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大將軍府
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 作者:法師小麵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組建京營這件事情,絕非是熊章一時興起、靈光乍現所產生的念頭,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精心謀劃許久之後方才確定下來的方略。
在襄郢城外組建京營,不但可以達成“強幹弱枝”之效,使得中央政權更為穩固強大,地方勢力相對削弱;而且至關重要的一點在於,能夠充分展現出楚軍作為常備軍所具備的獨特優勢。
在當今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裏,由於楚國率先推行常備軍製度並取得顯著成效的緣故,往昔那種平日裏以務農為生,待到戰爭爆發時才臨時集結成軍出征作戰的拖遝模式,已然遭到各國毫不留情地拋棄。
如今,幾乎所有國家都紛紛效仿起楚國設立常備軍製度的舉措來。
然而,要想供養一支完全與農業生產相脫離的職業化軍隊,對於各個諸侯國而言,無疑是一項極其艱巨沉重的負擔和巨大挑戰。
畢竟,維持這樣一支龐大軍隊的日常開銷以及各種物資供應所需耗費的資源著實驚人,許多實力稍遜一籌的小國根本無力承擔如此高昂的成本,隻能望而卻步。
唯有那些疆域遼闊、人口眾多且綜合國力較為強盛的大國,才有能力勉力跟上楚國在養兵方麵的步伐和節奏。
就拿秦國來說吧,其雖然也是一方諸侯強國,但因整體國力相較其他大國略顯薄弱,目前國內所能維持的常備軍數量僅有區區四萬人而已。
再看晉國這邊,近年來得益於趙氏家族的苦心經營打理,國勢蒸蒸日上,其常備軍規模已達八萬人之眾。
至於齊國,向來以富饒繁華著稱於世,國內擁有多達十萬人的常備軍力。
隻可惜當下的齊國正處於分裂狀態之中,一分為二後的齊國顯然再也無法支撐得起原先那十萬常備大軍的供養了。
至於楚國,之前的常備軍就高達二十五萬,齊楚之戰時達到了四十萬,現在進行大裁軍,但數量也要超過二十萬。
當然這數字裏是包含了兗州、徐州、揚州、荊州、益州、豫州的地方軍隊,戰力比起野戰軍還是要弱上許多的。
這些年,諸國的戰爭比起先前更是激烈無比,一場局部戰爭的兵力都要超過五萬,一場全麵戰爭,軍隊和民夫加起來都要超過百萬。
戰爭規模的急劇增大,導致那些小國都隻能加入大國的陣營,若是還要中立,恐怕將要成為眾矢之的,就像先前的淮泗諸國一樣。
十二個淮泗國家,如今還剩下幾個?
強如魯衛現在都成為了一個地名。
在大朝會結束的第二天,楚王熊章來到了大將軍府。
大將軍府跟理政殿一樣,也是在王宮之中,距離勤政殿不算遠,這也是方便楚王的召見。
“拜見王上,王上萬年”,在楚王熊章走到大將軍府前的時候,得到消息的上將軍孫念、鎮海將軍公孫州、征西將軍白毅、鎮東將軍李木都走出大將軍府恭迎楚王。
在這些人身後還有一些年輕人。
其餘的將軍要麽待在家中陪家人,要麽已經迴到各自的駐地去了。
“免禮”,楚王熊章笑嗬嗬的掃了幾個人一眼,揮動衣袍對眾人虛扶著說道。
“鎮水將軍”,楚王熊章看向公孫州,笑問道:“在大將軍府待得可還習慣?”
“迴稟王上,之前臣都是跟將士們和戰船打交道,如今看著堆積如山的軍情案牘,臣確實還沒有完全適應過來”,鎮海將軍公孫州恭敬的迴答道。
“你倒是誠實”,楚王熊章笑著看了看公孫州,說道:“值守大將軍府可比擔任水軍主將難多了,希望你不要讓寡人失望”。
“臣一定不會讓王上失望”,公孫州聽到熊章的話,立刻保證說道。
之後熊章就跨步進入了大將軍府,上將軍孫念等人緊跟在身後。
熊章進入大將軍府後就直接坐在了殿內的主位之上,其他人都站在熊章的五步之外。
“參謀部的人呢,今天怎麽沒有看到他們推演軍棋?”,熊章坐定之後目光在四周掃了一眼,露出狐疑之色問道。
平日裏進入大將軍府都是比較熱鬧的,主要是在沒有戰事的時候,參謀部的小年輕們就在沙盤上推軍棋玩樂。
今日反倒顯得安靜不少。
“迴稟王上,今日孫參謀長身體抱恙,沒有人給他們做裁判,所以今日他們倒是消停了不少”,上將軍孫念笑著說道。
“孫卿身體有恙?”,聽到上將軍孫念的話,熊章神色立刻變得緊張起來,連忙問道:“可有請太醫?”
孫參謀長就是孫武。
孫子和孔子一樣都是人生晚年加入的楚國,但孔子和孫子這兩人在熊章心裏的地位和感情卻完全不一樣。
孔子有很大的抱負,縱然是耳順之年也有強烈的入仕之心,但當時的楚國卻根本不適合讓孔子施展仁政。
所以對於孔子,熊章雖然敬重,但敬重之餘更多的還是想利用孔子的名氣壯大章華學宮在列國的知名度,也是想趁著孔子在楚國的時候,招攬其諸多弟子,為楚國所用。
孫子不同於孔子,或許是孫武是兵家,其前半生為吳國征戰,又見識過吳國的肮髒的政治鬥爭,所以孫武下半生致力於隱居著書。
沒有入仕治世的抱負,雖然孫武在楚國先是擔任了兵學院院長,但幾年之後就辭了,之後在楚王熊章的邀請下進入了大將軍府的參謀部。
孫武入楚之後雖然沒有為楚國和楚王獻過一策一計,但孫子卻為楚國培養了不少的軍中俊傑。
光這一點,就得到楚王熊章極大的看重。
孫武腦子裏可不僅僅隻有一部孫子兵法啊,其一生的用兵智慧和用兵經驗對於楚國來說都是極大的瑰寶。
所以熊章在聽到孫武抱恙的時候,立刻變得緊張起來。
如今的孫子可是已經有七十八歲了,熊章雖然不知道曆史上的孫武活了多少歲,但這個年齡已經是極其高壽了。
“王上不必憂慮,臣剛從醫學院迴來,家父隻是些許不適,而今正留在醫學院,由醫學院長親自看診,醫院長表示並無大礙”,這時,從上將軍孫念的身後走出一個三十五六歲的男子,恭敬的對楚王熊章迴道。
熊章看了這男子一眼,認出此人的身份,此人乃是孫武的幼子孫興,因為其長子孫恪駐守揚州,次子孫明駐守泰山郡,三子孫興雖然也是畢業於兵學院,但確沒有加入軍伍,反倒是一直陪在孫武的身邊,在這大將軍府當了一個參謀。
“沒事就好,待會兒寡人讓人送些珍奇補品過去,還希望孫卿好生照料你的父親”,楚王熊章輕聲對孫興說道。
“王上如此厚待家父,臣替家父拜謝王恩”,孫興聽到楚王熊章的話,神色感動無比。
在襄郢城外組建京營,不但可以達成“強幹弱枝”之效,使得中央政權更為穩固強大,地方勢力相對削弱;而且至關重要的一點在於,能夠充分展現出楚軍作為常備軍所具備的獨特優勢。
在當今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裏,由於楚國率先推行常備軍製度並取得顯著成效的緣故,往昔那種平日裏以務農為生,待到戰爭爆發時才臨時集結成軍出征作戰的拖遝模式,已然遭到各國毫不留情地拋棄。
如今,幾乎所有國家都紛紛效仿起楚國設立常備軍製度的舉措來。
然而,要想供養一支完全與農業生產相脫離的職業化軍隊,對於各個諸侯國而言,無疑是一項極其艱巨沉重的負擔和巨大挑戰。
畢竟,維持這樣一支龐大軍隊的日常開銷以及各種物資供應所需耗費的資源著實驚人,許多實力稍遜一籌的小國根本無力承擔如此高昂的成本,隻能望而卻步。
唯有那些疆域遼闊、人口眾多且綜合國力較為強盛的大國,才有能力勉力跟上楚國在養兵方麵的步伐和節奏。
就拿秦國來說吧,其雖然也是一方諸侯強國,但因整體國力相較其他大國略顯薄弱,目前國內所能維持的常備軍數量僅有區區四萬人而已。
再看晉國這邊,近年來得益於趙氏家族的苦心經營打理,國勢蒸蒸日上,其常備軍規模已達八萬人之眾。
至於齊國,向來以富饒繁華著稱於世,國內擁有多達十萬人的常備軍力。
隻可惜當下的齊國正處於分裂狀態之中,一分為二後的齊國顯然再也無法支撐得起原先那十萬常備大軍的供養了。
至於楚國,之前的常備軍就高達二十五萬,齊楚之戰時達到了四十萬,現在進行大裁軍,但數量也要超過二十萬。
當然這數字裏是包含了兗州、徐州、揚州、荊州、益州、豫州的地方軍隊,戰力比起野戰軍還是要弱上許多的。
這些年,諸國的戰爭比起先前更是激烈無比,一場局部戰爭的兵力都要超過五萬,一場全麵戰爭,軍隊和民夫加起來都要超過百萬。
戰爭規模的急劇增大,導致那些小國都隻能加入大國的陣營,若是還要中立,恐怕將要成為眾矢之的,就像先前的淮泗諸國一樣。
十二個淮泗國家,如今還剩下幾個?
強如魯衛現在都成為了一個地名。
在大朝會結束的第二天,楚王熊章來到了大將軍府。
大將軍府跟理政殿一樣,也是在王宮之中,距離勤政殿不算遠,這也是方便楚王的召見。
“拜見王上,王上萬年”,在楚王熊章走到大將軍府前的時候,得到消息的上將軍孫念、鎮海將軍公孫州、征西將軍白毅、鎮東將軍李木都走出大將軍府恭迎楚王。
在這些人身後還有一些年輕人。
其餘的將軍要麽待在家中陪家人,要麽已經迴到各自的駐地去了。
“免禮”,楚王熊章笑嗬嗬的掃了幾個人一眼,揮動衣袍對眾人虛扶著說道。
“鎮水將軍”,楚王熊章看向公孫州,笑問道:“在大將軍府待得可還習慣?”
“迴稟王上,之前臣都是跟將士們和戰船打交道,如今看著堆積如山的軍情案牘,臣確實還沒有完全適應過來”,鎮海將軍公孫州恭敬的迴答道。
“你倒是誠實”,楚王熊章笑著看了看公孫州,說道:“值守大將軍府可比擔任水軍主將難多了,希望你不要讓寡人失望”。
“臣一定不會讓王上失望”,公孫州聽到熊章的話,立刻保證說道。
之後熊章就跨步進入了大將軍府,上將軍孫念等人緊跟在身後。
熊章進入大將軍府後就直接坐在了殿內的主位之上,其他人都站在熊章的五步之外。
“參謀部的人呢,今天怎麽沒有看到他們推演軍棋?”,熊章坐定之後目光在四周掃了一眼,露出狐疑之色問道。
平日裏進入大將軍府都是比較熱鬧的,主要是在沒有戰事的時候,參謀部的小年輕們就在沙盤上推軍棋玩樂。
今日反倒顯得安靜不少。
“迴稟王上,今日孫參謀長身體抱恙,沒有人給他們做裁判,所以今日他們倒是消停了不少”,上將軍孫念笑著說道。
“孫卿身體有恙?”,聽到上將軍孫念的話,熊章神色立刻變得緊張起來,連忙問道:“可有請太醫?”
孫參謀長就是孫武。
孫子和孔子一樣都是人生晚年加入的楚國,但孔子和孫子這兩人在熊章心裏的地位和感情卻完全不一樣。
孔子有很大的抱負,縱然是耳順之年也有強烈的入仕之心,但當時的楚國卻根本不適合讓孔子施展仁政。
所以對於孔子,熊章雖然敬重,但敬重之餘更多的還是想利用孔子的名氣壯大章華學宮在列國的知名度,也是想趁著孔子在楚國的時候,招攬其諸多弟子,為楚國所用。
孫子不同於孔子,或許是孫武是兵家,其前半生為吳國征戰,又見識過吳國的肮髒的政治鬥爭,所以孫武下半生致力於隱居著書。
沒有入仕治世的抱負,雖然孫武在楚國先是擔任了兵學院院長,但幾年之後就辭了,之後在楚王熊章的邀請下進入了大將軍府的參謀部。
孫武入楚之後雖然沒有為楚國和楚王獻過一策一計,但孫子卻為楚國培養了不少的軍中俊傑。
光這一點,就得到楚王熊章極大的看重。
孫武腦子裏可不僅僅隻有一部孫子兵法啊,其一生的用兵智慧和用兵經驗對於楚國來說都是極大的瑰寶。
所以熊章在聽到孫武抱恙的時候,立刻變得緊張起來。
如今的孫子可是已經有七十八歲了,熊章雖然不知道曆史上的孫武活了多少歲,但這個年齡已經是極其高壽了。
“王上不必憂慮,臣剛從醫學院迴來,家父隻是些許不適,而今正留在醫學院,由醫學院長親自看診,醫院長表示並無大礙”,這時,從上將軍孫念的身後走出一個三十五六歲的男子,恭敬的對楚王熊章迴道。
熊章看了這男子一眼,認出此人的身份,此人乃是孫武的幼子孫興,因為其長子孫恪駐守揚州,次子孫明駐守泰山郡,三子孫興雖然也是畢業於兵學院,但確沒有加入軍伍,反倒是一直陪在孫武的身邊,在這大將軍府當了一個參謀。
“沒事就好,待會兒寡人讓人送些珍奇補品過去,還希望孫卿好生照料你的父親”,楚王熊章輕聲對孫興說道。
“王上如此厚待家父,臣替家父拜謝王恩”,孫興聽到楚王熊章的話,神色感動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