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吳地的九品中正(一)


    如今魏國天子的目光似乎在盯著西方,而在魏國南部荊州、湘州,這塊新附的領地卻在悄然醞釀著什麽。


    零陵郡治,泉陵縣。


    黃倉登上一輛牛車,一路朝縣城的中心街道而去。


    車上,他還不忘整理著儀容,因為今日他要去郡守府衙大堂參加中正評品。


    荊州被魏國武力征服後,九品中正的選官製度便自然而然的在吳地推行。


    黃倉是孫氏元勳黃蓋的曾孫,祖父是故南郡太守黃柄。


    祖父黃柄去世後,阿父黃維襲爵為關內侯,但卻因為江東政治動蕩,不仕,歸鄉經營家業。


    黃蓋雖出身貧寒,但經過兩三代人在吳做官,即便子嗣未受重用,在零陵當地算是個寒門士族。


    黃維聽聞九品中正是為了選拔德充才盛、賢有識鑒之人,即注重德才並舉的人才。


    耳聞不如一見,於是讓十七歲的兒子黃倉去試試水。


    牛車在太守府前停下,黃倉下了車,遠遠瞧見門口已然聚集了不少年輕子弟。


    零陵的士族豪強雖說跟江東的陸、陸、朱、張相比完全就是破落戶,但九品中正是以郡為單位品評,到場的都隻是本郡人,黃倉心中覺著這項製度還挺公平的。


    不多時,從太守府裏走出幾個官吏,將眾人引到府內,於一間大堂外停下。


    其中一人上前說道:


    “我乃零陵太守府從事鄭楷,奉鍾府君之命安排今日評品之事,諸位稍安勿躁,勿要喧嘩,待叫到名字後進來便是。”


    鄭從事說罷,拿起名冊開始點名。


    黃倉時不時踮起腳尖,看著進進出出的士子,心中有些期待。


    魏國的中正官分為州大中正和郡中正。


    大小中正的任命一般由司徒掌管,而擔任評品的中正官是有要求的。


    一般來說中正官須為本地人,即與被品評的士族同屬一州或一郡。


    本地人或多或少對本地士子更為熟悉,並且也是為了避免中正官對當地士子有地域歧視。


    但,凡事總有例外。


    魏國的九品中正已經施行了快三十年,已有成熟的運行體係。


    而荊、湘二州畢竟屬於被武力統治的地區,歸附時間不長,所以各郡的中正官皆由北人擔任。


    “泉陵黃倉!”


    不知過了多久,黃倉終於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在。”他應了一聲,跟著小吏走進了府堂。


    堂上正中央坐著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官員,黃倉悄悄打量了一眼,不出意外這便是零陵太守兼地方中正,潁川鍾氏的鍾朗。


    鍾朗的身旁則是坐著其他幾位,有零陵當地的名士,有郡丞和幾個隨行官員。


    “仆黃倉,拜見鍾府君。”


    鍾朗懶洋洋地看了他一眼,道:“呈上來吧。”


    黃倉連忙呈上一份冊書,上麵是黃倉的基本信息,便於中正官查閱。


    “小郎君今年十七歲?”開口的是郡丞崔祜。


    “正是。”


    “泉陵黃氏.....”崔祜翻看著他的冊書念叨了一句,轉頭看向鍾朗,略帶鄙夷地輕聲道:


    “在當地勉強算個土豪,但這點體量放在河南、河北與山野村夫無異。”


    “那能怎麽辦?”鍾朗道,“江左本就是蠻夷之地,能有什麽體量?江夏、吳郡尚不如河南小郡,何況零陵乎?”


    “莫非零陵就沒有像樣點的大族?”


    “這已經是矮子裏拔高個了。”


    二人交談的聲音越來越大,甚至堂下的黃倉都聽了個七七八八。


    這讓他心裏很不舒服,仿佛有根刺紮入心口。


    然而一旁的零陵本地名士卻一言不發,大抵是個充場麵的擺設,話語權完全在北地人手裏。


    不多時,堂上二人停止了談論。


    鍾朗開口問道:“不知令尊姓甚名誰,官居何職?祖上可有淵源?一一說來。”


    “家父諱維,不仕,現在湘林塢經營田產。祖上......”


    黃倉說起這個還是有幾分底氣,祖上至少做過二千石,還有曾祖黃蓋那樣的名將。


    然而鍾朗聽完後卻是捋著胡須,淡淡地說:“本府知道了。”


    隨後給了郡丞一個眼神,崔祜心領神會,在竹簡上寫了一個“下中”。


    此為第八品,在中正製度下,五品以下基本與官無緣。


    “好了。”鍾朗道,“此次評品結束,你可以退下了。”


    黃倉一愣,這就完了?


    不甘如此的他,連忙開口問道:“府君,仆聽聞九品中正不單單隻看門第,還要考察才能與德行才對吧,為何會匆忙結束?”


    鍾朗並未對年輕人的無禮而動怒,最近他不止一直聽到當地士子們的抱怨,早已習慣。


    在他看來,吳地士人不過蠻夷而已,即便是吳郡陸氏在這裏,他也不會高看一眼,跟他們爭論是自降身份。


    “德行方麵本府已從韓君那裏了解一二。”鍾朗說著,看了一眼此前一言不發的當地名士。


    這名士悻悻然地點頭稱是。


    鍾朗接著說道:“你的門第和言談舉止今日我等也清楚了,三項中的兩項已考察完畢,基本可以確定品級,至於才能最多是錦上添花。”


    “這是什麽道理?”黃倉不忿道,“難道才能不是最重要的嗎?”


    鍾朗笑而不語,懶得與年輕人計較,隻是揮了揮手:“退下吧。”


    若是在北地,地方中正大多還是會走完流程,至少給寒門士子留個念想。


    但在吳地,這些北地士族出身的中正官根本不願意跟他們多費口舌。


    黃倉咬了咬牙,想罵卻不敢出聲,隻道:“仆告退。”


    隨後大步離開了府堂。


    幾日後,黃倉得知了自己的評級,果然是下品。


    他本來不打算跟阿父提品評現場的事,但在再三追問下終於是交待了實情。


    黃維聽聞後破口大罵:“我原本以為這是什麽好製度,現在看來狗屁不是!”


    “以前賀太守主政時,曾辟我為郡都尉,我嫌麻煩就沒有答應。誰成想零陵落到魏國手裏,我兒子連個小官都做不了?”


    在吳國,像黃維這樣的地方大戶隻要有糧有私兵,就會享有一定特權,盡管上升通道依舊有限,但吳國承認他們私兵部曲的世襲,換誰執政地方都不會不給他們麵子。


    偏偏弄個九品中正,給自己兒子定個下中品,這不是侮辱人嗎!


    “去他媽的九品中正!”黃維大罵一句,轉身對兒子說:“這魏國的官,不當也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小春偷帶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小春偷帶魚並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