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陸淵的推理
詭異:外置大腦和人形兵器 作者:溪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歲:詭異的事,你管那麽多幹嘛?
陸淵:別說話,讓我重新理一下。
宋錦說了,他爸是個醫生,他媽是個老師。而且在那天晚上之前,他們過的都是正常生活。所以整個事件能以那個夜晚為分割線,分成兩段。
第一段,就是那個夜晚之前,他們還和正常人沒什麽區別,大人上班賺錢,宋錦兄妹上學學習。人都是社會性動物,大人們上班,宋錦兄妹上學都必定會和其他人發生交集。讓我想想……
如果簡單考慮的話,和他們發生交集的人隻有三種,他們的親朋好友、他們的鄰居、上班的同事和上學的同學。
楊歲:不止這三種吧?
陸淵:都說了簡單考慮。而且隻有這三種人能夠發現他們消失。正常情況下,警方如果不刻意去調查的話,根本不會發現他們的消失。
就像宋錦,在詭屋生活了兩年,一周出去一次,也沒有被發現,那就是因為警方和聯盟根本就沒有調查他。但他剛一進入聯盟的視野,聯盟就立馬發現了他的詭異之處。
現在來看第二段,那天晚上過後。我們從上述三種人的角度來看宋錦一家的消失。
首先就是親朋好友。如果一家人長時間不出行或者聯係不上,他們的親戚和朋友一定會發現,尤其是親戚,確認失聯後一定會報警。
其次是鄰居,現在城市裏很多鄰居之間的人際關係都挺淡薄的,哪怕是鄰居沒有發現,小區的物業也一定會發現,更別提現在宋錦原來家裏還住著別人。
最後是同事或同學。宋錦的父母如果一直不去上班,同事們會感覺不對,老板也會感覺不對。但應該不會往失蹤上考慮,最多打電話問一下,就算打不通也不會太在意。
宋錦兄妹的同學也差不多。唯一能發現他們失蹤的是學校老師,宋錦兄妹長時間不去上學,學校老師一定會給他們的父母電話,發現情況打不通之後,他們有很大概率家訪。家訪無果後,他們有可能會報警。
在他們龐大的人際關係當中,這三種人是最有可能發現一家人的失蹤。
楊歲:但現在這三種人沒有發現。難道是能修改記憶的詭異作祟?
陸淵:先不考慮詭異。用正常的邏輯思維推理一下。首先是親朋好友,正常人是和這一類人交往最深,關係最密切。但這類人的存在有一個大前提——他們有親戚和好友。
如果他們沒有親戚或者和親戚關係不好,平時也沒有什麽要好的朋友。那這一類人相當於不存在,自然也不能發現他們的消失。
楊歲:等等……有問題吧?
陸淵:什麽問題?
楊歲:他們沒有親戚或者親戚關係不好,我能理解。宋錦父母沒有好友也就算了,他們是幕後黑手。但宋錦兄妹怎麽可能沒有?他們的性格不至於孤僻到裏沒有朋友吧?
陸淵:但宋錦兄妹的朋友不是成人,也隻是學生而已。
楊歲:什麽意思?你想表達什麽?
陸淵:這個問題先放一放。我們推理一下第二種情況。鄰居和物業都沒發現這一家人的消失,而且裏麵還住上了別人。我問你個問題,當你看到了一個熟人的家裏住上了其他人後,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麽?
楊歲:他們把房子賣了。
陸淵:沒錯!隻要宋錦父母把房子賣了,營造出一種搬家的假象。那麽這第二類人就不可能發現他們消失。因為第二類人是靠地理位置建立起來的聯係,搬家之後這種聯係就斷了。
楊歲:可是轉折隻發生在一天晚上啊?買房那一套手續一天能走完嗎?而且晚上還不上班。
陸淵:我們現在在詭屋裏,外麵那個詭屋,哦不對,不能說詭屋,應該說是宋錦原來的家。那個房子裏住著別人。這說明詭屋已經獨立出來了。
就好比有一句話,無論你是直接複製粘貼一遍,還是自己從頭到尾再打一遍。這兩句話的內容一模一樣。但從客觀上來說,那是兩句話,你修改任何一句話的內容都不會影響另外一句。
詭屋和外界那個房子也是同理。
楊歲:其實你不用解釋得那麽詳細,我明白。但我不明白你想表達什麽?
陸淵:宋錦晚上一直都在詭屋。而且根據宋錦的描述,他找到自己原來的家已經是那天晚上過後很久的事情了。但他的父母可不一定。
楊歲:什麽意思?
陸淵:我推測,他的父母在那天晚上過後並沒有直接離開,而是花了一段時間處理後事。對於鄰居和物業來說,很容易發現一家人消失不見。
但是如果隻有宋錦兄妹消失,他們父母還在的話,鄰居和物業根本發現不了。而賣房和搬家的流程也不用宋錦兄妹參與。
楊歲:所以那天晚上過後,宋錦在適應詭屋的生活。他們的父母在賣房搬家?
陸淵:我推測是這樣。
楊歲:我感覺還挺有道理的。你繼續,第三類人。
陸淵:第三類人就更容易解決了。宋錦的父母可以提前辭職,這樣老板和同事都發現不了他們消失。他們還可以去學校給宋錦兄妹辦理退學。
楊歲:等等,退學辦理不了吧?而且辦理退學應該需要學生本人到場吧?
陸淵:你說的是正常流程。但他們可以不走正常流程,畢竟這又不是什麽違反原則的大事兒。別說宋錦的父母了,普通人家打點一下關係,吃個飯送點禮就能做到。
楊歲:哦哦哦。
陸淵:好了,現在可以解答你的問題了。宋錦兄妹的朋友必定都是學生……
楊歲:萬一他們有成人朋友呢?
陸淵:你也說了是萬一。別杠,聽我說。
楊歲:哦。
陸淵:既然他們的朋友都是學生,那麽他們肯定可以從老師口中得知宋錦兄妹的退學消息。
至於後來聯係不上就更好解釋了,好友轉學之後兩人斷開聯係的例子現實中就很多,根本沒人會往失蹤上麵想。
好了。總算理清楚了。
楊歲:我理解一下啊。宋錦的父母本來就沒朋友,沒有親戚或者和親戚之間關係不好。後來他們又把房子賣了,營造出一種搬家的假象。自己辭職後又給兒子和女兒退學。
通過這一係列操作,他們清除掉了自己這一家人的所有社會關係。沒了這種社會關係,除非有人刻意調查,不然沒人會發現他們消失。
陸淵:理解的不錯。
楊歲:你別說,你還真別說。這太合理了。沒想到啊,這麽詭異的事情居然能用正常手段實現。我還以為要用到詭異呢。
陸淵:能用正常手段,肯定沒必要動用詭異。而且聯盟是能探測到詭異的,外麵世界的世界又不是異空間,他們使用詭異物品還要防著聯盟,真算下來還沒有正常手段省事兒。
不過我說的隻是推測,真實情況是什麽樣我也不知道。改天可以讓聯盟查查宋錦父母的信息。
楊歲:我覺得他們已經查過了。
陸淵:別說話,讓我重新理一下。
宋錦說了,他爸是個醫生,他媽是個老師。而且在那天晚上之前,他們過的都是正常生活。所以整個事件能以那個夜晚為分割線,分成兩段。
第一段,就是那個夜晚之前,他們還和正常人沒什麽區別,大人上班賺錢,宋錦兄妹上學學習。人都是社會性動物,大人們上班,宋錦兄妹上學都必定會和其他人發生交集。讓我想想……
如果簡單考慮的話,和他們發生交集的人隻有三種,他們的親朋好友、他們的鄰居、上班的同事和上學的同學。
楊歲:不止這三種吧?
陸淵:都說了簡單考慮。而且隻有這三種人能夠發現他們消失。正常情況下,警方如果不刻意去調查的話,根本不會發現他們的消失。
就像宋錦,在詭屋生活了兩年,一周出去一次,也沒有被發現,那就是因為警方和聯盟根本就沒有調查他。但他剛一進入聯盟的視野,聯盟就立馬發現了他的詭異之處。
現在來看第二段,那天晚上過後。我們從上述三種人的角度來看宋錦一家的消失。
首先就是親朋好友。如果一家人長時間不出行或者聯係不上,他們的親戚和朋友一定會發現,尤其是親戚,確認失聯後一定會報警。
其次是鄰居,現在城市裏很多鄰居之間的人際關係都挺淡薄的,哪怕是鄰居沒有發現,小區的物業也一定會發現,更別提現在宋錦原來家裏還住著別人。
最後是同事或同學。宋錦的父母如果一直不去上班,同事們會感覺不對,老板也會感覺不對。但應該不會往失蹤上考慮,最多打電話問一下,就算打不通也不會太在意。
宋錦兄妹的同學也差不多。唯一能發現他們失蹤的是學校老師,宋錦兄妹長時間不去上學,學校老師一定會給他們的父母電話,發現情況打不通之後,他們有很大概率家訪。家訪無果後,他們有可能會報警。
在他們龐大的人際關係當中,這三種人是最有可能發現一家人的失蹤。
楊歲:但現在這三種人沒有發現。難道是能修改記憶的詭異作祟?
陸淵:先不考慮詭異。用正常的邏輯思維推理一下。首先是親朋好友,正常人是和這一類人交往最深,關係最密切。但這類人的存在有一個大前提——他們有親戚和好友。
如果他們沒有親戚或者和親戚關係不好,平時也沒有什麽要好的朋友。那這一類人相當於不存在,自然也不能發現他們的消失。
楊歲:等等……有問題吧?
陸淵:什麽問題?
楊歲:他們沒有親戚或者親戚關係不好,我能理解。宋錦父母沒有好友也就算了,他們是幕後黑手。但宋錦兄妹怎麽可能沒有?他們的性格不至於孤僻到裏沒有朋友吧?
陸淵:但宋錦兄妹的朋友不是成人,也隻是學生而已。
楊歲:什麽意思?你想表達什麽?
陸淵:這個問題先放一放。我們推理一下第二種情況。鄰居和物業都沒發現這一家人的消失,而且裏麵還住上了別人。我問你個問題,當你看到了一個熟人的家裏住上了其他人後,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麽?
楊歲:他們把房子賣了。
陸淵:沒錯!隻要宋錦父母把房子賣了,營造出一種搬家的假象。那麽這第二類人就不可能發現他們消失。因為第二類人是靠地理位置建立起來的聯係,搬家之後這種聯係就斷了。
楊歲:可是轉折隻發生在一天晚上啊?買房那一套手續一天能走完嗎?而且晚上還不上班。
陸淵:我們現在在詭屋裏,外麵那個詭屋,哦不對,不能說詭屋,應該說是宋錦原來的家。那個房子裏住著別人。這說明詭屋已經獨立出來了。
就好比有一句話,無論你是直接複製粘貼一遍,還是自己從頭到尾再打一遍。這兩句話的內容一模一樣。但從客觀上來說,那是兩句話,你修改任何一句話的內容都不會影響另外一句。
詭屋和外界那個房子也是同理。
楊歲:其實你不用解釋得那麽詳細,我明白。但我不明白你想表達什麽?
陸淵:宋錦晚上一直都在詭屋。而且根據宋錦的描述,他找到自己原來的家已經是那天晚上過後很久的事情了。但他的父母可不一定。
楊歲:什麽意思?
陸淵:我推測,他的父母在那天晚上過後並沒有直接離開,而是花了一段時間處理後事。對於鄰居和物業來說,很容易發現一家人消失不見。
但是如果隻有宋錦兄妹消失,他們父母還在的話,鄰居和物業根本發現不了。而賣房和搬家的流程也不用宋錦兄妹參與。
楊歲:所以那天晚上過後,宋錦在適應詭屋的生活。他們的父母在賣房搬家?
陸淵:我推測是這樣。
楊歲:我感覺還挺有道理的。你繼續,第三類人。
陸淵:第三類人就更容易解決了。宋錦的父母可以提前辭職,這樣老板和同事都發現不了他們消失。他們還可以去學校給宋錦兄妹辦理退學。
楊歲:等等,退學辦理不了吧?而且辦理退學應該需要學生本人到場吧?
陸淵:你說的是正常流程。但他們可以不走正常流程,畢竟這又不是什麽違反原則的大事兒。別說宋錦的父母了,普通人家打點一下關係,吃個飯送點禮就能做到。
楊歲:哦哦哦。
陸淵:好了,現在可以解答你的問題了。宋錦兄妹的朋友必定都是學生……
楊歲:萬一他們有成人朋友呢?
陸淵:你也說了是萬一。別杠,聽我說。
楊歲:哦。
陸淵:既然他們的朋友都是學生,那麽他們肯定可以從老師口中得知宋錦兄妹的退學消息。
至於後來聯係不上就更好解釋了,好友轉學之後兩人斷開聯係的例子現實中就很多,根本沒人會往失蹤上麵想。
好了。總算理清楚了。
楊歲:我理解一下啊。宋錦的父母本來就沒朋友,沒有親戚或者和親戚之間關係不好。後來他們又把房子賣了,營造出一種搬家的假象。自己辭職後又給兒子和女兒退學。
通過這一係列操作,他們清除掉了自己這一家人的所有社會關係。沒了這種社會關係,除非有人刻意調查,不然沒人會發現他們消失。
陸淵:理解的不錯。
楊歲:你別說,你還真別說。這太合理了。沒想到啊,這麽詭異的事情居然能用正常手段實現。我還以為要用到詭異呢。
陸淵:能用正常手段,肯定沒必要動用詭異。而且聯盟是能探測到詭異的,外麵世界的世界又不是異空間,他們使用詭異物品還要防著聯盟,真算下來還沒有正常手段省事兒。
不過我說的隻是推測,真實情況是什麽樣我也不知道。改天可以讓聯盟查查宋錦父母的信息。
楊歲:我覺得他們已經查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