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江東的壓力


    建業的晨霧還未散盡,一駕玄漆牛車碾過濡濕的街麵,於丞相府前停下。


    丞相府的侍衛們站姿筆挺,身著甲胄,目不斜視。


    牛車前的小吏踏上台階,遞上名刺。


    侍衛隻看了眼名刺上的姓氏,便知道此為大員拜訪無須刻意通稟,轉身打開了府門。


    滕胤走下牛車,相府侍衛齊齊拱手。


    滕胤頷首,闊步走進相府府院。


    “衛將軍。”


    府堂前,丞相府司馬李衡遙遙一拜。


    “李司馬,丞相可在府堂?”


    “在,丞相今日很早就起了。”李衡伸手邀請,“請隨下官來。”


    兩人走進府堂。


    諸葛恪坐在案前,手中捧著一卷冊子,餘光掃見二人後,捋著短須道:“看來承嗣已經知道了。”


    他擺了擺手,示意二人入座。


    滕胤端坐下來,隨即開口:“吳、漢、魏三國並立二十載,誰能想到魏國竟然換了姓。”


    “嗬嗬。”諸葛恪略帶嘲諷的語氣說道,“曹氏乃閹宦之後,祖上本就亂七八糟,如今被人鑽了空子,實屬尋常。”


    “話不能這麽說。”滕胤道,“‘夏侯’在魏本就是宗室,隻是這個宗室,怎麽說呢...哎,糊塗賬罷了。”


    諸葛恪眼珠微微一轉,問道:“篡位稱帝這麽大的事,曹氏難道沒有反抗?”


    “想必丞相是知道的。夏侯獻為了拉攏曹氏宗親,將秦朗、曹爽、曹肇、曹纂甚至是曹操的親生兒子曹宇都賜姓夏侯。”


    “曹氏掌握實權的幾位都站了夏侯獻一邊,其他的那些宗室本就活得不如豬狗,號召力和實力一樣都沒有。”


    很顯然,滕胤對曹氏諸侯持悲觀態度。


    諸葛恪昨日得知這個重磅消息後幾乎夙夜未眠,但今晨依舊起得很早,心裏一直在思索如何利用魏國這番動蕩。


    可是到底稱得上的一場動蕩嗎?


    有時候旁觀者不一定清,反而會不知全貌。


    人心隔肚皮,諸葛恪此刻有點看不清魏國的局勢。


    “不如派人去試探試探?”過不多時,諸葛恪突然提議道。


    “丞相何意?”


    “我是不太相信,曹操、曹丕的兒子中沒有一個無動於衷,坐視夏侯家篡位。”諸葛恪想了想,說出一個名字,“楚王曹彪如何?”


    滕胤聽過這個名字,思索一陣,卻是搖頭:“曹彪的封地是在壽春不錯,可他空有名頭,毫無實權,甚至不如一郡太守。”


    諸葛恪眉頭皺起,有些不太高興。


    他很討厭自己說個什麽,還沒施行下麵就開始反對。


    也就是看在滕胤是自己心腹,他每次率軍出征都是滕胤留守建業,否則這會兒他就要破口大罵了。


    “且先接觸看看吧。”


    諸葛恪是個雷厲風行的性格,滕胤不好推辭,隻能先嚐試一下。


    數日後,滕胤再次拜訪丞相府。


    “丞相,不用接觸了。”滕胤一來,便帶來一個壞消息。


    諸葛恪正吃著暮食,用調羹抿了一口湯,頭也不抬:“怎麽?”


    滕胤道:“曹彪已經遷離了封地,據我們安插在壽春城中的人說,應是遷去河間。”


    “河間?”諸葛恪放下調羹,一臉不解:“曹彪不是曹氏大宗嗎?”


    滕胤分析道:“許是降爵了。”


    諸葛恪沉默了一陣,唿出一口氣:“也對。夏侯獻狡詐之徒,豈會保留曹氏親王的大義。”


    滕胤又推測道:“曹彪如此,其他宗王必然都差不多。夏侯獻將他們遷入魏國腹地,我們就算想做些手腳也無能為力了。”


    “隻能暫且如此了。”諸葛恪有些難過,剛剛燃起的希望之火,竟是快速破滅。


    不過他至少不那麽憋屈,畢竟嚐試過後發現行不通,他可以接受。但試都不試就被否決,他不能忍受。


    府堂內陷入好一陣的平靜。


    滕胤幾番猶豫,輕聲開口:“丞相,我有一事不吐不快。”


    “講。”諸葛恪繼續吃起飯來。


    “如今朝中上下對對外征伐之事很是抵觸,陛下也表示這些年江東元氣大傷,應當休養生息,保存實力。”


    “就算魏國真發生動蕩,丞相想要出兵也會受到很大的阻力。萬一....我是說萬一無所斬獲,丞相在朝中的威望就會大跌。”


    “哼!”諸葛恪把調羹往碗裏一擲,頓時沒了吃飯的心情。


    “廟堂裏那些所謂的江東名士,不過腐儒爾。”


    “陛下跟江東人走的太近,被他們裹挾了尚不自知。當初先帝為何要扶持魯王?不正是怕這個嗎!”


    滕胤早已習慣了諸葛恪的性格,並未少見多怪,隻歎息道:“唉,我等客居江東本就是沒辦法的事。”


    諸葛恪走下台階,滕胤也立刻起身,站至一旁。


    “承嗣啊。”諸葛恪道,“我是有私心不假.....我想攻下淮泗、徐揚,建立功業,可這其中亦是有公心的!”


    “江東本就偏安一隅,如果放在以前仗著大江天塹,據守個二十年不成問題。”


    “到那時候,你我或許已入土為安,後麵的事與你我何幹?”


    “可現在呢?”


    諸葛恪的語氣加重了幾分。


    “荊州盡失,大江天塹不在。魏國想哪天東下就哪天東下,屆時如何?不如直接開城投降。”


    滕胤拱著手,默不作聲地聽著。


    這些話他似乎已經聽過不少遍了。


    曾幾何時,諸葛恪還說過“諸葛亮僅以一州之力就能喊出克複中原,王業不偏安的口號,頻頻北伐,我也姓諸葛,如何能做縮頭烏龜!”


    那時滕胤隻能心中暗想:諸葛亮都做不到的事,你又何必勉強呢。


    但他卻是認同諸葛恪此時的想法。


    如今什麽都不做就是慢性死亡,而尋求時機給魏國點壓力,說不定能讓吳國的國祚長久一些。


    當然,如果玩砸了,直接猝死亡國也是有可能的。


    “不說這個了。”諸葛恪冷靜了下來,他走了兩步問道:“諸王遷徙之事有眉目了嗎?”


    此前,諸葛恪因夏侯篡位之事產生警惕,又見魏國遷徙曹氏宗親。


    他覺得孫氏宗王在大江沿岸的戰略要地十分紮眼,遂下令讓諸王遷徙。


    滕胤說道:“目前大部分宗王已開始著手準備,琅琊王休已徙至丹陽。唯獨齊王奮,不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小春偷帶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小春偷帶魚並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