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跪城求醫(上)
死字旗下:一個囚徒的逆襲 作者:唐門浪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的隋唐卻哪裏還能管的上其他人的看法,他已經徹徹底底的忙碌了起來,他先是陪同仆從軍迴到軍營,然後開始配合他千拜萬跪才請迴來的安神醫對傷員進行治療。
烈酒消毒、鹽水擦洗、針線縫合,用沸水煮過的白布包紮,隋唐前世隻是個普通的大學生,沒有專門學過護理,隻知道一些常識性的東西。
但就是這些常識性的東西,沒想到在這樣的時代會起到這麽大的作用,大大消解了感染帶來的風險,仆從軍雖然受傷的人多,但死亡率卻大大降了下來。
此刻隋唐仍然沉浸在忙碌中,每一個從他身邊走過的仆從軍都會恭恭敬敬喊他一聲“隋大夫。”
這是在過去的幾天裏隋唐用善良和活人性命換來的威望。
處理完傷員已經是下午天將黑的時候了,長時間的忙碌讓隋唐整個人都開始疲憊起來,額頭上泛起細密的汗珠,嘴唇也因為長時間未進水而顯得有些許的幹裂。
然而,此刻,還不是休息的時候,因為門外的校場上一排排亟待處理的屍體還平整的躺在那裏。
隋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便向著校場走去。
此時,雖然秋天的涼意已經泛起,但屍體是決不能留下的,城外就是戰爭,如果城內再發生疫病,那禦奴城就要萬劫不複了。
大疫是這個時代最恐怖的殺手,奪人性命更甚於戰爭。
這一點隋唐比任何人都清楚。
校場上隋唐和往常一樣,頭發、臉頰、衣衫,他為每一個死去的人不厭其煩的整理好遺容。
然後,點起了火把,大火映紅了校場上每一個人的臉。
這九天來,每一天,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仆從軍,一支由社會最底層的人組成的散亂軍役,卻在這些天裏,慢慢的被這樣的儀式凝聚了起來。
這一刻,校場中間的隋唐高舉著火把,周圍是密密麻麻的仆從軍,一圈又一圈,將他緊緊的圍在中間。
大家都沉默著,沒有人說話,似乎此刻任何的一句話都是對這樣神聖時刻的冒犯。
然而,透過扭動跳躍的火光,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個仆從軍士兵的眼睛裏都潛藏著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在忽明忽暗之間,緩緩流動。
那麽,到底是什麽樣的情緒呢?是認可、是感激、還是尊敬?
或者兼而有之?
也許此刻在這些仆從軍的眼中,隋唐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他更是一個生命的使者,代表了上天的意誌。
每一個仆從軍的士兵心裏都清楚,戰爭扔在繼續,今天站在這裏的每一個人,明天都可能會死去,而隻有隋唐,才能讓他們在死後體麵的遠離這人間苦難。
安神醫靜靜的站在營房門口,遠遠的望著肅立在校場上的隋唐,臉上露出了微笑,這真的是一個奇特的孩子。
他活了半輩子,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人,那是一種骨子裏的善良和對生命絕對的敬畏。
他的思緒不由的飄迴到了七天前,也是這樣的時候,黑夜沉沉壓來,將天邊泛著血色的夕陽逼到了地平線以下。
忙碌了一天的安神醫送走最後一位病人,他有些疲憊的靠在椅子上,招唿了一聲夥計,便打算關門休息。
卻不想此時門外突然傳來了一陣巨大的喧嘩聲,緊接著正準備關門的夥計便快步跑了進來。
“安神醫、安神醫,那個少年過來了。”活計略帶急促的高聲喊道。
“什麽少年?”安神醫先是眉頭一皺,緊接著瞪了夥計一眼,有些疑惑的問道,顯然他對夥計這無緣無故的驚慌失措有些許的不滿。
“就是那個仆從軍的少年,他今天拜了十五家醫館,想請人去給仆從軍的人治傷,但都被拒絕了,咱們是最後一家了,本來應該早告訴您的,但看您一直在忙,就沒敢打擾你。”許是察覺到了安神醫話中的不滿,夥計慌忙低下頭去,恭恭敬敬的迴答道。
安神醫微微一怔,忙碌了一天的他並不知道今天城裏發生的事情。
“走,出去看看。”聽完夥計的講述,安神醫頓時來了興趣,今天發生了這麽有趣的事情麽?那一定得去看看了。
隨即顧不得忙碌了一天的疲乏,站起身來鬆了鬆腰背,便向著門外快步走去。
身後夥計一臉無語的望著安神醫的背影,這老先生,平時就喜歡看熱鬧,現在熱鬧都看到自己頭上來了。
門外,隋唐恭敬的站立著,身後圍滿了來看熱鬧的百姓,看來喜歡看熱鬧的人不止一個安神醫,這禦奴城裏的百姓們都喜歡看熱鬧。
眼見一個須發皆白、精神矍鑠的老人從醫館裏緩緩走了出來,隋唐不敢怠慢,連忙彎下腰行禮,恭敬的說道:“仆從軍隋唐見過安神醫,近日來,仆從軍為了抵抗昆侖人的攻城死傷慘重,所以,請恕小子無禮,冒昧登門,不知安神醫能否移駕,前往東城營地幫忙治傷?”
字斟句酌,顯然隋唐是下了功夫,對於生活在現代的他來說,這麽文縐縐的說話,其實並不那麽容易。
“診金幾何?”安神醫饒有興趣的看著隋唐和聲問道。
隋唐停頓了一下,才有些遲疑的開口:“迴安神醫,仆從軍都是賤役,從樂浪郡一路行來,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並無銀錢可以支付診金。”
“沒有診金?沒有診金你拿什麽請我?”安神醫臉上露出了一絲好笑的神情,隨即長袖一甩,便作勢要向門內走去。
隻是他眼角的餘光仍然緊緊的盯著隋唐,他想看看是什麽讓這個少年求遍了這禦奴城裏的醫館。
“啪!”隋唐雙膝重重的跪在了地上,此時的隋唐身上的衣衫早已破舊不堪,臉上布滿了灰塵,額上一片青紅,還隱隱滲著血跡,這便是他今日求人的結果。
然而,他又有什麽辦法呢?
仆從軍必須有一個大夫,否則沒有人能活到戰爭結束。
烈酒消毒、鹽水擦洗、針線縫合,用沸水煮過的白布包紮,隋唐前世隻是個普通的大學生,沒有專門學過護理,隻知道一些常識性的東西。
但就是這些常識性的東西,沒想到在這樣的時代會起到這麽大的作用,大大消解了感染帶來的風險,仆從軍雖然受傷的人多,但死亡率卻大大降了下來。
此刻隋唐仍然沉浸在忙碌中,每一個從他身邊走過的仆從軍都會恭恭敬敬喊他一聲“隋大夫。”
這是在過去的幾天裏隋唐用善良和活人性命換來的威望。
處理完傷員已經是下午天將黑的時候了,長時間的忙碌讓隋唐整個人都開始疲憊起來,額頭上泛起細密的汗珠,嘴唇也因為長時間未進水而顯得有些許的幹裂。
然而,此刻,還不是休息的時候,因為門外的校場上一排排亟待處理的屍體還平整的躺在那裏。
隋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便向著校場走去。
此時,雖然秋天的涼意已經泛起,但屍體是決不能留下的,城外就是戰爭,如果城內再發生疫病,那禦奴城就要萬劫不複了。
大疫是這個時代最恐怖的殺手,奪人性命更甚於戰爭。
這一點隋唐比任何人都清楚。
校場上隋唐和往常一樣,頭發、臉頰、衣衫,他為每一個死去的人不厭其煩的整理好遺容。
然後,點起了火把,大火映紅了校場上每一個人的臉。
這九天來,每一天,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仆從軍,一支由社會最底層的人組成的散亂軍役,卻在這些天裏,慢慢的被這樣的儀式凝聚了起來。
這一刻,校場中間的隋唐高舉著火把,周圍是密密麻麻的仆從軍,一圈又一圈,將他緊緊的圍在中間。
大家都沉默著,沒有人說話,似乎此刻任何的一句話都是對這樣神聖時刻的冒犯。
然而,透過扭動跳躍的火光,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個仆從軍士兵的眼睛裏都潛藏著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在忽明忽暗之間,緩緩流動。
那麽,到底是什麽樣的情緒呢?是認可、是感激、還是尊敬?
或者兼而有之?
也許此刻在這些仆從軍的眼中,隋唐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他更是一個生命的使者,代表了上天的意誌。
每一個仆從軍的士兵心裏都清楚,戰爭扔在繼續,今天站在這裏的每一個人,明天都可能會死去,而隻有隋唐,才能讓他們在死後體麵的遠離這人間苦難。
安神醫靜靜的站在營房門口,遠遠的望著肅立在校場上的隋唐,臉上露出了微笑,這真的是一個奇特的孩子。
他活了半輩子,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人,那是一種骨子裏的善良和對生命絕對的敬畏。
他的思緒不由的飄迴到了七天前,也是這樣的時候,黑夜沉沉壓來,將天邊泛著血色的夕陽逼到了地平線以下。
忙碌了一天的安神醫送走最後一位病人,他有些疲憊的靠在椅子上,招唿了一聲夥計,便打算關門休息。
卻不想此時門外突然傳來了一陣巨大的喧嘩聲,緊接著正準備關門的夥計便快步跑了進來。
“安神醫、安神醫,那個少年過來了。”活計略帶急促的高聲喊道。
“什麽少年?”安神醫先是眉頭一皺,緊接著瞪了夥計一眼,有些疑惑的問道,顯然他對夥計這無緣無故的驚慌失措有些許的不滿。
“就是那個仆從軍的少年,他今天拜了十五家醫館,想請人去給仆從軍的人治傷,但都被拒絕了,咱們是最後一家了,本來應該早告訴您的,但看您一直在忙,就沒敢打擾你。”許是察覺到了安神醫話中的不滿,夥計慌忙低下頭去,恭恭敬敬的迴答道。
安神醫微微一怔,忙碌了一天的他並不知道今天城裏發生的事情。
“走,出去看看。”聽完夥計的講述,安神醫頓時來了興趣,今天發生了這麽有趣的事情麽?那一定得去看看了。
隨即顧不得忙碌了一天的疲乏,站起身來鬆了鬆腰背,便向著門外快步走去。
身後夥計一臉無語的望著安神醫的背影,這老先生,平時就喜歡看熱鬧,現在熱鬧都看到自己頭上來了。
門外,隋唐恭敬的站立著,身後圍滿了來看熱鬧的百姓,看來喜歡看熱鬧的人不止一個安神醫,這禦奴城裏的百姓們都喜歡看熱鬧。
眼見一個須發皆白、精神矍鑠的老人從醫館裏緩緩走了出來,隋唐不敢怠慢,連忙彎下腰行禮,恭敬的說道:“仆從軍隋唐見過安神醫,近日來,仆從軍為了抵抗昆侖人的攻城死傷慘重,所以,請恕小子無禮,冒昧登門,不知安神醫能否移駕,前往東城營地幫忙治傷?”
字斟句酌,顯然隋唐是下了功夫,對於生活在現代的他來說,這麽文縐縐的說話,其實並不那麽容易。
“診金幾何?”安神醫饒有興趣的看著隋唐和聲問道。
隋唐停頓了一下,才有些遲疑的開口:“迴安神醫,仆從軍都是賤役,從樂浪郡一路行來,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並無銀錢可以支付診金。”
“沒有診金?沒有診金你拿什麽請我?”安神醫臉上露出了一絲好笑的神情,隨即長袖一甩,便作勢要向門內走去。
隻是他眼角的餘光仍然緊緊的盯著隋唐,他想看看是什麽讓這個少年求遍了這禦奴城裏的醫館。
“啪!”隋唐雙膝重重的跪在了地上,此時的隋唐身上的衣衫早已破舊不堪,臉上布滿了灰塵,額上一片青紅,還隱隱滲著血跡,這便是他今日求人的結果。
然而,他又有什麽辦法呢?
仆從軍必須有一個大夫,否則沒有人能活到戰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