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鴦勾了勾手指。


    其中一個軍士以為是向他邀戰,問道:“我先來?”


    “不。”文鴦傲然道,“一起上。”


    “好家夥!”軍士一名叫蔣虎的,當時便上了頭,覺得這小子太過狂妄,必須給他點教訓。


    身旁軍士伸手一攔,低聲道:“他畢竟是都督之子,打壞了,你我吃不了兜著走,要不算了。”


    蔣虎指著文鴦,側頭對那軍士道:“他剛才自己說的,這是軍中日常操練,無論輕重,一律不罪。”


    文鴦聽見了,再次肯定地說:“沒錯,我文鴦說話算話!”


    “好!”蔣虎掰了掰拳頭,嘴角露出邪笑,鼓動道:“弟兄們,一起上!”


    一聲令下,一名軍士打頭陣,率先一個箭步衝了上去。


    沙包大的拳頭猛然砸向文鴦的左臉,誰知文鴦輕鬆一躲,讓對方的拳頭落了空。


    隨後借力打力,拽住那人的手臂用肩膀一頂,之後便是一記利落的過肩摔。


    那人摔得不輕,嗷嗷直叫。


    其餘幾人包括蔣虎在內的五名軍士見狀,齊齊衝了上去。


    文鴦不緊不慢,先是伸出一腳踹在跑在最前麵的那人腳踝,那人吃痛,一個踉蹌跌倒在地,隨之將身旁的兩個同伴也給絆倒了。


    借著這個機會,文鴦一個健步向前,踩住那人的臉,高高躍起,一腳飛踹落在後麵的那人臉上。


    不到五息,四人倒地,僅剩的蔣虎一瞧這架勢,直接跪倒:“文軍侯神威,小人甘拜下風!”


    “嘖。”遠處有個老兵一臉難過,“是你贏了,今晚我沒酒喝了。”


    “聊什麽呢?”不知何時,庾純和文欽來到了軍營校場。


    兩個老兵趕忙抱拳:“見過都督,見過庾長史。”


    庾純點點頭,文欽倒是沒理那老兵,徑直向校場走去。


    庾純遠遠望著地上幾個倒地不起的軍士,又抬頭看了看那赤膊上陣的文鴦,心中驚愕不已。


    “將軍,這是令郎?”


    誰知文欽已經走了。


    “豎子!太讓老子失望了!”文欽罵了一句,隨後一臉嚴肅地走了上去,來到文鴦身旁:“有本事你跟老子的部將打,欺負新兵是什麽意思?”


    “打過,但不敢了。”


    “不敢就多練。”文欽罵道。


    文鴦卻是撇嘴:“阿父,是他們不敢了。”


    文欽眼角抽了抽。


    庾純趕忙走來,打起圓場,但他沒聽到父子二人的對話,說的話完全不著邊際:


    “將軍啊,公子已經很厲害了,我剛才問了那邊軍士,說是公子以一敵六。”


    文欽裝了一句:“也就那樣吧,比我年輕時還差得遠。”


    庾純道:“我觀文公子還未及弱冠,假以時日定是一員虎將。”


    “弱冠?”文欽道,“還早呢。”


    庾純一愣:“呃,公子今年多大?”


    “十二。”


    庾純看向文鴦,瞪大了眼睛!


    這是十二歲?


    ...........


    江陵,荊州刺史府。


    自從上次西陵大戰之後,司馬昭過得很不舒坦。


    以往大戰之後不到兩月,朝廷的封賞詔書就該下來的。


    司馬昭心心念念,可是左等右等始終沒等到封賞,卻是等來了一則驚天重磅。


    這李豐怎麽會謀反呢!


    司馬昭可不傻,他知道李豐跟他兄長有親,這豈不說兄長又要續妻啦!


    完了完了,他司馬昭的嫂子多的快數不過來了。


    左右踱步間,胡烈來到了此處。


    “使君,我又從他處得知了一些消息。”


    司馬昭很樂意吃瓜,趕忙邀請胡烈入座。


    胡烈卻表示此事還是悄悄說。


    司馬昭點點頭,允許胡烈靠著他坐。


    胡烈湊近,低聲道:“我聽聞啊,此番李豐謀反隻是明麵上的,實則...是陛下謀反。”


    司馬昭眉頭緊皺,一臉難繃地看著胡烈....你聽聽,你說的這是人話嗎?


    還是第一次聽說,天子會謀反的。


    “這話可不當講啊。”司馬昭坐直身子,小聲提醒道。


    胡烈往門外看了一眼,又轉過頭來:“此處並無外人,我也就跟使君如此說說。”


    “細細說來。”司馬昭好奇心上來了,耐心聽完了胡烈的八卦,之後亦是壓低聲音道:


    “當今聖上年幼,犯錯在所難免...我奉明兄作為宗室領袖,有責任也有義務督導陛下,沒什麽大驚小怪的。”


    胡烈不置可否,卻是又說起了朝中關於皇帝的八卦:


    “我聽說,陛下生性頑劣,還屢次對太後不敬,毫無孝心可言,朝臣對陛下多有勸諫,但陛下從來不聽。”


    “哎,那能怎麽樣呢。”司馬昭一臉無所謂地說,“陛下乃是先帝親定的繼承人,還能廢了不成?你就別操這份閑心了。”


    “說的也是。”


    .............


    幽州,燕國,薊縣。


    征北將軍毋丘儉坐在府堂帥案前,手中死死地捏著一封書信。


    這是他在朝中的兒子毋丘甸的親筆信。


    信中,毋丘甸把近日洛陽發生的一切一五一十的告訴了他。


    看完了信,毋丘儉久久不語,手邊寫了一半的書法,也沒心情再寫下去。


    他不敢相信,這一切竟是那個他二十年的好友做的。


    縱使陛下年幼,縱使天子昏庸,身為臣子也應當拚死力諫,而夏侯獻做的這些事已經遠遠超過了臣子的範疇。


    他豈能當眾羞辱天子!他眼裏還有君王嗎?


    毋丘儉越想越覺得心裏堵的慌,他拿起一件裘衣,穿戴完畢,騎馬出了府邸。


    初春的薊縣依舊寒冷,這幾天大雪下個不停,馬蹄踩在厚厚的積雪上,留下一枚枚蹄印,但很快又被雪花填滿。


    “憂責重山嶽,誰能為我簷。”


    這是他早年征伐遼東時所作的詩句。


    不知為何,此刻他就想起了這句,並念了出來。


    望著遠處白雪皚皚的群山,他心裏有種說不出的惆悵。


    “將軍!”


    身後忽聞士兵的唿喊。


    幾名騎士策馬趕來,發出吱吱的響聲。


    “何事?”毋丘儉唿出一口白氣,轉頭問道。


    騎士遞來一筒書信,“這是冀州刺史府送來的。”


    毋丘儉接過信,在大雪中拆開。


    “鄧艾?”他念出了這個名字。


    原本的冀州刺史是呂昭,他方才還在想,若是自己真要起兵,冀州刺史呂昭和幽州刺史程喜,他都可以節製。


    但這個一閃而過的念頭很快被這封信澆滅。


    鄧艾這人他知道,曾經伐遼東時見識過對方的能耐和果決。


    如今他來做這個冀州刺史,又奉命都督鄴城,似乎把自己的南下的路都給堵死了。


    此事還是要再三斟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小春偷帶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小春偷帶魚並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