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金遼要狠,對大宋要穩!”


    原戰略大變動之後,新的整體策略,也是李誠確定、朋哥兒認可的總路線。


    兩次慘敗後的大宋,短時間內已經無力再組織一次像樣的大軍。


    原本曆史線上,收到宋軍大敗的消息後,阿骨打親自領兵越過居庸關,輕輕鬆鬆招降了關前諸州。


    軍事上得不到,童貫就想著從談判桌上發揮一下,要出些“辛苦費”贖迴關前諸州。


    “列位辛苦,家裏出了些小事情,勞煩大家捧場,還幫著把關前諸州拿下了。


    我們大宋最講義氣,這樣,也不讓大家夥白忙,開個價,都是朋友,好說好商量!”


    “俺們女真人是說話算話、最講誠信的!”


    阿骨打看透了大宋空有其表的“紙老虎”形象,直接獅子大開口。


    “按照海上之盟所約,關前諸州應該是你們大宋自己出兵攻占,要城可以,但是這是咱們大金“辛辛苦苦”奪取的。


    一年賦稅怎麽也得七八九十百萬貫吧,你們大宋有錢,不在乎這點,每年加一百萬貫。


    注意啊!這和之前談好的五十萬歲幣不扯皮。


    都是“朋友”,也不為難你們。


    這一百萬俺們不要現錢,折算成成香茶、藥材等實物來付賬,嚎不嚎啊?”


    一番討價還價之後,最終定下五十萬歲幣照舊,每年一百萬貫“諸州賦稅損失”,一次性折成百萬貫交付。


    被這破事折騰一年的官家趙佶,生怕言臣之流惹是生非、另生枝節。


    特意在《國書》之外,另降一道專門約束宋使的禦批,嚴厲要求:


    “不許更生他議也!”


    也是阿骨打這些人眼皮子淺,硬生生額外敲詐了百萬貫錢,已經很是心滿意足。


    他們要是知道大宋為了這次二征燕雲,足足準備了四千二百萬貫,估計能一口老血噴出去八丈遠。


    最後阿骨打還使個壞,收到錢後把關前諸州的百姓,和所有值錢物資全部搬去塞外。


    留下空空蕩蕩,鬼蜮一樣的幾座城池,交給大宋的接收官員。


    就這種讓人無語的“啞巴虧”,大宋依然忍了,就特麽忍了!不然呢?


    “功勳卓著”的燕國公童太師還因為“收複燕京”的“蓋世奇功”,被封為了“廣陽郡王”。


    童貫成為華夏曆史上“史無前例、後無來者”,被封王的太監,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


    當然,在穿越者提前介入燕雲,在宋金之間橫插一杠,這些狗屁倒灶、貽羞萬年的醜事,不會再發生了。


    關前六州“幽(燕京)、順(順義)、檀(密雲)、涿(涿州)、易(易縣)、薊(薊州區)”六州,朋哥兒正在拿下;


    東北角的平(盧龍)、營(昌黎)、灤(灤縣)三州,下一步也要全部拿下;


    關後九州,已經占了一個蔚州城(蔚縣),還有“雲(雲州區)、應(應縣)、朔(朔州市區)、寰(朔州市東)、新(涿鹿縣)、媯(懷來縣)、儒(延慶區)、武(宣化區)”.


    這八州之地,朋哥兒一個也不會放過,隻要把這十八個大大小小的州城,及重要的關隘拿下,就此封閉了塞外蠻族踏足燕雲之地的所有機會。


    而這片土地之上的數百萬人口,就足以支撐起一個像模像樣的國家,隻要順利消化這些地盤和資源。


    “興十萬兵,何國不滅?”


    南下伐大宋之事,穿越二人組根本不急,正麵野戰打不過,就別扯其他犢子。


    更不用說國內各個基地這麽多的布置,可不是舅甥倆閑得蛋疼、瞎折騰。


    說句狂話,小舅李誠今晚看趙佶不順眼,明天早上這座汴梁城就得換個當家人。


    別說趙佶和童貫捧著一百五十萬貫來贖城,就是一千五百萬貫,一億五千萬貫,朋哥兒也能呸他們一臉。


    “你要體麵,我給你體麵!


    你要不會體麵,我就幫你體麵!”


    朋哥兒就這麽尿性!


    ……


    主力盡出之後,朋哥兒又在燕京城唱起了空城計,這活兒他熟的很。


    燕京城內的百姓,對這個大高個子的大王,從擔憂、拘謹到熟悉,有時候一天能看到幾次。


    顛覆了他們對帝王的傳統感受,他都不開朝會的嗎?他都不忙著遊戲三宮六院的嗎?


    跟離譜的是,大王居然公然宣布取消了跪拜禮,不用跪拜將軍、官員。


    就連大王自己“出巡”,百姓路上遇到時避讓就行,都不需要叩拜。


    其實朋哥兒就是閑得蛋疼,自己找事做,沒事就轉悠。


    這個燕京城可不是另一個時空,體現了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最高成就。


    那可是在“金、元、明、清”四個朝代不斷擴建完善。


    最終形成“九經九緯”、“前朝後市”、“左祖右社”,外城城周七十裏,古代百萬級人口的“超級城市”。


    如今這燕京城,隻是那個時空京城西南角的一小塊而已,跟現在繁華的汴梁城一比,這就是個弟弟。


    但是朋哥兒一點都不嫌棄,畢竟這是屬於他自己的城市,並且他也沒打算再將其擴建成原來的模樣。


    關於未來大明都城的問題,朋哥兒和小舅討論過多次,可選擇的也就南北中三個地方。


    “金陵、汴梁、燕京”。


    選燕京是情懷,穿越者心中的“首都”當然首選這裏;


    汴梁是省事,畢竟一個百萬級人口的大城市,相關設施和行政線路,已經被大宋百姓習慣了百餘年。


    金陵是李誠的建議,雖然夏天會難熬一些,但是大明未來的方向必然是海上。


    靠近南方也方便施政,畢竟江南才是中華的財富和人口密集之地。


    朋哥兒對此嗤之以鼻,小舅就是十裏秦淮的文人情節,不然呢?


    不過這都是後話,八字還沒一撇哩。


    城內的各個百戶所已經初步建立,以上次俘虜上萬青壯為主體的“勞動力”,也逐步適應了每天上工,吃大鍋飯的生活。


    第一批百哨五千餘的少年兵,基本都是這些人家中的半大小子。


    按照一隊擴兩哨的常例,唐翊帶著一哨老兵、十二哨輔兵接手,已經完成編組,開始正式訓練。


    實話實說宮城裏陰森森的,朋哥兒不喜歡待在裏麵,“元和殿”被他當成宿舍和辦公室。


    下午到晚上,他會在這裏處理些瑣碎的公務,主要是各個點發來的情況匯報。


    上午吃完早飯,他就騎著馬帶著一哨護衛,在城內城外各處“巡視”。


    尤其是傷兵營和新兵營,他每天都會去一趟,和老兵們談談心,和新兵們聊聊家常。


    這種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情感投入,效果那是杠杠滴。


    惠而不費,


    勞而無怨!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我是金夏遼宋帝王終結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無二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無二汪並收藏北宋:我是金夏遼宋帝王終結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