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阮籍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 作者:韓小春偷帶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
“好詩,好詩啊!”滿麵紅光的王渾念完了詩,隨即大飲一杯,撫須而讚。
這王渾出自琅琊王氏,乃是前幽州刺史王雄之子,現任客曹尚書郎。
他的名聲或許在曆史上不顯,但他現今十三歲的兒子卻是在未來名聲大噪。
那便是“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
“嗣宗兄,嗣宗兄?”王渾見對方沒有反應,連連招唿。
阮籍沉默不言,他手中端著酒碗,閉著眼睛,微微地搖晃著腦袋。
他這人就是這樣,性格孤僻。
正始初,新任太尉蔣濟打算辟阮籍為掾。
但阮籍聽到消息,卻寫了一封《奏記》拒絕征辟,並親自送到洛陽城外的都亭,請吏卒轉呈蔣濟。
蔣濟看了卻是大喜,心說,這人都親自到洛陽來了,多半是客套,於是馬上派人相迎。
可到了城外,阮籍卻走了。
蔣濟大怒,遷怒於府掾,府掾沒辦法隻好寫信去求阮籍,於是阮籍就這麽被迫出仕了。
不過沒多久,他便稱病請辭。
兜兜轉轉幾年過去了,或許是沒了買酒錢,他竟又一次出仕,做了朝廷的尚書郎。
但是才做了三個月而已,他又想跑路了。
眼前的王渾是他尚書台的同僚,可阮籍並不喜歡他。
他覺得此人不過是靠著父輩的門萌,並無真才實學。
“嗣宗吃醉了,哈哈~”
何晏笑著把杯中酒一飲而盡,然後伸手解開了衣帶,對眾人道:“先失陪了,我去行散。”
阮籍睜開眼,白眼看了一眼何晏,滿是厭惡。
他這人很少隱藏自己的情緒,若是喜歡對方便會以“青眼”視人,若是厭惡,便是“白眼”。
不多時何晏赤裸著上身,起身離席。
他消瘦的身體上整片通紅,王渾很是驚訝,雖然他偶有耳聞,但顯然沒親眼見過這種場麵。
待何晏走遠,他壓低聲音問夏侯玄:“泰初兄,這....?”
夏侯玄無奈歎氣,衝著遠處的何晏喊道:“平叔若是再是這般,日後就別來了。”
誰知何晏聽見了,轉身,帶著幾分醉意,笑道:“泰初啊,你這府裏連個美妾都沒有,當真無趣。若非如此,我還須用這樣行散?哈哈哈~”
眾人看著裸奔的何晏,一時間不知說什麽好。
有一種風氣在大魏士子中十分流行,他們認為這是高雅之事。
服了五石散後,通常會身體燥熱難耐,需要冷食、冷浴來緩解,亦或是像何晏這樣裸奔也能讓自己舒服一些。
這便是“行散”。
還有些人,他們會相約在其中一人的府裏,服散飲酒,待到藥效發作之時,便會招來府中美妾們開啟荒誕的行散派對。
“唉~”夏侯玄又歎了一聲,看向眾人,“由他去吧。”
言罷,自顧自地飲了一口酒,又是微微歎氣。
王渾問道:“泰初兄這是有心事?”
夏侯玄沉默良久,起身道:“諸位稍候。”
待他從後府折返迴來之時,手中多了一卷冊子。
夏侯玄坐迴席位,把手中的冊子揚了揚,隨後為眾人講述。
這份《時論》他寫了很多年,修修改改,甚至早期的墨跡都有點淡了。
這上麵的觀點都很尖銳。
其中包括“限製中正官權力”,“除重官”,“改服製”等。
別的不說,就單說“限製中正官權力”這一項便會砍世家大族一刀,而且這一刀砍得還不淺。
夏侯玄言罷,有些人拍手稱讚,有些人卻低頭不語。
王渾或許是剛做官沒多久,他以為他當時的鄉品之所以定得那麽高,出仕便是京官,是因為他能力強!
實則....
所以他也是讚道:“泰初兄不僅在玄學上造詣頗高,更是有治國之才!”
“嗬~”阮籍心中暗自嘲笑。
這夏侯玄怕是忘了自己為何被禁錮這麽多年了吧。
他是有才能不假,可惜啊,不懂得審時度勢。
別說你一介白身了,就算你讓當今權傾朝野的夏侯獻去推行此事,又能如何?
夏侯獻的確是當今大魏難得的賢臣良將,但這麽多年他隻是極力維持著士族與宗室之間微妙的平衡。
僅此而已。
他並沒有膽量去切世家大族的蛋糕,至少現在沒有看到。
“家主,有客到訪。”夏侯府上的門仆前來稟告。
“何人?”夏侯玄將手中的冊子卷起,抬頭問道。
“自稱是鍾會。”
“鍾士季?”夏侯玄愣了一下,道:“請他進來。”
“唯。”
不多時,鍾會大步走來。
在場的有些賓客有的是第一次見到鍾會,他們看著這位身材高大,胡須濃密的男子,不由得露出訝異之色。
不是說鍾會今年才二十多歲嗎?何為長相如此老成?
然而不僅僅是長相,鍾會在當今大魏士子中輩分確實很高。
三十多歲的王渾是他的小輩,更甚者有些跟鍾會年紀相仿的,竟是他的孫子輩。
鍾會平日也是趾高氣昂,那些入不了他眼的,他就隨意的直唿其名,而到了近前,他卻對夏侯玄躬身拜禮:
“在下潁川鍾會,久聞夏侯公盛名,今日一見果然令在下如沐春風。”
不得不說夏侯玄的長相很符合這個時代對男人的審美。
他當得起後世“朗朗如日月之入懷”的美評。
夏侯玄初聞是鍾會前來,內心隱隱有些激動。
畢竟他知道鍾會是丞相身旁的心腹紅人,此來或許會是好事。
但他聽到對方自報家門的時候便又心灰意冷。
因為鍾會說的是“潁川鍾會”,而非“丞相府軍師”。
這是有講究的。
不過夏侯玄還是以禮相待,隻是不知道這鍾士季此番到底有何目的。
鍾會坐入席間,迴首瞥見身旁的男人,問道:“在下潁川鍾會,不知足下高名?”
阮籍竟然罕見地開口,不過語氣依舊冷淡:“陳留阮籍。”
聞其名,鍾會登時雙目放光。
“你便是著有《詠懷》的阮籍,阮嗣宗?”
阮籍不語,白了鍾會一眼。
鍾會卻是心中狂喜,今日當真是賺大了,一連讓他見過兩位名士!
鑒於鍾會本人的身份,在場賓客不免懷疑的他動機,遂問道:“鍾君此來可是為了公事?”
鍾會頭也不迴,懶得搭理那人。
他端起桌上的酒碗,看向阮籍,笑道:“在下是來喝酒的。”
阮籍身子一動,目光抬起,與鍾會對視。
這一次,他終於用青眼視人。
“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
“好詩,好詩啊!”滿麵紅光的王渾念完了詩,隨即大飲一杯,撫須而讚。
這王渾出自琅琊王氏,乃是前幽州刺史王雄之子,現任客曹尚書郎。
他的名聲或許在曆史上不顯,但他現今十三歲的兒子卻是在未來名聲大噪。
那便是“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
“嗣宗兄,嗣宗兄?”王渾見對方沒有反應,連連招唿。
阮籍沉默不言,他手中端著酒碗,閉著眼睛,微微地搖晃著腦袋。
他這人就是這樣,性格孤僻。
正始初,新任太尉蔣濟打算辟阮籍為掾。
但阮籍聽到消息,卻寫了一封《奏記》拒絕征辟,並親自送到洛陽城外的都亭,請吏卒轉呈蔣濟。
蔣濟看了卻是大喜,心說,這人都親自到洛陽來了,多半是客套,於是馬上派人相迎。
可到了城外,阮籍卻走了。
蔣濟大怒,遷怒於府掾,府掾沒辦法隻好寫信去求阮籍,於是阮籍就這麽被迫出仕了。
不過沒多久,他便稱病請辭。
兜兜轉轉幾年過去了,或許是沒了買酒錢,他竟又一次出仕,做了朝廷的尚書郎。
但是才做了三個月而已,他又想跑路了。
眼前的王渾是他尚書台的同僚,可阮籍並不喜歡他。
他覺得此人不過是靠著父輩的門萌,並無真才實學。
“嗣宗吃醉了,哈哈~”
何晏笑著把杯中酒一飲而盡,然後伸手解開了衣帶,對眾人道:“先失陪了,我去行散。”
阮籍睜開眼,白眼看了一眼何晏,滿是厭惡。
他這人很少隱藏自己的情緒,若是喜歡對方便會以“青眼”視人,若是厭惡,便是“白眼”。
不多時何晏赤裸著上身,起身離席。
他消瘦的身體上整片通紅,王渾很是驚訝,雖然他偶有耳聞,但顯然沒親眼見過這種場麵。
待何晏走遠,他壓低聲音問夏侯玄:“泰初兄,這....?”
夏侯玄無奈歎氣,衝著遠處的何晏喊道:“平叔若是再是這般,日後就別來了。”
誰知何晏聽見了,轉身,帶著幾分醉意,笑道:“泰初啊,你這府裏連個美妾都沒有,當真無趣。若非如此,我還須用這樣行散?哈哈哈~”
眾人看著裸奔的何晏,一時間不知說什麽好。
有一種風氣在大魏士子中十分流行,他們認為這是高雅之事。
服了五石散後,通常會身體燥熱難耐,需要冷食、冷浴來緩解,亦或是像何晏這樣裸奔也能讓自己舒服一些。
這便是“行散”。
還有些人,他們會相約在其中一人的府裏,服散飲酒,待到藥效發作之時,便會招來府中美妾們開啟荒誕的行散派對。
“唉~”夏侯玄又歎了一聲,看向眾人,“由他去吧。”
言罷,自顧自地飲了一口酒,又是微微歎氣。
王渾問道:“泰初兄這是有心事?”
夏侯玄沉默良久,起身道:“諸位稍候。”
待他從後府折返迴來之時,手中多了一卷冊子。
夏侯玄坐迴席位,把手中的冊子揚了揚,隨後為眾人講述。
這份《時論》他寫了很多年,修修改改,甚至早期的墨跡都有點淡了。
這上麵的觀點都很尖銳。
其中包括“限製中正官權力”,“除重官”,“改服製”等。
別的不說,就單說“限製中正官權力”這一項便會砍世家大族一刀,而且這一刀砍得還不淺。
夏侯玄言罷,有些人拍手稱讚,有些人卻低頭不語。
王渾或許是剛做官沒多久,他以為他當時的鄉品之所以定得那麽高,出仕便是京官,是因為他能力強!
實則....
所以他也是讚道:“泰初兄不僅在玄學上造詣頗高,更是有治國之才!”
“嗬~”阮籍心中暗自嘲笑。
這夏侯玄怕是忘了自己為何被禁錮這麽多年了吧。
他是有才能不假,可惜啊,不懂得審時度勢。
別說你一介白身了,就算你讓當今權傾朝野的夏侯獻去推行此事,又能如何?
夏侯獻的確是當今大魏難得的賢臣良將,但這麽多年他隻是極力維持著士族與宗室之間微妙的平衡。
僅此而已。
他並沒有膽量去切世家大族的蛋糕,至少現在沒有看到。
“家主,有客到訪。”夏侯府上的門仆前來稟告。
“何人?”夏侯玄將手中的冊子卷起,抬頭問道。
“自稱是鍾會。”
“鍾士季?”夏侯玄愣了一下,道:“請他進來。”
“唯。”
不多時,鍾會大步走來。
在場的有些賓客有的是第一次見到鍾會,他們看著這位身材高大,胡須濃密的男子,不由得露出訝異之色。
不是說鍾會今年才二十多歲嗎?何為長相如此老成?
然而不僅僅是長相,鍾會在當今大魏士子中輩分確實很高。
三十多歲的王渾是他的小輩,更甚者有些跟鍾會年紀相仿的,竟是他的孫子輩。
鍾會平日也是趾高氣昂,那些入不了他眼的,他就隨意的直唿其名,而到了近前,他卻對夏侯玄躬身拜禮:
“在下潁川鍾會,久聞夏侯公盛名,今日一見果然令在下如沐春風。”
不得不說夏侯玄的長相很符合這個時代對男人的審美。
他當得起後世“朗朗如日月之入懷”的美評。
夏侯玄初聞是鍾會前來,內心隱隱有些激動。
畢竟他知道鍾會是丞相身旁的心腹紅人,此來或許會是好事。
但他聽到對方自報家門的時候便又心灰意冷。
因為鍾會說的是“潁川鍾會”,而非“丞相府軍師”。
這是有講究的。
不過夏侯玄還是以禮相待,隻是不知道這鍾士季此番到底有何目的。
鍾會坐入席間,迴首瞥見身旁的男人,問道:“在下潁川鍾會,不知足下高名?”
阮籍竟然罕見地開口,不過語氣依舊冷淡:“陳留阮籍。”
聞其名,鍾會登時雙目放光。
“你便是著有《詠懷》的阮籍,阮嗣宗?”
阮籍不語,白了鍾會一眼。
鍾會卻是心中狂喜,今日當真是賺大了,一連讓他見過兩位名士!
鑒於鍾會本人的身份,在場賓客不免懷疑的他動機,遂問道:“鍾君此來可是為了公事?”
鍾會頭也不迴,懶得搭理那人。
他端起桌上的酒碗,看向阮籍,笑道:“在下是來喝酒的。”
阮籍身子一動,目光抬起,與鍾會對視。
這一次,他終於用青眼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