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全新農作物
開局被誅十族,入朝痛罵朱元璋! 作者:河套大聖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是真沒人能管的了老朱了,朱元璋活的可謂是任性無比。
平時不是去陪著朱標,便是在劉家工廠那來迴轉悠,
見誰不順眼就罵誰,
但是老朱的氣色明顯也好了不少,
不用整天批閱折子,顯然整個人的壓力也就沒有了,
在朱棣剛繼位的前兩年,朱元璋還總是擔心,時不時的還要幫忙朱棣,
但是兩年過後,朱棣卻是這皇帝當的越來越順手,
朱元璋也將自己慢慢的隱退下來。
總體來說,朱元璋對於朱棣還是很滿意的,
朱棣就像朱元璋想要培養朱標那樣,
朱元璋治理天下的手段是爆,他希望下一任皇帝能夠懷柔一些,
顯然,雖然朱棣性格火爆,但是他治理天下的風格卻是極其的柔和,
如春風化雨一般。
這兩年,朱棣做了幾件大事,
第一個便是成立內閣,將皇帝批閱奏折的權力分了出去。
之前,朱元璋還總是擔心,但是看見內閣有條不紊進行之後,朱元璋也便放下心來了,
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皇帝主動的將自己的權力下放出去。
另外,相較於洪武朝時科舉的規模,朱棣又是擴大了科舉的規模,
甚至連雲南四川等地方的土司都可以來參加科舉,還極大提高了考生的待遇,
再然後就是修傳永樂大典,
真就如朱棣所說的那樣,他要將前朝所有的古籍都收集整理起來,
修整出一部百科全書似的古籍,
他在民間廣搜孤本,並協調一眾大學士來編撰古籍,
這對於那些讀書人來說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但是朱元璋看到的卻是朱棣此舉背後的真正目的,
便是拉攏官員和世家,讓他們為皇權所用,
同時消耗掉他們那無處安放的精力,
每天修傳永樂大典,就能給他們累的夠嗆了,也不用擔心他們又會整出什麽幺蛾子了。
不得不說,朱棣這法子要比朱元璋的法子要巧妙的很,
相較於朱元璋從正麵無情的壓製來看,朱棣反而采取的是懷柔政策,還真就把這些官員世家給穩定下來了。
另外,貪腐成風的跡象也隨之好轉,
最後一件就是震驚整個大明朝的事件,
朱棣在劉秀的支持下建立了一支巨大的艦隊,以鄭和為船長下西洋巡遊這件事情。
本來,朱元璋是百般阻攔的,他認為如此大動土木連累的是百姓,
但是朱棣請求劉秀拿出賬本之後,朱元璋倒是沒什麽話說了,這些錢全是劉秀一個人出的,那就沒問題了,完全攤負不到百姓的身上,
而這支船隊自三年前出發之後,至今音信全無,甚至有傳言,這支船隊艦隊已經折損在海上了,
鄭和那人朱元璋也接觸過,是個極其穩重有才的後生,
朱元璋才不信那些謠言,在他看來,以鄭和之才統帥一個艦隊是綽綽有餘的,
朱元璋伸出手招唿了一下劉秀,劉秀用手轉著輪椅車輪將自己推了過去,笑道,
“陛下,咋啦?”
朱元璋眼睛一瞪,說道,
“陛下,咱都不是陛下了。”
劉秀說道,
“我這不是叫的順口嗎?”
朱元璋翻了個白眼,說道,
“行吧,你又和老四那小子憋著什麽壞屁呢?”
劉秀委屈道,
“陛下,我可沒幹什麽壞事啊,我是和他研究研究稅法改革呢。”
朱元璋一聽到這話後,不由得又是眼睛一瞪,驚唿道,
“改革?還他娘的改?!”
不怪朱元璋心驚膽戰。
雖然劉秀提出的一條鞭法沒什麽問題,但是在實際推行下去之後,卻是仍然產生了許多問題,
甚至造成了整個局麵的動蕩,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穩定下來。
如果不是朱元璋和朱棣力挺劉秀的話,一條鞭法到了末期根本就完全沒辦法在地方推行了,
所幸雖然過程困難,但是結果是好的,
一條鞭法推廣整個大明之後,其帶來的迴報是朱元璋和朱棣都難以想象的,
一條鞭法在大明全部鋪開以後,
大量的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同時也極大延緩了土地兼並的速度,
因為那些世家發現,就算你繼續土地兼並下去,可手下卻沒人種地呀,
這也沒有辦法,隻能倒逼著他們又開高價雇人種地,
總之是一次對於大明農民來說的完全勝利,
另外不隻是在農業上,大量的百姓也湧入到了商業和紡織業上業中,
因為這樣同樣可以給他們帶來基本生活所需的迴報,
如今,大明北方的草原,也就是原本屬於北元的那塊疆土,已經成為了大明牧場,
極其發達的畜牧業在那裏蓬勃發展起來,
羊肉、羊毛、牛奶、駿馬等各種原本在中原地區貧乏的東西,大量的湧入中原市場,
甚至還可以剩餘出一部分用於海外貿易。
由此可見,草原這片地方真是一個寶地,其產量是被之前那些遊牧民族完全沒有挖掘出來的,
但是經過大明王朝有計劃的利用之後,草原上的資源也終於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
各大塞王原本所鎮守的邊境區域成為了大型糧食產地,在那片黑土地上種植出的糧食粒大味美。
雖然說供應現在急速增長的人口有些捉襟見肘,但是無疑是讓更多人吃上飽飯了。
至於吳地則完全變成了巨大的口岸,甚至隱隱都已經壓過了元朝最鼎盛時期的勢頭,
吳地成為了無可置疑的世界貿易中心,在吳地港口大量的異國船隻頻繁出入往來,
光是每日上交的關稅,就足夠吳地的基本用度,
這五年的休養生息,讓大明真的富起來了,
雖說老朱每次看到朱棣都不由得臭罵一頓沒個好臉,但是打心眼裏朱元璋確是對這個兒子是充滿驕傲的,
能讓大明變得如此富庶,還能讓大明的百姓過上好日子,朱元璋也就不奢求他別的事情了,
劉秀開口解釋道,
“陛下,您要不要先聽聽接下來的稅法怎麽改?”
朱元璋神色一凝,開口說道,
“行吧,那咱就聽聽你,你呀,天天淨是些餿主意不,不讓省心。”
劉蒙和李氏聞言深以為然的點點頭,這個兒子讓他們驕傲,但也讓他們操碎了心,
劉秀害羞一笑,開口的說道,
“陛下,接下來的稅製改革稱之為攤丁入畝。”
隻是聽著名字,朱元璋瞬間就明白了什麽意思,不由得瞪大眼睛,驚唿道,
“攤丁入畝?你不會是要把這人口稅也免了吧?”
劉秀恭敬說道,
“陛下聖明。”
朱元璋聞言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
人口稅自古就有,在中原地區,一個人頭就要收一次稅,
可以說是稅製中的重要來源,就連在一條鞭法中都沒有改革掉人頭稅,
隻不過是把這個人口稅收攤派成了一個總額來征收,
朱元璋瞬間就想明白了其中關節,攤丁入畝可以說是一條鞭法的一個繼續,
當爹就是當爹的,
朱元璋這腦子可比朱棣要好使的多了。
朱元璋直接開口說道,
“攤丁入畝,你是要把這人頭稅全部做成定額,以後無論怎麽增加人口,都按之前的這個定額征稅?”
劉秀有些驚訝,不由得驚唿道,
“陛下,這都讓你猜到了?!”
朱元璋眼睛一眯,說道,
“你當咱是誰呢?”
劉秀不由得在心中歎服,
可能在真正的曆史中,朱元璋也知道可以這麽幹,
隻是礙於大環境所迫沒辦法這麽幹,也就罷了,
但是其中的內容,老朱心裏是門清,如果治國有等級的話,老朱毫無疑問已經滿級了,
馬皇後聞言,在旁邊眼睛一閃,開口說道,
“重八,按照你這麽說,那之後生孩子的會越來越多呀!”
朱元璋認真點了點頭,看向劉秀,繼續說道,
“人口多是好事,咱是擔心人越多了之後,他們飯碗捧不起來,
若是讓這麽多人挨餓的話,人口倒還真沒必要那麽多,
畢竟咱們好不容易現在讓每個人都能吃上飽飯,再之後的話,咱就不知道了。”
劉秀笑道,
“陛下,所以我在等鄭和呀!”
朱元璋眉頭一皺,問出了和朱棣一樣的問題,“等鄭和等那小子幹啥,他還能給你咱們帶迴糧食來?
雖然他的艦隊夠大,但是裝滿那些船隻的糧食也不夠整個天下人吃的。”
劉秀開口說道,
“非也!陛下,鄭和這次迴來會帶來全新的農作物。”
這一下可真把朱元璋說蒙了,朱元璋不由得皺眉,
全新的糧食?
中原地區是一個極其發達的農耕王朝,論種地的技術,如果華夏人說第二的話,恐怕沒人敢自稱第一了。
然而,耕地的工具在不斷得更新換代,但是種出來的品種一直都是那些,無非是米粟稻幾樣罷了,
而中原地區的人民隻想著精益求精,利用先進的耕種技術,在單位土地上提高更多的產量,
但問題就是就算做到極其的精耕細作,它糧食耕種的上限就在那兒,
到底還是不夠更多人吃的,
對於全新的糧食品種,朱元璋是想都沒想過,
所以這一下把朱元璋激起了興趣,不由得將凳子往劉秀身邊挪了挪,
湊近過來開口問道,
“來,你跟咱說說,這到底是個什麽東西?”
劉秀解釋道,
“此兩樣新的糧食叫做玉米和馬鈴薯。”
朱元璋聞言眉頭一皺,嘀咕道,
“這他娘的是什麽怪名?”
中原的糧食都是以一字而概之,可這又是兩個字,又是三個字的念起來拗口的很,
“就這玉米和馬鈴薯就比得上咱們吃的糧食?”
朱元璋一臉不信。
劉秀解釋道,
“當然了,陛下!
不僅味道好吃,更重要的是它產量多呀。”
朱元璋質疑道,
“產量多?那能多多少啊?
如今咱們大明土地上一畝地能種出三石,這玉米和馬鈴薯能比咱這些糧食產的還多?”
劉秀笑了笑,伸出手說道,
“陛下,馬鈴薯的糧食產量最起碼是米稻的五倍,而玉米的話,糧食產量可以直接達到米稻的十倍。”
朱元璋聞言愣在原地,不由得驚唿道,
“多少?你說多少?”
朱元璋的聲音極大,驚的劉府內的眾人都不由得一靜,齊齊地看了過來,但是朱元璋已經顧不得這些了。
劉秀說的話實在是太讓人震撼了!
先不提那十倍於米稻產量的玉米,光是五倍產量於米稻的馬鈴薯,
那可都是救命的玩意兒啊!
再加上劉秀口中的味道不錯,也聽在朱元璋的耳朵裏,
就是說這玩意兒能吃!
而產量是米稻五倍的話,就是可以供養五倍的人口,
至於十倍產量的玉米,那可就是直接能供養十倍的人口啊!
這是極其可怕的數字!
所以就連很久都沒有被震驚到的朱元璋,也不由的聲音拔高,
若是真有劉秀口中這個東西,種在中原地區的話,
莫說是攤丁入畝後人口增長多少,整體翻個三四倍,那也都供養的起啊!
而且能讓人人一天三頓吃飽飯,
可以說,曆朝曆代的哪個盛世都做不到,這將是一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功業!
這讓許久熱血沒有沸騰的朱元璋都不由得熱血沸騰起來,
瞪大眼睛看向劉秀,如果劉秀是在調理他,朱元璋會毫不猶豫的一個巴掌下去,把劉秀打翻在地,
劉秀滿臉自信的點頭說道,
“陛下,絕對是真的,
所以我現在就等著鄭和迴來,把玉米和馬鈴薯的種子給咱們帶迴來,
在之後試產,如果沒有問題的話,咱們就可以大量種植了,
這樣的話,以後再也不會有人挨餓了。”
朱元璋一拍大腿,興奮道,
”咱希望咱活的時候,能等到鄭和迴來!”
朱元璋悲觀又不失黑色幽默的話,逗得劉秀不由一笑,劉秀笑道,
“陛下,您萬壽無疆,還能多活個三十多年呢!”
朱元璋翻了個白眼,說道,
“活那麽久有啥意思?哎呀,咱現在心裏是有了個盼頭啊,
一是咱老大能醒過來,第二個就是等這個鄭和了。”
一提到朱標,眾人的心裏不由一沉,
想著朱標就這麽瞪眼發呆了五年,
難以想象這樣的日子他是怎麽熬過去的,
不光是他朱元璋,馬皇後的心理也是受盡了折磨,
還有當今的永樂大帝朱棣,
朱棣時不時的就去朱標的床前握住朱標的手,
不知道在那說些什麽,每次出來的時候都是滿眼通紅。
平時不是去陪著朱標,便是在劉家工廠那來迴轉悠,
見誰不順眼就罵誰,
但是老朱的氣色明顯也好了不少,
不用整天批閱折子,顯然整個人的壓力也就沒有了,
在朱棣剛繼位的前兩年,朱元璋還總是擔心,時不時的還要幫忙朱棣,
但是兩年過後,朱棣卻是這皇帝當的越來越順手,
朱元璋也將自己慢慢的隱退下來。
總體來說,朱元璋對於朱棣還是很滿意的,
朱棣就像朱元璋想要培養朱標那樣,
朱元璋治理天下的手段是爆,他希望下一任皇帝能夠懷柔一些,
顯然,雖然朱棣性格火爆,但是他治理天下的風格卻是極其的柔和,
如春風化雨一般。
這兩年,朱棣做了幾件大事,
第一個便是成立內閣,將皇帝批閱奏折的權力分了出去。
之前,朱元璋還總是擔心,但是看見內閣有條不紊進行之後,朱元璋也便放下心來了,
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皇帝主動的將自己的權力下放出去。
另外,相較於洪武朝時科舉的規模,朱棣又是擴大了科舉的規模,
甚至連雲南四川等地方的土司都可以來參加科舉,還極大提高了考生的待遇,
再然後就是修傳永樂大典,
真就如朱棣所說的那樣,他要將前朝所有的古籍都收集整理起來,
修整出一部百科全書似的古籍,
他在民間廣搜孤本,並協調一眾大學士來編撰古籍,
這對於那些讀書人來說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但是朱元璋看到的卻是朱棣此舉背後的真正目的,
便是拉攏官員和世家,讓他們為皇權所用,
同時消耗掉他們那無處安放的精力,
每天修傳永樂大典,就能給他們累的夠嗆了,也不用擔心他們又會整出什麽幺蛾子了。
不得不說,朱棣這法子要比朱元璋的法子要巧妙的很,
相較於朱元璋從正麵無情的壓製來看,朱棣反而采取的是懷柔政策,還真就把這些官員世家給穩定下來了。
另外,貪腐成風的跡象也隨之好轉,
最後一件就是震驚整個大明朝的事件,
朱棣在劉秀的支持下建立了一支巨大的艦隊,以鄭和為船長下西洋巡遊這件事情。
本來,朱元璋是百般阻攔的,他認為如此大動土木連累的是百姓,
但是朱棣請求劉秀拿出賬本之後,朱元璋倒是沒什麽話說了,這些錢全是劉秀一個人出的,那就沒問題了,完全攤負不到百姓的身上,
而這支船隊自三年前出發之後,至今音信全無,甚至有傳言,這支船隊艦隊已經折損在海上了,
鄭和那人朱元璋也接觸過,是個極其穩重有才的後生,
朱元璋才不信那些謠言,在他看來,以鄭和之才統帥一個艦隊是綽綽有餘的,
朱元璋伸出手招唿了一下劉秀,劉秀用手轉著輪椅車輪將自己推了過去,笑道,
“陛下,咋啦?”
朱元璋眼睛一瞪,說道,
“陛下,咱都不是陛下了。”
劉秀說道,
“我這不是叫的順口嗎?”
朱元璋翻了個白眼,說道,
“行吧,你又和老四那小子憋著什麽壞屁呢?”
劉秀委屈道,
“陛下,我可沒幹什麽壞事啊,我是和他研究研究稅法改革呢。”
朱元璋一聽到這話後,不由得又是眼睛一瞪,驚唿道,
“改革?還他娘的改?!”
不怪朱元璋心驚膽戰。
雖然劉秀提出的一條鞭法沒什麽問題,但是在實際推行下去之後,卻是仍然產生了許多問題,
甚至造成了整個局麵的動蕩,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穩定下來。
如果不是朱元璋和朱棣力挺劉秀的話,一條鞭法到了末期根本就完全沒辦法在地方推行了,
所幸雖然過程困難,但是結果是好的,
一條鞭法推廣整個大明之後,其帶來的迴報是朱元璋和朱棣都難以想象的,
一條鞭法在大明全部鋪開以後,
大量的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同時也極大延緩了土地兼並的速度,
因為那些世家發現,就算你繼續土地兼並下去,可手下卻沒人種地呀,
這也沒有辦法,隻能倒逼著他們又開高價雇人種地,
總之是一次對於大明農民來說的完全勝利,
另外不隻是在農業上,大量的百姓也湧入到了商業和紡織業上業中,
因為這樣同樣可以給他們帶來基本生活所需的迴報,
如今,大明北方的草原,也就是原本屬於北元的那塊疆土,已經成為了大明牧場,
極其發達的畜牧業在那裏蓬勃發展起來,
羊肉、羊毛、牛奶、駿馬等各種原本在中原地區貧乏的東西,大量的湧入中原市場,
甚至還可以剩餘出一部分用於海外貿易。
由此可見,草原這片地方真是一個寶地,其產量是被之前那些遊牧民族完全沒有挖掘出來的,
但是經過大明王朝有計劃的利用之後,草原上的資源也終於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
各大塞王原本所鎮守的邊境區域成為了大型糧食產地,在那片黑土地上種植出的糧食粒大味美。
雖然說供應現在急速增長的人口有些捉襟見肘,但是無疑是讓更多人吃上飽飯了。
至於吳地則完全變成了巨大的口岸,甚至隱隱都已經壓過了元朝最鼎盛時期的勢頭,
吳地成為了無可置疑的世界貿易中心,在吳地港口大量的異國船隻頻繁出入往來,
光是每日上交的關稅,就足夠吳地的基本用度,
這五年的休養生息,讓大明真的富起來了,
雖說老朱每次看到朱棣都不由得臭罵一頓沒個好臉,但是打心眼裏朱元璋確是對這個兒子是充滿驕傲的,
能讓大明變得如此富庶,還能讓大明的百姓過上好日子,朱元璋也就不奢求他別的事情了,
劉秀開口解釋道,
“陛下,您要不要先聽聽接下來的稅法怎麽改?”
朱元璋神色一凝,開口說道,
“行吧,那咱就聽聽你,你呀,天天淨是些餿主意不,不讓省心。”
劉蒙和李氏聞言深以為然的點點頭,這個兒子讓他們驕傲,但也讓他們操碎了心,
劉秀害羞一笑,開口的說道,
“陛下,接下來的稅製改革稱之為攤丁入畝。”
隻是聽著名字,朱元璋瞬間就明白了什麽意思,不由得瞪大眼睛,驚唿道,
“攤丁入畝?你不會是要把這人口稅也免了吧?”
劉秀恭敬說道,
“陛下聖明。”
朱元璋聞言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
人口稅自古就有,在中原地區,一個人頭就要收一次稅,
可以說是稅製中的重要來源,就連在一條鞭法中都沒有改革掉人頭稅,
隻不過是把這個人口稅收攤派成了一個總額來征收,
朱元璋瞬間就想明白了其中關節,攤丁入畝可以說是一條鞭法的一個繼續,
當爹就是當爹的,
朱元璋這腦子可比朱棣要好使的多了。
朱元璋直接開口說道,
“攤丁入畝,你是要把這人頭稅全部做成定額,以後無論怎麽增加人口,都按之前的這個定額征稅?”
劉秀有些驚訝,不由得驚唿道,
“陛下,這都讓你猜到了?!”
朱元璋眼睛一眯,說道,
“你當咱是誰呢?”
劉秀不由得在心中歎服,
可能在真正的曆史中,朱元璋也知道可以這麽幹,
隻是礙於大環境所迫沒辦法這麽幹,也就罷了,
但是其中的內容,老朱心裏是門清,如果治國有等級的話,老朱毫無疑問已經滿級了,
馬皇後聞言,在旁邊眼睛一閃,開口說道,
“重八,按照你這麽說,那之後生孩子的會越來越多呀!”
朱元璋認真點了點頭,看向劉秀,繼續說道,
“人口多是好事,咱是擔心人越多了之後,他們飯碗捧不起來,
若是讓這麽多人挨餓的話,人口倒還真沒必要那麽多,
畢竟咱們好不容易現在讓每個人都能吃上飽飯,再之後的話,咱就不知道了。”
劉秀笑道,
“陛下,所以我在等鄭和呀!”
朱元璋眉頭一皺,問出了和朱棣一樣的問題,“等鄭和等那小子幹啥,他還能給你咱們帶迴糧食來?
雖然他的艦隊夠大,但是裝滿那些船隻的糧食也不夠整個天下人吃的。”
劉秀開口說道,
“非也!陛下,鄭和這次迴來會帶來全新的農作物。”
這一下可真把朱元璋說蒙了,朱元璋不由得皺眉,
全新的糧食?
中原地區是一個極其發達的農耕王朝,論種地的技術,如果華夏人說第二的話,恐怕沒人敢自稱第一了。
然而,耕地的工具在不斷得更新換代,但是種出來的品種一直都是那些,無非是米粟稻幾樣罷了,
而中原地區的人民隻想著精益求精,利用先進的耕種技術,在單位土地上提高更多的產量,
但問題就是就算做到極其的精耕細作,它糧食耕種的上限就在那兒,
到底還是不夠更多人吃的,
對於全新的糧食品種,朱元璋是想都沒想過,
所以這一下把朱元璋激起了興趣,不由得將凳子往劉秀身邊挪了挪,
湊近過來開口問道,
“來,你跟咱說說,這到底是個什麽東西?”
劉秀解釋道,
“此兩樣新的糧食叫做玉米和馬鈴薯。”
朱元璋聞言眉頭一皺,嘀咕道,
“這他娘的是什麽怪名?”
中原的糧食都是以一字而概之,可這又是兩個字,又是三個字的念起來拗口的很,
“就這玉米和馬鈴薯就比得上咱們吃的糧食?”
朱元璋一臉不信。
劉秀解釋道,
“當然了,陛下!
不僅味道好吃,更重要的是它產量多呀。”
朱元璋質疑道,
“產量多?那能多多少啊?
如今咱們大明土地上一畝地能種出三石,這玉米和馬鈴薯能比咱這些糧食產的還多?”
劉秀笑了笑,伸出手說道,
“陛下,馬鈴薯的糧食產量最起碼是米稻的五倍,而玉米的話,糧食產量可以直接達到米稻的十倍。”
朱元璋聞言愣在原地,不由得驚唿道,
“多少?你說多少?”
朱元璋的聲音極大,驚的劉府內的眾人都不由得一靜,齊齊地看了過來,但是朱元璋已經顧不得這些了。
劉秀說的話實在是太讓人震撼了!
先不提那十倍於米稻產量的玉米,光是五倍產量於米稻的馬鈴薯,
那可都是救命的玩意兒啊!
再加上劉秀口中的味道不錯,也聽在朱元璋的耳朵裏,
就是說這玩意兒能吃!
而產量是米稻五倍的話,就是可以供養五倍的人口,
至於十倍產量的玉米,那可就是直接能供養十倍的人口啊!
這是極其可怕的數字!
所以就連很久都沒有被震驚到的朱元璋,也不由的聲音拔高,
若是真有劉秀口中這個東西,種在中原地區的話,
莫說是攤丁入畝後人口增長多少,整體翻個三四倍,那也都供養的起啊!
而且能讓人人一天三頓吃飽飯,
可以說,曆朝曆代的哪個盛世都做不到,這將是一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功業!
這讓許久熱血沒有沸騰的朱元璋都不由得熱血沸騰起來,
瞪大眼睛看向劉秀,如果劉秀是在調理他,朱元璋會毫不猶豫的一個巴掌下去,把劉秀打翻在地,
劉秀滿臉自信的點頭說道,
“陛下,絕對是真的,
所以我現在就等著鄭和迴來,把玉米和馬鈴薯的種子給咱們帶迴來,
在之後試產,如果沒有問題的話,咱們就可以大量種植了,
這樣的話,以後再也不會有人挨餓了。”
朱元璋一拍大腿,興奮道,
”咱希望咱活的時候,能等到鄭和迴來!”
朱元璋悲觀又不失黑色幽默的話,逗得劉秀不由一笑,劉秀笑道,
“陛下,您萬壽無疆,還能多活個三十多年呢!”
朱元璋翻了個白眼,說道,
“活那麽久有啥意思?哎呀,咱現在心裏是有了個盼頭啊,
一是咱老大能醒過來,第二個就是等這個鄭和了。”
一提到朱標,眾人的心裏不由一沉,
想著朱標就這麽瞪眼發呆了五年,
難以想象這樣的日子他是怎麽熬過去的,
不光是他朱元璋,馬皇後的心理也是受盡了折磨,
還有當今的永樂大帝朱棣,
朱棣時不時的就去朱標的床前握住朱標的手,
不知道在那說些什麽,每次出來的時候都是滿眼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