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楚國境內已經建有兩座學宮,它們分別位於南北兩端。


    其中一座位於北方,坐落於襄郢之地,名為章華學宮;而另一座則處於南方,矗立在郢都,稱作臨江學宮。


    說起這臨江學宮,其實它的前身正是曾經建置於郢都的那所章華學宮。


    後來,隨著新章華學宮向北遷移,其舊址便順理成章地被改建成了臨江學宮。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現如今臨江學宮裏的學子與博士數量已然頗為可觀,大致達到了兩千人之數。


    相比之下,位於襄郢的章華學宮規模明顯要比地處郢都的臨江學宮宏大許多。


    目前,這座章華學宮中的士子人數已然突破四千大關,確切數字已達四千五百人。若再將學宮內的博士們計算在內,總人數更是一舉超越五千之數。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如今楚國的文治發展已經達到空前的地步,文風鼎盛。


    章華學宮不僅在楚國獨具一格,即便是放眼整個諸夏大地,那也是當之無愧的學習聖地。


    無數莘莘學子皆對能夠踏入章華學宮求學感到無比榮耀,特別是自從章華學宮提高了入學門檻之後,但凡有幸得以進入其中深造的學子,幾乎可以說是一步登天、前途無量!


    就算是在楚國的春闈考試之中沒有中舉,但隻要有了章華學宮結業生的身份,不管到了哪一國都能被重用,這就是如今章華學宮的影響力。


    暖洋洋的春風如同一雙溫柔的手,輕輕地拂去了殘留在大地上的冬日寒意。


    隨著春天的到來,世間萬物仿佛從沉睡中蘇醒過來,處處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綠意盎然的景象。


    然而,這般美麗迷人的春景並未能讓學宮裏的士子們停下匆忙的腳步稍作停留。


    隻見每一位學子都手持書卷,步履匆匆地穿梭於學宮之間。他們如此行色匆匆,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趕在春闈來臨之前能夠多溫習一些知識要點。


    在學宮的一座小山丘上,建有一座精巧別致的小亭子,在此處可以借助地勢將學宮的大部分場景都能一覽無餘。


    此刻,正有幾名身著勁裝長袍的少年悠然自得地坐在亭子裏,年長者十七八歲,年幼者十一二歲。


    隻見這些人饒有興致地俯瞰著下方來來往往、行色匆匆的其他學子們。


    其中一名少年麵帶輕快的笑容,看著下方那些步履匆忙的學長們不禁感慨道:


    “嘖嘖嘖,我進入學宮已經有兩年了,但每一次看到這些學長們為了春闈之事忙忙碌碌,心中都不由得慶幸我是一名兵學院的士子”。


    “王兄此言大善,這學宮之中設有六大學院,要說最沒有壓力的,那恐怕就得數醫學院和我們兵學院的學子!”


    “瞧瞧那些腳步匆匆忙忙的學長學姐們,再看看我們現在這般悠閑自在,真是讓人感到無比愜意啊!”,一個十四五歲的男子靠在亭柱上輕笑著說道。


    話音剛落,另一名少年便立刻開口反駁道:


    “孫師弟,你這番話可就有些不太準確!醫學院的學子畢業之後都是會分到個郡、縣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者,受人人敬重,我們兵學院的學子畢業之後也能直接加入軍旅,最差也是個兩司馬,但醫學院和兵學院這兩個學院真正能畢業的人數卻不足六成”


    “醫學院暫且不提,你們都應該知道我們兵學院不但學業負擔沉重,需要研讀大量的兵法謀略典籍,除此之外平日裏還要接受嚴格的武藝體能訓練”


    “等到結業的時候,更是有著極為嚴苛的考核,所以我們兵學院看似風光無限,但每次的畢業考核的時候可也是愁壞了不少學長的”,王師兄辯駁的說道。


    “我們兵學院雖說每年結業的學生僅僅隻有六成而已,但隻要能夠成功通過結業考核,那麽在軍中最差也能當個兩司馬了!並且,兵學院的學子將來在軍中的前途那可都是相當不錯的!”


    “再瞧瞧那禮學院、政務學院還有法學院的學子們吧,他們可得去參加春闈考試這座獨木橋!要知道,中舉的士子簡直就是鳳毛麟角,一百個人裏麵都未必能有一個幸運兒,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會在這道高高的門檻前碰得頭破血流!”


    那孫姓少年滔滔不絕地說著,說到此處時,他突然將目光轉向了在場中最為年幼的那位少年,並開口詢問道:“羋學弟,你覺得我說得對不對?”


    隻見那羋姓少年不過才十來歲的年紀,但其性格卻異常沉穩。


    麵對孫姓少年的發問,他不慌不忙地迴應道:“孫師兄所言極是,我們兵學院學子的前景確實不容小覷。”


    “隻不過嘛,我倒覺得六大學院之中最為輕鬆的應該是工學院的學”,羋姓少年笑著說道。


    別看這羋姓少年歲數小,可正因他這份沉穩的性子,讓他和周圍那些十五六歲的少年們相處起來倒是頗為融洽,毫無隔閡之感。


    那位王姓少年在聽聞羋學弟提到工學院時,他那張原本平靜的麵龐瞬間流露出一抹豔羨之意,不禁輕輕歎息一聲後說道:


    “工學院的待遇著實令人眼饞!不但提供食宿全包這樣的優厚條件,而且無論是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經濟收入方麵,都堪稱一流。”


    “然而,據我所知,工學院的士子進入少府或者工部工作後,所從事的事務卻過於單調乏味,像我這種性格的人恐怕根本無法忍受,我還是喜歡在戰場上博取功名。”


    “王上曾言,功名祗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我等兵學院士子當如是”,孫姓少年一臉興奮的附和道。


    其實加入兵學院的大部分學子都是想著日後在戰場上博取功名爵祿。


    如今楚國尚武,重軍功,想要出人頭地,改變自己的階級,參軍就是一條最為簡單的路。


    而兵學院的學子們先天的起點就會比普通的士卒們要高不少。


    凡是能畢業者,最次也是一位兩司馬,優秀者還會直接被授予卒長。


    這已經是大部分士卒所能達到的巔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師小麵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師小麵包並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