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侍中,大將軍在府院竹林中下棋,請隨下官來。”


    “有勞了。”


    身穿青色深衣、風度翩翩的諸葛瞻微微頷首,他向對方執了一禮,隨後踏入府內。


    他乃諸葛武侯之子,在諸葛亮繼子諸葛喬早逝後,作為丞相長子,從小便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諸葛瞻十七歲迎娶公主,任騎都尉,次年便升為羽林中郎將,後多次升遷,如今越升侍中之位,成了劉禪的近臣。


    今年年僅二十一歲。


    諸葛亮在蜀中受人敬仰,追思異常.....


    人們愛屋及烏,故而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雖非瞻所建倡,百姓皆傳相告曰:“葛侯之所為也。”


    繞過正堂,越過廊亭,諸葛瞻來到的竹林,遠遠看見兩位公卿正在對弈。


    費禕遙見諸葛瞻身影,揮了揮手中羽扇。


    諸葛瞻走至近前,拜禮道:“費公、呂令公。”


    “思遠來得正好。”費禕的笑容如春風般和煦,“不如陪老夫下一盤棋?”


    諸葛瞻身材隨父,個頭很高,並且他氣質儒雅,頗有武侯年輕時幾分神韻。


    時年諸葛瞻出生之際,費禕作為相府參軍隨諸葛亮屯於漢中。


    那時為諸葛瞻取名之時,費禕、蔣琬、馬謖、楊儀等人皆“出謀劃策”。


    然武侯最終皆未采納,自己定了一個“瞻”字,有為高瞻遠矚之意。


    看著這孩子一天天長大,變成了如今的謙謙君子,而當年漢中的那些人,如今隻剩下了自己,費禕滿是感慨。


    “費公,請恕下官攪了您的雅興,下官此行是為公事而來。”諸葛瞻恭敬地說道。


    費禕將棋盤上的棋子拿起,一個一個地放迴棋簍,淡淡道:“所為何事?”


    諸葛瞻道:“費公不常在成都,陛下近日聽聞魏、吳之動蕩,憂心忡忡....尤其是曹魏雍涼連換兩將,陛下想請您進宮問計,看費公對此事有何見地。”


    費禕含笑道:“巧了,老夫正欲明日進宮,為陛下解惑....”


    “思遠如若今日迴宮麵聖,不妨轉告陛下,漢中‘重門’,各據險要,白帝虎踞夔門,易守難攻。”


    “魏、吳家事難斷,短期能不會有戰,叫陛下寬心。”


    “是。”諸葛瞻拱手,“那下官先告辭了。”


    “好。”費禕點點頭,繼續收拾著棋盤上的棋子。


    直到全部收納完畢,諸葛瞻的身影也消失在竹林之中,才對呂乂說道:“陛下這是想問我,何時迴漢中。”


    呂乂望著幹淨的棋盤,不知所言。


    送別呂乂後,費禕請了一位相士來到府上。


    此人擅長望氣,即觀雲氣測人之吉兇。


    一番占卜後,那相士對費禕道:“都邑無宰相位。”


    費禕苦笑,決定處理完朝中諸事後,複屯漢中。


    .......


    諸葛瞻向劉禪轉告了費禕的話後,便離開了宮城。


    駕車來到位於成都城西南的一座道館。


    此觀名叫朝真觀,建於蜀漢建興十一年,道觀建築宏大,有藏經閣、仙祠、雲堂、大殿、配殿、茶寮、方丈之室等。


    咚!


    午時,一聲肅穆的鍾聲在道觀中響起。


    伴隨著這聲鍾響,諸葛瞻邁入了正殿。。


    “諸葛君。”一中年道士手持拂塵,揖禮道。


    “敢問道長,她人在何處?”諸葛瞻認得這中年道人,出口便問,知道對方一定知道他在找誰。


    “諸葛君可是找乘煙子?”


    諸葛瞻微微點頭。


    中年道人將拂塵搭在臂彎,微微側身:“乘煙子在二樓邸閣,君可自去。”


    踏踏踏~


    諸葛瞻拜別道長,順著木梯向二樓攀去。


    走完最後一階樓梯,一間寬敞的閣邸映入眼簾,但此間光線昏暗,看不清全貌。


    他本能地向著閣外光源處一望,發現有一道倩影。


    緩緩走去,來到閣樓的露台,那女子正立在欄杆處,身穿素雅的白色道袍。


    “阿果。”


    諸葛瞻喚了一聲。


    諸葛果轉過了身子。


    她今年剛滿十八,肌膚白玉無瑕,純白的束帶係在腰間,勾勒出纖細的身段。


    烏黑的青絲挽起,挽成玲瓏小巧的“丸子頭”,配合著蓮花冠,可謂仙氣飄飄,同時還帶著幾分清冷。


    傳說當年她出生時,成都郊外仙氣縹緲、白鶴環繞。


    “阿兄。”


    諸葛果眼中閃過一絲落寞,她知道對方三番兩次來找她是為了何事,還沒等對方開口,她便堅決地說道:


    “我一心向道,此生不會嫁人的,阿兄若還是為此事而來,就請迴吧。”


    她的語氣有種拒人千裏之外的感覺。


    然而諸葛瞻卻不吃她這一套,頓時以大人的口吻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何況你是我諸葛家的女子,定能找一良婿,又何苦是追求那虛無縹緲的東西。”


    “阿兄,你不懂我。”諸葛果清清冷冷地說道,似乎早已看破紅塵。


    諸葛瞻臉上閃過一絲不悅:“是,我是不懂你,我也不想懂。”


    “我隻知道,當今天下紛亂,益州疲弊,我諸葛家當不改父誌,內不負國,外據強敵,方能忠孝存焉。”


    縱使阿兄說得慷慨激昂,卻打動不了她。


    “那是阿兄的誌向,不是我的。”


    就在這時,身後傳來一道聲音。


    “乘煙子,車駕已在觀外備下,敢問仙姑何時起行?”


    沒等妹妹迴話,諸葛瞻瞪著眼睛,訝異道:“起行?你要去何處?”


    “漢中。”諸葛果簡單答道,她想著反正今日便要辭行,不妨跟兄長說清楚。“我要加入正一道。”


    她步履輕盈地走了兩步,衣袖隨風搖曳。


    “張仙姑於觀子山得道飛升,傳聞她曾浣衣於山下,有白霧蒙身,因而孕焉,得龍子一雙,遂送於漢水之濱,女殯於山,後數有龍至,其墓前成溪。”


    諸葛瞻還在思索著這虛乎縹緲的故事,迴過神來妹妹卻已不見了蹤影。


    ..........


    洛陽,丞相府。


    “修道?”


    夏侯獻若有所思地看著席間的曹宇,“想不到舅父竟然對此有興趣?”


    曹宇喝了一口酒,麵色微醺道:“奉明可有興趣入道?”


    “我可不入。”夏侯獻當即擺手,而後打趣地說:“我不過凡塵俗子,眼中隻有世俗之物。”


    曹宇笑了笑:“老實說,我也沒興趣,隻是.....”


    他歎了口氣,“不知奉明可聽說過張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小春偷帶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小春偷帶魚並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