開始了,他能不高興嗎?


    “其一,調遣幽州邊關軍隊前來此地接收這些烏桓平民,將這支烏桓族群內沒有作戰能力的百姓遷迴國內。”


    “幽州幅員遼闊、地廣人稀,陛下可以在幽州境內單獨劃分一片區域給予這支烏桓族群,同時派我國官員上任。”


    “融合民族之策,久久為功,陛下務必要有耐心,分階段進行,切勿一蹴而就。”


    對於賈詡的第一個具體舉措,劉辯沒有稍加思索便點頭同意了。


    “此計可行,朕可以給烏桓族群劃分一片地區讓他們生活,但必須要臨近我朝漢民。”


    這是為了讓漢烏百姓互相通婚,久而久之也就不分漢族和烏桓族了。


    見陛下如此開明且富有長遠目光,賈詡會心一笑,真不愧是我選中的主公。


    緊接著又道:“其二,將這支烏桓族群的青壯男子納入軍隊!”


    “納入我軍?才收服便用之,若是生出不二之心如何是好?”劉辯劍眉微蹙,很顯然對此有所擔心。


    哪料賈詡陰險一笑,拱手迴道:“陛下這有何難啊?隻需將這些青壯男子的妻女作為人質,他們也不敢生出二心。”


    “況且這支西部烏桓族群與東中部的烏桓族相隔甚遠,並無太多歸屬感,陛下隻需以利誘之,即可收服。”


    “我朝曆代君王皆是如此,隻是此計隻能用一時不能用一世,後續還是要換一種策略。”


    賈詡的意思還是那句話:分階段而行。


    現在戰事緊張,驅使這些烏桓精騎隨軍作戰可以大大緩解漢軍的作戰壓力,何樂而不為。


    但如果想將這些烏桓精騎永遠收服的話,單單的利益和威壓還不夠。


    “文和所言極是。”劉辯深以為然地點頭應道。


    “隻此二策便足夠了,待陛下覆滅東中部烏桓族,屆時微臣還有一策。”


    “哈哈哈哈!文和果然是朕的智囊啊!”劉辯爽朗笑道,“便依你之計行之!”


    就在二人商討之際,一身銀甲白袍的趙雲從烏桓棲息地中疾馳而來。


    來到劉辯身前後,翻身下馬,抱拳說道:“啟稟陛下,烏桓單於樓班請求麵見陛下。”


    單於樓班也就是這支西部烏桓族群的王,簡稱為遼西單於樓班。


    聽聞此言,劉辯與賈詡相視一笑。


    他們正想要與單於說明此事呢,沒想到他還主動的請見了。


    ……


    “罪臣樓班,叩見天子!”


    一位年紀約莫七十多歲的白發老者丟下拐杖,朝著劉辯雙膝下跪,連續磕了三個響頭。


    很有意思的是樓班在名字前加了一個罪臣。


    這意味著遼西烏桓族附屬於大漢帝國。


    不得不說,樓班這家夥還真是聰明!


    “你就是樓班?”


    劉辯居高臨下仔細打量著跪倒在地的單於樓班。


    “你不是與蹋頓的年紀差不多大嗎?為何蹋頓才三十餘歲,而你看起來已經七八十歲了?”劉辯好奇問道。


    才看到樓班的時候他還嚇了一跳,按理來說蹋頓與樓班都是原烏桓王丘力居的子嗣。


    咋年齡差距如此之大!?


    樓班連忙匍匐著身子,對劉辯解釋道:


    “迴稟天子,罪臣自幼修行族中秘法,可窺見未來一角,然此舉會嚴重損耗修行者的壽命,故而罪臣雖年過三十,但樣貌卻似古稀之年。”


    聽聞此言,劉辯大吃一驚!


    原來如此!


    沒想到烏桓族中竟有類似占卜一類的秘術,果然不可小覷天下人啊!


    “祈求天子的饒恕,此前烏桓大舉進犯大漢非我族之舉,實乃烏桓王蹋頓的主意啊!”


    樓班在見到大漢的軍隊和旗幟之後,也恍然大悟了,這支軍隊並非上天派來的天兵天將,而是鄰居大漢帝國的天子軍啊!


    雖然不是天兵天將,但在樓班看來,這些大漢鐵騎的實力也與天兵天將相差無幾。


    因此更是心生惶恐之心,生怕天子將之前所有的怒火全都發泄在他們遼西烏桓族群身上。


    要知道他們遼西烏桓族群一直以來與大漢邊境都相安無事啊!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神話三國當仁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山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山和尚並收藏我在神話三國當仁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