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城內除了平民百姓的貧苦窘迫之外,還有世家大族的奢華享受。
汝南袁氏,袁府之內。
即便是身處府邸門外,都能透過門戶聽到其內的曲目彈奏之聲,高聲歌唱之聲,以及斷不絕耳的嬉笑聲……
太傅袁隗跪坐於案前,身居首席,麵向眾人。
此時的他意氣風發,隻需揮手之間,便能夠召集各大名士好友。
此間地,高朋滿座,俱是洛陽城乃至周圍各地的名門之後。
自從此前的“黃巾起義”爆發之後,袁隗聯合何進等人聯名上奏天子劉宏,請求解除“黨錮”,寬恕那些結黨營私的士人。
因為擔心黃巾軍與世家大族聯手叛亂,劉宏最終還是妥協了。
而在“黨錮之亂”解除之後,那些士人心中都念著袁隗的好。
因此大量的士人開始依附於汝南袁氏,甚至願意屈身前來擔任門客。
要知道汝南袁氏與這些士人的淵源可不止步於此,早在黨錮之亂的時候。
汝南袁氏一族便多有庇護那些遭受此等劫難的士人,為他們提供庇護所。
如今“黨錮之亂”一經解除,那些士人便大都對汝南袁氏心存感激。
如此以來,汝南袁氏一族可算是在天下士階層群體之中樹立了雄厚的政治資本。
也因此,達到了現在的朝堂局勢。
汝南袁氏,公然地站到了他們中間,拉開大旗招賢聚士,獨占鼇頭、引領風潮。
在朝堂之上的士階層一脈獨當一麵。
而其餘的清流世家和大族則基本上都需仰其鼻息,看汝南袁氏的臉色而行事。
酒宴席間,不時有清流名士舉杯起身,向首位上的袁隗敬酒道:
“袁公,這樽酒我敬你,若非有公在天子麵前為我等美言,還不知道何時才能離開那暗無天日的牢獄。”
“是啊!我等能夠安然無恙的居於此間飲酒作樂,皆依賴於公的威望啊!”
“哈哈哈哈!諸君言重了…言重了……”
首位上的袁隗很是高興,麵龐上布滿了笑意。
一旁弓著腰的侍從眼疾手快地端起桌案上圖案精美的酒壺,為袁隗的鎏金酒樽內倒上了美酒。
待到袁隗的手剛好觸碰到酒樽的時候,樽裏的美酒也已經滿上了。
“多謝諸君捧場,願意親赴老夫設下的晚宴。”
“今晚,還請諸君不醉不歸啊!!”
隨著袁隗的話語說完後,場上的名流士人們紛紛叫好。
有才學的士人甚至還當場借助酒興為袁隗作詩。
而袁府的兩位公子,袁紹與袁術更是如同耀眼的星辰,在晚宴間如孔雀開屏一般展現自己的才學見識。
也因此得到眾人的一片喝彩聲。
他們兩兄弟在眾人之中是羽毛最為鮮豔的孔雀,也是威望和家世最為強盛之人……
晚宴席間,袁隗拉著袁逢的手感慨笑道:
“我們袁家能夠有本初和公路在,家族的大業後繼有望啊!我們也不用憂慮日後汝南袁氏一脈落寞頹敗了。”
然而,在袁隗朝著袁逢述說此事的時候,席間的另一位汝南袁氏族兄袁閎則是暗暗搖了搖頭。
袁閎衣著簡陋,與宴席上衣冠鮮豔光彩的其他士人不同。
對著自己身旁的親兄弟歎息說道:
“我們的祖輩富裕有功,但是後世的人卻不能憑借自己的德行來守住這些,
隻是競相驕奢,收攬門客,想要在這亂世中爭奪權勢,這是想要達到晉國郤錡、郤犨、郤至叔侄三人所達到的高度啊!”
這三個人可不是尋常之人,而是春秋時期晉國豪強之士,躋身四軍八卿之列,其權可以廢主立威。
很顯然,袁閎用郤錡、郤犨、郤至叔侄三人,實際上暗喻的就是袁隗、袁紹、袁術叔侄三人。
他已經在明裏暗裏看出了袁隗、袁紹等人內心的野望和想法……
袁閎字夏甫,是袁彭的孫。
他是汝南袁氏的明智之人,有著旁人達不到的眼界和智慧。
在他少年的時候,一直砥礪德操品行,自己苦心修為節操。
此外,他還是一個十分孝順的人。
他的父親袁賀後來在郡裏逝世,袁閎兄弟迎喪,也不接受贈禮,隻是穿著孝服扶靈柩,冒著寒冷。
因為頻繁的行禮,人都變瘦了,手足流出血來,看見的人沒有誰不為這件事傷心的。
在袁閎守孝完畢之後,他的上司多次征召,他都沒有答應。
他居住的地方逼仄簡陋,以耕田求學作為事業。
這個人即便是袁隗和袁逢這樣在族群中德高望重的老一輩,都對他推崇有加,令族中子弟們向他學習。
“大兄切不可將此言說出口!”袁閎之弟袁忠眸中閃過一絲慌張,連忙捂住了袁閎的嘴巴。
唔唔唔……
直到袁閎點了點頭,袁忠這才撒手,附耳輕言說道:
“若是這話被叔父他們聽到了,我們恐怕是要遭受嚴厲的懲罰了。
而且如果被其他有心人聽去,上奏天子,隻怕汝南袁氏會遭受大亂。”
“哎……我意不在此間地,更不想與叔父等人同流合汙!還是繼續迴我的田間,一邊躬耕一邊讀書吧!”
袁閎重重歎了一口氣,灑脫離開宴席。
……
洛陽城內除了平民百姓的貧苦窘迫之外,還有世家大族的奢華享受。
汝南袁氏,袁府之內。
即便是身處府邸門外,都能透過門戶聽到其內的曲目彈奏之聲,高聲歌唱之聲,以及斷不絕耳的嬉笑聲……
太傅袁隗跪坐於案前,身居首席,麵向眾人。
此時的他意氣風發,隻需揮手之間,便能夠召集各大名士好友。
此間地,高朋滿座,俱是洛陽城乃至周圍各地的名門之後。
自從此前的“黃巾起義”爆發之後,袁隗聯合何進等人聯名上奏天子劉宏,請求解除“黨錮”,寬恕那些結黨營私的士人。
因為擔心黃巾軍與世家大族聯手叛亂,劉宏最終還是妥協了。
而在“黨錮之亂”解除之後,那些士人心中都念著袁隗的好。
因此大量的士人開始依附於汝南袁氏,甚至願意屈身前來擔任門客。
要知道汝南袁氏與這些士人的淵源可不止步於此,早在黨錮之亂的時候。
汝南袁氏一族便多有庇護那些遭受此等劫難的士人,為他們提供庇護所。
如今“黨錮之亂”一經解除,那些士人便大都對汝南袁氏心存感激。
如此以來,汝南袁氏一族可算是在天下士階層群體之中樹立了雄厚的政治資本。
也因此,達到了現在的朝堂局勢。
汝南袁氏,公然地站到了他們中間,拉開大旗招賢聚士,獨占鼇頭、引領風潮。
在朝堂之上的士階層一脈獨當一麵。
而其餘的清流世家和大族則基本上都需仰其鼻息,看汝南袁氏的臉色而行事。
酒宴席間,不時有清流名士舉杯起身,向首位上的袁隗敬酒道:
“袁公,這樽酒我敬你,若非有公在天子麵前為我等美言,還不知道何時才能離開那暗無天日的牢獄。”
“是啊!我等能夠安然無恙的居於此間飲酒作樂,皆依賴於公的威望啊!”
“哈哈哈哈!諸君言重了…言重了……”
首位上的袁隗很是高興,麵龐上布滿了笑意。
一旁弓著腰的侍從眼疾手快地端起桌案上圖案精美的酒壺,為袁隗的鎏金酒樽內倒上了美酒。
待到袁隗的手剛好觸碰到酒樽的時候,樽裏的美酒也已經滿上了。
“多謝諸君捧場,願意親赴老夫設下的晚宴。”
“今晚,還請諸君不醉不歸啊!!”
隨著袁隗的話語說完後,場上的名流士人們紛紛叫好。
有才學的士人甚至還當場借助酒興為袁隗作詩。
而袁府的兩位公子,袁紹與袁術更是如同耀眼的星辰,在晚宴間如孔雀開屏一般展現自己的才學見識。
也因此得到眾人的一片喝彩聲。
他們兩兄弟在眾人之中是羽毛最為鮮豔的孔雀,也是威望和家世最為強盛之人……
晚宴席間,袁隗拉著袁逢的手感慨笑道:
“我們袁家能夠有本初和公路在,家族的大業後繼有望啊!我們也不用憂慮日後汝南袁氏一脈落寞頹敗了。”
然而,在袁隗朝著袁逢述說此事的時候,席間的另一位汝南袁氏族兄袁閎則是暗暗搖了搖頭。
袁閎衣著簡陋,與宴席上衣冠鮮豔光彩的其他士人不同。
對著自己身旁的親兄弟歎息說道:
“我們的祖輩富裕有功,但是後世的人卻不能憑借自己的德行來守住這些,
隻是競相驕奢,收攬門客,想要在這亂世中爭奪權勢,這是想要達到晉國郤錡、郤犨、郤至叔侄三人所達到的高度啊!”
這三個人可不是尋常之人,而是春秋時期晉國豪強之士,躋身四軍八卿之列,其權可以廢主立威。
很顯然,袁閎用郤錡、郤犨、郤至叔侄三人,實際上暗喻的就是袁隗、袁紹、袁術叔侄三人。
他已經在明裏暗裏看出了袁隗、袁紹等人內心的野望和想法……
袁閎字夏甫,是袁彭的孫。
他是汝南袁氏的明智之人,有著旁人達不到的眼界和智慧。
在他少年的時候,一直砥礪德操品行,自己苦心修為節操。
此外,他還是一個十分孝順的人。
他的父親袁賀後來在郡裏逝世,袁閎兄弟迎喪,也不接受贈禮,隻是穿著孝服扶靈柩,冒著寒冷。
因為頻繁的行禮,人都變瘦了,手足流出血來,看見的人沒有誰不為這件事傷心的。
在袁閎守孝完畢之後,他的上司多次征召,他都沒有答應。
他居住的地方逼仄簡陋,以耕田求學作為事業。
這個人即便是袁隗和袁逢這樣在族群中德高望重的老一輩,都對他推崇有加,令族中子弟們向他學習。
“大兄切不可將此言說出口!”袁閎之弟袁忠眸中閃過一絲慌張,連忙捂住了袁閎的嘴巴。
唔唔唔……
直到袁閎點了點頭,袁忠這才撒手,附耳輕言說道:
“若是這話被叔父他們聽到了,我們恐怕是要遭受嚴厲的懲罰了。
而且如果被其他有心人聽去,上奏天子,隻怕汝南袁氏會遭受大亂。”
“哎……我意不在此間地,更不想與叔父等人同流合汙!還是繼續迴我的田間,一邊躬耕一邊讀書吧!”
袁閎重重歎了一口氣,灑脫離開宴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