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七晨曦如昨,鴨綠江水金紅一片。


    “嗚嗚嗚嗚!”


    大孤山金軍大營,蒼涼號角聲在山海間迴蕩,預示著血腥的一天拉開序幕。


    “阿買勃極烈”(第一副相)完顏宗翰,其實並沒有傾巢而出。


    他安排了都統“穀神”完顏希尹,領三千甲騎,六千步卒駐守婆速府城,確保後路無憂。


    昨天陸陸續續抵達大孤山營地的金兵,其實隻有四萬餘人,場麵排的挺大。


    因為江邊地形所限,他把麾下四萬餘兵力分成三處。


    他親領萬騎坐鎮中軍督戰,其中有一千鐵浮屠,四千拐子馬;


    中路換上深受粘罕信任的渤海人高慶緒為都統,以十二個猛安、共一萬二的“簽軍”步卒為主陣;


    敗軍之將完顏婁室將功贖罪,領三千甲騎在主陣側翼;


    主陣東麵是粘罕長子“寶山大王”完顏斜保,領八千甲騎;


    西麵是次子“真珠大王”完顏設也馬,領六千甲騎;


    粘罕的想法很簡單,離江邊遠一些,不讓明軍該死的炮船發威。


    在大孤山前跟過江的明軍,實打實的幹一架試試看,能打就往死裏打,萬一不行就往後方撤,拉開距離再做打算。


    明軍犀利之處就是列陣而戰,把自身火器優勢發揮到極致。


    從之前完顏婁室六千步騎攻橋頭的敗仗,就可以看出來,再讓麾下兵馬往準備好的明軍陣前衝,那是純粹找死。


    他才不會這麽蠢!


    讓明軍動起來,離開那些惡心的壕溝和矮牆再打打看。


    明軍火器並不是無限可擊,打放的間隔就是破綻。


    指望用弓弩對射,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金兵的優勢就是三萬甲騎,明軍成規模的甲騎隻有可笑的千騎。


    隻要抓住機會,拚著死傷一些兵力,依靠戰馬的速度衝陣近戰,就不信打不垮這些賊廝鳥。


    ……


    大明南路軍統帥,中軍都督趙華在戰馬上緩緩抽出腰間雁翎刀,遙指敵軍大旗所在,朗聲下令。


    “擂鼓!出擊!”


    “咚咚隆咚噠、咚咚隆咚咚……”


    帥營的牛皮大鼓轟然敲響,南路軍六個團、近兩萬大軍,開始緩步向敵營前進。


    出擊部隊左翼是總兵嵇晉“開京野戰團”,中間總兵王征的“柳京野戰團”,右翼是總兵穆曉夜的“夜虎野戰團”;


    每個野戰團都有一支輕裝守備團合軍,加強兵力、聽從指揮。


    中路的兩個團之後,是白善業指揮的“狼林衛”,四個團身披重甲全冷兵部隊。


    南路軍大帥趙華領著千騎護衛騎兵營,在“狼林衛”身後壓陣。


    隻留了一個守備團,在浮橋北岸的橋頭堡陣地堅守。


    明軍三萬二對金軍四萬!


    雙方主力決戰!


    ……


    大明半島基地和燕雲基地的陸軍編製裝備一樣,但是作戰方式方法所不同。


    這是由於作戰地域的實際情況不同,所導致的差別。


    譬如燕雲數次大戰,都是大兵團遠距離奔襲,一旦開打都是大軍列陣火炮轟擊,碾壓式擊敗對方主力。


    半島後期征討高麗殘餘的戰鬥,基本上都是摧枯拉朽,以追擊戰為主,即使兩軍對陣也是押著“新附軍”讓其狗咬狗。


    今年春季對狼林山區長白部的圍剿,笨重的戰車成了累贅,山地戰中更多的是依靠便攜的二斤炮和火繩槍。


    尤其是以連、哨,為單位的小型戰術打擊,堪稱犀利無匹、機動靈活。


    用朋哥兒的話說,半島的三個野戰團,已經初步具備了山地團的特色。


    尤其是穆曉夜的“夜虎團”,更是摸索出一套獨特的“山地夜戰”戰術。


    華哥兒提綱挈領、去蕪存菁後,迅速在其他兩個團推廣。


    半島基地的三個野戰團,如果按照燕雲基地的配置,一個團一百六十輛起的戰車,三團得近五百輛。


    然而實際上,三個團加起來才一百多輛戰車,這還是為了壓陣的“六姐兒”才保留的。


    那麽問題來了。


    半島基地野戰團簡配了近六成多的戰車,它們用什麽抵擋敵人的近身突破呢?


    雖然明軍並不缺乏白刃戰的訓練,並且如火槍哨有半數是冷兵,刀盾長槍鏜鈀皆備。


    但是拿火槍兵和炮兵,去和敵人打近身白刃戰,這不是瘋了嗎?


    答案很簡單,山地戰和夜戰的“神器”。


    “手榴彈!”


    咳咳!黑火藥版的!


    好吧!攤牌了,大號麻雷子!


    甭管殺傷威力多大,起碼動靜大啊!


    猛不丁的一顆大麻雷子扔你麵前,外殼紙中間還包著一層鐵砂,炸傷嚇懵就行。


    昨天穆曉夜在橋頭陣地都沒用上,硬是拿二斤炮和火繩槍就把敵人擊潰了。


    戰士們腰上掛著的“彈袋”裏,每人標配的四顆“掌心雷”,都還沒開張哩!


    否則,今天敵軍絕對不敢如此托大。


    “掌心雷”都有,


    就問你怕不怕!


    ……


    在大孤山嚴陣以待的金國將帥眼中,此時出擊的三路明軍,一路就三十二輛戰車,都不由的心頭一鬆。


    按照他們在蔚州城之戰的經驗,明軍平均三車一門重炮,也就是說麵前之敵的“粗管子”也就在十根左右。


    (當時120輛戰車,40門重炮)


    戰車沉重、移動不便,頂多全力護住一麵而已,大金的鐵騎可不會傻愣愣的往你彈雨上撞。


    如果就指望這點戰車四麵護住整個隊伍,就會更加分散了火力。


    每個麵不超過三根“粗管子”,大金甲騎衝陣的傷亡就會進一步減少。


    一時間,金軍中除了注定成為“炮灰”的簽軍步卒們,麵如死灰、兩股戰戰,統帶騎兵的將領們,都開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尤其是完顏宗翰的兩個兒子,把手下領兵的猛安(千夫長)喊到一起,如此這般的“麵授機宜”。


    這仗能打,能贏!


    ……


    總兵王征的“柳京野戰團”,是半島基地公認的“第一團”。


    從紅武軍起步時,赤旗下的軍人,榮譽就是一切,征哥兒當然不能丟了自家顏麵。


    戰前華哥兒製定的戰術非常簡單,就是以柳京團為劍鋒,一路向前捅殺敵軍主帥所在。


    兩翼共四個團,迎戰東西兩路金兵甲騎集群,就是不讓其幹擾中路前進的腳步。


    在擊潰各自當麵之敵後,包抄敵中軍的主力。


    是的!華哥兒胃口大滴很!


    既然敵軍敢於列陣以待,這機會多難得,在這邊多殺一人,就意味著攻打婆速府城時,能輕鬆一分。


    死掉的敵人才是好敵人啊!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我是金夏遼宋帝王終結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無二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無二汪並收藏北宋:我是金夏遼宋帝王終結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