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此話一出,在場諸位大人麵麵相覷,不禁瞪大眼睛,一時間失了分寸。
軍卒不聽政令,意圖謀反,這還是好事兒?賀喜什麽?
但很快便聽鎮國公朗聲說道:
“臣賀喜陛下北疆邊禍,自今日起無憂。”
光漢皇帝高坐於龍椅之上,嘴角微微扯出一絲笑容,但卻被簾幕遮擋,讓眾人看不真切。
“納蘭愛卿所言何事?”
鎮國公納蘭亭向前一步,迴頭掃向諸位大人,而後看向光漢皇帝微微拱手:
“啟稟陛下,臣已得到消息,
北疆戰事已然結束,西軍已盡數剿滅唿延部十餘萬軍卒,赤林城也重迴我大乾掌控。
臣認為,這比放任十餘萬大軍到西北之地更為穩妥。”
嘩——
在場幾位大人都不禁瞪大了眼睛,
尤其是站在後方的一些官員都不禁將腦袋垂,不敢再聽這狂瞽之言。
前些日子與草原王庭議和一事乃京官的狂歡,
就連京城的百姓都認為大乾官員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草原王者來投,
如今,歸附的草原王者部落居然盡數死了?
此言石破天驚,讓人無法預料到接下來的局勢,
所以不少大人選擇低下頭,不參與其中。
但兵部尚書莊兆則不這麽認為,
隻見他眼神冷冽邁出一步,指著納蘭亭喝道:
“文書何在?軍報何在?為何兵部不知道此事?”
鎮國公納蘭亭隻是輕輕一瞥,麵露不屑而後冷哼一聲:
“軍報今日剛剛送到,還未來得及轉送兵部,但五軍都督府已印證過此軍報為真。”
此話一出,不少大人眼神閃爍,
京東的動向他們是知道的,除了昨夜納蘭元哲進京之外,並無其他北疆來人。
那如此說來,軍報是偽造的?
但諸位大人心中歎氣,緩緩搖頭,
即便是偽造的,他們也不能如何。
五軍都督府掌控著邊疆軍事,都督府說此事是真,那就是真。
隻見納蘭亭笑了笑,從袖口中抽出一封奏折,雙手呈上高唿:
“陛下,這是今早送來的軍報,還請陛下驗看。”
“呈上來。”
清冷的聲音自上方傳來,黃俊走了下來,輕輕將軍報拿走。
可當他觸碰到軍報時,眉頭一皺,鼻子微微一嗅,聞到了一股未幹的墨跡味,
這個味道他十分熟悉,禦書房中就整日彌漫著此種味道。
黃俊眉頭一挑,暗道鎮國公膽子太大了。
但他依舊默不作聲,默默將軍報呈了上去。
皇帝打開軍報查看,凝重的樣子讓下方一眾大臣一顆心都懸了起來。
過了許久,皇帝才默默將軍報合上,放在一側,而後看向鎮國公:
“魏愛卿所說五軍都督府有何解釋?為何突然行兵戈之事。”
鎮國公臉色沉靜,絲毫不慌張,看向魏蘭台沉聲說道:
“草原人背信棄義,原本按照我等計劃,
唿延部會前往西北之地休養生息,唿延大托也將來京城麵聖。
但...草原人陰險狡詐,為了逃脫赤林城,
他們巧立名目假意臣服,雖說歸順,但實則要向北方逃竄,
此事被禮部尚書澹台長和、通政使裴雲五等人撞破,想要告知城外大軍,
草原人這才一怒之下,殺而泄憤,
而不是如魏大人所言,靖安軍與西軍先行兵戈之事,
真正的真相是,平西侯種應安與靖安侯林青乃軍伍一事上的翹楚,
這才在草原人出城之後洞察其意圖,果斷出兵攔截,
我想問問魏大人,此種情況下不出兵攔截,難道放任草原人逃竄?”
鎮國公的聲音擲地有聲,讓在場不少大人都心中驚唿....
這是有備而來,並且這個理由天衣無縫。
死去的澹台長和與裴雲五乃草原人所殺,
既給了相應的體麵又給了此事最合理的解釋,
這不禁讓一些大人覺得暗暗頭痛,這些軍伍之人何時如此講究方略?
以往這個時候,這些軍伍之人都會被他們質問得啞口無言。
“你!!你!!你這是一派胡言,兩位大人死在九邊赤林城,乃國之大事,豈能如此草草了之。”
“那魏大人覺得,兩位大人是如何死的?難道不是草原人殺的?”
鎮國公麵露陰寒高大的身軀一點點靠近,他斷定這魏蘭台不敢胡言亂語。
果然,魏蘭台不禁後退一步,眼中出現一絲慌亂:
“前後順序,因果關係要搞清楚,是靖安軍與西軍要對草原人出手,所以草原人才憤而殺之!”
鎮國公再進一步:
“那還是草原人殺的,草原人已然跪附,乃我大乾朝臣,
若靖安軍與西軍欲圖不軌,也是由我大乾朝廷懲處。
他們心中有何想法,不管如何憤怒,也要將此事稟明朝廷,由朝廷來作出決斷。
而不是憤而殺我大乾官員,此舉與謀反無異,
又或者說...那草原二王從來沒想過歸附,隻是想假意逃脫。
出了事兒不分青紅皂白,不問朝廷就殺我大乾官員,恰恰說明他們心藏歹意,乃逆賊!
此等逆賊,不得而誅之,難不成讓其返迴草原繼續興風作浪?
我想請問魏大人,赤林城一戰中,
赤林軍死傷幾何?百姓死傷幾何?損傷銀錢幾何?你可知曉?”
魏蘭台支支吾吾地不知該如何是好。
鎮國公麵露不屑,借助身後勢力竊居高位,從未有過獨當一麵經曆的官員,便是如此,
碰到大事慌慌張張,心中縱使有千萬般言語,也無法從容訴說而出。
他冷哼一聲,繼續說道:
“這些損傷兵部,戶部,五軍都督府都有記載,若為大人關心國事,定然會積極查閱,
其數目多少本公不必多說,
但我大乾原諒草原人所犯罪行已經是仁至義盡,念在邦交友好,我大乾不予追究,
如今呢,草原人做了什麽,殺我大乾官員,不遵聖旨,不敬朝廷,
這不是逆賊是什麽?此等逆賊不該殺?
靖安軍與西軍乃國之柱石,
他們身為軍卒,在前線與敵廝殺,流血萬裏,
就這麽被爾等奸詐小人扣上一個謀反的帽子,你是何居心?
難不成你想讓這西北之地沒了我大乾軍卒,由那草原人軍卒來守我九邊?”
鎮國公的聲音越來越大,最後幾乎形成了一道怒吼,在大殿內迴蕩。
此話一出,全場嘩然..
尤其是大殿之外,那些京官們不知道事情原委,
此刻聽鎮國公如此一說,也知道事情重要,
若西北沒了這兩支軍卒,那大乾九邊豈不是又要挨打?
這魏蘭台其心可誅!
此話一出,在場諸位大人麵麵相覷,不禁瞪大眼睛,一時間失了分寸。
軍卒不聽政令,意圖謀反,這還是好事兒?賀喜什麽?
但很快便聽鎮國公朗聲說道:
“臣賀喜陛下北疆邊禍,自今日起無憂。”
光漢皇帝高坐於龍椅之上,嘴角微微扯出一絲笑容,但卻被簾幕遮擋,讓眾人看不真切。
“納蘭愛卿所言何事?”
鎮國公納蘭亭向前一步,迴頭掃向諸位大人,而後看向光漢皇帝微微拱手:
“啟稟陛下,臣已得到消息,
北疆戰事已然結束,西軍已盡數剿滅唿延部十餘萬軍卒,赤林城也重迴我大乾掌控。
臣認為,這比放任十餘萬大軍到西北之地更為穩妥。”
嘩——
在場幾位大人都不禁瞪大了眼睛,
尤其是站在後方的一些官員都不禁將腦袋垂,不敢再聽這狂瞽之言。
前些日子與草原王庭議和一事乃京官的狂歡,
就連京城的百姓都認為大乾官員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草原王者來投,
如今,歸附的草原王者部落居然盡數死了?
此言石破天驚,讓人無法預料到接下來的局勢,
所以不少大人選擇低下頭,不參與其中。
但兵部尚書莊兆則不這麽認為,
隻見他眼神冷冽邁出一步,指著納蘭亭喝道:
“文書何在?軍報何在?為何兵部不知道此事?”
鎮國公納蘭亭隻是輕輕一瞥,麵露不屑而後冷哼一聲:
“軍報今日剛剛送到,還未來得及轉送兵部,但五軍都督府已印證過此軍報為真。”
此話一出,不少大人眼神閃爍,
京東的動向他們是知道的,除了昨夜納蘭元哲進京之外,並無其他北疆來人。
那如此說來,軍報是偽造的?
但諸位大人心中歎氣,緩緩搖頭,
即便是偽造的,他們也不能如何。
五軍都督府掌控著邊疆軍事,都督府說此事是真,那就是真。
隻見納蘭亭笑了笑,從袖口中抽出一封奏折,雙手呈上高唿:
“陛下,這是今早送來的軍報,還請陛下驗看。”
“呈上來。”
清冷的聲音自上方傳來,黃俊走了下來,輕輕將軍報拿走。
可當他觸碰到軍報時,眉頭一皺,鼻子微微一嗅,聞到了一股未幹的墨跡味,
這個味道他十分熟悉,禦書房中就整日彌漫著此種味道。
黃俊眉頭一挑,暗道鎮國公膽子太大了。
但他依舊默不作聲,默默將軍報呈了上去。
皇帝打開軍報查看,凝重的樣子讓下方一眾大臣一顆心都懸了起來。
過了許久,皇帝才默默將軍報合上,放在一側,而後看向鎮國公:
“魏愛卿所說五軍都督府有何解釋?為何突然行兵戈之事。”
鎮國公臉色沉靜,絲毫不慌張,看向魏蘭台沉聲說道:
“草原人背信棄義,原本按照我等計劃,
唿延部會前往西北之地休養生息,唿延大托也將來京城麵聖。
但...草原人陰險狡詐,為了逃脫赤林城,
他們巧立名目假意臣服,雖說歸順,但實則要向北方逃竄,
此事被禮部尚書澹台長和、通政使裴雲五等人撞破,想要告知城外大軍,
草原人這才一怒之下,殺而泄憤,
而不是如魏大人所言,靖安軍與西軍先行兵戈之事,
真正的真相是,平西侯種應安與靖安侯林青乃軍伍一事上的翹楚,
這才在草原人出城之後洞察其意圖,果斷出兵攔截,
我想問問魏大人,此種情況下不出兵攔截,難道放任草原人逃竄?”
鎮國公的聲音擲地有聲,讓在場不少大人都心中驚唿....
這是有備而來,並且這個理由天衣無縫。
死去的澹台長和與裴雲五乃草原人所殺,
既給了相應的體麵又給了此事最合理的解釋,
這不禁讓一些大人覺得暗暗頭痛,這些軍伍之人何時如此講究方略?
以往這個時候,這些軍伍之人都會被他們質問得啞口無言。
“你!!你!!你這是一派胡言,兩位大人死在九邊赤林城,乃國之大事,豈能如此草草了之。”
“那魏大人覺得,兩位大人是如何死的?難道不是草原人殺的?”
鎮國公麵露陰寒高大的身軀一點點靠近,他斷定這魏蘭台不敢胡言亂語。
果然,魏蘭台不禁後退一步,眼中出現一絲慌亂:
“前後順序,因果關係要搞清楚,是靖安軍與西軍要對草原人出手,所以草原人才憤而殺之!”
鎮國公再進一步:
“那還是草原人殺的,草原人已然跪附,乃我大乾朝臣,
若靖安軍與西軍欲圖不軌,也是由我大乾朝廷懲處。
他們心中有何想法,不管如何憤怒,也要將此事稟明朝廷,由朝廷來作出決斷。
而不是憤而殺我大乾官員,此舉與謀反無異,
又或者說...那草原二王從來沒想過歸附,隻是想假意逃脫。
出了事兒不分青紅皂白,不問朝廷就殺我大乾官員,恰恰說明他們心藏歹意,乃逆賊!
此等逆賊,不得而誅之,難不成讓其返迴草原繼續興風作浪?
我想請問魏大人,赤林城一戰中,
赤林軍死傷幾何?百姓死傷幾何?損傷銀錢幾何?你可知曉?”
魏蘭台支支吾吾地不知該如何是好。
鎮國公麵露不屑,借助身後勢力竊居高位,從未有過獨當一麵經曆的官員,便是如此,
碰到大事慌慌張張,心中縱使有千萬般言語,也無法從容訴說而出。
他冷哼一聲,繼續說道:
“這些損傷兵部,戶部,五軍都督府都有記載,若為大人關心國事,定然會積極查閱,
其數目多少本公不必多說,
但我大乾原諒草原人所犯罪行已經是仁至義盡,念在邦交友好,我大乾不予追究,
如今呢,草原人做了什麽,殺我大乾官員,不遵聖旨,不敬朝廷,
這不是逆賊是什麽?此等逆賊不該殺?
靖安軍與西軍乃國之柱石,
他們身為軍卒,在前線與敵廝殺,流血萬裏,
就這麽被爾等奸詐小人扣上一個謀反的帽子,你是何居心?
難不成你想讓這西北之地沒了我大乾軍卒,由那草原人軍卒來守我九邊?”
鎮國公的聲音越來越大,最後幾乎形成了一道怒吼,在大殿內迴蕩。
此話一出,全場嘩然..
尤其是大殿之外,那些京官們不知道事情原委,
此刻聽鎮國公如此一說,也知道事情重要,
若西北沒了這兩支軍卒,那大乾九邊豈不是又要挨打?
這魏蘭台其心可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