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景氏兄弟之間的衝突
死字旗下:一個囚徒的逆襲 作者:唐門浪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擔心戚世恆再找麻煩,隋唐索性便將洛河留在了官邸之中。
當然,更多的是久別重逢後的不舍。
對於隋唐的心思,洛河自然清楚,於是隻好差人給承歡樓送去消息,這才在官邸安心住下。
隋唐則是找到了景清,將承德書院的事情做了告知。
景清聞言,沉默了半晌,便急匆匆趕迴了景家。
他和隋唐都是年節前才迴的京都,對於京都之事,缺乏足夠的了解。
但景預不同,作為景氏的閥主,承德書院之事,他必然知曉。
事實證明,景清的猜測沒有出錯。
書房裏,當他提到承德書院後,景預先是罕見的沉默了下來。
片刻之後,才開口問道:“你是如何知曉承德書院的?”
“這麽說,承德書院確有其事?”景清心頭一跳,他沒有迴答景預的問題,而是反問了一句。
景預輕歎了口氣,默然點頭。
“既然如此,京中屢有因高利貸而致人死者,以及大量女子失蹤,你也是知曉的對嗎?”
景清提高了音量,顯然,此刻他的心中已經多了幾分惱意。
景預同樣保持了沉默,但景清已經從他的態度裏知道了答案。
“砰!”一聲巨響,景清拍案而起,桌上的茶碗也應聲落地。
“大哥,你作為禦史大夫,怎能任由如此惡事發生,而無動於衷?”景清帶著幾分不解,高聲質問道。
“此事牽連甚廣,並非你想的那般簡單。”景預擺了擺手,耐心的解釋道。
對於景清表現出來的惱怒,他似乎並不在意。
“牽連甚廣?我倒想聽聽如何牽連甚廣?”景清強忍著心中怒意,冷聲問道。
“承德書院一事,牽扯了大量朝中官員,別說是我,就是魏斯、田和,一樣不敢揭開這個蓋子。”麵對景清的一再逼問,景預淡然迴答道。
然而,景預的平靜淡然,再讓景清心中的怒意更盛,他忍不住開口諷刺道:“我以為薑國三大門閥如何厲害,原來也不過如此?”
“景清,你放肆。”眼見景清依舊不依不饒,景預忍不住出聲輕喝。
“我放肆,我且問你,糾察百官,整肅綱紀,是不是你禦史台的職責?我再問你,官員淩虐,百姓罹難,你這禦史大夫裝聾作啞,蓄意掩蓋,又算不算瀆職?”
景清終於怒了。
景預的輕喝,並未嚇住他,反而使的他步步緊逼。
“你以為我願意,我還不是為了咱們景氏。”
望著憤怒的景清,景預強忍著怒氣,試圖自己辯駁,卻換來了景清更大的質疑。
“為了咱們景氏,我看你是害怕丟了你那禦史大夫的位子吧?”
“景清。”景預一聲怒吼,霍然起身。
兩個一直以來相輔相成的兄弟,在這一刻明明隻隔著一張書桌,卻又仿佛隔著千山萬水。
景預為了景氏負重前行,景清卻要為了那些受到戕害的百姓伸冤。
誰都沒有錯,可偏偏就這麽身不由己的對立了起來。
“景清,別以為你為我景氏拉來強援,就可以如此肆無忌憚,難道你當真不清楚,如今門閥之間的爭鬥已經到了何種程度?”
“魏氏背靠太子,田氏手握兵權,步步緊逼,難道你當真要讓我景氏步賀氏之後塵嗎?”
景預連聲質問,他的聲音裏帶著憤怒,也帶著責怪。
他憤怒於景清對他的懷疑和誤解,他責怪於景清看不明白當下太平城內的局勢。
然而,此刻的景清也在氣頭上,他當即反問道:“那又如何?我景氏本就不弱,如今又有隋唐如虎添翼,鹿死誰手恐怕尚未可知?”
景清有這個自信,因為整個薑國,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隋唐的強大。
包括景預。
“哼,你莫要太高看隋唐,殷無恨、戚世恆、田辟疆哪個不比他強,即便是北地軍團崩塌,田開疆被殺,田氏之囂張,可有半分收斂?”
果然,麵對景清的反問,景預表現出了不屑,不是他看不起隋唐。
隻是相比而言,他更了解殷無恨、戚世恆、田辟疆這些人,這些人無論朝堂根基,又或是手中掌握的軍隊,恐怕都不會比隋唐弱多少!
景清沉默了下來,麵對景預的質問,他並不在意,隻是多少有些心涼。
“所以你怕了?”片刻之後,景清沉聲問道。
“是,我怕了,我怕因承德書院一事,而開罪滿朝文武,以至於他們全部倒向魏氏和田氏。”
“我怕到那一天,敵人舉起屠刀,我景氏隻能如同賀氏一般,被肆意宰殺,而無還手之力。”
“你難道忘了嗎?以賀老太師之威名,賀氏七雄之驍勇,甚至他們身後,還有燕王薑歡二十萬北地軍團為後盾,也不過一夜之間,便煙消雲散。”
“我們景氏,憑什麽?憑一個隋唐嗎?”
景預的聲音開始逐漸高昂,這些話他從未對人提及,世人隻道他景預能與魏斯、田和同列三公,卻看不到他背後的籌謀、忍耐和堅持。
如今,就連自己的親弟弟也是如此看他,這讓他心生悲傷的同時,更多了一種無人理解的苦悶。
“大哥!”景預一連串的爆發,終於讓景清動容了。
他也沒想到這個一向舉重若輕,雍容有禮的大哥,心中竟藏著這許多的擔憂和不安。
甚至,甚至在方才這一番話裏他聽出了一種恐懼。
“你有你的理想、你的堅守,這是好事,大哥也全力支持,我景氏受萬民供養,本就應為民做事。”
將心中擠壓許久的情緒發泄出來,景預也平和了許多,他語重心長的說道,隨後,又話鋒一轉,聲音裏多了幾分無奈和勸諫。
“可這天下終究不止我們一家,任何的行差踏錯,都有可能導致身死族滅的下場。”
“此事真有如此嚴重?”景清心中不解。
“那倒也不是,無非是牽扯的人多了些,若放在父親在世時,哪裏還有他們存活的餘地,可惜,今時不同往日。”
景預笑著重新坐迴椅子上,隻是話音落下,又忍不住歎了口氣。
景清沉默了下來。
一番爭論,沒有結果,兩兄弟各執己見,卻又不得不相互妥協。
書房裏,陷入了長久的安靜。
當然,更多的是久別重逢後的不舍。
對於隋唐的心思,洛河自然清楚,於是隻好差人給承歡樓送去消息,這才在官邸安心住下。
隋唐則是找到了景清,將承德書院的事情做了告知。
景清聞言,沉默了半晌,便急匆匆趕迴了景家。
他和隋唐都是年節前才迴的京都,對於京都之事,缺乏足夠的了解。
但景預不同,作為景氏的閥主,承德書院之事,他必然知曉。
事實證明,景清的猜測沒有出錯。
書房裏,當他提到承德書院後,景預先是罕見的沉默了下來。
片刻之後,才開口問道:“你是如何知曉承德書院的?”
“這麽說,承德書院確有其事?”景清心頭一跳,他沒有迴答景預的問題,而是反問了一句。
景預輕歎了口氣,默然點頭。
“既然如此,京中屢有因高利貸而致人死者,以及大量女子失蹤,你也是知曉的對嗎?”
景清提高了音量,顯然,此刻他的心中已經多了幾分惱意。
景預同樣保持了沉默,但景清已經從他的態度裏知道了答案。
“砰!”一聲巨響,景清拍案而起,桌上的茶碗也應聲落地。
“大哥,你作為禦史大夫,怎能任由如此惡事發生,而無動於衷?”景清帶著幾分不解,高聲質問道。
“此事牽連甚廣,並非你想的那般簡單。”景預擺了擺手,耐心的解釋道。
對於景清表現出來的惱怒,他似乎並不在意。
“牽連甚廣?我倒想聽聽如何牽連甚廣?”景清強忍著心中怒意,冷聲問道。
“承德書院一事,牽扯了大量朝中官員,別說是我,就是魏斯、田和,一樣不敢揭開這個蓋子。”麵對景清的一再逼問,景預淡然迴答道。
然而,景預的平靜淡然,再讓景清心中的怒意更盛,他忍不住開口諷刺道:“我以為薑國三大門閥如何厲害,原來也不過如此?”
“景清,你放肆。”眼見景清依舊不依不饒,景預忍不住出聲輕喝。
“我放肆,我且問你,糾察百官,整肅綱紀,是不是你禦史台的職責?我再問你,官員淩虐,百姓罹難,你這禦史大夫裝聾作啞,蓄意掩蓋,又算不算瀆職?”
景清終於怒了。
景預的輕喝,並未嚇住他,反而使的他步步緊逼。
“你以為我願意,我還不是為了咱們景氏。”
望著憤怒的景清,景預強忍著怒氣,試圖自己辯駁,卻換來了景清更大的質疑。
“為了咱們景氏,我看你是害怕丟了你那禦史大夫的位子吧?”
“景清。”景預一聲怒吼,霍然起身。
兩個一直以來相輔相成的兄弟,在這一刻明明隻隔著一張書桌,卻又仿佛隔著千山萬水。
景預為了景氏負重前行,景清卻要為了那些受到戕害的百姓伸冤。
誰都沒有錯,可偏偏就這麽身不由己的對立了起來。
“景清,別以為你為我景氏拉來強援,就可以如此肆無忌憚,難道你當真不清楚,如今門閥之間的爭鬥已經到了何種程度?”
“魏氏背靠太子,田氏手握兵權,步步緊逼,難道你當真要讓我景氏步賀氏之後塵嗎?”
景預連聲質問,他的聲音裏帶著憤怒,也帶著責怪。
他憤怒於景清對他的懷疑和誤解,他責怪於景清看不明白當下太平城內的局勢。
然而,此刻的景清也在氣頭上,他當即反問道:“那又如何?我景氏本就不弱,如今又有隋唐如虎添翼,鹿死誰手恐怕尚未可知?”
景清有這個自信,因為整個薑國,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隋唐的強大。
包括景預。
“哼,你莫要太高看隋唐,殷無恨、戚世恆、田辟疆哪個不比他強,即便是北地軍團崩塌,田開疆被殺,田氏之囂張,可有半分收斂?”
果然,麵對景清的反問,景預表現出了不屑,不是他看不起隋唐。
隻是相比而言,他更了解殷無恨、戚世恆、田辟疆這些人,這些人無論朝堂根基,又或是手中掌握的軍隊,恐怕都不會比隋唐弱多少!
景清沉默了下來,麵對景預的質問,他並不在意,隻是多少有些心涼。
“所以你怕了?”片刻之後,景清沉聲問道。
“是,我怕了,我怕因承德書院一事,而開罪滿朝文武,以至於他們全部倒向魏氏和田氏。”
“我怕到那一天,敵人舉起屠刀,我景氏隻能如同賀氏一般,被肆意宰殺,而無還手之力。”
“你難道忘了嗎?以賀老太師之威名,賀氏七雄之驍勇,甚至他們身後,還有燕王薑歡二十萬北地軍團為後盾,也不過一夜之間,便煙消雲散。”
“我們景氏,憑什麽?憑一個隋唐嗎?”
景預的聲音開始逐漸高昂,這些話他從未對人提及,世人隻道他景預能與魏斯、田和同列三公,卻看不到他背後的籌謀、忍耐和堅持。
如今,就連自己的親弟弟也是如此看他,這讓他心生悲傷的同時,更多了一種無人理解的苦悶。
“大哥!”景預一連串的爆發,終於讓景清動容了。
他也沒想到這個一向舉重若輕,雍容有禮的大哥,心中竟藏著這許多的擔憂和不安。
甚至,甚至在方才這一番話裏他聽出了一種恐懼。
“你有你的理想、你的堅守,這是好事,大哥也全力支持,我景氏受萬民供養,本就應為民做事。”
將心中擠壓許久的情緒發泄出來,景預也平和了許多,他語重心長的說道,隨後,又話鋒一轉,聲音裏多了幾分無奈和勸諫。
“可這天下終究不止我們一家,任何的行差踏錯,都有可能導致身死族滅的下場。”
“此事真有如此嚴重?”景清心中不解。
“那倒也不是,無非是牽扯的人多了些,若放在父親在世時,哪裏還有他們存活的餘地,可惜,今時不同往日。”
景預笑著重新坐迴椅子上,隻是話音落下,又忍不住歎了口氣。
景清沉默了下來。
一番爭論,沒有結果,兩兄弟各執己見,卻又不得不相互妥協。
書房裏,陷入了長久的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