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城中無糧,十二萬人臨死境
死字旗下:一個囚徒的逆襲 作者:唐門浪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永平三十年六月十三日巳時,隋唐拿下北曆城,十三日午時,斬李一根於城內刑場。
隻是接下來的事情,卻讓隋唐一下子頭疼了起來,城中遭遇李清源洗劫之後,再遭李一根破壞,可謂十室九空。
原來三十萬百姓的北曆城,如今隻剩下不到十二萬,而這十二萬百姓麵臨的最大困境便是城中無糧。
“爹,我不要死,不要死。”這是孩子的哭嚎,清脆而惶恐,正在街道上視察的隋唐側目望去。
卻見一個雙目發紅的男子,正舉著一把菜刀向著一個七八歲大小的孩子衝去。
“住手,快,攔住他。”封聞急聲喊道。
自從隋唐拿下北曆城之後,他便將私塾內所有學子征辟為他的隨軍參謀。
如今除了跟在他身邊的顏善見、封聞和尚九思,其他人全都跟著顧誠在梳理城中百姓。
隋唐也沒料到自己隻是隨便走走便能遇到如此兇惡之事,而一向剛烈的封聞已經率先衝了過去。
“不要,不要,爹,爹。”
見一群如狼似虎的士卒撲向那持刀男子,本在逃竄的孩子,又下意識的迴過頭來,似乎想要保護那男子。
卻因為人小力弱,才靠近,便被士兵撞翻在地,於是,隻好哇哇的哭了起來。
隋唐見狀,微微皺了皺眉,而顏善見卻是已經將那孩子抱在了懷裏。
“你做什麽?他還是個孩子,你為何要殺他?”封聞走上前去,一把撕住那男子脖領,厲聲問道。
“我,我......”那男子張了張嘴,似乎想要說什麽,卻因為緊張和恐懼,突然便軟了下去。
封聞連忙查看,卻發現他瞳孔渙散,紅目圓睜,口鼻之中卻是連半絲人氣都察覺不到了。
“將軍,他,他死了。”封聞迴過頭去看著隋唐,臉色有些微微泛白。
“孩子,你跟叔叔說,發生了什麽事?你爹為何要殺你?”顏善見的聲音幾乎是和封聞同時響起的,所以正在哭鬧的孩子並未注意到那男子的異狀。
“爺爺餓死了,奶奶也餓死了,爹爹要吃我,娘親不讓,爹爹便殺了娘親,還要殺我,我不想死,不想死啊,娘親,娘親,哇!”
孩童清脆的聲音斷斷續續,仿若一道九幽冥風,吹過黃泉,在荒涼破敗的街道上悄然吹過。
眾人心中不可遏製的升起一陣寒意。
包括隋唐在內,所有人的臉上都下意識的露出了驚駭之色。
“將,將軍,等不了了,城中百姓已經到了絕境了啊!”片刻之後,尚九思當先清醒過來,他向著隋唐深躬一禮,急聲說道。
孩童之言振聾發聵,其中慘烈之處讓每一個人都心驚不已。
“你有什麽想法?”隋唐下意識問道。
“奪糧,其一,兵伐玉頂山,掃平所有山匪,奪其糧以糊民之口,其二,攻南曆城,南曆城中,必然屯有糧食,以將軍兵鋒之利,當可掃清永生賊軍,其三,北上燕郡,離咱們最近的是鹿城和燕王城,或可救急。”
“好,我即刻安排。”隋唐定了定神,沉聲迴答道。
城中之現狀,窺一斑而知全豹。
隋唐也沒想到他進兵南河,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便如此棘手。
尚九思所言句句在理,可十二萬百姓的口糧哪裏是那麽好解決的!
果然,僅僅半個時辰不到,城守府中便爭吵了起來。
“你要動軍糧,此事我決不同意。”顧誠厲聲反對。
“就是啊,統帥,此次征戰,我軍橫跨兩郡,雖然沒有什麽大的傷亡,但士兵們也是疲憊不堪,如今若口糧減半,誰能心甘?”對於顧誠的反對,他幾乎是舉雙手讚成。
隋唐望著眼前眾人,眉頭緊鎖,這樣的反對,他還是第一次遇到。
“城中百姓已經到了殺子而食的地步了,若再不救濟,恐怕還要死再多的人。”想起那餓死的男人,哭嚎孤苦的孩子,隋唐心中一陣刺痛。
“陳清源縱兵劫掠,李一根殘忍暴虐,這不是我們的問題,平亂安民需量力而行,我且問你,若軍糧減半,士卒嘩變,怎麽辦?”顧誠立於隋唐之前,他神色平靜,但聲音卻出乎意料的淩厲。
“不會的,我死軍......”隋唐聞言驀然一驚,他下意識的想要辯解,卻是話才出口,便被顧誠打斷。
“隋唐,我軍雖名為死軍,但這些士兵卻是依我們而活,並非隨我們去死。”
顧誠的話仿佛一道霹靂重重的劈向隋唐,他一抬頭,正好撞上顧誠那如淵似海的眸子,心中陡然一個激靈。
是啊,這些士兵加入死軍是為了死嗎?
誰不想好好的活?
還是說他隋唐自信到僅憑一篇死亡宣言,一座浩氣堂和那漫山的英魂碑,便能讓任何人甘願為自己付出性命。
隋唐沉默了。
城守府大堂裏一片安靜,所有人都注視著顧誠那淵渟嶽峙的背影,神色複雜。
尤其是上官好問等人,他們才剛剛加入平逆將軍府,如今見顧誠敢當麵指責隋唐,俱是一臉震驚。
此人竟如此大膽,敢直唿隋唐大名?
甚至其他將領對此並沒有表現出任何不快。
要知道,僅憑這兩天的相處,他們能感覺到薛映、郭振等人對隋唐的言聽計從。
可偏偏如此,才讓他們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起顧誠的地位來。
“你說的對,是我考慮欠妥。”片刻之後隋唐搖了搖頭,苦笑了起來。
盡管他心中不忍,但他卻並沒有一意孤行。
天下大亂,幾多枯骨,以他一人之力,又如何顧得過來!
爭吵過後,隋唐還是啟用了尚九思提出的方案,他命商清即刻啟程前往燕王城,向雷洪借糧,與他同去的還有以郭猛為首的一千鐵林軍士卒。
梁戎則率軍進了玉頂山,他的人馬多為步兵,進山剿匪最為合適,也可借機練兵。
兩路人馬分頭行事,隋唐自己也沒閑著,他準備即刻出兵南曆城。
兵貴神速,他知道自己每多耽誤一刻,北曆城中便會多一個百姓餓死。
然而,就在他整軍待發的時候,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打斷了他的行動。
“統帥,京都來人,說是奉了皇命,前來考察軍情,顧先生請您迴城守府。”
隻是接下來的事情,卻讓隋唐一下子頭疼了起來,城中遭遇李清源洗劫之後,再遭李一根破壞,可謂十室九空。
原來三十萬百姓的北曆城,如今隻剩下不到十二萬,而這十二萬百姓麵臨的最大困境便是城中無糧。
“爹,我不要死,不要死。”這是孩子的哭嚎,清脆而惶恐,正在街道上視察的隋唐側目望去。
卻見一個雙目發紅的男子,正舉著一把菜刀向著一個七八歲大小的孩子衝去。
“住手,快,攔住他。”封聞急聲喊道。
自從隋唐拿下北曆城之後,他便將私塾內所有學子征辟為他的隨軍參謀。
如今除了跟在他身邊的顏善見、封聞和尚九思,其他人全都跟著顧誠在梳理城中百姓。
隋唐也沒料到自己隻是隨便走走便能遇到如此兇惡之事,而一向剛烈的封聞已經率先衝了過去。
“不要,不要,爹,爹。”
見一群如狼似虎的士卒撲向那持刀男子,本在逃竄的孩子,又下意識的迴過頭來,似乎想要保護那男子。
卻因為人小力弱,才靠近,便被士兵撞翻在地,於是,隻好哇哇的哭了起來。
隋唐見狀,微微皺了皺眉,而顏善見卻是已經將那孩子抱在了懷裏。
“你做什麽?他還是個孩子,你為何要殺他?”封聞走上前去,一把撕住那男子脖領,厲聲問道。
“我,我......”那男子張了張嘴,似乎想要說什麽,卻因為緊張和恐懼,突然便軟了下去。
封聞連忙查看,卻發現他瞳孔渙散,紅目圓睜,口鼻之中卻是連半絲人氣都察覺不到了。
“將軍,他,他死了。”封聞迴過頭去看著隋唐,臉色有些微微泛白。
“孩子,你跟叔叔說,發生了什麽事?你爹為何要殺你?”顏善見的聲音幾乎是和封聞同時響起的,所以正在哭鬧的孩子並未注意到那男子的異狀。
“爺爺餓死了,奶奶也餓死了,爹爹要吃我,娘親不讓,爹爹便殺了娘親,還要殺我,我不想死,不想死啊,娘親,娘親,哇!”
孩童清脆的聲音斷斷續續,仿若一道九幽冥風,吹過黃泉,在荒涼破敗的街道上悄然吹過。
眾人心中不可遏製的升起一陣寒意。
包括隋唐在內,所有人的臉上都下意識的露出了驚駭之色。
“將,將軍,等不了了,城中百姓已經到了絕境了啊!”片刻之後,尚九思當先清醒過來,他向著隋唐深躬一禮,急聲說道。
孩童之言振聾發聵,其中慘烈之處讓每一個人都心驚不已。
“你有什麽想法?”隋唐下意識問道。
“奪糧,其一,兵伐玉頂山,掃平所有山匪,奪其糧以糊民之口,其二,攻南曆城,南曆城中,必然屯有糧食,以將軍兵鋒之利,當可掃清永生賊軍,其三,北上燕郡,離咱們最近的是鹿城和燕王城,或可救急。”
“好,我即刻安排。”隋唐定了定神,沉聲迴答道。
城中之現狀,窺一斑而知全豹。
隋唐也沒想到他進兵南河,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便如此棘手。
尚九思所言句句在理,可十二萬百姓的口糧哪裏是那麽好解決的!
果然,僅僅半個時辰不到,城守府中便爭吵了起來。
“你要動軍糧,此事我決不同意。”顧誠厲聲反對。
“就是啊,統帥,此次征戰,我軍橫跨兩郡,雖然沒有什麽大的傷亡,但士兵們也是疲憊不堪,如今若口糧減半,誰能心甘?”對於顧誠的反對,他幾乎是舉雙手讚成。
隋唐望著眼前眾人,眉頭緊鎖,這樣的反對,他還是第一次遇到。
“城中百姓已經到了殺子而食的地步了,若再不救濟,恐怕還要死再多的人。”想起那餓死的男人,哭嚎孤苦的孩子,隋唐心中一陣刺痛。
“陳清源縱兵劫掠,李一根殘忍暴虐,這不是我們的問題,平亂安民需量力而行,我且問你,若軍糧減半,士卒嘩變,怎麽辦?”顧誠立於隋唐之前,他神色平靜,但聲音卻出乎意料的淩厲。
“不會的,我死軍......”隋唐聞言驀然一驚,他下意識的想要辯解,卻是話才出口,便被顧誠打斷。
“隋唐,我軍雖名為死軍,但這些士兵卻是依我們而活,並非隨我們去死。”
顧誠的話仿佛一道霹靂重重的劈向隋唐,他一抬頭,正好撞上顧誠那如淵似海的眸子,心中陡然一個激靈。
是啊,這些士兵加入死軍是為了死嗎?
誰不想好好的活?
還是說他隋唐自信到僅憑一篇死亡宣言,一座浩氣堂和那漫山的英魂碑,便能讓任何人甘願為自己付出性命。
隋唐沉默了。
城守府大堂裏一片安靜,所有人都注視著顧誠那淵渟嶽峙的背影,神色複雜。
尤其是上官好問等人,他們才剛剛加入平逆將軍府,如今見顧誠敢當麵指責隋唐,俱是一臉震驚。
此人竟如此大膽,敢直唿隋唐大名?
甚至其他將領對此並沒有表現出任何不快。
要知道,僅憑這兩天的相處,他們能感覺到薛映、郭振等人對隋唐的言聽計從。
可偏偏如此,才讓他們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起顧誠的地位來。
“你說的對,是我考慮欠妥。”片刻之後隋唐搖了搖頭,苦笑了起來。
盡管他心中不忍,但他卻並沒有一意孤行。
天下大亂,幾多枯骨,以他一人之力,又如何顧得過來!
爭吵過後,隋唐還是啟用了尚九思提出的方案,他命商清即刻啟程前往燕王城,向雷洪借糧,與他同去的還有以郭猛為首的一千鐵林軍士卒。
梁戎則率軍進了玉頂山,他的人馬多為步兵,進山剿匪最為合適,也可借機練兵。
兩路人馬分頭行事,隋唐自己也沒閑著,他準備即刻出兵南曆城。
兵貴神速,他知道自己每多耽誤一刻,北曆城中便會多一個百姓餓死。
然而,就在他整軍待發的時候,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打斷了他的行動。
“統帥,京都來人,說是奉了皇命,前來考察軍情,顧先生請您迴城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