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戰個痛快吧思密達!
北宋:我是金夏遼宋帝王終結者 作者:天下無二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世上總有些摸不清自己幾斤幾兩的人,譬如水軍別將白善業。
“浪裏紅”的航線就到皮島這邊,隻向南延伸了五十多裏。
遠在七百裏外的江華島高麗水營的水軍們,“浪裏紅”的名號,隻是從來往的海商這邊“聽說過,沒見過”。
什麽阿西吧的“浪裏紅”,一群有了點勢力的海賊而已。
海商口中會發出雷鳴、冒濃煙、“糜爛數裏”的鐵管子,被他們嗤之以鼻。
商人就會誇大其詞,你怎麽不吹他們會雷法呢?
宋式海船白善業很熟悉,掰著手指頭算敵人數目,正常一艘雙桅船五十人,三桅船一百人。
四艘三桅是四百,十二艘雙桅是六百,剛好一千。
(跳幫戰,隻會計算戰士,劃槳、操帆、搖櫓的水手都是苦力,不算戰力)
高麗水軍是一模一樣的雙桅板屋船(和雙桅快船差不多大),一船五十戰兵,二十艘也是一千。
“阿西吧!一千對一千,戰個痛快吧思密達!”
為啥這賊撮鳥這麽囂張?很有底氣的架勢。
因為“浪裏紅”的海船在清川江上,而不是在海裏。
要是在海裏,人家滿帆之後,他們把胳膊劃斷了也追不上。
是的!板屋船是槳帆混合船,說是雙桅,兩麵帆加起來也沒人家雙桅快船主帆大。
不是你找根長桅杆往船上一豎,想弄多大帆就弄多大帆的。
真敢這樣幹,最大的可能是一陣風吹過,船直接傾覆都不帶猶豫的。
任何時代,造一艘能遠洋的海船都算是當前“最高科技”的結晶。
這也是紅武軍那艘“海滄船”連造帶改,折騰快兩年才最終定型,就這還是有模型在手才搞出來。
如果真那麽容易,高麗、倭國沒少看見大宋海船的樣式,早就仿造出來了。
事實上一直到四五百年後,華夏都出現了代表中式海船“造船工藝”巔峰的福船,李朝和倭國依然樂此不疲的玩著棺材船。
(高麗叫板屋船、倭國叫安宅船,二哥不笑三哥,都是一個鳥味)
這個時代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海軍,“水軍”才是名副其實的名稱,主要任務不是海戰,而是水戰。
這是兩迴事!
海上大家隻能靠風力作為動力,槳帆船就是個笑話,純槳船就是自尋死路。
但是在江河上正好相反,純靠風力的風帆船會顯得十分笨拙,反而沒有槳帆船來的靈活。
而且吃水更深的海船,隻能在江心深水區活動,除非它想陷入河底淤泥擱淺。
自以為找到破敵之法的白別將,火急火燎的帶著二十艘板屋船北上。
隻要海賊們還敢在清川江上肆虐,必須讓他們有來無迴。
如果“浪裏紅”損失了主力海船,江東六州的岸上的賊子們後路已絕、陷入死地。
拓俊京“五萬大軍”必將摧枯拉朽,將這些亂我高麗的賊子斬盡殺絕。
哈哈哈哈!大功當前、唾手可得啊思密達!
……
大宋宣和三年六月十八,朋帥下令“打過清川江,拿下柳京城”的渡江日,定在後天六月二十。
這幾天徐大海帶著海軍兄弟,主要是忙著掩護修建清川江浮橋。
江南麵的安北府,已經在昨日被劉大平帶著六哨騎兵突襲拿下。
這裏是清川江入海前最窄之處,兩岸直線距離隻有三百多步(四百五十米),也是高麗在這邊的傳統渡口。
這些日子被海軍俘獲的大大小小漁船、渡船之類,全部集中到這裏,釘上木板成為浮橋。
方便大軍通過,不需要再裝船、卸船的折騰。
浮橋距離清川江西側出海口約六十裏,浮橋東麵留了兩艘雙桅炮船控製上遊。
其他十艘雙桅炮船都在下遊,平均一艘船監控六裏左右,防止有高麗人在這六十裏的江道搗亂。
四艘三桅炮船吃水太深,就聚集在這邊寬達十幾裏的“u型”清川江出海口處。
就很無聊!真的!
徐大海激勵海軍弟兄們,就當是演練江上作戰,為將來的戰爭積累經驗。
當二十艘高麗製式板屋船,旌旗飛舞、鼓號轟鳴、殺氣騰騰地出現在視野。
海哥笑了!風哥笑了!
定遠、鎮遠兩艘三桅炮艦上,合計四門“六斤重炮”,今天開張大吉啊!
定遠、鎮遠號去江南基地接人,迴程時路過大明島,庫存的兩門和新造的兩門“六斤子母炮”正好給他們裝備上。
原來兩艘船的四門“二斤子母炮”,正好轉給陸軍裝備車陣用。
不要說薑洋和崔辛成兩個海軍大將饞的直流口水,死活要搬一門走,說什麽見者有份。
就是秦易、趙華、梁雲峰見了,也都吃味的不行。
林風還在旁邊說風涼話:
“哎呀哎呀!不都是炮嗎,都一樣的”。
梁雲峰立馬反駁:
“放屁!一個炮彈要捏著握,一個抓滿手能一樣嗎?”
“噗嗤!”
說完這句很曖昧的話,梁雲峰自己先笑了,他和秦易、林風之間,三個已婚男人互相交換著“你懂得”詭異眼神。
徐大海和趙華兩個光棍漢氣的牙癢。
“哼!你們最好說的是炮彈!”
“不然呢?”
“哈哈哈哈!”
……
濟遠號船樓頂上,薑洋舉著千裏鏡正在仔細觀察來敵船隻情況,大副一溜小跑過來報告。
“老大,海哥發旗號,讓咱們濟遠和崔老大的致遠一隊,右翼包抄”。
“收到!迴複聽令行事,我艦領頭”。
“是!老大!”
大副下去傳令,薑和尚酸溜溜的拍了一下欄杆。
“哼!兩個騷包!炮管子粗了不起啊!唉!是真了不起!”
……
定遠在前、鎮遠在後,船頭直對敵艦迎麵而上,濟遠、致遠往右側航西,四艘船分成了兩隊。
“準備重霰彈兩發急速射!”
“是!長官!”
徐大海和林風下的都是同樣的命令,這個是海哥按照師父指點,自己製定的海戰規範。
利用敵人對我方火炮威力的無知,第一輪炮擊予以最大的殺傷。
這四門六斤炮,一門炮同樣標配四個子銃,但是預裝彈情況有變化。
兩個裝重霰彈、一個裝輕霰彈、一個裝實心彈。
因為加工精度不夠,每門炮配的子銃都是單獨磨製確保盡量吻合。
換一門炮沒準就漏氣嚴重,或者卡不嚴實。
定遠號和敵船越來越近,高麗二十艘海船,已經排成一前一後兩個雁行陣。
都是一艘打頭,其後兩艘、接著三艘、後麵四艘,如頭雁在前、群雁在後,故曰“雁行”。
高麗“王家”水軍,不談戰力如何,起碼這陣型演練的非常熟練。
陣而後戰!
……
“浪裏紅”的航線就到皮島這邊,隻向南延伸了五十多裏。
遠在七百裏外的江華島高麗水營的水軍們,“浪裏紅”的名號,隻是從來往的海商這邊“聽說過,沒見過”。
什麽阿西吧的“浪裏紅”,一群有了點勢力的海賊而已。
海商口中會發出雷鳴、冒濃煙、“糜爛數裏”的鐵管子,被他們嗤之以鼻。
商人就會誇大其詞,你怎麽不吹他們會雷法呢?
宋式海船白善業很熟悉,掰著手指頭算敵人數目,正常一艘雙桅船五十人,三桅船一百人。
四艘三桅是四百,十二艘雙桅是六百,剛好一千。
(跳幫戰,隻會計算戰士,劃槳、操帆、搖櫓的水手都是苦力,不算戰力)
高麗水軍是一模一樣的雙桅板屋船(和雙桅快船差不多大),一船五十戰兵,二十艘也是一千。
“阿西吧!一千對一千,戰個痛快吧思密達!”
為啥這賊撮鳥這麽囂張?很有底氣的架勢。
因為“浪裏紅”的海船在清川江上,而不是在海裏。
要是在海裏,人家滿帆之後,他們把胳膊劃斷了也追不上。
是的!板屋船是槳帆混合船,說是雙桅,兩麵帆加起來也沒人家雙桅快船主帆大。
不是你找根長桅杆往船上一豎,想弄多大帆就弄多大帆的。
真敢這樣幹,最大的可能是一陣風吹過,船直接傾覆都不帶猶豫的。
任何時代,造一艘能遠洋的海船都算是當前“最高科技”的結晶。
這也是紅武軍那艘“海滄船”連造帶改,折騰快兩年才最終定型,就這還是有模型在手才搞出來。
如果真那麽容易,高麗、倭國沒少看見大宋海船的樣式,早就仿造出來了。
事實上一直到四五百年後,華夏都出現了代表中式海船“造船工藝”巔峰的福船,李朝和倭國依然樂此不疲的玩著棺材船。
(高麗叫板屋船、倭國叫安宅船,二哥不笑三哥,都是一個鳥味)
這個時代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海軍,“水軍”才是名副其實的名稱,主要任務不是海戰,而是水戰。
這是兩迴事!
海上大家隻能靠風力作為動力,槳帆船就是個笑話,純槳船就是自尋死路。
但是在江河上正好相反,純靠風力的風帆船會顯得十分笨拙,反而沒有槳帆船來的靈活。
而且吃水更深的海船,隻能在江心深水區活動,除非它想陷入河底淤泥擱淺。
自以為找到破敵之法的白別將,火急火燎的帶著二十艘板屋船北上。
隻要海賊們還敢在清川江上肆虐,必須讓他們有來無迴。
如果“浪裏紅”損失了主力海船,江東六州的岸上的賊子們後路已絕、陷入死地。
拓俊京“五萬大軍”必將摧枯拉朽,將這些亂我高麗的賊子斬盡殺絕。
哈哈哈哈!大功當前、唾手可得啊思密達!
……
大宋宣和三年六月十八,朋帥下令“打過清川江,拿下柳京城”的渡江日,定在後天六月二十。
這幾天徐大海帶著海軍兄弟,主要是忙著掩護修建清川江浮橋。
江南麵的安北府,已經在昨日被劉大平帶著六哨騎兵突襲拿下。
這裏是清川江入海前最窄之處,兩岸直線距離隻有三百多步(四百五十米),也是高麗在這邊的傳統渡口。
這些日子被海軍俘獲的大大小小漁船、渡船之類,全部集中到這裏,釘上木板成為浮橋。
方便大軍通過,不需要再裝船、卸船的折騰。
浮橋距離清川江西側出海口約六十裏,浮橋東麵留了兩艘雙桅炮船控製上遊。
其他十艘雙桅炮船都在下遊,平均一艘船監控六裏左右,防止有高麗人在這六十裏的江道搗亂。
四艘三桅炮船吃水太深,就聚集在這邊寬達十幾裏的“u型”清川江出海口處。
就很無聊!真的!
徐大海激勵海軍弟兄們,就當是演練江上作戰,為將來的戰爭積累經驗。
當二十艘高麗製式板屋船,旌旗飛舞、鼓號轟鳴、殺氣騰騰地出現在視野。
海哥笑了!風哥笑了!
定遠、鎮遠兩艘三桅炮艦上,合計四門“六斤重炮”,今天開張大吉啊!
定遠、鎮遠號去江南基地接人,迴程時路過大明島,庫存的兩門和新造的兩門“六斤子母炮”正好給他們裝備上。
原來兩艘船的四門“二斤子母炮”,正好轉給陸軍裝備車陣用。
不要說薑洋和崔辛成兩個海軍大將饞的直流口水,死活要搬一門走,說什麽見者有份。
就是秦易、趙華、梁雲峰見了,也都吃味的不行。
林風還在旁邊說風涼話:
“哎呀哎呀!不都是炮嗎,都一樣的”。
梁雲峰立馬反駁:
“放屁!一個炮彈要捏著握,一個抓滿手能一樣嗎?”
“噗嗤!”
說完這句很曖昧的話,梁雲峰自己先笑了,他和秦易、林風之間,三個已婚男人互相交換著“你懂得”詭異眼神。
徐大海和趙華兩個光棍漢氣的牙癢。
“哼!你們最好說的是炮彈!”
“不然呢?”
“哈哈哈哈!”
……
濟遠號船樓頂上,薑洋舉著千裏鏡正在仔細觀察來敵船隻情況,大副一溜小跑過來報告。
“老大,海哥發旗號,讓咱們濟遠和崔老大的致遠一隊,右翼包抄”。
“收到!迴複聽令行事,我艦領頭”。
“是!老大!”
大副下去傳令,薑和尚酸溜溜的拍了一下欄杆。
“哼!兩個騷包!炮管子粗了不起啊!唉!是真了不起!”
……
定遠在前、鎮遠在後,船頭直對敵艦迎麵而上,濟遠、致遠往右側航西,四艘船分成了兩隊。
“準備重霰彈兩發急速射!”
“是!長官!”
徐大海和林風下的都是同樣的命令,這個是海哥按照師父指點,自己製定的海戰規範。
利用敵人對我方火炮威力的無知,第一輪炮擊予以最大的殺傷。
這四門六斤炮,一門炮同樣標配四個子銃,但是預裝彈情況有變化。
兩個裝重霰彈、一個裝輕霰彈、一個裝實心彈。
因為加工精度不夠,每門炮配的子銃都是單獨磨製確保盡量吻合。
換一門炮沒準就漏氣嚴重,或者卡不嚴實。
定遠號和敵船越來越近,高麗二十艘海船,已經排成一前一後兩個雁行陣。
都是一艘打頭,其後兩艘、接著三艘、後麵四艘,如頭雁在前、群雁在後,故曰“雁行”。
高麗“王家”水軍,不談戰力如何,起碼這陣型演練的非常熟練。
陣而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