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沮授端起桌案上盛放茉莉花茶的茶杯,吹散杯麵上霧騰騰的熱氣,微微抿了一小口。
“殿下,西涼叛軍不比黃巾叛軍。”沮授眉頭一皺,拱手說道,“西涼叛軍之中,大多數都是經過專業軍事訓練的正規軍,並且常年與邊塞羌人作戰,戰鬥能力強悍。”
“而黃巾叛軍大多數是貧苦農民,並沒有接受過正式訓練,故而軍事實力弱小,朝廷大軍可以一舉攻潰。”
“則注所言極是,這也是孤所擔心的地方。”劉辯深以為然的點頭讚同。
這也是原時空上,東漢朝廷不能像擊潰黃巾軍那樣擊潰西涼叛軍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孤還擔心一事。”劉辯望向沮授,歎息道,“平定黃巾已經掏空了大漢的大半國庫,倘若再發動平叛之戰,以大漢的財力,恐怕支撐不了多少時日啊!”
“殿下所慮,授深以為然。”沮授飲完杯中的茶水,拱手再道,“當下局勢尚不明朗,朝廷隻知涼州發生了叛亂,還尚不清楚具體情況,授以為,殿下眼下當靜觀其變,等待時機變化。”
孫子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頂級的軍師之所以受到各個諸侯軍閥的喜愛和珍惜,就是因為他們能夠利用手中已有的消息和情報來做出精準的預判,以及設計出絕妙的計策。
如今,涼州之局勢尚不明了清晰,即便是再智謀的軍師也難以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除非是郭嘉那樣的神級軍師,可以預判未來之勢。
“哎!”
劉辯歎了一口氣。
目光深沉的望向西北方向,低聲喃喃道:“這涼州好端端的,怎麽就突然發生了變動!!?”
“殿下,微臣以為這與涼州刺史左昌貪汙軍餉有直接關係!”
“根據涼州迴來的探馬來報,涼州刺史左昌在涼州之內一直克扣貪汙了涼州軍的幾千萬錢軍餉!!”
“使得涼州軍之中掀起兵變,再加上涼州軍中大部分士卒都是羌人胡人。”
“這些羌人和胡人如何能夠忍受如此不公平的對待,故而起兵造反,如今叛軍造反的態勢愈演愈烈了。”
沮授拱手迴道,臉龐之上浮現出一抹憤慨。
涼州,因左昌一人的貪汙之舉,導致整個州都陷入混亂困局。
更是貪汙了整整幾千萬錢,這將導致多少士卒的家庭妻離子散啊!
此人之罪,當株連九族!
“左昌!!?”
劉辯眼眸中閃過一道光芒,右手摩挲著下頜。
這個名字他很熟悉。
思索半晌,這才迴想起來這左昌與宮內的小黃門左豐有著莫大的關係,甚至好像還有親屬關係。
如此看來,這左昌豈不是也是宦官集團的人!?
劉辯將左昌背後的勢力告訴了沮授。
“閹黨!又是閹黨!!”沮授目中透射著正道的光芒,臉色嚴肅。
自從他進入九卿之中的廷尉之後,見過數百冤案錯案,其中很多案子都與宦官有聯係。
加上如今涼州的事情,對於宦官更是厭惡無比。
“殿下!”沮授向劉辯拱手說道,“此前殿下不是與世家準備共同對付宦官嗎?”
“現在這個時機,就是對付宦官閹黨的最好時機!”
沮授的言辭之中帶著一絲殺意,如明晃晃的刀劍,閃爍著鋒利的劍芒。
聞言後,劉辯的眸子猛然迸射出一道璀璨光芒,站起身子探身問道:
“先生的意思是......借著涼州刺史左昌失利的時機,往宦官身上潑髒水!!?”
劉辯立起身來,在大堂中央來迴踱步。
實際上,在他聽到涼州刺史左昌貪汙軍餉的數目竟然如此之大的時候,甚至恨不得當場提起龍騰寶劍讓其人頭分離。
“不錯!”沮授點頭,隨即又目光冷漠的望向皇宮深處,“嚴格來說,這不叫往宦官身上潑髒水,他們身上的髒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死不足惜!!!”
見沮授言語之中的殺意如此濃烈,劉辯也不禁被其感染了。
“當初十常侍有父皇的庇佑,因此我等一直沒有辦法誅除閹黨。”劉辯目光似電,冷冷說道,“但是現在,涼州發生了如此大的變故!左昌更是犯下滔天大罪!孤看這次父皇還如何庇佑他們!!”
“殿下英明!!”沮授拱手讚道。
“當今聖上受宦官蒙蔽,唯有殿下目光如鏡,不為宦官所蠱惑!”沮授心中感慨道 。
這也是大漢不幸之中的萬幸,至少下一代帝王有足夠英明的能力,大漢也就還有延遲下去,甚至塑造輝煌帝國的機會。
在沮授正在思索之際,劉辯輕言出聲打斷了沮授的思緒。
“但是也不能不防備涼州叛軍!孤擔憂涼州叛軍會攻打到京師附近!如此一來,局勢將會極為不利!”
劉辯一臉擔憂的看向沮授。
“殿下所憂慮的事情,確實應該早作打算和布置。”
沮授迴道。
沉思片刻,沮授拱手說道:
“殿下可派遣一支信得過的斥候部隊,前往涼州搜集涼州叛軍的軍隊數量和武器裝備等基本情報。”
“此乃知彼之策。”
“另外,再派遣一支斥候部隊,將京師洛陽與涼州沿途之間的城池守衛軍情況探查清楚。”
“此乃知己之策。”
“知彼之策,孤倒是能夠理解,也是孤準備去做的。”劉辯先是認可沮授的言語,後又提出疑問,“可是這知己之策恐怕沒有必要吧!畢竟孤可以直接詢問清楚的。”
“殿下,您尚且年幼,缺乏經驗,臣曾經在冀州郡縣之內擔任過小官,深知這官場的黑暗之處。”
沮授的眼中滿是追憶之情,還有一縷憤恨之情。
“這些官員之中大部分都是欺上瞞下之人,為了升官發財可不會管這麽多!”
“倘若上頭問起當地情況,報上去的都是好的,壞事兒是一件都聽不到,為了政績更是會虛報軍情政務。”
“這.......”聽完沮授的話語之後,劉辯的眸子中逐漸升起一道慍怒,“當真是放肆!朝廷每年發放這麽多的俸祿給這些官員都白發了嗎!!?”
........
還有一章。
沮授端起桌案上盛放茉莉花茶的茶杯,吹散杯麵上霧騰騰的熱氣,微微抿了一小口。
“殿下,西涼叛軍不比黃巾叛軍。”沮授眉頭一皺,拱手說道,“西涼叛軍之中,大多數都是經過專業軍事訓練的正規軍,並且常年與邊塞羌人作戰,戰鬥能力強悍。”
“而黃巾叛軍大多數是貧苦農民,並沒有接受過正式訓練,故而軍事實力弱小,朝廷大軍可以一舉攻潰。”
“則注所言極是,這也是孤所擔心的地方。”劉辯深以為然的點頭讚同。
這也是原時空上,東漢朝廷不能像擊潰黃巾軍那樣擊潰西涼叛軍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孤還擔心一事。”劉辯望向沮授,歎息道,“平定黃巾已經掏空了大漢的大半國庫,倘若再發動平叛之戰,以大漢的財力,恐怕支撐不了多少時日啊!”
“殿下所慮,授深以為然。”沮授飲完杯中的茶水,拱手再道,“當下局勢尚不明朗,朝廷隻知涼州發生了叛亂,還尚不清楚具體情況,授以為,殿下眼下當靜觀其變,等待時機變化。”
孫子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頂級的軍師之所以受到各個諸侯軍閥的喜愛和珍惜,就是因為他們能夠利用手中已有的消息和情報來做出精準的預判,以及設計出絕妙的計策。
如今,涼州之局勢尚不明了清晰,即便是再智謀的軍師也難以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除非是郭嘉那樣的神級軍師,可以預判未來之勢。
“哎!”
劉辯歎了一口氣。
目光深沉的望向西北方向,低聲喃喃道:“這涼州好端端的,怎麽就突然發生了變動!!?”
“殿下,微臣以為這與涼州刺史左昌貪汙軍餉有直接關係!”
“根據涼州迴來的探馬來報,涼州刺史左昌在涼州之內一直克扣貪汙了涼州軍的幾千萬錢軍餉!!”
“使得涼州軍之中掀起兵變,再加上涼州軍中大部分士卒都是羌人胡人。”
“這些羌人和胡人如何能夠忍受如此不公平的對待,故而起兵造反,如今叛軍造反的態勢愈演愈烈了。”
沮授拱手迴道,臉龐之上浮現出一抹憤慨。
涼州,因左昌一人的貪汙之舉,導致整個州都陷入混亂困局。
更是貪汙了整整幾千萬錢,這將導致多少士卒的家庭妻離子散啊!
此人之罪,當株連九族!
“左昌!!?”
劉辯眼眸中閃過一道光芒,右手摩挲著下頜。
這個名字他很熟悉。
思索半晌,這才迴想起來這左昌與宮內的小黃門左豐有著莫大的關係,甚至好像還有親屬關係。
如此看來,這左昌豈不是也是宦官集團的人!?
劉辯將左昌背後的勢力告訴了沮授。
“閹黨!又是閹黨!!”沮授目中透射著正道的光芒,臉色嚴肅。
自從他進入九卿之中的廷尉之後,見過數百冤案錯案,其中很多案子都與宦官有聯係。
加上如今涼州的事情,對於宦官更是厭惡無比。
“殿下!”沮授向劉辯拱手說道,“此前殿下不是與世家準備共同對付宦官嗎?”
“現在這個時機,就是對付宦官閹黨的最好時機!”
沮授的言辭之中帶著一絲殺意,如明晃晃的刀劍,閃爍著鋒利的劍芒。
聞言後,劉辯的眸子猛然迸射出一道璀璨光芒,站起身子探身問道:
“先生的意思是......借著涼州刺史左昌失利的時機,往宦官身上潑髒水!!?”
劉辯立起身來,在大堂中央來迴踱步。
實際上,在他聽到涼州刺史左昌貪汙軍餉的數目竟然如此之大的時候,甚至恨不得當場提起龍騰寶劍讓其人頭分離。
“不錯!”沮授點頭,隨即又目光冷漠的望向皇宮深處,“嚴格來說,這不叫往宦官身上潑髒水,他們身上的髒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死不足惜!!!”
見沮授言語之中的殺意如此濃烈,劉辯也不禁被其感染了。
“當初十常侍有父皇的庇佑,因此我等一直沒有辦法誅除閹黨。”劉辯目光似電,冷冷說道,“但是現在,涼州發生了如此大的變故!左昌更是犯下滔天大罪!孤看這次父皇還如何庇佑他們!!”
“殿下英明!!”沮授拱手讚道。
“當今聖上受宦官蒙蔽,唯有殿下目光如鏡,不為宦官所蠱惑!”沮授心中感慨道 。
這也是大漢不幸之中的萬幸,至少下一代帝王有足夠英明的能力,大漢也就還有延遲下去,甚至塑造輝煌帝國的機會。
在沮授正在思索之際,劉辯輕言出聲打斷了沮授的思緒。
“但是也不能不防備涼州叛軍!孤擔憂涼州叛軍會攻打到京師附近!如此一來,局勢將會極為不利!”
劉辯一臉擔憂的看向沮授。
“殿下所憂慮的事情,確實應該早作打算和布置。”
沮授迴道。
沉思片刻,沮授拱手說道:
“殿下可派遣一支信得過的斥候部隊,前往涼州搜集涼州叛軍的軍隊數量和武器裝備等基本情報。”
“此乃知彼之策。”
“另外,再派遣一支斥候部隊,將京師洛陽與涼州沿途之間的城池守衛軍情況探查清楚。”
“此乃知己之策。”
“知彼之策,孤倒是能夠理解,也是孤準備去做的。”劉辯先是認可沮授的言語,後又提出疑問,“可是這知己之策恐怕沒有必要吧!畢竟孤可以直接詢問清楚的。”
“殿下,您尚且年幼,缺乏經驗,臣曾經在冀州郡縣之內擔任過小官,深知這官場的黑暗之處。”
沮授的眼中滿是追憶之情,還有一縷憤恨之情。
“這些官員之中大部分都是欺上瞞下之人,為了升官發財可不會管這麽多!”
“倘若上頭問起當地情況,報上去的都是好的,壞事兒是一件都聽不到,為了政績更是會虛報軍情政務。”
“這.......”聽完沮授的話語之後,劉辯的眸子中逐漸升起一道慍怒,“當真是放肆!朝廷每年發放這麽多的俸祿給這些官員都白發了嗎!!?”
........
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