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齊侯薑荼那言辭犀利、氣勢磅礴的檄文一經發出之後,在齊國黑衣衛的緊密配合之下,其傳播速度之快簡直令人瞠目結舌。


    短短數日之間,這份檄文就如同燎原之火一般迅速傳遍了齊國的每一個角落,哪怕是那些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鄉野之地,人們也都無一例外地聽聞了此事。


    然而,麵對如此重大的消息,這些普通民眾的反應卻出奇地淡漠。


    他們僅僅是在茶餘飯後閑聊時,偶爾會提及一下這篇檄文和其中所涉及的事件,然後便一笑而過,仿佛這與他們的生活毫無關聯。


    這種冷漠的態度實在讓人感到驚訝不已。


    由此可見,昔日薑太公和齊桓公的遺德已然衰落至極,幾乎可以說是蕩然無存。


    薑齊國君已淪落到這般田地,不禁令人唏噓感歎。


    齊國東部最繁華的當屬即墨,即墨這座城邑有百姓兩萬戶,這裏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瀕臨大海,無數的海貨海鹽都是先從此處上岸,再經過商人們的精心運作,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各地。


    正因如此,即墨成為了齊國經濟貿易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吸引著來自四麵八方的商人雲集於此。


    在即墨城周邊有不少小邑,這些都是因為即墨城而衍生的。


    在其中一座小邑當中,當地宰邑行色匆匆的敲開了一座頗具規模的宅院大門。


    宅院的主人是一個年過五旬的老者,頭發已經花白,但其雙目極其有神。


    “你怎麽來了”,這老者在見到這邑宰的時候,神情閃過一絲波動,沉聲問道。


    邑宰對於老者的淡漠不以為意,反而一臉激動的從懷中取出一張寫滿字的白紙,說道:“齊侯在夜邑起事,號召齊國國人驅除田氏叛逆,行撥亂反正之事,這是我偷偷抄錄的檄文”。


    “齊侯,哪個齊侯?”,那老者起初在聽到宰邑的話的時候,唿吸都急促了一分,隻是很快就恢複平靜,反而露出一絲嘲諷的問道。


    “是齊侯薑荼”,那邑宰激動的說道。


    “是夜邑的那個?”,那老者接過邑宰遞過來的所謂討逆檄文,隨口問道。


    “正是夜邑的齊侯,齊侯被楚人救出之後,在洛邑求來討逆詔書,如今應該是在楚國的幫助下攻下了夜邑,如今齊侯以夜邑為國都,號召齊國臣民討逆,家主,依下臣之見,這是我們的機會”,那宰邑低聲說道。


    “齊侯薑荼嗎?”,那老者將手中的檄文反複看了好幾遍,眼神之中似乎帶著淚,嘴裏喃喃的說道。


    此老者乃是齊國高氏一族的家主。


    遙想當年,那國氏和高氏作為齊國的公族,權勢滔天,掌控著整個齊國的命運走向。


    然而,或許是國高兩家太過跋扈,在田氏的挑撥之下,國、高二家與其他貴族之間的重重矛盾。


    這些矛盾猶如慢性毒藥一般,悄無聲息地侵蝕著國高兩家的實力,使其在不知不覺間逐漸勢微。


    最後,田氏聯合鮑氏向國高兩家發起了猛烈的攻擊,這場權力鬥爭的風暴過後,國高兩家元氣大傷,其殘餘勢力或遠遁異國他鄉,以求一線生機;或藏匿於齊國的各個角落,隱姓埋名,苟延殘喘。


    而這位老者,便是國高兩家的遺脈之一。


    他來到這座偏僻的小邑,從此定居下來,時光匆匆,一晃數十載過去。


    曾經意氣風發的世家公子,如今已變成一個垂暮之年、行將就木的老人。


    當初,齊侯薑荼被田恆強行遷至夜邑時,這老者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之火。


    他嚐試接近齊侯,可惜事與願違,田恆在夜邑嚴密防備,讓老者始終難以找到可乘之機。


    歲月如梭,隨著時間的流逝,老者的雄心壯誌也漸漸磨滅。


    最終,他無奈地選擇了放棄。


    本以為此生再無波瀾,未曾料到不久前竟傳來一則驚人消息,那齊侯薑荼竟然被楚人成功營救而去!


    盡管田氏迅速在齊國境內散布謠言,堅稱所謂“夜邑的齊侯”不過是子虛烏有的傳聞,真正的齊侯一直在臨淄的宮殿內安然無恙。


    但田氏這種話也隻能騙騙升鬥小民罷了,齊國國內的貴族們哪個會信。


    隻是如今齊國九成九的貴族已經站在了田氏這邊,如今田氏代齊之心路人皆知。


    作為高氏的族長,薑姓的後人,齊國的公族,他實在無法接受薑姓的齊國要被那忘恩負義的田氏篡取。


    當初困居夜邑的齊侯薑荼逃出夜邑的時候,他也隻是稍感意外罷了,之後薑荼請來天子詔命讓楚國發兵討逆,他還以為這薑荼在給楚國取得了大義名分之後,就會躲著過自己的日子呢。


    但當他看完檄文之後,高氏族長真是有些老懷安慰、老淚縱橫,他真沒有想到這薑荼不僅迴來了,而且還在齊國發布檄文討逆。


    不過高氏老者隨即又恍然,既然楚國要將齊侯薑荼救出,肯定要最大程度的將他利用起來,讓其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有什麽能比得上薑荼樹立王旗,分裂齊國的價值呢。


    高氏族長老奸巨猾,他很快就明白了楚國的用心。


    但盡管如此,他還是要去,因為這確實是唯一能從田氏手上搶迴的機會了。


    “立刻通知族人,老夫要帶他們前往夜城”,高氏族長一臉激動的對那邑宰說道。


    “主君,不需要通知國氏那邊嗎?”,那邑宰問道。


    “不必了,國氏那邊或許已經在行動了”,高氏族長沉聲說道。


    國氏的情況跟高氏一樣,也隻能躲在暗處苟延殘喘了。


    所以他們隻要看到一絲機會,他們就會奔往夜城。


    在與即墨相隔百餘裏的一處村莊,這個村莊名為郭家村,但實際上這個村的人都姓國,他們都出身齊國公族國氏。


    國氏鬥爭失敗之後,族人和附庸們死的死,跑的跑。


    國氏的嫡係就帶著百餘人在這個荒野開辟出居所,數十年來,也慢慢繁衍生存下來了。


    當出門在外的國氏族人帶迴了齊侯薑荼在夜邑頒布的討逆檄文之後,國氏的當代家主在思量一番之後,還是決心隻在此地留下少數人,然後收拾一番之後,就帶著三百餘族人奔往夜邑。


    如高氏和國氏這般選擇的人不在少數。


    之前,齊國如日中天,田氏橫行無忌,那些田氏的手下敗將都隻敢在暗地裏苟延殘喘,但現在討逆檄文的出現,他們都看到了複仇的機會。


    光憑齊侯薑荼肯定是沒有這麽大的號召力,但齊侯薑荼身後有楚國的支持。


    在軍事上,楚、鄭、宋、陳、任、滕、剡七國聯合共計二十八萬大軍攻打齊國。


    在外交上,齊國田恆被周天子斥責為逆臣,受到天下諸國的斥責和孤立。


    所以齊國必須要全力以赴,因為齊國田氏一旦失敗就沒有以後了。


    現在齊侯薑荼在夜城宣布討逆,齊國田氏確實沒有多大的力量來對付齊侯,至少短期內抽不出兵力對付夜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師小麵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師小麵包並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