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對這個很清楚,這位縣令定然也是一位修行文道之人,故而可以通過浩然正氣來增強聲音的強度。


    聽聞此話後的淳樸百姓們,皆然大驚失色。


    目光中流露出驚奇之色。


    “什麽!!?俺剛才耳朵沒聽錯吧!這些將士們竟然是當今鎮北軍的軍士!?哎呀,俺真是三生有幸,竟然能夠真的見到他們一麵!!”


    一人驚喜異常的叫道。


    “鄉親們,快讓讓!快讓讓!!沒聽到縣長方才所言嗎?這些都是我大漢的好男兒啊!為國為軍為民的好男兒啊!”


    一手杵拐杖的佝僂老者沉聲說道。


    “將士們,你們辛苦了!這是俺家的雞蛋,給你們補補身子。”


    “要是沒有你們,俺一家子人都不知道以後該去何處生存。”老婦歎了口氣,隨即笑容滿麵說道,“幸虧有你們在,俺家這才沒有背井離鄉,也沒有被黃巾賊殘忍殺害。”


    一位老婦人從手臂上款著的竹籃中拿出兩個光滑白嫩的生雞蛋,遞給一位陷陣悍卒。


    這位老婦麵目慈祥,和藹可親,如隔壁家的老大娘一般。


    那陷陣悍卒愣愣的站立在原地,目光有些呆滯,似乎從未想到過有一天,自己能夠從黎民百姓的手中得到雞蛋這件事情。


    一時間,一股莫名的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情緒翻湧上心頭,那陷陣悍卒的脊梁筆直如鬆,麵容剛毅,揮手拒絕道:“多謝大娘好意,您方才所說的都是我們從軍的所應該做的,而且咱們軍中有軍令規矩,不能隨意拿老百姓的東西。”


    此言一出,眾百姓心頭大震。


    自古官匪是一家的。


    也就是說官兵和土匪除了名義上有所區別之外,其餘搶錢搶糧搶女人的脾性如出一轍。


    倒也不是官兵長官沒有對屬下進行這方麵的約束,隻是真的想要實現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對於這些天天把腦袋掛在褲腰帶上的官兵而言實在是難如登天。


    本來就對未來充滿了迷茫,也不知道自己哪天就會死去。


    還不趁著活著的時候多享受享受,等死了可就化作黃土了。


    故而大多數的官兵與土匪實際上在行為行事上是如出一轍的。


    然而。


    現在,這群廣平縣的老百姓們,親眼看到了一支神聖的理想中的強大軍隊。


    何謂強大軍隊?


    首先,自製力和軍中的約束力就要達到一定的高度。


    很顯然,八百陷陣營早已達到了這個高度。


    經過高順的嚴整治軍,他們已經脫胎換骨,重獲新生了。


    再加上有劉辯所許諾的:但凡軍中士卒戰死沙場或是受到重傷而無法自理之人,都可由朝廷每年補貼俸祿和糧食。


    如此一來,安穩住了軍中士卒們的心,也讓他們不怕戰死之後家中老小無人照料的淒慘局麵。


    實際上,大多數官兵在打仗的時候瘋狂搶錢搶糧,其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心中身後的那個小家。


    如今,劉辯幫助他們解決了後顧之憂,自然可以全身心投入從軍軍旅之中。


    且劉辯所補貼的俸祿不算低,再加上軍規表明了若是強搶百姓東西,將受到極為嚴厲的懲罰。


    所以軍中士卒皆謹遵軍規,不敢越過雷池半步。


    當然,也不是沒有那麽幾個兵痞刺頭,最後的下場都十分的慘。


    要麽流放千裏之外的黃沙邊疆之處,要麽就是被打入天牢受苦受難。


    劉辯騎乘在照夜玉獅子背上,雙手往前微微一壓。


    他身著日月麒麟袍,微風吹動著白袍隨風飄蕩,似乎連風都沉醉於劉辯身上的那一股儒雅聖韻之氣質。


    四周圍觀的百姓們見此,更是目中光芒閃爍,指指點點,連聲驚歎道:


    “天呐!世間怎會有如此俊美的公子!!?比起這位公子,我巨鹿第一俊男的名號心甘情願讓與此人。”一位同樣身著白袍,麵容俊朗的男子搖著手中折扇,緩緩歎息說道。


    人群中的姑娘小姐、大娘大嬸更是看的春心蕩漾,目光好似一頭惡狼。


    在閃亮金光的照耀之下,劉辯伸出修長的手指撩起了額前的烏黑長發,眼眸如同星辰大海般深沉迷人。


    在這個以顏值為主流色彩的大漢,劉辯這副打扮和容貌,足以讓百萬人為之沉醉。


    “此人究竟是何人啊?怎會有如此驚天地泣鬼神的俊美容顏,當真是絕世美男啊!!!”


    “最關鍵的是,諸位有沒有發現,此人竟然站立在這支強軍前方,甚至連咱們的縣令大人都位居其後方,想必地位超凡啊!”


    不等百姓們繼續妄議猜測。


    劉辯開口朗聲說道:“諸位,孤乃當朝東海王!大漢皇子劉辯!!”


    這幾個字落入人群之中的時候,猶如一粒隕石落入小小湖泊之中,瞬息間掀起了軒然大波。


    眾百姓先是愣住在原地,場麵安靜的連根針落地都能聽聞其聲。


    過了約莫幾十秒之後,全場沸騰了起來。


    人群如潮水般湧動而來,百姓們的目光之中似乎隻剩下了狂熱之情和無限的愛戴之情。


    “殿下!!!殿下!!!竟然是當朝殿下!!我真是前輩子修來的福氣,竟然有幸在今日親眼麵見殿下啊!”


    “他就是那位作出四首千古名詩,名動天下的東海王殿下嗎!!?天啊!吾要即刻告知吾父,他可是殿下的狂熱追隨者啊!”


    百姓們的議論聲如同潮水般一浪接著一浪。


    “肅靜!請大家靜一靜!殿下有話要說。”廣平縣縣令適時站出身來,朝著眾人揮手說道。


    然而現場的氛圍實在是太過高漲,眾百姓竟無動於衷。


    最後還是縣中的縣尉親自率領著四五百縣兵前來維持秩序,眾人方才冷靜了下來。


    實際上他們能有這樣的反應也在合理之中,畢竟站在他們眼前的就是當朝皇嫡子劉辯啊!未來很有可能登基為帝啊!!


    更何況劉辯還是一位才華橫溢,文武雙全的仁義之人!


    這種身份加上他自身的能力比現代的一切大牌明星都要更具有轟動性和影響力。


    待到百姓們安靜下來之後。


    劉辯這才繼續開口說道:“諸位,咱們鎮北軍乃是從帝都洛陽走出來的軍隊,我們代表著當今天子,代表著大漢,更代表著諸位乃至於散布在大漢各個地界的黎民百姓們!!”


    “為天子平定逆賊,為大漢平定逆賊,為天下黎民百姓平定逆賊!乃我們鎮北軍之本職使命所在!!”


    “所以大家不必再送出爾等口糧吃食。”


    “孤,知道!大家夥生活的都不容易!孤的這些將士們又豈能白白拿走各位手中僅有的物資呢!”


    一席話語說出口後,無數百姓因此而眼眶發熱。


    倒不是他們淚點太低,而是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在當今天子昏庸無能的情況之下。


    突然之間,大漢中冒出了這麽一位各方麵都絕佳的皇嫡子。


    就如同漫天黑暗之中突然衝出了一道微弱但卻璀璨耀眼的光芒,為無數黎民百姓點明了方向。


    這是希望!


    是天下黎民百姓們繼續活下去的希望!


    也是整個大漢王朝再次崛起昌盛的希望!!


    “殿下!老朽對您和出征在外的將士們的敬意和尊崇無法用言語形容。”


    “老朽知道殿下身懷仁德之心,處處為咱們老百姓著想!”


    “殿下如此為咱們這些庶民殫精竭慮,咱們總不能一點兒感恩之心都沒有吧!”那位在百姓群體中有些威望的老者開口說道,眸中帶著感激之情。


    “就是啊!這些隻是俺們的一點兒心意。你們在前線拋頭顱灑熱血,我們這些百姓也沒別的可以做的,隻能給些吃食聊表心意罷了,還望殿下及諸位將士們能接受。”


    如此場景,真是一幅軍民魚水交融之圖啊!


    廣平縣縣令站立在一旁,右手捋著胡須,目光緊緊盯著劉辯。


    他似乎明白了,未來該如何打算了.......


    不隻是他。


    劉辯身後的八百陷陣悍卒,眼眸之中原本冷靜肅殺的眼神也在這一刻,在看到萬千黎民百姓充滿感激之情的望向他們的時刻,變得柔情似水,也變得更加堅定了。


    參軍,本是為了在這肮髒的亂世之中生存下去罷了。


    可是在今日,他們似乎找到了一個繼續戰鬥下去的信念。


    那就是眼前的以及不在眼前的天下黎民百姓們........


    最終,


    劉辯還是沒有讓麾下士卒收取百姓們的物資。


    這是原則問題。


    將士們自有他以及大漢朝廷來發放俸祿和賞賜。


    而老百姓在這個時候本身就過得很艱辛了,劉辯不容許他們雪上加霜。


    但是今日,將士們所受到的那種被老百姓們發自內心的感恩戴德之情,會成為他們終身難忘之事。


    八百陷陣營最後由高順帶領著前往廣平縣軍營之中休整,而劉辯、田豐、張飛則被縣令親自安置在縣內的豪華府邸之內。


    夜幕降臨,圓月當空,皎潔的月光灑落在大地之上。


    縣令府邸內。


    大堂之上,劉辯跪坐在首位,身旁站立著張飛,縣令與田豐以及廣平縣的縣尉縣丞則分別跪坐在下方。


    縣尉和縣丞可就沒有廣平縣縣令那般的不卑不亢。


    在見到劉辯之後,皆是一臉諂媚的朝著劉辯敬酒行禮,口中吐露出各種拍馬屁的諂媚話語。


    讓劉辯聽的不勝其煩。


    比起這些虛浮華麗的話語,他更喜歡廣平縣縣令的實在。


    而且從今日觀察廣平縣的治安和民事來看,這個縣令絕對是個人才。


    不然怎麽能夠在黃金肆虐的巨鹿郡內,將這小小廣平縣守衛的固若金湯,且百姓們生活至少還能夠過得去。


    就連田豐也在私下對他說過,“廣平縣縣令治理民事頗有章法,且此人才德兼備,文道境界深厚,不下在下。”


    此言一出,劉辯頓時對這位廣平縣縣令興趣大增,便想著在今日酒宴之上熟悉一番。


    倘若當真腹有良謀的話,也可以調往自己身邊,日後迴京之後也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劉辯現在其實也已經開始打造自己的班底了,待到自己未來登基為帝,也能夠更好的處理政務,治理國家。


    現在自己麾下的武將倒是綽綽有餘,兩位三品武尊,也就是張飛和關羽,兩位四品武王,也就是顏良高順。


    但是文臣謀士,卻是隻有田豐一位大才。


    舉起酒樽,劉辯望向縣令微微笑道:“今日初識閣下,還不知公之姓名。”


    “承蒙殿下恩待,卑職姓沮名授,字則注。”沮授拱手行禮迴道,舉止端莊。


    “哦!?未曾想閣下就是沮授!某聽聞過你,少有大誌,多權略。曾為冀州別駕,沒想到公如今在這廣平縣內擔任縣令,倒是大材小用了。”


    田豐詫異的望向沮授,拱手施禮道。


    同樣作為冀州的名人,他對於冀州真正有才學之人都有過了解,故而在得知這位縣令就是沮授的時候,詫異不已。


    至於跪坐在首位的劉辯,此刻心裏已經麻了。


    我奶奶個腿兒!


    竟然是沮授!!


    為何劉辯如此震驚且激動呢?


    簡單來說,就是沮授此人極其有才,可以說是謀臣中的天花板存在。


    曆史上,沮授在袁紹入主冀州之後,他監督統領冀州內外,名聲和威望響徹冀州境內。


    此外,在袁紹麾下的時候,還出謀劃策,幫助袁紹分別奪取青州、並州、幽州三州,為袁紹一統河北,奠定北方霸主作出了無法估量的巨大作用。


    你以為到這裏就完了嗎?


    並沒有!


    沮授還曾向袁紹提出了“奉迎天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致方針。


    可惜袁紹最終並未采用。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奇謀鬼策的貢獻,可惜其中有很多都沒有被袁紹所采用。


    不然的話,曆史上的袁紹統一天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連曹操也說過:“孤早相得,天下不足為慮。”的頗高評價。


    總而言之,說沮授是王佐之才也不為過!是可以與荀彧等頂級謀士並肩的存在。


    未曾想到,今日自己竟然有幸見到沮授。


    “孤說什麽,也不能白白錯過這樣一位興國安邦之大才啊!!”劉辯目光閃爍,暗中攥緊了拳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神話三國當仁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山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山和尚並收藏我在神話三國當仁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