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王祥:我太想進步了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 作者:韓小春偷帶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偃師縣。
縣令王祥坐於案前,理著墨寶。
忽有縣吏進來,拱手一禮:“縣尊,杜府君有公文下達。”
“拿來。”王祥置下狼毫,頷首看去。
拆開查閱,王祥的眉頭不由得皺起。
緝拿嫌犯司馬師?
他知道太傅發妻葬於首陽,其子師為母守孝三年,時常往返於洛。
聽說司馬師在城南置了一間別業,這些年不飲酒、不食肉,不行房事。
王祥以“孝”得望,對這樣一位後生,多了幾分賞識。
可如今怎麽成了嫌犯?
暫理不清頭緒,他擺了擺手對那縣吏道:“本縣知道了,叫吳縣尉來見我。”
“唯。”
王祥捏著文書想了想,此事必是涉及朝堂之爭,不是他一介小官能左右的,認真完成上級的命令就行。
不多時,有人來到了縣衙府堂,不是縣尉吳彪,卻還是方才那縣吏。
王祥略帶疑惑地看著他。
那縣吏開口:“有人自稱是校事府的,求見縣尊。”
王祥更加疑惑了,但也沒多猶豫,一抬手:“請他進來。”
校事府吏韓猛是個刀疤臉,一看都不是善茬,進到縣衙府堂往那一站,便讓引他入內的縣吏感到滿滿的壓迫感。
王祥倒是不懼,他都六十幾歲的人了,什麽沒見過。
文皇帝在位時,呂虔曾任徐州刺史,而王祥應征做了徐州別駕。
呂虔賞識他的才能,把州征諸事交給王祥打理,當時盜寇四處橫行,王祥率領並鼓勵士兵,討伐盜寇,將其一一擊破,州內因而清靜無事,政令教化也推行無阻。
甚至百姓編歌唱道:“海沂之康,實賴王祥。邦國不空,別駕之功。”
呂虔有一把佩刀,找工匠觀看,稱擁有此刀者日後會登三公之位。
呂虔對王祥道說,自己不是可以做三公的人,這刀對他來說有害無益,而王祥有公輔的器量,所以送給他。
蹉跎了大半生,許多人甚至都活不到王祥如今這個年紀。
雖然現在隻是一個小小的縣令,但他心中仍有一個“三公夢”。
“王縣令,我奉我家府君之命,前來捉拿嫌犯司馬師,需要你的配合。”
韓猛的語氣很不客氣,校事府的人一向如此,他們視百官如糞土,隻聽令上級命令。
王祥不卑不亢:“自當如此,既然司馬師在偃師縣內,本縣定會全力配合。”
“好,那就請王縣令派縣兵全城搜捕嫌犯。”
王祥欣然應下,待韓猛走後,他捋著灰白的胡須暗自思考。
河南尹杜公的緝捕文書屬於最正常的流程,他聽令於杜恕自然最為穩妥。
按理說,校事府既然也參與了此案,他們完全可以自行緝捕,沒道理來找他偃師縣令啊。
此事有蹊蹺,莫非校事府把人跟丟了?
還是理不清頭緒,索性先派人把人拿了吧。
下午,偃師縣縣尉吳彪迴到了縣衙,臉上滿是警惕,似乎是怕縣尊治罪。
“呃..縣尊,卑職帶人搜了嫌犯司馬師的住所,院內空無一人。”
王祥捋著白須,“會不會去首陽山祭奠了?”
“應該不會,卑職問了城門吏,司馬師今日沒有出城。”
“可封鎖了城門?”王祥問。
“沒有。”吳彪道:“卑職隻是讓城門吏嚴格盤查過所,手續不齊的通通扣押了。”
“你糊塗啊。”王祥麵露憂慮之色,“司馬師來偃師帶著不少部曲家奴,以他司馬氏的人脈,搞一張商旅的過所是什麽難事嗎?”
“呃....縣尊有所不知。”
見對方支支吾吾的,王祥大聲道:“有話就說!”
吳彪拱手道:“縣尊,卑職一開始確實打算關閉城門,嚴令任何人出入的,但校事府的人突然找上卑職,稱如此行事,妨礙了他們做事,叫我們不準擅關城門。”
“嗯??”
王祥之前就覺得此事沒那麽簡單,現在他忽然感覺這一向下手狠辣的校事府,怎麽充當著“豬隊友”的角色。
“縣尊!”
縣吏跑了進來。
“何事急急忙忙的?”王祥抬頭看去。
縣吏道:“廷尉寺從洛陽派了人來。”
“人在何處?”
“就在縣衙外。”
“還不快請!”
王祥說完,索性起身大步向堂外走去。
廷尉丞徐正今年五十多歲,十幾歲時便在鍾繇麾下任職,後來跟過高柔,現在是廷尉卿鍾毓的得力幹將。
他剛進縣衙便看見王祥親自前來迎接。
“不知公姓名?”王祥問道。
“廷尉丞徐正。”
“徐公。”王祥有禮道,“莫非你也是為司馬師一事而來?”
“正是。”徐正為人謙遜,廷尉乃正規司法部門,跟校事府這種“孤臣”部門還是有所不同。
“本官已派人搜查了司馬師在縣城的住處,城外首陽山也去了,但一無所獲,所以前來跟王縣令打聽打聽,不知司馬師平時在偃師可有什麽親近之人?”
王祥想了想道:“司馬師常在兩地往返,至於親近之人嘛...在此案之前,他又不是嫌犯,我並未刻意去關注其人。”
“是麽。”徐正道,“那打擾了,本官還有公事,告辭。”
“恕不遠送。”王祥拱手,之後轉身迴到縣衙府堂。
縣尉吳彪走上前詢問:“縣尊,是否派人去官道上追捕?或者把此事告知廷尉和校事府,這樣一來人手也足夠,嫌犯既然化作商旅,必然不會走太快。”
“不必。”王祥卻是一擺手,“如果司馬師今日一早就走了,此刻八成已經到了他縣的境域,我縣就不便再插手。”
吳彪若有所思,不置可否。
他想,這可是大功一件啊,縣尊為何一副不上心的樣子。
“好了,你先下去吧。”
“唯。”
待吳彪離去,王祥捋著白須思考了許久,終於是想明白了。
小小的偃師縣今日竟然如此熱鬧,事出反常必有妖。
校事府乃是夏侯丞相心腹,自然是替丞相辦事。
廷尉鍾毓乃是前太傅鍾繇之子,鍾繇曾與當朝太傅司馬懿交情匪淺,而潁川鍾氏、陳氏、荀氏之祖輩都與太傅關係不錯。
如果說鍾毓是為太傅辦事,那就說得通了。
那麽問題來了,太傅為何要抓自己兒子,而丞相卻反而要留個漏洞呢?
這個原因他還是想不明白,但他能想明白的是,自己該做什麽。
如今太傅失勢已久,丞相才是朝堂所望,身為名士的他雖不至於明著幫丞相做事,但卻可以消極怠工。
反正這麽多互不統屬的部門都插手此案,就算出了差錯,也是互相推諉,到最後不了了之。
縣令王祥坐於案前,理著墨寶。
忽有縣吏進來,拱手一禮:“縣尊,杜府君有公文下達。”
“拿來。”王祥置下狼毫,頷首看去。
拆開查閱,王祥的眉頭不由得皺起。
緝拿嫌犯司馬師?
他知道太傅發妻葬於首陽,其子師為母守孝三年,時常往返於洛。
聽說司馬師在城南置了一間別業,這些年不飲酒、不食肉,不行房事。
王祥以“孝”得望,對這樣一位後生,多了幾分賞識。
可如今怎麽成了嫌犯?
暫理不清頭緒,他擺了擺手對那縣吏道:“本縣知道了,叫吳縣尉來見我。”
“唯。”
王祥捏著文書想了想,此事必是涉及朝堂之爭,不是他一介小官能左右的,認真完成上級的命令就行。
不多時,有人來到了縣衙府堂,不是縣尉吳彪,卻還是方才那縣吏。
王祥略帶疑惑地看著他。
那縣吏開口:“有人自稱是校事府的,求見縣尊。”
王祥更加疑惑了,但也沒多猶豫,一抬手:“請他進來。”
校事府吏韓猛是個刀疤臉,一看都不是善茬,進到縣衙府堂往那一站,便讓引他入內的縣吏感到滿滿的壓迫感。
王祥倒是不懼,他都六十幾歲的人了,什麽沒見過。
文皇帝在位時,呂虔曾任徐州刺史,而王祥應征做了徐州別駕。
呂虔賞識他的才能,把州征諸事交給王祥打理,當時盜寇四處橫行,王祥率領並鼓勵士兵,討伐盜寇,將其一一擊破,州內因而清靜無事,政令教化也推行無阻。
甚至百姓編歌唱道:“海沂之康,實賴王祥。邦國不空,別駕之功。”
呂虔有一把佩刀,找工匠觀看,稱擁有此刀者日後會登三公之位。
呂虔對王祥道說,自己不是可以做三公的人,這刀對他來說有害無益,而王祥有公輔的器量,所以送給他。
蹉跎了大半生,許多人甚至都活不到王祥如今這個年紀。
雖然現在隻是一個小小的縣令,但他心中仍有一個“三公夢”。
“王縣令,我奉我家府君之命,前來捉拿嫌犯司馬師,需要你的配合。”
韓猛的語氣很不客氣,校事府的人一向如此,他們視百官如糞土,隻聽令上級命令。
王祥不卑不亢:“自當如此,既然司馬師在偃師縣內,本縣定會全力配合。”
“好,那就請王縣令派縣兵全城搜捕嫌犯。”
王祥欣然應下,待韓猛走後,他捋著灰白的胡須暗自思考。
河南尹杜公的緝捕文書屬於最正常的流程,他聽令於杜恕自然最為穩妥。
按理說,校事府既然也參與了此案,他們完全可以自行緝捕,沒道理來找他偃師縣令啊。
此事有蹊蹺,莫非校事府把人跟丟了?
還是理不清頭緒,索性先派人把人拿了吧。
下午,偃師縣縣尉吳彪迴到了縣衙,臉上滿是警惕,似乎是怕縣尊治罪。
“呃..縣尊,卑職帶人搜了嫌犯司馬師的住所,院內空無一人。”
王祥捋著白須,“會不會去首陽山祭奠了?”
“應該不會,卑職問了城門吏,司馬師今日沒有出城。”
“可封鎖了城門?”王祥問。
“沒有。”吳彪道:“卑職隻是讓城門吏嚴格盤查過所,手續不齊的通通扣押了。”
“你糊塗啊。”王祥麵露憂慮之色,“司馬師來偃師帶著不少部曲家奴,以他司馬氏的人脈,搞一張商旅的過所是什麽難事嗎?”
“呃....縣尊有所不知。”
見對方支支吾吾的,王祥大聲道:“有話就說!”
吳彪拱手道:“縣尊,卑職一開始確實打算關閉城門,嚴令任何人出入的,但校事府的人突然找上卑職,稱如此行事,妨礙了他們做事,叫我們不準擅關城門。”
“嗯??”
王祥之前就覺得此事沒那麽簡單,現在他忽然感覺這一向下手狠辣的校事府,怎麽充當著“豬隊友”的角色。
“縣尊!”
縣吏跑了進來。
“何事急急忙忙的?”王祥抬頭看去。
縣吏道:“廷尉寺從洛陽派了人來。”
“人在何處?”
“就在縣衙外。”
“還不快請!”
王祥說完,索性起身大步向堂外走去。
廷尉丞徐正今年五十多歲,十幾歲時便在鍾繇麾下任職,後來跟過高柔,現在是廷尉卿鍾毓的得力幹將。
他剛進縣衙便看見王祥親自前來迎接。
“不知公姓名?”王祥問道。
“廷尉丞徐正。”
“徐公。”王祥有禮道,“莫非你也是為司馬師一事而來?”
“正是。”徐正為人謙遜,廷尉乃正規司法部門,跟校事府這種“孤臣”部門還是有所不同。
“本官已派人搜查了司馬師在縣城的住處,城外首陽山也去了,但一無所獲,所以前來跟王縣令打聽打聽,不知司馬師平時在偃師可有什麽親近之人?”
王祥想了想道:“司馬師常在兩地往返,至於親近之人嘛...在此案之前,他又不是嫌犯,我並未刻意去關注其人。”
“是麽。”徐正道,“那打擾了,本官還有公事,告辭。”
“恕不遠送。”王祥拱手,之後轉身迴到縣衙府堂。
縣尉吳彪走上前詢問:“縣尊,是否派人去官道上追捕?或者把此事告知廷尉和校事府,這樣一來人手也足夠,嫌犯既然化作商旅,必然不會走太快。”
“不必。”王祥卻是一擺手,“如果司馬師今日一早就走了,此刻八成已經到了他縣的境域,我縣就不便再插手。”
吳彪若有所思,不置可否。
他想,這可是大功一件啊,縣尊為何一副不上心的樣子。
“好了,你先下去吧。”
“唯。”
待吳彪離去,王祥捋著白須思考了許久,終於是想明白了。
小小的偃師縣今日竟然如此熱鬧,事出反常必有妖。
校事府乃是夏侯丞相心腹,自然是替丞相辦事。
廷尉鍾毓乃是前太傅鍾繇之子,鍾繇曾與當朝太傅司馬懿交情匪淺,而潁川鍾氏、陳氏、荀氏之祖輩都與太傅關係不錯。
如果說鍾毓是為太傅辦事,那就說得通了。
那麽問題來了,太傅為何要抓自己兒子,而丞相卻反而要留個漏洞呢?
這個原因他還是想不明白,但他能想明白的是,自己該做什麽。
如今太傅失勢已久,丞相才是朝堂所望,身為名士的他雖不至於明著幫丞相做事,但卻可以消極怠工。
反正這麽多互不統屬的部門都插手此案,就算出了差錯,也是互相推諉,到最後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