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弟兄們,都跟上!別他娘的掉隊了!”
典韋將混元雙戟別在自己的褲腰帶兩端,隨後帶著數百金武衛浩浩蕩蕩朝著慶雲縣行軍。
且說趙雲這頭。
在他調動體內靈力後,其身形輕盈如燕,化作一道白影飛速向前方遁去,如同一條白龍遊蕩於林間。
未過多時,便臨近了慶雲縣。
城牆上,一名守軍見一道白影從遠處飛馳而來,眉頭緊皺,連忙喝道:“有情況!速速去稟報曹將軍!”
“等等!無需稟報,此乃趙將軍!快,打開城門,迎接趙將軍!”
另一名守軍認出了逼近城池的人正是趙雲,於是滿臉興奮地喝道。
常山趙子龍的名號早已響徹大江南北,底層的將士們都將其視為榜樣!
因此,在見到趙雲的真實容貌後,守城的士卒們都異常興奮。
從城門進去之後,趙雲便見到了兩側的士兵們炯炯有神的盯著他。
趙雲摸了摸鼻子,對著眾人點頭示意後便飛奔向劉辯的住所。
劉辯住所處。
此刻,劉辯正在書房內雙手捧著一本古籍,津津有味地閱讀著。
恰在此時,門外傳來一道通報聲:“陛下,趙將軍迴來了!”
聽聞此言,劉辯絲毫沒有因為被打斷看書而生氣,反而笑著迴道:“子龍來了,快讓他進來說話。”
“諾!”
門被緩緩打開。
一道高大威武的身影浮現在劉辯的眼簾中。
“末將參見陛下。”
“子龍快快請起。”劉辯放下手中的古籍,上前扶起趙雲,道:“這一路一定很艱辛吧!”
“怎麽惡來沒有跟你一同迴來?”
劉辯四下張望,見平時最鬧騰的典韋此刻不見蹤跡,心中頓時升起了幾分疑慮。
趙雲這才將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向劉辯述說了一遍。
“哈哈哈,這鞠義果真是好膽啊!深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隻可惜他太高估自己和他麾下的先登營了。”
劉辯冷笑幾聲後,雙手背在身後於屋內來迴踱步。
“朕的慶雲縣不是虎穴,而是龍穴!他若是進來了,焉有再出去的道理!?”
劉辯嘴角上揚,站起身道。
“子龍!”
“末將在!”
隨後劉辯從懷中取下一枚烏黑的虎符,鄭重地遞給趙雲,嚴肅道:“速去調集軍隊。”
“都集結到城牆上,嚴防死守嗎?”
趙雲接過虎符,抱拳問道。
“不。”劉辯搖搖頭,眼神中充滿了睿智,道:“讓士兵們聚集於城內,朕要放鞠義他們進城。”
劉辯的聲音平靜如水,但聽聞此言的趙雲內心卻掀起了波濤駭浪。
他連忙單膝下跪,抱拳急道:“陛下!不可,這…這太危險了!!”
見趙雲一幅緊張兮兮的神情,劉辯哈哈大笑道:“子龍,你且起來。”
“不,若是陛下執意如此,那雲便一直跪在這裏!”
趙雲劍眉緊蹙,眸中迸射出堅定之情。
“朕知道你在擔憂什麽,但是你且放心!一切都在朕的掌控之中。”
劉辯風輕雲淡地說道。
不錯,他想要效仿諸葛孔明的空城計,但卻是另外一種版本的空城計。
如此膽大的計謀也隻有劉辯想得出來了。
然而子龍還是不願起身,他擔憂陛下的安危,不想讓陛下置身於危險之中。
哪怕這種危險隻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趙雲也不想讓陛下置身於此。
劉辯見狀,無奈歎息一口氣,雙手虛托,運用幾絲龍氣,強行讓趙雲起身。
“子龍,你擋在朕的前麵,難不成你連抵擋住敵軍步伐的這點信心都沒有了嗎?”
劉辯故意激他。
“陛下!”
果不其然,趙雲被這一激激出了血性。
“既然如此,陛下就安坐於城池中心,且看雲如何滅敵!”
“如若敵軍想要踏入城池中心,必須先從雲的屍體上跨過去。”
說罷,趙雲又恭敬的向劉辯行一君臣禮。
便一刻也不停,朝著軍營方向跑了過去。
現在鞠義的大軍正在行進之時,必須要抓緊時間布置好防線。
劉辯也不再閑著,起身朝著屋外走去。
對緊隨其後的親衛道:“速去召集群臣,朕有緊急之事要商議。”
“諾!”
來到慶雲縣的縣衙府邸內,群臣也陸續到來。
曹操見劉辯召的急切,又想起剛才看到趙將軍急匆匆前往軍營,心中暗道:“定有十萬火急的軍情,不然怎會如此。”
於是上前抱拳問道:“陛下,臣方才見趙將軍迴來了,莫不是夜襲已經成功了!?”
群臣聞此言,也是一臉期待地望向劉辯。
劉辯微微點頭。
這一點頭,頓時讓整個府衙內的眾人的目光都變得炙熱了起來。
“什麽!居然真的成功了!?”
“我等苦守慶雲縣時日良久,一直都是被壓著打,陛下一來,瞬間改變了局勢!陛下真乃真武大帝啊!”
“陛下萬歲!”
“……”
劉辯右手扶著額頭,左手朝著眾人微微擺手。
刹那間,原本嘈雜的府衙瞬間安靜了下來。
“朕召你們過來,不是來聽這些話。”
劉辯目光一掃,眾人隻感覺額頭冒冷汗,一個個都噤若寒蟬。
劉辯也不多跟他們廢話,直接將鞠義即將過來的消息告知眾人,隨後發布了一條條命令。
群臣起初還十分緊張,到了最後更是要上前勸諫劉辯不要如此冒險。
然而劉辯對此不加理會,而是看向曹操,問道:“孟德,你看朕的安排可有什麽遺漏的地方?”
“陛下聖明,臣未發現有什麽遺漏的地方,這個計劃很周全。”
“但有一點,陛下您萬萬不可出來迎敵。戰場上刀劍無眼,如若傷了陛下,臣等就算死一萬次也無用!”
“孟德放心,朕不會現身的。你們且去布置吧!”
劉辯擺擺手。
待到群臣走後,劉辯便迴到自己的府邸,在侍衛的服侍下穿戴好金龍戰甲。
“待在宮中良久,朕身上的骨頭都要生鏽了,這樣的大好時機,朕又豈能錯過。”
……
“弟兄們,都跟上!別他娘的掉隊了!”
典韋將混元雙戟別在自己的褲腰帶兩端,隨後帶著數百金武衛浩浩蕩蕩朝著慶雲縣行軍。
且說趙雲這頭。
在他調動體內靈力後,其身形輕盈如燕,化作一道白影飛速向前方遁去,如同一條白龍遊蕩於林間。
未過多時,便臨近了慶雲縣。
城牆上,一名守軍見一道白影從遠處飛馳而來,眉頭緊皺,連忙喝道:“有情況!速速去稟報曹將軍!”
“等等!無需稟報,此乃趙將軍!快,打開城門,迎接趙將軍!”
另一名守軍認出了逼近城池的人正是趙雲,於是滿臉興奮地喝道。
常山趙子龍的名號早已響徹大江南北,底層的將士們都將其視為榜樣!
因此,在見到趙雲的真實容貌後,守城的士卒們都異常興奮。
從城門進去之後,趙雲便見到了兩側的士兵們炯炯有神的盯著他。
趙雲摸了摸鼻子,對著眾人點頭示意後便飛奔向劉辯的住所。
劉辯住所處。
此刻,劉辯正在書房內雙手捧著一本古籍,津津有味地閱讀著。
恰在此時,門外傳來一道通報聲:“陛下,趙將軍迴來了!”
聽聞此言,劉辯絲毫沒有因為被打斷看書而生氣,反而笑著迴道:“子龍來了,快讓他進來說話。”
“諾!”
門被緩緩打開。
一道高大威武的身影浮現在劉辯的眼簾中。
“末將參見陛下。”
“子龍快快請起。”劉辯放下手中的古籍,上前扶起趙雲,道:“這一路一定很艱辛吧!”
“怎麽惡來沒有跟你一同迴來?”
劉辯四下張望,見平時最鬧騰的典韋此刻不見蹤跡,心中頓時升起了幾分疑慮。
趙雲這才將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向劉辯述說了一遍。
“哈哈哈,這鞠義果真是好膽啊!深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隻可惜他太高估自己和他麾下的先登營了。”
劉辯冷笑幾聲後,雙手背在身後於屋內來迴踱步。
“朕的慶雲縣不是虎穴,而是龍穴!他若是進來了,焉有再出去的道理!?”
劉辯嘴角上揚,站起身道。
“子龍!”
“末將在!”
隨後劉辯從懷中取下一枚烏黑的虎符,鄭重地遞給趙雲,嚴肅道:“速去調集軍隊。”
“都集結到城牆上,嚴防死守嗎?”
趙雲接過虎符,抱拳問道。
“不。”劉辯搖搖頭,眼神中充滿了睿智,道:“讓士兵們聚集於城內,朕要放鞠義他們進城。”
劉辯的聲音平靜如水,但聽聞此言的趙雲內心卻掀起了波濤駭浪。
他連忙單膝下跪,抱拳急道:“陛下!不可,這…這太危險了!!”
見趙雲一幅緊張兮兮的神情,劉辯哈哈大笑道:“子龍,你且起來。”
“不,若是陛下執意如此,那雲便一直跪在這裏!”
趙雲劍眉緊蹙,眸中迸射出堅定之情。
“朕知道你在擔憂什麽,但是你且放心!一切都在朕的掌控之中。”
劉辯風輕雲淡地說道。
不錯,他想要效仿諸葛孔明的空城計,但卻是另外一種版本的空城計。
如此膽大的計謀也隻有劉辯想得出來了。
然而子龍還是不願起身,他擔憂陛下的安危,不想讓陛下置身於危險之中。
哪怕這種危險隻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趙雲也不想讓陛下置身於此。
劉辯見狀,無奈歎息一口氣,雙手虛托,運用幾絲龍氣,強行讓趙雲起身。
“子龍,你擋在朕的前麵,難不成你連抵擋住敵軍步伐的這點信心都沒有了嗎?”
劉辯故意激他。
“陛下!”
果不其然,趙雲被這一激激出了血性。
“既然如此,陛下就安坐於城池中心,且看雲如何滅敵!”
“如若敵軍想要踏入城池中心,必須先從雲的屍體上跨過去。”
說罷,趙雲又恭敬的向劉辯行一君臣禮。
便一刻也不停,朝著軍營方向跑了過去。
現在鞠義的大軍正在行進之時,必須要抓緊時間布置好防線。
劉辯也不再閑著,起身朝著屋外走去。
對緊隨其後的親衛道:“速去召集群臣,朕有緊急之事要商議。”
“諾!”
來到慶雲縣的縣衙府邸內,群臣也陸續到來。
曹操見劉辯召的急切,又想起剛才看到趙將軍急匆匆前往軍營,心中暗道:“定有十萬火急的軍情,不然怎會如此。”
於是上前抱拳問道:“陛下,臣方才見趙將軍迴來了,莫不是夜襲已經成功了!?”
群臣聞此言,也是一臉期待地望向劉辯。
劉辯微微點頭。
這一點頭,頓時讓整個府衙內的眾人的目光都變得炙熱了起來。
“什麽!居然真的成功了!?”
“我等苦守慶雲縣時日良久,一直都是被壓著打,陛下一來,瞬間改變了局勢!陛下真乃真武大帝啊!”
“陛下萬歲!”
“……”
劉辯右手扶著額頭,左手朝著眾人微微擺手。
刹那間,原本嘈雜的府衙瞬間安靜了下來。
“朕召你們過來,不是來聽這些話。”
劉辯目光一掃,眾人隻感覺額頭冒冷汗,一個個都噤若寒蟬。
劉辯也不多跟他們廢話,直接將鞠義即將過來的消息告知眾人,隨後發布了一條條命令。
群臣起初還十分緊張,到了最後更是要上前勸諫劉辯不要如此冒險。
然而劉辯對此不加理會,而是看向曹操,問道:“孟德,你看朕的安排可有什麽遺漏的地方?”
“陛下聖明,臣未發現有什麽遺漏的地方,這個計劃很周全。”
“但有一點,陛下您萬萬不可出來迎敵。戰場上刀劍無眼,如若傷了陛下,臣等就算死一萬次也無用!”
“孟德放心,朕不會現身的。你們且去布置吧!”
劉辯擺擺手。
待到群臣走後,劉辯便迴到自己的府邸,在侍衛的服侍下穿戴好金龍戰甲。
“待在宮中良久,朕身上的骨頭都要生鏽了,這樣的大好時機,朕又豈能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