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生死大敵、磨刀霍霍
北宋:我是金夏遼宋帝王終結者 作者:天下無二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拉個巴子的,這些明軍太狠毒了!”
粘罕留了五千騎兵在遼陽駐紮,保證前線軍糧物資運輸,並源源不斷把一批批武裝好的“簽軍”往前線送。
他自己帶著兩萬五前鋒騎兵,於三月中旬抵達婆速府大營。
然後就抓瞎了!
麵對鴨綠江上揚威耀武的明軍炮艦,他是有勁也沒處使!
大金朝堂派出的兩路大軍,一個小滑頭在大定府,看似“勤勉”實際在“摸魚”。
一個雖然雄心勃勃、敢戰、肯戰,卻坐困江邊,望江興歎。
粘罕也利用夜間,派出部分會水的“精銳甲士”劃著小船渡江。
不但沒能如他預想的,組織殘餘長白部戰士,在山間立寨堅守,或盡快撤出險地。
反而如同石沉大海、肉餑餑打狗,一去無影蹤。
到了四月下旬,“易懶甸路”連斷斷續續逃過來報信的人也沒有了。
這預示著一個萬戶人口的族人,在大金的編製裏徹底消失。
消息傳來,上京城的吳乞買和四個勃極烈,再也坐不住了。
而兀術派人傳迴的準確情報,更讓大金朝堂不寒而栗。
大明在半島開展極其困難的山地戰之時,居然還有餘力在雲中之地擊敗遼夏十萬大軍。
西夏離得太遠,損失情況尚不知曉。
但可以確認大金“宿命之敵”耶律延禧,已經被明軍“陣斬”了!
明軍實力“恐怖如斯!”
原本催促兩路進軍的人,也都不再叫囂換了自己領兵“如何如何”。
……
兀術在戰場上“繳獲”的三眼銃,迴上京後被吳乞買強索了十幾支,專門調集大匠仿製。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能工巧匠不少,不惜成本、精心打製的“三眼手炮”和原版並無區別。
尷尬的是,按照漢人書上記載的方子,配出來的火藥,勁力小的可笑。
五步之外,連麻布都穿不透,這玩意有啥用?
一番折騰後,金人明白了一點,手炮不值錢,值錢的是“火藥配方”。
沒有特製的“烈藥”,這玩意就是個“棒槌”。
想從大明手裏搞到不容易,那就自己“研發”,吳乞買以大金皇帝名義下了巨額懸賞。
金國境內的道士、和尚、薩滿等等,這類“專科人才”被召集起來,算是一條路;
漢人中的讀書人也被集中起來,翻閱古籍,尋找合用的配方。
然後,各種稀奇古怪的“火藥”被配置了出來,有加骨灰的、有加屍油的,有加狼糞的,有加童子尿的……
實話實說,也不是一無所得。
“烈藥”沒配出來,倒是整出不少效果不錯的“毒煙”、“毒火”來。
小型的綁在箭矢上,大型的用床子弩或投石炮。
錯有錯著,硬是給大金的軍備,點出一條新的“科技線”。
當然,這條路沒走通,但是也催生了金人對火器的防禦措施。
譬如單兵手持的厚盾,及升級版的重盾車,原本被金兵瞧不上的步卒,如今也開始大規模的編製。
之前在蔚州城的初次交手,親臨現場的斜也,有不少心得體會,毫不藏私,全部貢獻了出來。
沒人再把明軍一場場的大勝當成僥幸,而是正視為大金的生死大敵看待。
……
二月份開始的清剿易懶甸行動,一直到五月底才正式宣布結束。
近四個月的山地戰,徹底摧毀三十個長白部,殘餘不足千人已經逃入東北部的原始森林深處。
三萬六的“治安軍”折損大半,其中被執行軍法的都不下數千。
正式收兵歸營後,殘餘的一萬多人,被優中選優,重新整編成一軍,給予正式編號“狼林衛”。
白善業被任命為“忠武將軍”統領此軍,下設四個山地守備團。
這些資深的“新附軍”用鮮血和生命,證明了自己對大明的忠誠,哪怕是被迫的忠誠。
雖然沒有配備火器,但是甲胄、冷兵、弓弩、補給,已經和守備部隊一視同仁。
大明中軍都督趙華,慷慨的給予他們一個月的帶薪休假。
拿著路條和證明,及豐厚的軍餉,將家人接到柳京城西邊,沿海小城人口稀少的鹹從縣統一安置。
鹹從縣更名為“狼林衛指揮司”,白善業成為第一任指揮使。
能獲得正式的接納,白善業當然感激涕零,他也清楚下一步還有大戰等著這支“炮灰軍”。
但是起碼下一代會得到真正的接納,成為土生土長的“大明人”。
而高麗國的一切,遙遠的好像是遠古之事,沒人再會去提。
鴨綠江兩岸看似僅僅是兩軍隔江對峙,其實小規模的夜戰,反登陸戰一個月要打十幾次。
白天有海軍的炮艦巡邏威懾還好,一到深夜,對麵就會派人劃著小船,百十人規模的渡江。
這玩意防不勝防,鴨綠江之所以稱為江,就是它長啊!
王征負責北麵沿江“斷足”,但是漫長的江岸,豈能處處設防,就算讓他把手裏全部兵馬排成隊手拉手,也站不了多長一截。
所以沿江防禦的重任,就落在了總兵穆曉夜的身上。
雖然很辛苦,但是收獲不錯,硬生生逼出一支,善於夜戰的山地野戰團。
半島基地,優中選優的第三支野戰團,不同於其他團以駐地命名。
如嵇晉的“開京野戰團”,王征的“柳京野戰團”,這支新的野戰團趙華報上去的名字是“夜虎野戰團”,陛下欣然批準,並特製了團旗。
第一任總兵官穆曉夜,被一眾紅武二期生,羨慕的不要不要滴。
華哥兒也沒閑著,在護衛騎兵連基礎上,擴建了一個加強千騎規模的騎兵營。
至此,到年中之時,半島基地可以一次性投入戰場的主力部隊,是三個野戰團加一個正規騎兵營,總數過萬。
還是老問題,軍械跟不上,尤其是重炮數目依然不夠,隻能有多少先裝備多少。
現在整個半島基地,都在為秋季攻勢做戰前準備。
除了萬人規模的野戰部隊,計劃中還將出動四個守備團近萬三兵馬,加上全冷兵的“狼林衛”萬餘人,合計出兵三萬餘。
可以說是傾巢而出,地方上的守備,全部交給各個衛所的民兵負責。
光這一路偏師,就足夠“大金國”喝一壺的。
更何況擔任主力的燕雲基地,正在磨刀霍霍。
“一戰平遼!”
朋哥兒如是說!
……
粘罕留了五千騎兵在遼陽駐紮,保證前線軍糧物資運輸,並源源不斷把一批批武裝好的“簽軍”往前線送。
他自己帶著兩萬五前鋒騎兵,於三月中旬抵達婆速府大營。
然後就抓瞎了!
麵對鴨綠江上揚威耀武的明軍炮艦,他是有勁也沒處使!
大金朝堂派出的兩路大軍,一個小滑頭在大定府,看似“勤勉”實際在“摸魚”。
一個雖然雄心勃勃、敢戰、肯戰,卻坐困江邊,望江興歎。
粘罕也利用夜間,派出部分會水的“精銳甲士”劃著小船渡江。
不但沒能如他預想的,組織殘餘長白部戰士,在山間立寨堅守,或盡快撤出險地。
反而如同石沉大海、肉餑餑打狗,一去無影蹤。
到了四月下旬,“易懶甸路”連斷斷續續逃過來報信的人也沒有了。
這預示著一個萬戶人口的族人,在大金的編製裏徹底消失。
消息傳來,上京城的吳乞買和四個勃極烈,再也坐不住了。
而兀術派人傳迴的準確情報,更讓大金朝堂不寒而栗。
大明在半島開展極其困難的山地戰之時,居然還有餘力在雲中之地擊敗遼夏十萬大軍。
西夏離得太遠,損失情況尚不知曉。
但可以確認大金“宿命之敵”耶律延禧,已經被明軍“陣斬”了!
明軍實力“恐怖如斯!”
原本催促兩路進軍的人,也都不再叫囂換了自己領兵“如何如何”。
……
兀術在戰場上“繳獲”的三眼銃,迴上京後被吳乞買強索了十幾支,專門調集大匠仿製。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能工巧匠不少,不惜成本、精心打製的“三眼手炮”和原版並無區別。
尷尬的是,按照漢人書上記載的方子,配出來的火藥,勁力小的可笑。
五步之外,連麻布都穿不透,這玩意有啥用?
一番折騰後,金人明白了一點,手炮不值錢,值錢的是“火藥配方”。
沒有特製的“烈藥”,這玩意就是個“棒槌”。
想從大明手裏搞到不容易,那就自己“研發”,吳乞買以大金皇帝名義下了巨額懸賞。
金國境內的道士、和尚、薩滿等等,這類“專科人才”被召集起來,算是一條路;
漢人中的讀書人也被集中起來,翻閱古籍,尋找合用的配方。
然後,各種稀奇古怪的“火藥”被配置了出來,有加骨灰的、有加屍油的,有加狼糞的,有加童子尿的……
實話實說,也不是一無所得。
“烈藥”沒配出來,倒是整出不少效果不錯的“毒煙”、“毒火”來。
小型的綁在箭矢上,大型的用床子弩或投石炮。
錯有錯著,硬是給大金的軍備,點出一條新的“科技線”。
當然,這條路沒走通,但是也催生了金人對火器的防禦措施。
譬如單兵手持的厚盾,及升級版的重盾車,原本被金兵瞧不上的步卒,如今也開始大規模的編製。
之前在蔚州城的初次交手,親臨現場的斜也,有不少心得體會,毫不藏私,全部貢獻了出來。
沒人再把明軍一場場的大勝當成僥幸,而是正視為大金的生死大敵看待。
……
二月份開始的清剿易懶甸行動,一直到五月底才正式宣布結束。
近四個月的山地戰,徹底摧毀三十個長白部,殘餘不足千人已經逃入東北部的原始森林深處。
三萬六的“治安軍”折損大半,其中被執行軍法的都不下數千。
正式收兵歸營後,殘餘的一萬多人,被優中選優,重新整編成一軍,給予正式編號“狼林衛”。
白善業被任命為“忠武將軍”統領此軍,下設四個山地守備團。
這些資深的“新附軍”用鮮血和生命,證明了自己對大明的忠誠,哪怕是被迫的忠誠。
雖然沒有配備火器,但是甲胄、冷兵、弓弩、補給,已經和守備部隊一視同仁。
大明中軍都督趙華,慷慨的給予他們一個月的帶薪休假。
拿著路條和證明,及豐厚的軍餉,將家人接到柳京城西邊,沿海小城人口稀少的鹹從縣統一安置。
鹹從縣更名為“狼林衛指揮司”,白善業成為第一任指揮使。
能獲得正式的接納,白善業當然感激涕零,他也清楚下一步還有大戰等著這支“炮灰軍”。
但是起碼下一代會得到真正的接納,成為土生土長的“大明人”。
而高麗國的一切,遙遠的好像是遠古之事,沒人再會去提。
鴨綠江兩岸看似僅僅是兩軍隔江對峙,其實小規模的夜戰,反登陸戰一個月要打十幾次。
白天有海軍的炮艦巡邏威懾還好,一到深夜,對麵就會派人劃著小船,百十人規模的渡江。
這玩意防不勝防,鴨綠江之所以稱為江,就是它長啊!
王征負責北麵沿江“斷足”,但是漫長的江岸,豈能處處設防,就算讓他把手裏全部兵馬排成隊手拉手,也站不了多長一截。
所以沿江防禦的重任,就落在了總兵穆曉夜的身上。
雖然很辛苦,但是收獲不錯,硬生生逼出一支,善於夜戰的山地野戰團。
半島基地,優中選優的第三支野戰團,不同於其他團以駐地命名。
如嵇晉的“開京野戰團”,王征的“柳京野戰團”,這支新的野戰團趙華報上去的名字是“夜虎野戰團”,陛下欣然批準,並特製了團旗。
第一任總兵官穆曉夜,被一眾紅武二期生,羨慕的不要不要滴。
華哥兒也沒閑著,在護衛騎兵連基礎上,擴建了一個加強千騎規模的騎兵營。
至此,到年中之時,半島基地可以一次性投入戰場的主力部隊,是三個野戰團加一個正規騎兵營,總數過萬。
還是老問題,軍械跟不上,尤其是重炮數目依然不夠,隻能有多少先裝備多少。
現在整個半島基地,都在為秋季攻勢做戰前準備。
除了萬人規模的野戰部隊,計劃中還將出動四個守備團近萬三兵馬,加上全冷兵的“狼林衛”萬餘人,合計出兵三萬餘。
可以說是傾巢而出,地方上的守備,全部交給各個衛所的民兵負責。
光這一路偏師,就足夠“大金國”喝一壺的。
更何況擔任主力的燕雲基地,正在磨刀霍霍。
“一戰平遼!”
朋哥兒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