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新學府既然設立在洛陽,那便叫做洛陽學宮吧!”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劉辯在朝堂上掃視了一圈,隨即將目光停留在兩位老臣身上。
“蔡卿,朕封你為博士祭酒,以後就主管這洛陽學宮了,你可有異議?”
博士祭酒就是博士的首領,唯獨隻有真正德高望重、博通古今之人才有資格成為博士祭酒。
而博士則是學宮的正式教師。
相當於劉辯任命蔡邕為洛陽學宮的校長。
這對於蔡邕而言無異於是一個意外的驚喜啊!
要知道在先帝劉宏時期,他雖有才卻不能夠得到重用,而現在卻是一個發揮自身才能的絕佳機會。
蔡邕哪裏會不答應?
於是連忙行禮拜道:“老臣拜謝陛下!”
“鄭卿,朕欲讓你擔任太學的博士祭酒,為朕重整太學學風,培養鴻儒之才,你可願意?”劉辯又將目光放在鄭玄身上。
太學是東漢時期的中央官學,也是東漢培養人才,選拔人才最重要的地方。
目前太學裏麵就有三萬多太學生正在裏麵讀書學習,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大漢第一官學!
劉辯之所以要讓鄭玄擔任太學的博士祭酒,主要出於以下幾個方麵的考慮。
一,鄭玄乃天地大儒,門人弟子足有數千人,遍布天下,大概是目前大漢最為德高望重之人了。由他擔任博士祭酒,想必沒有哪一個太學的博士對此有異議。
二,如今太學的教學已經日漸鬆弛了,這與先帝劉宏所作所為有很大的關係。而劉辯想要任鄭玄為太學的博士祭酒重新整治一番太學,改變如今的壞風氣!
三,為了堵住這些儒家學者的嘴,畢竟創辦一所不同於以往的新學宮,勢必會遭到很大一部分儒家學者的聲討。若是讓他們的領袖鄭玄擔任太學博士祭酒的話,則會緩解矛盾。
鄭玄聽聞聖言之後,渾濁的雙眼中迸射出一縷精光,很快就悄然而逝。
他鄭重地走上前,拱手迴道:“老臣必不負陛下所托!”
解決完這件事情後,劉辯舒展了一口氣,看向文武百官,“諸位還有什麽想要說的嗎?”
“陛下,臣有本奏。”
就在這時,大司農荀諶出列拱手道。
大司農可不是個小官,而是九卿之一,位高權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司農在九卿之中最為重要!
為什麽這麽說呢?
因為大司農可掌管國家的租稅錢穀和財政收支,相當於控製著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
因此,劉辯在執掌朝廷之後,很快就將自己的心腹謀士荀諶提拔到了大司農這個職位上。
“荀卿但講無妨。”麵對荀諶,劉辯的態度就和藹可親了很多。
然而此時的荀諶臉色有些蒼白,他嚴肅地說道:“陛下,如今的國庫已經不堪重負了!”
“嗯!?”劉辯的聲音頓時提高了八度,“怎麽會呢?朕上一次查看國庫儲存情況的時候,不是還有十億錢嗎?”
荀諶苦惱地拱手迴道:“陛下,您上次看的時候已經是三個月前的事兒了,可是在官員俸祿一發,再加上西部涼州的軍費一發以及各地賑災,十億錢已經所剩無幾了……”
“現在…現在哪怕是建設新學府都有些困難……”荀諶都眼中滿是疲態。
自從荀諶擔任大司農之後,便是日夜不能寐。
為何?
因為每天眼睜睜地看著國庫裏的錢如流水一樣被花出去,焉能不慌!?
這一刻,荀諶甚至懷念起以往跟在劉辯身後當舍人的日子了。
雖然沒有位高權重,但是每天吃的好睡得香!
現在可好,每日為國事操勞,頭發都掉了好幾根了。
劉辯在聽完荀諶的話語之後,也是一驚!
其實國庫空虛、財政赤字的問題老早就出現了。
先帝劉宏在位期間,由於各種天災人禍、黃巾軍起義、涼州軍叛變等事情,直接讓國家的財政差點癱瘓。
從最開始的國庫每年收入40億錢,直接銳減到20億錢,一半收入全沒了。
幸虧後來劉辯閃亮登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掃平黃巾軍,又派遣皇甫嵩北上抵禦胡人,令盧植西入涼州鎮壓叛軍!
方才使得局麵稍好,經過這麽久的時候,國家的財政收入也從每年的20億增長到了30億左右。
看起來雖然很多,但其實在劉辯那花錢如流水的姿態之下,根本不禁花。
劉辯為了改變貪官汙吏橫行鄉野的情況,將大漢內所有官員的俸祿都提高了一些。
雖然提高的沒有很多,可是所有官員的俸祿加在一起,無疑是一筆天文數字。
單是支付官員的俸祿,就要消耗掉每年國庫收入的一半,也就是15億錢左右。
除此之外,劉辯還大肆讓各地建造先進農具,開發水利工程。
這些東西加起來每年的支出也能有個1億錢。
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軍費的支出了!
皇甫嵩率領大軍北擊胡人!這支軍隊足有數萬人,加上各種兵甲、守城器械的製造。
總計花了1億錢不到。
此外,還有盧植的那一支軍隊,人數接近十萬!
這個的軍費開支可就有點恐怖了,他們大約持續了一年多,總共花銷了2億多錢!
這也不能怪劉辯,因為涼州這支鎮壓叛軍的漢軍是他那便宜父皇劉宏留下的爛攤子!
劉宏在位期間,任命張溫為大將,率領二三十萬大軍西進入涼州鎮壓北宮伯玉這股不到三萬的叛軍。
結果可好,叛軍越打越多,而張溫這支軍隊花銷朝廷的軍費也是與日俱增!
幸虧後來劉辯上奏讓張溫迴京,才防止了更大的悲劇出現!
同時又讓盧植為帥,西出統帥原來那支漢軍。
盧植在任期間,將二三十萬的漢軍不斷壓縮,最後隻留下了不到十萬的漢軍。
如此一來,大大緩解了朝廷這邊的軍費壓力!
要不然的話,如今國庫的情況可能會更加糟糕。
想到這裏,劉辯不由緊皺劍眉,雙手扶著金龍的龍頭上摩挲著。
“荀卿,你就告訴朕,目前國庫內還有多少錢?”
荀諶猶豫了片刻,拱手迴道:“迴稟陛下,如今國庫內還有八千萬錢……”
“唿……”劉辯吐了一口氣,腦袋有點兒暈。
荀諶接著又說:“不過算上陛下這次登基大典以及先帝下葬的花銷,國庫內應該還剩下不到兩千萬錢了……”
“臥槽!”
劉辯內心罵道,他真的想罵娘!
不就一個登基儀式和下葬儀式嗎?!怎麽他媽就直接花掉了五千萬錢!?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劉辯在朝堂上掃視了一圈,隨即將目光停留在兩位老臣身上。
“蔡卿,朕封你為博士祭酒,以後就主管這洛陽學宮了,你可有異議?”
博士祭酒就是博士的首領,唯獨隻有真正德高望重、博通古今之人才有資格成為博士祭酒。
而博士則是學宮的正式教師。
相當於劉辯任命蔡邕為洛陽學宮的校長。
這對於蔡邕而言無異於是一個意外的驚喜啊!
要知道在先帝劉宏時期,他雖有才卻不能夠得到重用,而現在卻是一個發揮自身才能的絕佳機會。
蔡邕哪裏會不答應?
於是連忙行禮拜道:“老臣拜謝陛下!”
“鄭卿,朕欲讓你擔任太學的博士祭酒,為朕重整太學學風,培養鴻儒之才,你可願意?”劉辯又將目光放在鄭玄身上。
太學是東漢時期的中央官學,也是東漢培養人才,選拔人才最重要的地方。
目前太學裏麵就有三萬多太學生正在裏麵讀書學習,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大漢第一官學!
劉辯之所以要讓鄭玄擔任太學的博士祭酒,主要出於以下幾個方麵的考慮。
一,鄭玄乃天地大儒,門人弟子足有數千人,遍布天下,大概是目前大漢最為德高望重之人了。由他擔任博士祭酒,想必沒有哪一個太學的博士對此有異議。
二,如今太學的教學已經日漸鬆弛了,這與先帝劉宏所作所為有很大的關係。而劉辯想要任鄭玄為太學的博士祭酒重新整治一番太學,改變如今的壞風氣!
三,為了堵住這些儒家學者的嘴,畢竟創辦一所不同於以往的新學宮,勢必會遭到很大一部分儒家學者的聲討。若是讓他們的領袖鄭玄擔任太學博士祭酒的話,則會緩解矛盾。
鄭玄聽聞聖言之後,渾濁的雙眼中迸射出一縷精光,很快就悄然而逝。
他鄭重地走上前,拱手迴道:“老臣必不負陛下所托!”
解決完這件事情後,劉辯舒展了一口氣,看向文武百官,“諸位還有什麽想要說的嗎?”
“陛下,臣有本奏。”
就在這時,大司農荀諶出列拱手道。
大司農可不是個小官,而是九卿之一,位高權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司農在九卿之中最為重要!
為什麽這麽說呢?
因為大司農可掌管國家的租稅錢穀和財政收支,相當於控製著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
因此,劉辯在執掌朝廷之後,很快就將自己的心腹謀士荀諶提拔到了大司農這個職位上。
“荀卿但講無妨。”麵對荀諶,劉辯的態度就和藹可親了很多。
然而此時的荀諶臉色有些蒼白,他嚴肅地說道:“陛下,如今的國庫已經不堪重負了!”
“嗯!?”劉辯的聲音頓時提高了八度,“怎麽會呢?朕上一次查看國庫儲存情況的時候,不是還有十億錢嗎?”
荀諶苦惱地拱手迴道:“陛下,您上次看的時候已經是三個月前的事兒了,可是在官員俸祿一發,再加上西部涼州的軍費一發以及各地賑災,十億錢已經所剩無幾了……”
“現在…現在哪怕是建設新學府都有些困難……”荀諶都眼中滿是疲態。
自從荀諶擔任大司農之後,便是日夜不能寐。
為何?
因為每天眼睜睜地看著國庫裏的錢如流水一樣被花出去,焉能不慌!?
這一刻,荀諶甚至懷念起以往跟在劉辯身後當舍人的日子了。
雖然沒有位高權重,但是每天吃的好睡得香!
現在可好,每日為國事操勞,頭發都掉了好幾根了。
劉辯在聽完荀諶的話語之後,也是一驚!
其實國庫空虛、財政赤字的問題老早就出現了。
先帝劉宏在位期間,由於各種天災人禍、黃巾軍起義、涼州軍叛變等事情,直接讓國家的財政差點癱瘓。
從最開始的國庫每年收入40億錢,直接銳減到20億錢,一半收入全沒了。
幸虧後來劉辯閃亮登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掃平黃巾軍,又派遣皇甫嵩北上抵禦胡人,令盧植西入涼州鎮壓叛軍!
方才使得局麵稍好,經過這麽久的時候,國家的財政收入也從每年的20億增長到了30億左右。
看起來雖然很多,但其實在劉辯那花錢如流水的姿態之下,根本不禁花。
劉辯為了改變貪官汙吏橫行鄉野的情況,將大漢內所有官員的俸祿都提高了一些。
雖然提高的沒有很多,可是所有官員的俸祿加在一起,無疑是一筆天文數字。
單是支付官員的俸祿,就要消耗掉每年國庫收入的一半,也就是15億錢左右。
除此之外,劉辯還大肆讓各地建造先進農具,開發水利工程。
這些東西加起來每年的支出也能有個1億錢。
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軍費的支出了!
皇甫嵩率領大軍北擊胡人!這支軍隊足有數萬人,加上各種兵甲、守城器械的製造。
總計花了1億錢不到。
此外,還有盧植的那一支軍隊,人數接近十萬!
這個的軍費開支可就有點恐怖了,他們大約持續了一年多,總共花銷了2億多錢!
這也不能怪劉辯,因為涼州這支鎮壓叛軍的漢軍是他那便宜父皇劉宏留下的爛攤子!
劉宏在位期間,任命張溫為大將,率領二三十萬大軍西進入涼州鎮壓北宮伯玉這股不到三萬的叛軍。
結果可好,叛軍越打越多,而張溫這支軍隊花銷朝廷的軍費也是與日俱增!
幸虧後來劉辯上奏讓張溫迴京,才防止了更大的悲劇出現!
同時又讓盧植為帥,西出統帥原來那支漢軍。
盧植在任期間,將二三十萬的漢軍不斷壓縮,最後隻留下了不到十萬的漢軍。
如此一來,大大緩解了朝廷這邊的軍費壓力!
要不然的話,如今國庫的情況可能會更加糟糕。
想到這裏,劉辯不由緊皺劍眉,雙手扶著金龍的龍頭上摩挲著。
“荀卿,你就告訴朕,目前國庫內還有多少錢?”
荀諶猶豫了片刻,拱手迴道:“迴稟陛下,如今國庫內還有八千萬錢……”
“唿……”劉辯吐了一口氣,腦袋有點兒暈。
荀諶接著又說:“不過算上陛下這次登基大典以及先帝下葬的花銷,國庫內應該還剩下不到兩千萬錢了……”
“臥槽!”
劉辯內心罵道,他真的想罵娘!
不就一個登基儀式和下葬儀式嗎?!怎麽他媽就直接花掉了五千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