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東背後的士族無非四大家,分別是顧、陸、朱、張四家。”


    “主公可派遣一名使者前去與這四大家分別談判即可。”


    “自小皇帝登基之後,其頒布的種種政令雖然對百姓有著極大好處,可卻嚴重損害到了這些士族的利益,天下苦小皇帝的士族多矣!”


    “隻是因為當今天子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文道抵達七品,武道更是達到三品,此外,其麾下能人極多,軍隊也十分強悍,正是因為他的威勢,而導致各地士族雖然利益損害頗大,但也不敢有所行動。”


    “當然最主要的是還沒有哪一個士族願意先站出來公然反對,也導致剩下的士族隻能忍氣吞聲!”


    “可主公不一樣,主公出身於四世三公袁氏,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今主公站出身反對,響應者必然眾多,何況是在這遠離洛陽城的江東?”


    楊宏的一番話語簡直說到了袁術的心坎上去了。


    於是他笑著點頭道:“好!好啊!汝之所言,都說到吾的心口上去了!”


    “既然如此,何人願為吾之使者,前往江東與四大士族進行談判。”


    良久,一位身著深藍色錦袍的文士站了出來,拱手說道:


    “主公,韓胤願往。”


    韓胤身材有些微胖,麵容很是和善,給人一種親近感。


    “好,韓胤你此次若能辦成這件大事,迴來之後吾重重有賞!”


    袁術右手拍著桌案說道。


    “屬下必不負主公所托。”韓胤拱手一拜。


    隨後袁術等人又商談了談判的相關細節,例如利潤可以讓步多少之類的雲雲。


    隨後韓胤便離開了府邸,準備前往江東之地進行談判。


    韓胤走後,袁術在府邸內來迴踱步,最後又停了下來,對左右文武說道:


    “我等也不能就這麽幹坐著等。如今時間緊迫,必須盡快拿下江東六郡作為我軍的根基之地。”


    “就算不能登上那九五至尊,吾也要成為一位諸侯,割據一方!”袁術雙眼微眯,狹長的眼睛裏透露出寒冷的光芒。


    一直沒有出聲的閻象突然站出列,拱手說道:“主公,依在下所見,我軍可先拿下鄱陽郡,此地被我軍攻破之後,韓胤應該也談判歸來了,到時候可進行下一步謀劃。”


    “哦,為何先攻取鄱陽郡?”袁術將目光放迴在閻象身上。


    閻象本就是他袁氏一族的門生故吏,因袁術在九江郡內的時候,讓手下四處尋找賢臣,巧合之下尋到了閻象,並收為己用。


    此人對袁氏忠心耿耿,且智謀上佳,老謀深算,很受袁術器重,奈何性子比較直,不被袁術所喜歡,這也讓他十分糾結。


    不過眼下見閻象開口提出建議,便知道這個建議並不尋常。


    果不其然,閻象隨即開口解釋道:“主公,我軍主力在九江郡,並占有九江港。而這九江港就是通往鄱陽郡的必經之地。”


    “我軍擁有九江港,攻取鄱陽郡易如反掌,隻需分兵兩路。”


    閻象一邊侃侃而談,一邊指著地圖,為袁術指道:


    “主公請看這裏。我軍可分兵兩路,一路水軍,沿著這條河流直下,深入鄱陽郡腹地,攻占上饒縣,隨後率軍往北與我軍主力會合;


    而我軍主力部隊則從陸上先攻取彭澤縣,隨後直取鄱陽城!與另一路大軍前後合圍,鄱陽城久守必失!”


    “況且鄱陽郡的郡守在下認識,此人內政不錯,可惜軍略太差,不善攻守。”


    聽聞閻象所言,袁術大喜過望,連忙上前握住閻象的手,連說三聲好。


    隨後一步跨上台階,迴到座位上,望向武將一列。


    沉聲說道:“何人願率軍南下,攻占鄱陽郡!”


    “主公,末將願往!”


    一道沉悶雄厚的聲音傳出,說話之人赫然是武將一列之首。


    此人虎體熊腰,身高九尺,一張國字臉,盡顯威嚴姿態,赫然是袁術麾下第一大將紀靈是也!


    “好!紀靈,此戰由你擔任主將!雷薄、陳蘭,你二人為紀靈的副將,領軍八千,南下攻城掠地!”


    袁術又點了兩名武將為紀靈的副將。


    “末將遵命!”


    “末將遵命!”


    三將齊聲迴道。


    思索片刻後,袁術又望向一人,下令道:“張勳,你為水軍主將,李豐,你為水軍副將。


    你們二人共同率領水軍六千,沿著水路一路南下,攻占上饒後立刻迴師鄱陽,與主力共同攻克鄱陽城。”


    “末將遵命!”


    張勳和李豐同時出列,抱拳迴道。


    “閻象,此戰將士們所需要的糧草就交給你來安排了。”袁術對閻象說道。


    “屬下遵命。”閻象拱手一禮。


    袁術隨即揮手散去眾人,一雙陰冷的眸子望向窗外的明月,心中暗自發誓道:


    “阿父,吾會為你報仇雪恨的!隻是需要時間!第一步,就先從這江東六郡開始吧!”


    ……


    九江郡內近日的躁動,又怎麽能夠躲開安插在郡城內的暗衛之眼呢?


    九江郡乃是重地,因此此地安插的暗衛人員數量足有近三十人。


    經過他們數日的觀察,發現九江郡內有大量的不知來路糧草從夜裏偷偷往南運去。


    目的地似乎是江東的鄱陽郡內的九江港。


    這個消息一經被暗衛察覺之後,當地的暗衛立馬將這則消息告知給了正在丹陽郡銖陵縣(日後東吳的都城建業)內的戲誌才。


    戲誌才此前受劉辯的命令,來到揚州處理當地的政務。


    在戲誌才的治理下,揚州之內的發展越來越好。


    隻可惜今日突然發生了一件大事。


    一名身著黑色勁裝的暗衛上前,抱拳說道:


    “先生,九江郡有情況!”


    “說。”戲誌才頭也不抬,依舊將頭埋在文書中。


    “有不知來曆的糧草從九江郡內運往鄱陽郡內的九江港。”


    戲誌才終於抬起頭了,他看著那名暗衛,沉思片刻後問道,“大約有多少糧草?”


    “足足有十幾車,而且後麵還在不斷運輸。”暗衛抬頭迴答道。


    “嗯。”


    戲誌才又低下頭,這次他不是在看文書,而是在紙上寫些什麽。


    良久,他將紙上的墨水吹幹,隨後放入信封中,交給那暗衛,吩咐道:


    “速速將這封信送到長沙郡長沙太守孫堅手上!速度一定要快!”


    戲誌才如是吩咐道。


    “遵命。”


    暗衛接過信,收入懷中,轉頭如鬼魅一般離去。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神話三國當仁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山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山和尚並收藏我在神話三國當仁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