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刻鍾後。


    一身著錦服的宦官碎步上前彎腰行禮道:“陛下,盧大人正在殿外等候。”


    劉宏揮手召道:“宣他進來吧。”


    小黃門(宦官)頓時挺直了脊背,用他那獨特的公鴨嗓喊道:


    “陛下有旨,宣尚書盧植入殿覲見!”


    分別立在大殿兩側的身著金色明晃晃鎧甲、頭戴亮銀銀頭盔的壯碩武士讓開了身子,目光冷肅,如同森林中的狼。


    很快。


    一位身著錦繡官服的老者緩緩上前,老者的臉龐布著幾道溝壑,幾根銀白色的頭發散落在外。


    看起來麵露老態之意,然而仔細觀之,卻又能從其身上感受到一股如雨後春筍般的韌勁兒,猶如古時候的廉頗一般。


    “老臣盧植參見陛下。”


    盧植先是朝著蟠龍椅上的劉宏恭敬行禮,再是朝著一旁的大皇子劉辯拱了拱手。


    盧植今年已經有四十五歲了,在這個平均壽命隻有二十二歲的朝代,四十五歲的年齡足矣稱得上是位老者了。


    當然這裏的平均壽命並不能來評定士階層,畢竟普通百姓與士階層的人生活條件截然相反。


    但四十五歲已經算是高齡了,隻是盧植身為文道大家,有延長壽命之功效,故而麵容雖老,精氣神卻如壯年男子一般。


    “盧尚書,可聽聞了今日在洛陽城內所發生的一件大事?”


    劉宏麵帶笑意,略有些得意的問道。


    千古名詩的作成,引得天地認可,引得天地異象出現,自然也驚動了盧植這樣一位經學大家。


    盧植拱手點頭道:“陛下,老臣有所耳聞。”


    “沒想到我們大漢再次出現一位受天地認可的大才子,竟能做出千古名詩,老臣由衷為大漢高興啊!大漢未來的文道有望複興啊!”


    盧植是一位大儒,心懷天下,心懷百姓。


    大漢能夠出現如此大才,最高興的莫過於他了。


    他的心思很簡單也很複雜,隻要是對大漢好的那就好。


    “盧尚書,你可知曉作出這首千古名詩的才子是何人嗎?”


    劉宏再次出口問道,眉眼中全然含著喜意。


    他自己在詩詞歌賦上雖然也有天賦,但卻從未作出過千古名詩,從未作出過讓天地都為之認可、產生異象的詩詞。


    但是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的親生兒子,這個寶貝兒子劉辯做出來了呀!


    兒子能做出千古名詩,還不是自己這個當爹的基因好嘛!


    這幾年來的天災人禍早已經讓這個東漢帝國的掌舵人身心疲憊了。


    卻有沒有能力解決這些事情,隻能終日陷於身色犬馬之中。


    可今日劉辯的一番成就讓他心中的陰霾消散了不少,也自信自豪了不少。


    而且能夠得到眼前這位經學大家的稱讚,足以讓他自豪不已。


    “陛下,老臣愚鈍,不知是何人作出這首千古名詩,若是能與之一見,老臣定要好生討教一番。”


    盧植謙遜迴道。


    他鍾愛於文道,故而對比自己能力強的人,不論其出生貴賤,不論其年齡大小,隻要有才,皆可為師。


    這有點兒類似於孔子所言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這就是大儒的境界和格局。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卻不想坐在上方的劉宏突然哈哈大笑了起來。


    仰頭俯身的笑,笑的比之前都要痛快都要真誠。


    圍繞在劉宏身邊的宦官和宮女皆是一臉震撼的看著劉宏以及下方的大皇子殿下劉辯。


    他們知道劉宏能笑,一大半的功勞都源自於大皇子殿下劉辯。


    “咳咳咳……”


    劉宏笑的太過痛快,導致咳嗽了幾聲,麵色紅潤,身子還在微微顫抖。


    這個操作直接把底下的盧植看懵逼了。


    陛下,老臣不就是不知道作詩者是何人嘛!為何這都要笑話老臣。


    不過這話盧植沒有說出口,隻是安靜的等待著劉宏的後話。


    但心中已經疑惑重重了。


    笑了片刻,劉宏這才緩過氣來,指著殿下的劉辯自豪笑道:


    “盧尚書啊!你所說的想要討教一番的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啊!”


    說完後,又是輕笑了幾聲,一臉自豪的看著劉辯。


    現在他是越看劉辯越順眼,越看劉辯越喜愛。


    長相俊秀,氣質非凡,年紀輕輕,就有自己當年英姿颯爽的風範。


    而且還能夠作出千古名詩!


    不錯,不錯啊!


    原本一直還在遲疑猶豫的太子儲君的位置似乎也有了人選……


    盧植則是一臉驚詫的盯著近處的劉辯仔細端詳。


    他也算是朝中的老臣了,對於劉辯的印象倒是挺深刻的。


    以前的劉辯不就是個行為輕佻,舉止浮誇,毫無帝王禮節的皇子殿下嗎?


    怎的……怎的才過幾年就搖身一變,成為震驚洛陽城百官,驚動天下文人的大才子了。


    實實在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如此強烈的反差感一時讓盧植有些接受不了現在的情況。


    不過劉辯倒是很有禮貌,溫潤如玉的開口道:


    “盧公,在下對您十分敬佩,您的名望著稱於海內外,所學知識為儒宗,是士人心中的楷模,是國家的棟梁啊!”


    一番誇讚的話語如雨水般襲來,給盧植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頓時心生好感,對於劉辯以往不好的印象也改觀了不少,連忙迴禮道:


    “殿下真是折煞老臣了,殿下方才是我大漢的冉冉之星,千古名詩一出,整個大漢何人不知何人不曉啊!”


    龍椅上的劉宏看不下去了,雖然他樂於見成這兩人互相欣賞,但架不住二人互相恭維呀。


    “好了,盧尚書,朕今日叫你入殿不單單是對你說作出千古名詩的是辯兒,還有一件要緊之事需要勞煩你。”


    盧植連忙行禮道:“陛下,老臣人老誌不老,盡管吩咐老臣。”


    劉宏指著劉辯正色說道:“辯兒如今年尚幼,雖有文學天賦,卻需要一名師加以指導。”


    “玉石也需經過雕琢方能成為美玉,加之辯兒想要拜你為師,此事便有勞於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神話三國當仁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山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山和尚並收藏我在神話三國當仁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