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起頭來!”
清朗的男音,從頭頂響起。
不似穆青澄想像中的冷冽威嚴,但也情緒難辯,浸透著屬於天子的神秘莫測。
穆青澄緩緩抬頭,但她懂規矩,天顏不可直視,所以她眼瞼微微低垂,平視的目光裏,隻能看到一襲耀眼的明黃。
皇帝摩挲著手上的玉扳指,不動聲色的打量著穆青澄。
青色綾緞衣,上身短襦,下穿直裾長裙,腰間係著同色絲絛,一頭烏發,隻梳了個單髻,且無頭麵墜飾相襯,與綾羅雲錦、珠光寶氣、妝容奪目的貴女們相較,穆青澄好似一股涓涓清流,獨立於淤泥之上!
太後適時的開口:“皇帝……”
不料,皇帝忽然從龍椅上起身,緩緩步下台階,走至穆青澄麵前,負手身後,微微彎腰,溫文淺笑道:“穆姑娘,平身吧。”
太後神色一滯!
參宴的諸人,亦是驚疑不定!
“民女叩謝皇上!”
穆青澄行禮,而後起身,退後小半步,神情坦蕩,落落大方。
皇帝笑意不減,稱讚之語,隨口而來:“濯濯如春月柳,軒軒如朝霞舉,肅肅如鬆下風。朕久聞穆師爺大名,今日得見,確為天下女子之典範,引人為傲!”
此言一出,現場一片抽氣之聲!
春日宴上,宋紓餘以一己之力,為穆青澄正名,而今日,連天子都下了定論,褒獎穆青澄作為刑名師爺的功勳!
甚至,將其捧到了可載入史書,供天下女子學習的地位!
這下子,誰敢再貶低穆青澄?貶低仵作?
穆青澄心中亦是大震,激蕩之餘,連忙謝恩:“皇上讚譽,民女愧不敢當,唯有肝腦塗地,以報皇恩!”
然,太後和中山王的臉色,卻是難看至極!
皇帝先下手為強,抬高了穆青澄的身份,他們還怎麽按計劃行事?
太後絞了絞手指,很快便調整好了說辭,道:“能得皇帝嘉獎,是穆姑娘的福氣。如此,哀家賜穆姑娘為中山王世子的側妃,倒也般配。”
全場一驚!
誰不知道沈坼一迴京,便因穆青澄而遭受了牢獄之災?他們倆人,算是仇人吧!而先前為沈坼叫好的貴女們,又嫉又恨,卻不敢表露出來分毫!
沈坼懵了一瞬,目光不由自主的定格在穆青澄臉上,心中的驚喜和擔憂,一時難以言喻!
穆青澄驚詫抬頭,將沈坼的反應盡收眼底,不禁默默的為沈坼點了根白蠟燭。
皇帝迴到龍椅前坐下,似笑非笑道:“母後,姻緣一事,最好是男女雙方都同意為好,不然成了怨偶,可就辜負母後的良苦用心了。”
“皇帝說得是。”太後悠然一笑,“穆姑娘,你願意嗎?”
穆青澄正要開口,卻聽到太後又補充了一句:“哀家的懿旨都準備好了,穆姑娘可別學京兆尹,教哀家失望才好啊!”
赤裸裸的威脅,撲麵而來!
穆青澄斂了斂眸子,再次跪下,叩首道:“民女感謝太後娘娘恩賜,但民女和沈世子並不相配,還請太後娘娘寬宥!”
中山王眼尾一挑,端得高高在上的施舍口吻,道:“原本憑你的仵作出身,自然是不配的,但念你有些本事在身上,又得了皇上嘉獎,抬你進王府做個世子側妃,也算給你長了臉麵……”
“父王!”
沈坼聽得冷汗涔涔,可他尚未來得及反對,宋紓餘便如勁風而至!
他換了身天青色錦袍,玉帶束腰,外罩青色煙紗,郎豔獨絕,世無其二。然,墨眸席卷著風雨欲來的黑暗和冰冷,周身籠罩著不加掩飾的戾氣!
“沈坼,我是不是給你臉了?”
宋紓餘頎長寬闊的身形,擋在穆青澄前麵,替她遮住了太後青黑的臉容和皇帝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促狹表情!
沈坼反應慢了一拍,下意識地張嘴,“宋……”
宋紓餘眼中殺氣凜然,“我京兆府好幾百人尊著敬著的刑名師爺,隻配給你做妾?本官視為眼珠子的人,你也敢肖想?你們中山王府的臉盤子,是有多大?”
而最後一句落下,他銳利的視線直射中山王,“動我的人,卻不跟我打招唿,王爺是覺得,我父親出了事,宋家要倒台了,所以便想先拿我開刀嗎?”
眾目睽睽之下,他眼中無君王,無長輩,無尊卑,言辭犀利,毫不客氣!
中山王顏麵全無,又驚又怒,沈坼頓時一個頭兩個大,趕緊按住中山王,著急忙慌的說道:“宋大人,我……我沒這個意思,不是,我,我從來沒有瞧不起穆師爺,她若願意,可以做我的正妃,若不……”
“沈世子,我說過了,我們不相配。”穆青澄插話進來,神色淡淡,“但我的意思,不是我配不上你,而是你配不上我。”
中山王老臉都綠了!
沈坼死死地拽著中山王,順嘴問了句:“為,為何?”
穆青澄波瀾不驚的迴道:“手下敗將,不配做我夫君!”
沈坼的表情,登時像是吞了蒼蠅般難看!
坐山觀虎鬥的皇帝,看戲看到此處,實在繃不住地翹起了唇角。
“休得猖狂!”
太後被氣得失了風度,勃然大怒道:“宋紓餘,哀家是不是太驕縱你了?你眼中還有沒有長幼尊卑,禮儀孝悌?穆青澄,哀家給你臉,你還真給自己臉了,是吧?堂堂王府世子,還輪不到你來置評!”
整個瑤池閣,噤若寒蟬!
今日的一幕接一幕,像是狂風暴雨,砸得諸人緩不過神兒!
宋紓餘屈腿跪下,穆青澄也立刻跟著下跪請罪,但是輪不上她,宋紓餘搶過了話音,他拱手道:“請太後娘娘明鑒!我爹剛剛遭遇重傷,中山王便迫不及待的請旨為他兒子賜婚,搶奪我的人,不知是何居心?我們宋家三代武將,滿門忠烈,竟被人如此欺辱,恕我宋紓餘不能接受!至於穆師爺,她隻是實話實說而已,沈坼當街縱馬,穆師爺以一敵七,將沈坼打得跪在地上伏法,京城百姓誰人不知?配與不配,不是隻看出身的!”
清朗的男音,從頭頂響起。
不似穆青澄想像中的冷冽威嚴,但也情緒難辯,浸透著屬於天子的神秘莫測。
穆青澄緩緩抬頭,但她懂規矩,天顏不可直視,所以她眼瞼微微低垂,平視的目光裏,隻能看到一襲耀眼的明黃。
皇帝摩挲著手上的玉扳指,不動聲色的打量著穆青澄。
青色綾緞衣,上身短襦,下穿直裾長裙,腰間係著同色絲絛,一頭烏發,隻梳了個單髻,且無頭麵墜飾相襯,與綾羅雲錦、珠光寶氣、妝容奪目的貴女們相較,穆青澄好似一股涓涓清流,獨立於淤泥之上!
太後適時的開口:“皇帝……”
不料,皇帝忽然從龍椅上起身,緩緩步下台階,走至穆青澄麵前,負手身後,微微彎腰,溫文淺笑道:“穆姑娘,平身吧。”
太後神色一滯!
參宴的諸人,亦是驚疑不定!
“民女叩謝皇上!”
穆青澄行禮,而後起身,退後小半步,神情坦蕩,落落大方。
皇帝笑意不減,稱讚之語,隨口而來:“濯濯如春月柳,軒軒如朝霞舉,肅肅如鬆下風。朕久聞穆師爺大名,今日得見,確為天下女子之典範,引人為傲!”
此言一出,現場一片抽氣之聲!
春日宴上,宋紓餘以一己之力,為穆青澄正名,而今日,連天子都下了定論,褒獎穆青澄作為刑名師爺的功勳!
甚至,將其捧到了可載入史書,供天下女子學習的地位!
這下子,誰敢再貶低穆青澄?貶低仵作?
穆青澄心中亦是大震,激蕩之餘,連忙謝恩:“皇上讚譽,民女愧不敢當,唯有肝腦塗地,以報皇恩!”
然,太後和中山王的臉色,卻是難看至極!
皇帝先下手為強,抬高了穆青澄的身份,他們還怎麽按計劃行事?
太後絞了絞手指,很快便調整好了說辭,道:“能得皇帝嘉獎,是穆姑娘的福氣。如此,哀家賜穆姑娘為中山王世子的側妃,倒也般配。”
全場一驚!
誰不知道沈坼一迴京,便因穆青澄而遭受了牢獄之災?他們倆人,算是仇人吧!而先前為沈坼叫好的貴女們,又嫉又恨,卻不敢表露出來分毫!
沈坼懵了一瞬,目光不由自主的定格在穆青澄臉上,心中的驚喜和擔憂,一時難以言喻!
穆青澄驚詫抬頭,將沈坼的反應盡收眼底,不禁默默的為沈坼點了根白蠟燭。
皇帝迴到龍椅前坐下,似笑非笑道:“母後,姻緣一事,最好是男女雙方都同意為好,不然成了怨偶,可就辜負母後的良苦用心了。”
“皇帝說得是。”太後悠然一笑,“穆姑娘,你願意嗎?”
穆青澄正要開口,卻聽到太後又補充了一句:“哀家的懿旨都準備好了,穆姑娘可別學京兆尹,教哀家失望才好啊!”
赤裸裸的威脅,撲麵而來!
穆青澄斂了斂眸子,再次跪下,叩首道:“民女感謝太後娘娘恩賜,但民女和沈世子並不相配,還請太後娘娘寬宥!”
中山王眼尾一挑,端得高高在上的施舍口吻,道:“原本憑你的仵作出身,自然是不配的,但念你有些本事在身上,又得了皇上嘉獎,抬你進王府做個世子側妃,也算給你長了臉麵……”
“父王!”
沈坼聽得冷汗涔涔,可他尚未來得及反對,宋紓餘便如勁風而至!
他換了身天青色錦袍,玉帶束腰,外罩青色煙紗,郎豔獨絕,世無其二。然,墨眸席卷著風雨欲來的黑暗和冰冷,周身籠罩著不加掩飾的戾氣!
“沈坼,我是不是給你臉了?”
宋紓餘頎長寬闊的身形,擋在穆青澄前麵,替她遮住了太後青黑的臉容和皇帝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促狹表情!
沈坼反應慢了一拍,下意識地張嘴,“宋……”
宋紓餘眼中殺氣凜然,“我京兆府好幾百人尊著敬著的刑名師爺,隻配給你做妾?本官視為眼珠子的人,你也敢肖想?你們中山王府的臉盤子,是有多大?”
而最後一句落下,他銳利的視線直射中山王,“動我的人,卻不跟我打招唿,王爺是覺得,我父親出了事,宋家要倒台了,所以便想先拿我開刀嗎?”
眾目睽睽之下,他眼中無君王,無長輩,無尊卑,言辭犀利,毫不客氣!
中山王顏麵全無,又驚又怒,沈坼頓時一個頭兩個大,趕緊按住中山王,著急忙慌的說道:“宋大人,我……我沒這個意思,不是,我,我從來沒有瞧不起穆師爺,她若願意,可以做我的正妃,若不……”
“沈世子,我說過了,我們不相配。”穆青澄插話進來,神色淡淡,“但我的意思,不是我配不上你,而是你配不上我。”
中山王老臉都綠了!
沈坼死死地拽著中山王,順嘴問了句:“為,為何?”
穆青澄波瀾不驚的迴道:“手下敗將,不配做我夫君!”
沈坼的表情,登時像是吞了蒼蠅般難看!
坐山觀虎鬥的皇帝,看戲看到此處,實在繃不住地翹起了唇角。
“休得猖狂!”
太後被氣得失了風度,勃然大怒道:“宋紓餘,哀家是不是太驕縱你了?你眼中還有沒有長幼尊卑,禮儀孝悌?穆青澄,哀家給你臉,你還真給自己臉了,是吧?堂堂王府世子,還輪不到你來置評!”
整個瑤池閣,噤若寒蟬!
今日的一幕接一幕,像是狂風暴雨,砸得諸人緩不過神兒!
宋紓餘屈腿跪下,穆青澄也立刻跟著下跪請罪,但是輪不上她,宋紓餘搶過了話音,他拱手道:“請太後娘娘明鑒!我爹剛剛遭遇重傷,中山王便迫不及待的請旨為他兒子賜婚,搶奪我的人,不知是何居心?我們宋家三代武將,滿門忠烈,竟被人如此欺辱,恕我宋紓餘不能接受!至於穆師爺,她隻是實話實說而已,沈坼當街縱馬,穆師爺以一敵七,將沈坼打得跪在地上伏法,京城百姓誰人不知?配與不配,不是隻看出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