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大紅色龍袍的光漢皇帝慢慢從後殿走了出來。


    身材不算高大,也不色健碩,


    年輕的臉上充滿滄桑,反倒像是一個中年人。


    鬢角的白發也愈發地多了。


    見到這一幕的一眾大臣,皆是低下了頭,紛紛感慨國事繁重。


    不光是皇帝,就連他們在最近也不得安生。


    大乾這座雄偉帝國,已經盡是窟窿,需要他們來縫縫補補。


    “諸位愛卿平身吧。”有些疲憊的聲音自上方傳來。


    在場的一眾文武才離開地麵,站了起來。


    一旁的黃俊向前一步,發出了一聲高唿:“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直至此刻,朝會才真正開始。


    如往常一般,內閣先將最近工作,以及批複文書匯報給皇帝。


    其中包括,彭州的運糧,九邊重鎮的軍費籌集,


    京城地區的防務,還有江南地區的賦稅。


    當然,少不了一些天災人禍。


    比如一些秋雨超出了預料,導致一些城池受到了暴雨的圍困,急需要開倉放糧。


    還有一些山匪出沒,阻攔了商道,需要各地衛所派兵圍剿等等。


    總之具體的處理辦法內閣都給出了解決辦法,皇帝也頗為滿意。


    畢竟皇帝自始至終隻是一個人,不能處理全天下的政務。


    所以需要內閣來幫襯,其中自然少不了權力下放。


    光漢皇帝看著下方的一眾文武大臣,臉上古井無波。


    他想到了太祖高皇帝,那時剛剛廢棄丞相,還沒有內閣。


    一日十二個時辰,處理政務就需要十個時辰。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就這麽持續了近乎三十年。


    但可惜的是,後世之君沒有如此心氣,整日鋪在政務之上。


    這也間接導致內閣的出現。


    光漢皇帝又看了看一旁的黃俊,以及周圍的一些紅衣太監。


    司禮監的出現,雖然抑製了內閣無休止的擴大,但終究隻能是限製,不能取代。


    否則這天下的讀書人就要造反了。


    光漢皇帝腦海中思緒紛飛,眼神空洞,對於下方的匯報不置可否。


    雖然這些事他沒有具體參與決策,但這些奏折他都會看一遍,所以對於結果早就熟記於心。


    放在朝會上講,隻是告知一番在場文武罷了。


    畢竟,越大的事情集議的範圍就越小,


    若是放在大庭廣眾之下討論,難免有失體麵。


    再者,也討論不出什麽東西。


    時間流逝,眨眼一刻鍾的時間過去了,


    王無修的聲音終於停止,他合上了手中的折子,默默迴到了原本的位置。


    內閣的匯報完成了,接下來是六部尚書。


    吏部主要講述了一些官員調動,以及明年二月需要重視的會試,便不再過多言語。


    戶部尚書倒是大訴苦水,直言稅收不利,一些地方秋日的收成不好,百姓沒有糧交稅。


    禮部尚書雖然位高權重,頗為尊貴,但如今正是戰時,也無話可說,隻是說了一些草原使者之事。


    兵部尚書則是說了一些糧草調配,九邊的將領人選,還有一些民夫物資的征集。


    這也是在場諸位大人最關心的,可惜莊兆隻是淺談即止。


    工部則是匯報了各地軍械的打造,以及各地鐵礦的開采,總的來說還算順利。


    最後輪到刑部尚書陳子高,刑部掌管天下刑獄,理應位高權重。


    但如今大乾內部勢力錯綜複雜,抓誰都讓人忌憚。


    所以刑部從大乾開國時期的風頭無兩,逐漸變為了今日的逐漸邊緣。


    但不管如何,刑部也是三司一員,擁有稽查百官之權。


    所以當陳子高麵色沉重地出列後,在場的一些官員紛紛臉色一變。


    就連一直昏昏沉沉的武將們都打起了精神,以往朝會他們都是湊數的存在。


    但如今有熱鬧看,他們也不介意看看。


    可刑部尚書的第一句話,就讓他們的瞳孔驟然收縮。


    仿佛一股冷風自殿外襲來,讓人不禁打了個哆嗦。


    又仿佛像是一潭平靜的湖水,被重重丟下了一塊巨石!


    掀起萬千波瀾!


    “臣奉皇命徹查三大案,經三司會審,多方查案,以查明兵器工坊為草原蠻族提供軍械一事。”


    一石激起千層浪,引得文武百官紛紛麵露驚詫。


    如此大案,居然短短幾天就有了結論?


    對於在場的一些中層官員來說,這無異於天方夜譚。


    但對於朝堂高官來說,則沒有什麽大不了的,讓他們吃驚的是。


    此案牽扯進去的世家大族,鄉紳士紳,各地官員不計其數。


    居然如此迅速就達成了利益交換,看來三司在這些日子裏是出了大力。


    陳子高手捧奏折,視線隱蔽環視四周,深吸了一口氣,朗聲說道:


    “經查明,乾境內有十一處兵器工坊存在賬目不一,欺上瞞下之狀況,經仔細探查,發現其通過隱秘渠道為蠻子輸送軍械。”


    “經查實彭州善縣、茅嶺、秋水、長河四縣兵器工坊出現外流。”


    “江南天幕、茶池、靈隱、溪穀、雲川五地兵器工坊出現外流。”


    深吸了一口氣,陳子高看了看在場諸位官員難看的臉色,繼續說道:


    “另,京畿之地旭日、九華兩處兵器工坊所產軍械外流。”


    “十餘年間,共外流製式長刀七萬餘,長槍三萬餘,甲胄五萬餘,弓套箭囊七萬餘,弓弩箭矢三十萬餘,馬鞍十一萬餘...”


    嘩...


    大殿原本安靜的環境頓時變得吵鬧,如同此刻皇宮外的集市。


    所有人麵麵相覷,他們不是不相信三司的辦案能力,


    但...如此多的數目,直接說出來真的好嗎?


    還是在大庭廣眾之下。


    內閣幾位閣臣都是神情莫名,尤其是王無修,臉色難看到了極點!


    “為何此事老夫不知道?這陳子高想要幹什麽?”


    同時,他將視線看向左都禦史王岩與大理寺卿辛元直,見二人都神情平靜。


    王無修心中頓時有了猜測。


    三司這是在聯合自保,之所以沒有對外透露,就是怕..自保不成反被坑害。


    光漢皇帝的眼睛眯了起來,渾身充滿了危險氣息,黃俊靠得近。


    能看到皇帝的手緊緊扣在龍椅之上,青筋暴起,還在微微顫抖。


    陳子高的話還沒說完,深吸了一口氣,沉聲說道:


    “令...還發現有大量攻城器械外流,流向..不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神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桔並收藏武神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