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輿論壓力
迴大明當縣令,激活模擬城市係統 作者:酷酷的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李川下了最後的通牒,每個人臉上浮現出一絲惶恐。
大家聽得出李川的意思,要是時間到了還沒有屈服的話,恐怕就要動用武力手段了。
一想到這裏,每個人心頭沉重。
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現場一片死寂,沒有人說話,大家都在心中沉思,思考對策。
可想來想去,還是沒有一個好的主意。
每個人不禁如此想到,難道真的要屈服妥協嗎?
可除了這條路,好像沒有其他路走得通。
大會結束後,大家心情沉重的迴去了。
一周時間還長,可以好好思考一陣子。
無數漢陽城百姓看到這一幕,議論紛紛,都在好奇到底是什麽樣的大會,以至於讓這麽多老爺如此愁眉苦臉。
“這些老爺都怎麽了?怎麽一個個這個樣子?”
“不清楚,可能討論什麽大事了吧?”
“對我們平民百姓也不知道是好是壞,真是令人擔憂啊!”
“想開點,說不定是好事,聽說李大人一向愛民如子,肯定不會害我們的。”
“這大會都結束了,怎麽也不見有消息傳出來?”
“哎!我們也不用著急,估計消息遲早會放出來的。”
漢陽城百姓討論得熱火朝天,相反漢陽府的士紳心情卻異常難受。
士紳老爺迴到家中之後,就開始心緒不寧。
他們如今麵臨艱難的抉擇,事關家族的生死存亡。
要說把祖傳的土地拱手讓人,他們是一百個不願意的。
雖說李川說過有補償,可他們也不傻,怎麽會輕易相信李川的話呢?
估計也就是隨便給點補償打發一下他們。
至於李川畫的大餅,說什麽可以讓家族變得更加輝煌,他們又不是三歲小兒,怎麽可能相信呢?
要論什麽價值最大,除了土地就沒有其他東西了。
土地可以當做傳家寶一直傳給子孫後代。
隻要土地在,後代就可以一直享受榮華富貴。
可大家糾結的一個點在於,要是他們不屈服,李川估計不會放過他們,肯定會采取強硬手段的。
僅僅一天過後,就有不少士紳選擇了妥協。
他們想的很簡單,和其他大士紳相比,他們的土地不多,就算是失去了也不會太過心疼。
畢竟一想到那些手握十多萬畝土地的大地主最終也會屈服,他們心裏也就好受很多,失去土地也就不再那麽令人難以接受。
而且他們不是白白失去土地,也會得到一些補償。
雖然不指望補償很多,但總歸心裏要好受一些。
和抄家相比,妥協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一天,兩天。
去找李川商量補償方案的士紳也越來越多。
可相比於漢陽府所有的士紳,依舊還是有大量的士紳沒有動靜,選擇觀望。
顯然還是在心存僥幸,想要出現轉機。
三天時間過去,李川很是不滿。
直到現在,前來投靠的士紳並不是很多,隻有區區不到百人。
也就是說,還有近八成士紳群體依舊沒有動作。
也不知道是難以抉擇,還是心存僥幸在觀望。
李川知道不能再這麽下去了,必須得采取手段逼迫他們才行。
“嚴師爺,你把土地改革的消息放出去,讓百姓去給他們施加壓力。”
既然不願意下定決心,那就幫助他們下定決心。
李川相信,前有百姓的輿論壓迫,後有他的武力威懾。
他就不相信剩下的士紳不屈服。
最後要是真的不願意屈服投靠,那他不介意采取強製手段沒收土地。
土地改革的消息一經傳出,迅速引得無數百姓歡唿鼓舞,激動得跳腳。
“這消息是真的嗎?李大人真要在漢陽府進行土地改革?”
“此事千真萬確,是府衙的官爺親口說的,假不了。”
“真是太好了,沒想到我們漢陽府的百姓也有這一天。”
“土地改革啊!豈不是我們老百姓也可以有自己的土地了嗎?”
“是啊!聽官爺說,每個人最少可以分十畝土地呢!”
“之前一直羨慕雲夢縣的百姓可以分配土地,沒成想,我們漢陽府也可以有,不行,我得趕快把好消息告訴列祖列宗,我們一家的好日子要來了,再也不用擔心吃不飽飯。”
“剛剛廢除了徭役賦稅,現在又要給我們分配土地,真不敢相信這樣的好事落在我們頭上,說出去都沒人會相信。”
“是啊!之前還忍饑挨餓,準備去逃難,現在日子越來越有盼頭,生活會越來越好,真像是天方夜譚一般不可思議。”
“不過那些老爺會把土地分配給我們嗎?要是他們不願意怎麽辦?”
“應該會的吧!李大人不是都下了最後的通牒嗎?要是他們不願意,到時候李大人會收拾他們的。”
“說的是,那些老爺還有什麽不願意的,李大人又不是不給他們補償。”
“要我說,李大人就不應該給他們補償,他們的土地都是從我們手上巧取豪奪的,現在不過是還給我們而已。”
“希望時間快點過去,這樣我們也可以早點分到土地。”
“可事情真的這麽簡單嗎?我擔心老爺們不願意。”
“不願意?他們敢?到時候自然會有李大人收拾他們。”
“說的沒錯,老爺們要是敢霸占我們的土地,李大人會給我們做主的。”
“依我看,應該叫上大家一起去勸勸老爺們,讓老爺們快點響應李大人的號召。”
老百姓得知李川要在漢陽府進行土地改革之後,整個漢陽府一片沸騰。
無數百姓期待著土地改革趕緊落實。
大家紛紛支持李川的政策,熱烈響應李川的號召。
甚至有不少百姓已經在想著,是不是應該聯合鄉親們一起上門施壓,讓地主老爺早點同意李大人的號召。
得知消息的士紳徹底慌了,惶惶不可終日。
他們知道這是李川在向他們施壓,這是想用百姓的力量來逼迫他們屈服。
已經有不少士紳開始遭受到同村百姓的敵意。
因為這些士紳看到時不時就有村民在他們家附近轉悠,明顯是不懷好意的。
大家聽得出李川的意思,要是時間到了還沒有屈服的話,恐怕就要動用武力手段了。
一想到這裏,每個人心頭沉重。
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現場一片死寂,沒有人說話,大家都在心中沉思,思考對策。
可想來想去,還是沒有一個好的主意。
每個人不禁如此想到,難道真的要屈服妥協嗎?
可除了這條路,好像沒有其他路走得通。
大會結束後,大家心情沉重的迴去了。
一周時間還長,可以好好思考一陣子。
無數漢陽城百姓看到這一幕,議論紛紛,都在好奇到底是什麽樣的大會,以至於讓這麽多老爺如此愁眉苦臉。
“這些老爺都怎麽了?怎麽一個個這個樣子?”
“不清楚,可能討論什麽大事了吧?”
“對我們平民百姓也不知道是好是壞,真是令人擔憂啊!”
“想開點,說不定是好事,聽說李大人一向愛民如子,肯定不會害我們的。”
“這大會都結束了,怎麽也不見有消息傳出來?”
“哎!我們也不用著急,估計消息遲早會放出來的。”
漢陽城百姓討論得熱火朝天,相反漢陽府的士紳心情卻異常難受。
士紳老爺迴到家中之後,就開始心緒不寧。
他們如今麵臨艱難的抉擇,事關家族的生死存亡。
要說把祖傳的土地拱手讓人,他們是一百個不願意的。
雖說李川說過有補償,可他們也不傻,怎麽會輕易相信李川的話呢?
估計也就是隨便給點補償打發一下他們。
至於李川畫的大餅,說什麽可以讓家族變得更加輝煌,他們又不是三歲小兒,怎麽可能相信呢?
要論什麽價值最大,除了土地就沒有其他東西了。
土地可以當做傳家寶一直傳給子孫後代。
隻要土地在,後代就可以一直享受榮華富貴。
可大家糾結的一個點在於,要是他們不屈服,李川估計不會放過他們,肯定會采取強硬手段的。
僅僅一天過後,就有不少士紳選擇了妥協。
他們想的很簡單,和其他大士紳相比,他們的土地不多,就算是失去了也不會太過心疼。
畢竟一想到那些手握十多萬畝土地的大地主最終也會屈服,他們心裏也就好受很多,失去土地也就不再那麽令人難以接受。
而且他們不是白白失去土地,也會得到一些補償。
雖然不指望補償很多,但總歸心裏要好受一些。
和抄家相比,妥協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一天,兩天。
去找李川商量補償方案的士紳也越來越多。
可相比於漢陽府所有的士紳,依舊還是有大量的士紳沒有動靜,選擇觀望。
顯然還是在心存僥幸,想要出現轉機。
三天時間過去,李川很是不滿。
直到現在,前來投靠的士紳並不是很多,隻有區區不到百人。
也就是說,還有近八成士紳群體依舊沒有動作。
也不知道是難以抉擇,還是心存僥幸在觀望。
李川知道不能再這麽下去了,必須得采取手段逼迫他們才行。
“嚴師爺,你把土地改革的消息放出去,讓百姓去給他們施加壓力。”
既然不願意下定決心,那就幫助他們下定決心。
李川相信,前有百姓的輿論壓迫,後有他的武力威懾。
他就不相信剩下的士紳不屈服。
最後要是真的不願意屈服投靠,那他不介意采取強製手段沒收土地。
土地改革的消息一經傳出,迅速引得無數百姓歡唿鼓舞,激動得跳腳。
“這消息是真的嗎?李大人真要在漢陽府進行土地改革?”
“此事千真萬確,是府衙的官爺親口說的,假不了。”
“真是太好了,沒想到我們漢陽府的百姓也有這一天。”
“土地改革啊!豈不是我們老百姓也可以有自己的土地了嗎?”
“是啊!聽官爺說,每個人最少可以分十畝土地呢!”
“之前一直羨慕雲夢縣的百姓可以分配土地,沒成想,我們漢陽府也可以有,不行,我得趕快把好消息告訴列祖列宗,我們一家的好日子要來了,再也不用擔心吃不飽飯。”
“剛剛廢除了徭役賦稅,現在又要給我們分配土地,真不敢相信這樣的好事落在我們頭上,說出去都沒人會相信。”
“是啊!之前還忍饑挨餓,準備去逃難,現在日子越來越有盼頭,生活會越來越好,真像是天方夜譚一般不可思議。”
“不過那些老爺會把土地分配給我們嗎?要是他們不願意怎麽辦?”
“應該會的吧!李大人不是都下了最後的通牒嗎?要是他們不願意,到時候李大人會收拾他們的。”
“說的是,那些老爺還有什麽不願意的,李大人又不是不給他們補償。”
“要我說,李大人就不應該給他們補償,他們的土地都是從我們手上巧取豪奪的,現在不過是還給我們而已。”
“希望時間快點過去,這樣我們也可以早點分到土地。”
“可事情真的這麽簡單嗎?我擔心老爺們不願意。”
“不願意?他們敢?到時候自然會有李大人收拾他們。”
“說的沒錯,老爺們要是敢霸占我們的土地,李大人會給我們做主的。”
“依我看,應該叫上大家一起去勸勸老爺們,讓老爺們快點響應李大人的號召。”
老百姓得知李川要在漢陽府進行土地改革之後,整個漢陽府一片沸騰。
無數百姓期待著土地改革趕緊落實。
大家紛紛支持李川的政策,熱烈響應李川的號召。
甚至有不少百姓已經在想著,是不是應該聯合鄉親們一起上門施壓,讓地主老爺早點同意李大人的號召。
得知消息的士紳徹底慌了,惶惶不可終日。
他們知道這是李川在向他們施壓,這是想用百姓的力量來逼迫他們屈服。
已經有不少士紳開始遭受到同村百姓的敵意。
因為這些士紳看到時不時就有村民在他們家附近轉悠,明顯是不懷好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