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天下第一策論!
開局被誅十族,入朝痛罵朱元璋! 作者:河套大聖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明南北考生對立不止是單單的科舉問題,更是涉及到國本的大事,
後來到了實在沒辦法的時候,老朱也隻能一殺了之,
可,終大明一朝,始終沒有解決南北考生對立的問題。
誰也給不出一個大家都滿意的處理方案!
這題,無解!
而宋瓚雖然稱劉秀為大治大亂之人,但也不想劉秀因為一篇文章倒在這裏,
敢碰南北科舉這件事,結局無非就是一個,
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個遍!
最後,在官場舉步維艱!
當然,這還算是好的結局,最有可能的是,被陛下以空談國事為由砍掉腦袋!
雖說劉秀從陛下的屠刀下逃出過一次,但那也是湊巧發現了大明的財政問題,這樣的機會乃是千載難逢,
如果大明真有那麽多動搖國本的大問題等著劉秀說出來,那大明朝可真是爛透了!
總之,劉秀如果寫這篇對策,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甚至會影響到出卷人和主考官,老朱從來不吝嗇什麽連坐,也不忌諱從上到下殺個遍,
“殿下,這恐怕會禍及到您啊!”
宋瓚聲音顫抖,一改平日高冷的做派,他也是人,這迴他是真怕了!
老四閉目,眼皮確是控製不住的狂跳,許久,聲音沙啞地開口道,
“讓他寫完。”
而此時考場之下的劉秀,倒顯得極其放鬆,
南北科舉問題確實無解,但此無解是在古代無解,
而在現代卻有了解決方法。
現代疆土麵積更大,各省各民族形勢更加複雜,可比明朝單單南北方之爭要複雜得多,怎麽現代就沒有這麽矛盾?
答案就在高考之中!
那就是加分體製!
其實,各方的訴求極其明確,
北方考生並非是想要在科舉中,有人給他們開小灶,北方整體的考生質量確實不如南方考生,這點北方考生從來沒有否認過。
可問題就在於,北方戰亂不斷,從來沒有一個穩定的讀書環境,而北方考生又正值青年,
一場大仗打下來,這些北方考生就是戰時入伍、閑時耕農的主力軍。
這麽多事情分心,北方考生能學得進去習嗎?
所以,這就是客觀因素的問題,並不是北方考生天生腦子就笨。
而北方考生生氣的是,南方考生絲毫不考慮北方戰亂的情況,就覺得南方考生高北方考生一頭,南方考生就是比北方考生聰明,北方考生腦袋笨還想要開小灶。
所以,北方考生就很不爽,
憑什麽我們保家衛國,沒有優待也就算了,還要受著南方考生的嘲諷?
南方的考生訴求是什麽呢,那就是保證科舉公平,
在他們看來,朝廷是在有意地偏向北方考生,既然是考試,那就別扯什麽沒用的,一切在試卷上見真章!
況且,南方考生有著足夠的自信,隻要科舉公平,那麽中舉的一定都是南方考生,
也確實如他們所想,這幾年的整體形勢,便是中舉之人,南方考生遠遠多於北方考生。
而北方考生不服氣,在南方考生看來就是技不如人的撒潑打滾,
如果北方考生這麽一鬧,朝廷就向著他們,那科舉還有公平可言嗎?!
而老朱的想法就更簡單了,科舉公不公平在老朱看來都是次要的,
老朱在意的是平衡,而並非公平。
科舉讀出來的人都是官場的預備役,也就是說,科舉的最終結果是做官,而南方考生過多,這些南方考生進入官場做官之後,便是南方派係的官員,
北方考生進入官場之後,就是北方派係的官員,
莫要以為官場上那些官員就是鐵板一塊,如今洪武朝官場之上那是門派樹立,而分派的基礎邏輯無非兩點,
一是門第,二是地域。
何謂門第,如果某位二品大臣,當過科舉鄉試的主考官,若是在這次鄉試中有兩人進入了殿試環節,那這兩人就是這位主考官的門生,
今後若是做了官,是要向主考官上門道謝的,而自然而然,這些新晉官員就是這位二品大臣一派的,
再算上,
同朝其他官員的孩子要照顧吧,
自家後生要照顧吧,
欠人家人情就得照顧人家孩子吧,
算來算去,這些官員你來我往,就形成了一個官僚派係。
而按地域劃分派係,那就更簡單了,你是哪的人,就是哪派,
若是再任由科舉這般發展下去,不出三屆科舉,朝堂上將滿是南人,
這是老朱做為皇帝絕對不能忍受的事情!
所以,老朱才會在南北榜案中,冒天下之大不韙,重新畫榜,盡取北人。
總的來說,
北方考生要出一口氣,
南方考生要一個公平,
老朱要得是平衡,
既然三方的需求都明確了,那麽就好辦了,
加分!
如果家中有抗元而死的家屬,或是自己在五年內參加過戰爭,那便可將整體成績提一等,
乙中可提為乙上,乙上可提為甲下,
如果南方考生不服氣,很簡單,這個加分政策並沒有規定南北方地域,你想加分,那你就去打仗嘍。
另外,位置偏遠的地方也要加分,例如燕地、雲南、東北等地方,
這就存在一個教育資源的問題,地方越偏遠教育資源越是落後,莫說和南方遍地學堂相比,就說偌大的燕地,也就隻有一個白馬書院算是正經的學堂。
可見教育資源已經懸殊到了什麽地步,
當然,如果南方考生也想加分,隻要在上述偏遠地區居住兩年,在於此地科舉便是,同樣沒有限製條件。
……
劉秀撚起筆文如泉湧,實在是現代的考試體係太過完善了,劉秀隻要結合大明的情況稍微一改,拿來就能用得上!
而劉秀此刻沒想到的,這篇策論,將會給整個大明帶來怎樣的衝擊,
大明第一策論正在創作中!
啪!
劉秀放下筆,抖開試卷,鄉試的試題已經全部答完。
寫第四題的時候,全程沒有停頓過一次,通篇行雲流水,不過,劉秀在沒有看一眼,而是直接趴下睡覺了。
約莫睡了個三四個時辰,劉秀睜開眼,又把試卷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簡單修改了幾個錯字之後,這篇試卷便徹底完成了!
等到劉秀剛放下試卷,燕王的聲音響起,
“考試,結束!”
後來到了實在沒辦法的時候,老朱也隻能一殺了之,
可,終大明一朝,始終沒有解決南北考生對立的問題。
誰也給不出一個大家都滿意的處理方案!
這題,無解!
而宋瓚雖然稱劉秀為大治大亂之人,但也不想劉秀因為一篇文章倒在這裏,
敢碰南北科舉這件事,結局無非就是一個,
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個遍!
最後,在官場舉步維艱!
當然,這還算是好的結局,最有可能的是,被陛下以空談國事為由砍掉腦袋!
雖說劉秀從陛下的屠刀下逃出過一次,但那也是湊巧發現了大明的財政問題,這樣的機會乃是千載難逢,
如果大明真有那麽多動搖國本的大問題等著劉秀說出來,那大明朝可真是爛透了!
總之,劉秀如果寫這篇對策,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甚至會影響到出卷人和主考官,老朱從來不吝嗇什麽連坐,也不忌諱從上到下殺個遍,
“殿下,這恐怕會禍及到您啊!”
宋瓚聲音顫抖,一改平日高冷的做派,他也是人,這迴他是真怕了!
老四閉目,眼皮確是控製不住的狂跳,許久,聲音沙啞地開口道,
“讓他寫完。”
而此時考場之下的劉秀,倒顯得極其放鬆,
南北科舉問題確實無解,但此無解是在古代無解,
而在現代卻有了解決方法。
現代疆土麵積更大,各省各民族形勢更加複雜,可比明朝單單南北方之爭要複雜得多,怎麽現代就沒有這麽矛盾?
答案就在高考之中!
那就是加分體製!
其實,各方的訴求極其明確,
北方考生並非是想要在科舉中,有人給他們開小灶,北方整體的考生質量確實不如南方考生,這點北方考生從來沒有否認過。
可問題就在於,北方戰亂不斷,從來沒有一個穩定的讀書環境,而北方考生又正值青年,
一場大仗打下來,這些北方考生就是戰時入伍、閑時耕農的主力軍。
這麽多事情分心,北方考生能學得進去習嗎?
所以,這就是客觀因素的問題,並不是北方考生天生腦子就笨。
而北方考生生氣的是,南方考生絲毫不考慮北方戰亂的情況,就覺得南方考生高北方考生一頭,南方考生就是比北方考生聰明,北方考生腦袋笨還想要開小灶。
所以,北方考生就很不爽,
憑什麽我們保家衛國,沒有優待也就算了,還要受著南方考生的嘲諷?
南方的考生訴求是什麽呢,那就是保證科舉公平,
在他們看來,朝廷是在有意地偏向北方考生,既然是考試,那就別扯什麽沒用的,一切在試卷上見真章!
況且,南方考生有著足夠的自信,隻要科舉公平,那麽中舉的一定都是南方考生,
也確實如他們所想,這幾年的整體形勢,便是中舉之人,南方考生遠遠多於北方考生。
而北方考生不服氣,在南方考生看來就是技不如人的撒潑打滾,
如果北方考生這麽一鬧,朝廷就向著他們,那科舉還有公平可言嗎?!
而老朱的想法就更簡單了,科舉公不公平在老朱看來都是次要的,
老朱在意的是平衡,而並非公平。
科舉讀出來的人都是官場的預備役,也就是說,科舉的最終結果是做官,而南方考生過多,這些南方考生進入官場做官之後,便是南方派係的官員,
北方考生進入官場之後,就是北方派係的官員,
莫要以為官場上那些官員就是鐵板一塊,如今洪武朝官場之上那是門派樹立,而分派的基礎邏輯無非兩點,
一是門第,二是地域。
何謂門第,如果某位二品大臣,當過科舉鄉試的主考官,若是在這次鄉試中有兩人進入了殿試環節,那這兩人就是這位主考官的門生,
今後若是做了官,是要向主考官上門道謝的,而自然而然,這些新晉官員就是這位二品大臣一派的,
再算上,
同朝其他官員的孩子要照顧吧,
自家後生要照顧吧,
欠人家人情就得照顧人家孩子吧,
算來算去,這些官員你來我往,就形成了一個官僚派係。
而按地域劃分派係,那就更簡單了,你是哪的人,就是哪派,
若是再任由科舉這般發展下去,不出三屆科舉,朝堂上將滿是南人,
這是老朱做為皇帝絕對不能忍受的事情!
所以,老朱才會在南北榜案中,冒天下之大不韙,重新畫榜,盡取北人。
總的來說,
北方考生要出一口氣,
南方考生要一個公平,
老朱要得是平衡,
既然三方的需求都明確了,那麽就好辦了,
加分!
如果家中有抗元而死的家屬,或是自己在五年內參加過戰爭,那便可將整體成績提一等,
乙中可提為乙上,乙上可提為甲下,
如果南方考生不服氣,很簡單,這個加分政策並沒有規定南北方地域,你想加分,那你就去打仗嘍。
另外,位置偏遠的地方也要加分,例如燕地、雲南、東北等地方,
這就存在一個教育資源的問題,地方越偏遠教育資源越是落後,莫說和南方遍地學堂相比,就說偌大的燕地,也就隻有一個白馬書院算是正經的學堂。
可見教育資源已經懸殊到了什麽地步,
當然,如果南方考生也想加分,隻要在上述偏遠地區居住兩年,在於此地科舉便是,同樣沒有限製條件。
……
劉秀撚起筆文如泉湧,實在是現代的考試體係太過完善了,劉秀隻要結合大明的情況稍微一改,拿來就能用得上!
而劉秀此刻沒想到的,這篇策論,將會給整個大明帶來怎樣的衝擊,
大明第一策論正在創作中!
啪!
劉秀放下筆,抖開試卷,鄉試的試題已經全部答完。
寫第四題的時候,全程沒有停頓過一次,通篇行雲流水,不過,劉秀在沒有看一眼,而是直接趴下睡覺了。
約莫睡了個三四個時辰,劉秀睜開眼,又把試卷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簡單修改了幾個錯字之後,這篇試卷便徹底完成了!
等到劉秀剛放下試卷,燕王的聲音響起,
“考試,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