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涼關中的隱患和張英來襲
死字旗下:一個囚徒的逆襲 作者:唐門浪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隋唐的心裏,魁頭作為鐵勒軍的主將,是舉足輕重的,如今的死軍基本上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以昆侖人為主組建的三軍,一個是以辰、薑兩國百姓為主組建的四衛。
將領同樣是如此,四衛從指揮使到曲帥,十二個人裏有十個是禦奴城舊部,隻有牧野和韓軌是後來加入了。
而三軍裏卻隻有踏雪遊騎軍是薛映在掌管,但他麾下的五個千夫長卻都是昆侖人。
從目前來看,這並沒有什麽問題,但在經曆過月東來的背叛之後,隋唐在這方麵終究還是多了幾分心思。
就拿武川龍來說,不僅武力超群,誌向高遠,身邊又有武川德光為首的一大批原武川部族精銳的支持,即便隋唐自信他不會如此輕而易舉背叛自己,但他還是將連橫留在了龍首原。
魁頭同樣是如此,作為鐵勒部碩果僅存的高級將領,他在原鐵勒部牧民心中有著相當高的威信。
所以,隋唐對他們心態上的變化極為關注。
甚至他自己也在試圖尋找機會,去和這些昆侖漢子進行長時間的接觸,比如此次在拿下龍城的過程中,他便帶上了雪裏兄弟。
隋唐堅信,隻要給他時間,便可以讓武川龍、魁頭他們和連橫、任原一樣,成為自己最信任的兄弟。
陷入思考的隋唐並沒有注意到一旁徐靖和霍峻欲言又止的神情。
因為時間的原因,他匆匆打了個招唿,接過魁頭準備好的良馬之後,便帶著武川秀、言葬月一行人轉身策馬,向著燕山方向而去。
隻是,隋唐他並不知道,在他走後沒多久,魁頭便已經站立在了正在修建的城牆之上,大聲疾唿:“鐵勒軍的兄弟們,讓這些崽子們加把勁,等統帥下次再來,咱們要給他一座完整的大涼關。”
魁頭的聲音裏帶著幾分熱切和理所當然的堅定。
而隨著他的話音落下,整座大涼關內突然響起一聲聲“嗚嚕!嗚嚕!”的怪叫聲。
緊接著那些原本並沒有絲毫動靜的鐵勒軍士兵,猛然間開始揮舞起手中的馬鞭,毫無顧忌的抽打在那些守備軍的背上。
皮鞭在空中唿嘯著,發出清脆的響聲,每一次抽打都讓那些守備軍痛苦地扭曲身體,但卻不敢有絲毫反抗。
如果隋唐還在這裏,他恐怕要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了,這哪裏是在修建大涼關,分明又是第二個鐵勒部的礦場。
“城守大人方才為何不說?”看了一眼站在城牆上神情傲然的魁頭,霍峻低聲問道。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疑惑和不滿。
“你不也一樣嘛,說到底他們才是隋將軍的嫡係,你我不過是外人,你說將軍是會向著他還是向著我們?”徐靖歎了口氣,無可奈何的說道。
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種無奈和沮喪,仿佛對這種情況早已習以為常。
霍峻轉頭看了一眼忙碌的大涼關內,也不由得歎了口氣,緊接著便憂心忡忡的說道:“可是這樣下去,很容易出事啊!”
“這樣吧,我看你和多克將軍走的比較近,不妨讓他有時間多勸勸魁頭將軍。”徐靖沉思了片刻,不確定的說道。
“勸了,他們倆為這件事已經吵了好幾次了,你沒看今天多克將軍沒來嗎?那是魁頭將軍故意將他支走了。”霍峻無奈的迴答道。
徐靖聞言沒有說話,隻是眼中的憂色更重了些!
隋唐自然不知道在他走後,大涼關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自從接了良馬之後,他便帶著眾人一路向南,悠哉悠哉的向著燕山方向而去。
龍、涼一帶的盜匪在過去的一個月時間裏被他和踏雪遊騎軍殺了個幹幹淨淨。
所以,這一路走來,倒真的稱得上是萬分平順,毫無波瀾了。
隻是隋唐不知道的是,就在他離開龍城的當天夜裏,一場巨大的危機便悄然降臨。
“顧先生,燕郡那邊傳來消息,張英率本部兵馬於兩日前離開燕王城,正向北而來。”
龍城城守府,陰子胥一身幹練的白色勁裝正站在顧誠麵前躬身稟報道。
聽到這個消息,顧誠心頭猛然一跳,他擔心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
隨後,他不動聲色的向陰子胥吩咐道:“再探,我要知道張英的具體動向。”
“顧先生放心,我即刻去探。”
眼見顧誠如此淡然,陰子胥心中不禁多了幾分佩服,隨即便躬身抱拳,迅速轉身離去。
隻是還未等他走出大堂,身後便又響起了顧誠的聲音:“尹玉,你去通知薛映,讓踏雪遊騎軍做好隨時出擊的準備。”
顧誠的聲音依舊平淡,但他的眼神卻陡然間淩厲了起來。
如果確定張英此來是為了給他們張家報仇,那便送他一程又何妨!
“是,顧先生。”一旁的尹玉不敢怠慢,拱手行禮後,便匆匆忙忙地朝著城外奔去。
此時城守府中隻剩下了顧誠,他怔怔的坐了良久,隨後便繼續低下頭去,奮筆疾書起來。
徐靖不在,城中之事全都壓在他一個人肩上,所以,張英來襲固然重要,但跟龍城百姓的生計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
等待是漫長的,日升月落,沉浸在一片安靜祥和之中的龍城,絲毫不知道一場巨大的風暴正在快速襲來。
永平二十七年八月十二日夜,顧誠得到確切消息。
張英趁北地軍團大將軍田開疆和郡守景清前往京都參加中秋夜宴之際,擅自帶兵自燕王城一路向北,過尋城、雀城,正夜以繼日的向著龍城逼來。
按照行軍速度,消息傳到之時,張英的軍隊十有八九已經入了北地郡,隻要再過了庸、蘭二城,便可直抵蘭水東岸。
顧誠沒有猶豫,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便派遣薛映率踏雪遊騎軍東進甘城,以據張英。
而張英此來的目的也很明確,張家滿門被屠,他需要一個公道。
永平二十七年八月十三日辰時,隨著踏雪遊騎軍的戰馬揚起漫天的塵沙,整個龍城開始不可避免的緊張了起來。
而前往燕山的隋唐卻仍對這一切一無所知。
就在踏雪遊騎軍出動的同一時間,隋唐一眾人終於抵達了燕山飛虎口。
將領同樣是如此,四衛從指揮使到曲帥,十二個人裏有十個是禦奴城舊部,隻有牧野和韓軌是後來加入了。
而三軍裏卻隻有踏雪遊騎軍是薛映在掌管,但他麾下的五個千夫長卻都是昆侖人。
從目前來看,這並沒有什麽問題,但在經曆過月東來的背叛之後,隋唐在這方麵終究還是多了幾分心思。
就拿武川龍來說,不僅武力超群,誌向高遠,身邊又有武川德光為首的一大批原武川部族精銳的支持,即便隋唐自信他不會如此輕而易舉背叛自己,但他還是將連橫留在了龍首原。
魁頭同樣是如此,作為鐵勒部碩果僅存的高級將領,他在原鐵勒部牧民心中有著相當高的威信。
所以,隋唐對他們心態上的變化極為關注。
甚至他自己也在試圖尋找機會,去和這些昆侖漢子進行長時間的接觸,比如此次在拿下龍城的過程中,他便帶上了雪裏兄弟。
隋唐堅信,隻要給他時間,便可以讓武川龍、魁頭他們和連橫、任原一樣,成為自己最信任的兄弟。
陷入思考的隋唐並沒有注意到一旁徐靖和霍峻欲言又止的神情。
因為時間的原因,他匆匆打了個招唿,接過魁頭準備好的良馬之後,便帶著武川秀、言葬月一行人轉身策馬,向著燕山方向而去。
隻是,隋唐他並不知道,在他走後沒多久,魁頭便已經站立在了正在修建的城牆之上,大聲疾唿:“鐵勒軍的兄弟們,讓這些崽子們加把勁,等統帥下次再來,咱們要給他一座完整的大涼關。”
魁頭的聲音裏帶著幾分熱切和理所當然的堅定。
而隨著他的話音落下,整座大涼關內突然響起一聲聲“嗚嚕!嗚嚕!”的怪叫聲。
緊接著那些原本並沒有絲毫動靜的鐵勒軍士兵,猛然間開始揮舞起手中的馬鞭,毫無顧忌的抽打在那些守備軍的背上。
皮鞭在空中唿嘯著,發出清脆的響聲,每一次抽打都讓那些守備軍痛苦地扭曲身體,但卻不敢有絲毫反抗。
如果隋唐還在這裏,他恐怕要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了,這哪裏是在修建大涼關,分明又是第二個鐵勒部的礦場。
“城守大人方才為何不說?”看了一眼站在城牆上神情傲然的魁頭,霍峻低聲問道。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疑惑和不滿。
“你不也一樣嘛,說到底他們才是隋將軍的嫡係,你我不過是外人,你說將軍是會向著他還是向著我們?”徐靖歎了口氣,無可奈何的說道。
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種無奈和沮喪,仿佛對這種情況早已習以為常。
霍峻轉頭看了一眼忙碌的大涼關內,也不由得歎了口氣,緊接著便憂心忡忡的說道:“可是這樣下去,很容易出事啊!”
“這樣吧,我看你和多克將軍走的比較近,不妨讓他有時間多勸勸魁頭將軍。”徐靖沉思了片刻,不確定的說道。
“勸了,他們倆為這件事已經吵了好幾次了,你沒看今天多克將軍沒來嗎?那是魁頭將軍故意將他支走了。”霍峻無奈的迴答道。
徐靖聞言沒有說話,隻是眼中的憂色更重了些!
隋唐自然不知道在他走後,大涼關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自從接了良馬之後,他便帶著眾人一路向南,悠哉悠哉的向著燕山方向而去。
龍、涼一帶的盜匪在過去的一個月時間裏被他和踏雪遊騎軍殺了個幹幹淨淨。
所以,這一路走來,倒真的稱得上是萬分平順,毫無波瀾了。
隻是隋唐不知道的是,就在他離開龍城的當天夜裏,一場巨大的危機便悄然降臨。
“顧先生,燕郡那邊傳來消息,張英率本部兵馬於兩日前離開燕王城,正向北而來。”
龍城城守府,陰子胥一身幹練的白色勁裝正站在顧誠麵前躬身稟報道。
聽到這個消息,顧誠心頭猛然一跳,他擔心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
隨後,他不動聲色的向陰子胥吩咐道:“再探,我要知道張英的具體動向。”
“顧先生放心,我即刻去探。”
眼見顧誠如此淡然,陰子胥心中不禁多了幾分佩服,隨即便躬身抱拳,迅速轉身離去。
隻是還未等他走出大堂,身後便又響起了顧誠的聲音:“尹玉,你去通知薛映,讓踏雪遊騎軍做好隨時出擊的準備。”
顧誠的聲音依舊平淡,但他的眼神卻陡然間淩厲了起來。
如果確定張英此來是為了給他們張家報仇,那便送他一程又何妨!
“是,顧先生。”一旁的尹玉不敢怠慢,拱手行禮後,便匆匆忙忙地朝著城外奔去。
此時城守府中隻剩下了顧誠,他怔怔的坐了良久,隨後便繼續低下頭去,奮筆疾書起來。
徐靖不在,城中之事全都壓在他一個人肩上,所以,張英來襲固然重要,但跟龍城百姓的生計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
等待是漫長的,日升月落,沉浸在一片安靜祥和之中的龍城,絲毫不知道一場巨大的風暴正在快速襲來。
永平二十七年八月十二日夜,顧誠得到確切消息。
張英趁北地軍團大將軍田開疆和郡守景清前往京都參加中秋夜宴之際,擅自帶兵自燕王城一路向北,過尋城、雀城,正夜以繼日的向著龍城逼來。
按照行軍速度,消息傳到之時,張英的軍隊十有八九已經入了北地郡,隻要再過了庸、蘭二城,便可直抵蘭水東岸。
顧誠沒有猶豫,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便派遣薛映率踏雪遊騎軍東進甘城,以據張英。
而張英此來的目的也很明確,張家滿門被屠,他需要一個公道。
永平二十七年八月十三日辰時,隨著踏雪遊騎軍的戰馬揚起漫天的塵沙,整個龍城開始不可避免的緊張了起來。
而前往燕山的隋唐卻仍對這一切一無所知。
就在踏雪遊騎軍出動的同一時間,隋唐一眾人終於抵達了燕山飛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