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製造宋代海船的事情等到了洛陽城後再做。
當務之急,是需要盡快清剿袁術及其殘黨。
劉辯撥開馬車內的華美窗簾,對隨行的典韋招了招手。
“陛下,您叫我?”典韋屁顛屁顛地騎馬上前,笑道。
“你去替我下一道旨意,令九江郡還有揚州境內的暗衛徹底查處袁術一黨!”劉辯的聲音愈發寒冷,裏麵透露出一股威儀。
“袁術現在應該還在九江郡,即使不在,也應該在九江郡附近,這次可千萬不能讓他跑掉了。”
“末將這就去傳達聖意。”典韋重重點頭,鐵鍋一般的右掌唿在血睛雙翼虎的額頭上。
血睛雙翼虎額頭上的黑色王字頓時就擰成了一個疙瘩,心裏嘀咕著:“又打俺……”
也是它被典韋打習慣了,現在基本上都不怎麽反抗,重點是反抗了也沒用,隻能換迴一頓毒打。
典韋去傳令的時候,劉辯又找來了隨行的兩位軍師郭嘉和賈詡。
三人同坐在龍駒馬車內,馬車內的空間很大,三個人坐在一起也不顯得擁擠。
“陛下召我們來有何事要吩咐?”郭嘉開口問道。
“這次袁術的勢力在江東一帶造反的事跡,你們也聽說了吧!”
“聽說了,不過所幸這次江東鎮壓叛軍及時,沒有對大漢造成更大的危害。”郭嘉鬆了一口氣,道:“如果江東出事了,那大漢就危險了!陛下這次禦駕親征本就讓國庫不堪重負,入不敷出。”
“江東之地,曆年來都是朝廷賦稅的重地,這裏萬萬不容有失!”郭嘉再次對劉辯強調了一番。
“是啊,這次也多虧了戲誌才的指揮。不然麵對袁術的水陸兩軍同時進發的戰策還真不好應對!”劉辯點點頭,隨後又話音一轉,道:“這次江東戰事也給朕提了一個醒,各個州郡裏的最高級別的官員一定得是在謀略、軍略、政治上精通的人。”
“朕的人從揚州迴來告訴朕,揚州刺史陳溫在袁術軍攻打鄱陽郡的時候並無什麽作為,若不是戲誌才暗中提醒,恐怕今天朕收到的戰報,上麵就會寫著鄱陽郡被破,請求中央援軍了!”
“陛下的意思是想要換掉揚州刺史陳溫?”賈詡拱手問道。
“不錯。”劉辯點點頭,“陳溫是父皇在位的時候被封為揚州刺史。這麽多年過去了,揚州境內的發展並不如意。不僅當地的越人活動愈發頻繁,經常下山劫掠當地百姓,而且許多山賊匪患也喜歡往揚州跑。此外,揚州今年收繳的賦稅還不如去年的多!”
“今年在揚州內大量普及了新型農具,還建設了大量的水利設施,按理來說,水稻等作物的產量會直線上升,可揚州卻反著來!朕可不相信今年揚州的糧食產量隻有這麽多。”
劉辯冷淡說道,雙眼微微眯起,像是一頭蓄勢待發的猛獸。
郭嘉和賈詡同時將目光放在了劉辯的身上。
二人眼中的神色不言而喻。
“多半是因為揚州內部官官相護,互相勾結,一同貪汙。”劉辯沉聲說道。
“不過朕現在沒有證據,也不好直接就撤了陳溫的職。不然朝廷裏的那些大臣定會阻止朕。”
“揚州這個地方,陛下您也不好大刀闊斧的改。”郭嘉摸著下巴,道:“揚州內的官員,這麽多年下來,依舊不倒,可見其勢力之廣,根紮的牢固!這些官員的背後都站著一個甚至兩個當地的世家。”
“沒有當地世家的支持,一個新的官員想要在揚州內立足,非常困難。”
“戲誌才現在能夠在揚州內指揮各地郡守官吏,是因為他身上有陛下賜予的假節。當地世家看在陛下的麵上方才聽令。”
“可若是想要撤掉陳溫,換成戲誌才的話,那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一定是揚州當地得利的世家。”
劉辯眉頭微微皺起,“揚州世家的影響力確實很大,可朕也並非是那蠢笨之人,要與當地世家對著幹。朕欲用蠶食之策,一步一步奪迴揚州的真正控製權!”
“戲誌才繼續呆在揚州,不過朕會封他為丹陽郡郡太守。丹陽郡治為銖陵,郡內的丹陽百姓民風彪悍,是很好的兵員。剛好讓他在丹陽郡內為朕訓練出一支丹陽精兵。”
“若是讓他擔任一郡郡守的話,引起的反響應該不會太大,不過丹陽郡內的世家……恐怕也會明裏暗裏給戲兄使絆子。”郭嘉擔憂道。
“戲誌才有這個能力,奉孝無需多慮。”劉辯自信一笑,又道:“而且從戰報上來看,戲誌才這次在揚州尋了兩位猛士,一人名為蔣欽,一人名為周泰,原本都是盤旋在江麵上的水賊,專門打劫過往商船。後來遇到戲誌才的官船,經其勸說後,放下刀劍,成了揚州的官兵。”
“這次鎮壓袁術大軍能夠如此順利,也離不開這兩位猛士。當予以重賞,以資鼓勵。另外,朕剛好可以調用這兩員將領給戲誌才用。”
“如此甚好。”郭嘉認同道。
……
九江郡。
袁府。
得知紀靈、張勳戰敗身亡的消息後,袁術悲痛欲絕。
他對痛失兩員愛將而感到悲痛,但更加讓他難過的是因為鄱陽郡一戰耗費了他八成的兵力,如今自己麾下僅剩下不到三千的兵卒,其中大部分都是家兵。
鄱陽一戰的失利也導致袁術與江東四大世家聯盟的計劃破產。
眼下的局麵對於袁術而言,無異於是一個死局。
為阿父家族報仇雪恨的機會就此消散。
自己連江東六郡都拿不下來,又談何去攻打洛陽城,誅殺劉辯呢?
而且自從兩路大軍被漢軍擊敗的消息傳迴了九江郡之後,麾下很多的謀士和武將都離他而去。
想到此處,袁術心中傳來一陣挫敗感。
他無力地倒在位上,悲涼地望著用玉石靈木製成的房梁,心中哀怨不已。
就在這時,門外闖入了一位文士,他的胡須又濃又密,步伐急促。
聲音吵到了袁術,他抬起頭,望向外麵,見是那道熟悉的身影之後,心中又是一陣哀歎。
“閻象,你怎麽還不走啊?你走啊!走!快走吧!吾已經失敗了……不值得你繼續追隨……”
說著說著,袁術低下頭,擦拭眼角的淚水。
“主公!”閻象喊了一聲,眉頭緊皺。
見袁術不搭理他,還在那自怨自艾,他步伐更加急促,走到袁術的麵前,跪在地上,拱手鄭重說道:
“主公!不可以再這樣下去了!”
製造宋代海船的事情等到了洛陽城後再做。
當務之急,是需要盡快清剿袁術及其殘黨。
劉辯撥開馬車內的華美窗簾,對隨行的典韋招了招手。
“陛下,您叫我?”典韋屁顛屁顛地騎馬上前,笑道。
“你去替我下一道旨意,令九江郡還有揚州境內的暗衛徹底查處袁術一黨!”劉辯的聲音愈發寒冷,裏麵透露出一股威儀。
“袁術現在應該還在九江郡,即使不在,也應該在九江郡附近,這次可千萬不能讓他跑掉了。”
“末將這就去傳達聖意。”典韋重重點頭,鐵鍋一般的右掌唿在血睛雙翼虎的額頭上。
血睛雙翼虎額頭上的黑色王字頓時就擰成了一個疙瘩,心裏嘀咕著:“又打俺……”
也是它被典韋打習慣了,現在基本上都不怎麽反抗,重點是反抗了也沒用,隻能換迴一頓毒打。
典韋去傳令的時候,劉辯又找來了隨行的兩位軍師郭嘉和賈詡。
三人同坐在龍駒馬車內,馬車內的空間很大,三個人坐在一起也不顯得擁擠。
“陛下召我們來有何事要吩咐?”郭嘉開口問道。
“這次袁術的勢力在江東一帶造反的事跡,你們也聽說了吧!”
“聽說了,不過所幸這次江東鎮壓叛軍及時,沒有對大漢造成更大的危害。”郭嘉鬆了一口氣,道:“如果江東出事了,那大漢就危險了!陛下這次禦駕親征本就讓國庫不堪重負,入不敷出。”
“江東之地,曆年來都是朝廷賦稅的重地,這裏萬萬不容有失!”郭嘉再次對劉辯強調了一番。
“是啊,這次也多虧了戲誌才的指揮。不然麵對袁術的水陸兩軍同時進發的戰策還真不好應對!”劉辯點點頭,隨後又話音一轉,道:“這次江東戰事也給朕提了一個醒,各個州郡裏的最高級別的官員一定得是在謀略、軍略、政治上精通的人。”
“朕的人從揚州迴來告訴朕,揚州刺史陳溫在袁術軍攻打鄱陽郡的時候並無什麽作為,若不是戲誌才暗中提醒,恐怕今天朕收到的戰報,上麵就會寫著鄱陽郡被破,請求中央援軍了!”
“陛下的意思是想要換掉揚州刺史陳溫?”賈詡拱手問道。
“不錯。”劉辯點點頭,“陳溫是父皇在位的時候被封為揚州刺史。這麽多年過去了,揚州境內的發展並不如意。不僅當地的越人活動愈發頻繁,經常下山劫掠當地百姓,而且許多山賊匪患也喜歡往揚州跑。此外,揚州今年收繳的賦稅還不如去年的多!”
“今年在揚州內大量普及了新型農具,還建設了大量的水利設施,按理來說,水稻等作物的產量會直線上升,可揚州卻反著來!朕可不相信今年揚州的糧食產量隻有這麽多。”
劉辯冷淡說道,雙眼微微眯起,像是一頭蓄勢待發的猛獸。
郭嘉和賈詡同時將目光放在了劉辯的身上。
二人眼中的神色不言而喻。
“多半是因為揚州內部官官相護,互相勾結,一同貪汙。”劉辯沉聲說道。
“不過朕現在沒有證據,也不好直接就撤了陳溫的職。不然朝廷裏的那些大臣定會阻止朕。”
“揚州這個地方,陛下您也不好大刀闊斧的改。”郭嘉摸著下巴,道:“揚州內的官員,這麽多年下來,依舊不倒,可見其勢力之廣,根紮的牢固!這些官員的背後都站著一個甚至兩個當地的世家。”
“沒有當地世家的支持,一個新的官員想要在揚州內立足,非常困難。”
“戲誌才現在能夠在揚州內指揮各地郡守官吏,是因為他身上有陛下賜予的假節。當地世家看在陛下的麵上方才聽令。”
“可若是想要撤掉陳溫,換成戲誌才的話,那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一定是揚州當地得利的世家。”
劉辯眉頭微微皺起,“揚州世家的影響力確實很大,可朕也並非是那蠢笨之人,要與當地世家對著幹。朕欲用蠶食之策,一步一步奪迴揚州的真正控製權!”
“戲誌才繼續呆在揚州,不過朕會封他為丹陽郡郡太守。丹陽郡治為銖陵,郡內的丹陽百姓民風彪悍,是很好的兵員。剛好讓他在丹陽郡內為朕訓練出一支丹陽精兵。”
“若是讓他擔任一郡郡守的話,引起的反響應該不會太大,不過丹陽郡內的世家……恐怕也會明裏暗裏給戲兄使絆子。”郭嘉擔憂道。
“戲誌才有這個能力,奉孝無需多慮。”劉辯自信一笑,又道:“而且從戰報上來看,戲誌才這次在揚州尋了兩位猛士,一人名為蔣欽,一人名為周泰,原本都是盤旋在江麵上的水賊,專門打劫過往商船。後來遇到戲誌才的官船,經其勸說後,放下刀劍,成了揚州的官兵。”
“這次鎮壓袁術大軍能夠如此順利,也離不開這兩位猛士。當予以重賞,以資鼓勵。另外,朕剛好可以調用這兩員將領給戲誌才用。”
“如此甚好。”郭嘉認同道。
……
九江郡。
袁府。
得知紀靈、張勳戰敗身亡的消息後,袁術悲痛欲絕。
他對痛失兩員愛將而感到悲痛,但更加讓他難過的是因為鄱陽郡一戰耗費了他八成的兵力,如今自己麾下僅剩下不到三千的兵卒,其中大部分都是家兵。
鄱陽一戰的失利也導致袁術與江東四大世家聯盟的計劃破產。
眼下的局麵對於袁術而言,無異於是一個死局。
為阿父家族報仇雪恨的機會就此消散。
自己連江東六郡都拿不下來,又談何去攻打洛陽城,誅殺劉辯呢?
而且自從兩路大軍被漢軍擊敗的消息傳迴了九江郡之後,麾下很多的謀士和武將都離他而去。
想到此處,袁術心中傳來一陣挫敗感。
他無力地倒在位上,悲涼地望著用玉石靈木製成的房梁,心中哀怨不已。
就在這時,門外闖入了一位文士,他的胡須又濃又密,步伐急促。
聲音吵到了袁術,他抬起頭,望向外麵,見是那道熟悉的身影之後,心中又是一陣哀歎。
“閻象,你怎麽還不走啊?你走啊!走!快走吧!吾已經失敗了……不值得你繼續追隨……”
說著說著,袁術低下頭,擦拭眼角的淚水。
“主公!”閻象喊了一聲,眉頭緊皺。
見袁術不搭理他,還在那自怨自艾,他步伐更加急促,走到袁術的麵前,跪在地上,拱手鄭重說道:
“主公!不可以再這樣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