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不安分的人
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 作者:法師小麵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楚王章二十年的初夏時節,陽光明媚,微風輕拂。
楚王熊章率領著他的隨從隊伍踏上了外出巡視諸郡的曆程,這一去便是漫長的一年零三個月,曆經風雨兼程,終於迎來了歸期。
當楚王熊章的王駕緩緩駛入都城襄郢時,整個城邑都仿佛沸騰了一般。
人們紛紛駐足觀望,歡唿雀躍,迎接這位久別歸來的君主。
熊章心情激動地掀開了車簾,目光急切地投向車窗外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內景色。
隻見城中街道上車水馬龍,行人如織,熙熙攘攘的熱鬧場景令人目不暇接。
與一年前相比,如今的襄郢顯得越發繁榮昌盛。
街邊林立的店鋪琳琅滿目,新增了許多種類各異、別具特色的商鋪,吸引著過往行人的眼球。
街頭巷尾不時傳來商販們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以及顧客討價還價的歡聲笑語,共同交織成一曲充滿生機活力的市井交響曲。
盡管城中人來人往,百姓爭相湧向王駕這邊,但由於有訓練有素的甲士們沿途維持秩序,楚王熊章的車駕得以順利地穿過擁擠的人群,徑直駛向莊嚴宏偉的楚王宮。
待熊章踏入勤政殿後不久,留守襄郢負責理政事務的大臣子閭和申行便匆匆趕來。
他們恭敬地向楚王行禮請安:“拜見大王!”
隨後,二人立即開始將朝中這段時間以來的政務逐一詳細地向熊章稟報。
熊章本想稍作休息,好好放鬆一下身心的疲憊。
然而,作為一國之君,他深知自己肩負著重任,於是強打起精神,耐下心來傾聽兩位大臣的匯報。
子閭和申行有條不紊地講述著各項政務的進展情況,條理清晰,言辭懇切。
他們所稟報的大多是已經妥善處理完畢的事務,對於那些無法自行決斷的重要問題,則早已通過飛鴿傳書及時向遠在外地的楚王熊章請示過意見。
所以子閭今日稟報的政務熊章都是了解個大概的,隻是有些詳情他還不了解。
就這樣半日的時間就在勤政殿中度過。
“州郡分割的事情進展得怎麽樣了?”,熊章梳理了襄郢的政務之後,也不著急離開了,詢問著情況。
州郡劃分不是光動動嘴皮子就能辦好的事情,涉及的事情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人事變動。
“王上,豫州、益州、徐州這三地組建很順利,唯獨揚州和荊州還有些阻礙?”,理政殿大臣子閭說道。
“什麽阻礙?”,熊章對於劃分州郡的時候出現問題是有所準備的,所以並不意外。
荊州包括上庸郡、南陽郡、九江郡、江夏郡、南郡、長沙郡、西陵郡在內,一共七個郡,有的郡富庶如南陽郡、九江郡,有些郡貧弱,如長沙郡。
揚州下麵囊括吳郡、丹陽郡、廬江郡、豫章郡、會稽郡、餘杭郡,一共是六個郡,除了豫章郡這個新建立的郡,其他幾個郡都是富庶繁華的地方。
“王上,阻礙成立荊州的主要是南郡和江夏郡兩地不願意配合”,理政殿大臣子閭小心的看了楚王熊章一眼之後才說道。
“寡人記得南郡郡守乃是楊和,江夏郡郡守乃是義堂吧”,楚王熊章目光看著子閭問道。
半年前熊章就巡視過南郡,因為南郡發展不錯,且占地太廣的原因,這才決定將南郡拆分的。
隻是想不到這個看似老實的南郡郡守楊和居然有膽子對抗朝堂的政令。
“王上,南郡郡守楊和乃是楚王章二年首次招賢考試中舉的學子,位列第七名,因為能力不錯,所以被樊須大人舉薦,之後被提拔為南郡郡守,至今已經有六年了”,理政大臣子閭對楚王熊章說道。
聽到子閭的話,楚王熊章不動聲色的看了子閭一眼。
他看出來了,子閭這是給樊須上眼藥了。
子閭乃是本土派,樊須乃是入楚派。
南郡郡守楊和是楚王章二年中舉的,排名第七,與新任的荊州刺史伏生乃是同年,但據熊章所知,伏生中舉的名次並不高,甚至都不在前十之列,但因為知兵的緣故,直接擔任了巢縣的縣尉,起點比起楊和還高了一些。
如今偌大的南郡已經被一分為二,他的權勢自然被削減了很多,心中有怨言,也是情理之中。
隻是楊和得知南郡以後歸屬荊州統轄,而荊州刺史居然是伏生的時候,他的心態徹底失和。
如今居然敢對抗中央的政令。
“那江夏郡又是什麽情況?”,熊章有些不解。
江夏郡是從南郡分出去的,這江夏郡郡守義堂應該不受那楊和待見才對,怎麽敢跟楊和一起做出如此膽大妄為的事情。
“王上,江夏郡郡守乃是江陵人,其夫人乃是南郡郡守楊和的族妹”,子閭說道。
“原來如此”,熊章這才恍然。
“楊和與那義堂兩人對抗朝堂政令,你直接拿下此二人便可,何必要等到現在?”,楚王熊章幽深的目光看著子閭,讓子閭不敢直視,隻得心虛的低下了頭。
“臣知錯了”,理政殿大臣子閭心知自己的小算盤被自家大王看穿,隻得低頭認錯。
“寡人之前就說過,你們政黨派係之間爭鬥,但不能影響政務,你們想幹什麽?”,熊章臉色變得陰沉,目光冷峻如刀。
熊章的話如同利箭一般,字字都紮在子閭和申行兩人的心裏,此刻隻得伏跪在地上,不敢爭辯。
申行剛進入理政殿才一年,之前一直待在地方,他還是第一看到自家大王這麽威嚴的一麵。
將理政殿大臣子閭和申行兩人狠狠的敲打了一番之後,這才說道:“南郡郡守楊和、江夏郡郡守義堂對抗政令,貶為庶民,永不敘用”。
“臣領命”,子閭和申時兩人立即領命。
“那揚州又是什麽情況?”,熊章解決完荊州的事情後,這才詢問揚州這邊的事情。
“王上,揚州這邊是是有人在挑撥吳郡和會稽兩郡百姓的關係,致使兩郡關係緊張,甚至出現對立的情況,臣已經嚴令警察局調查事情的真相,抓住挑撥之人或者勢力,另外,臣也請上將軍讓揚州將軍孫哥戒嚴”,理政殿大臣子閭在揚州上沒有私心,所以在對揚州事情的處置方式和時機都沒有問題。
“什麽時候發生的事情?”,熊章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黑衣衛可以向他稟報。
“三天前,臣是今日早上收到黑衣衛的傳信”,理政殿大臣子閭說道。
“三日之前?”,熊章這才明白為什麽其沒有收到黑衣衛的稟報。
這三天正是其從淮陽郡返迴襄郢的時間,黑衣衛的信鴿找不到人,隻能傳迴襄郢,讓留守的理政殿大臣處理。
“揚州的事情寡人會讓黑衣衛去處理”,熊章對子閭和申時兩人說道。
“臣等明白”,子閭和申時兩人齊聲應道。
楚王熊章率領著他的隨從隊伍踏上了外出巡視諸郡的曆程,這一去便是漫長的一年零三個月,曆經風雨兼程,終於迎來了歸期。
當楚王熊章的王駕緩緩駛入都城襄郢時,整個城邑都仿佛沸騰了一般。
人們紛紛駐足觀望,歡唿雀躍,迎接這位久別歸來的君主。
熊章心情激動地掀開了車簾,目光急切地投向車窗外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內景色。
隻見城中街道上車水馬龍,行人如織,熙熙攘攘的熱鬧場景令人目不暇接。
與一年前相比,如今的襄郢顯得越發繁榮昌盛。
街邊林立的店鋪琳琅滿目,新增了許多種類各異、別具特色的商鋪,吸引著過往行人的眼球。
街頭巷尾不時傳來商販們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以及顧客討價還價的歡聲笑語,共同交織成一曲充滿生機活力的市井交響曲。
盡管城中人來人往,百姓爭相湧向王駕這邊,但由於有訓練有素的甲士們沿途維持秩序,楚王熊章的車駕得以順利地穿過擁擠的人群,徑直駛向莊嚴宏偉的楚王宮。
待熊章踏入勤政殿後不久,留守襄郢負責理政事務的大臣子閭和申行便匆匆趕來。
他們恭敬地向楚王行禮請安:“拜見大王!”
隨後,二人立即開始將朝中這段時間以來的政務逐一詳細地向熊章稟報。
熊章本想稍作休息,好好放鬆一下身心的疲憊。
然而,作為一國之君,他深知自己肩負著重任,於是強打起精神,耐下心來傾聽兩位大臣的匯報。
子閭和申行有條不紊地講述著各項政務的進展情況,條理清晰,言辭懇切。
他們所稟報的大多是已經妥善處理完畢的事務,對於那些無法自行決斷的重要問題,則早已通過飛鴿傳書及時向遠在外地的楚王熊章請示過意見。
所以子閭今日稟報的政務熊章都是了解個大概的,隻是有些詳情他還不了解。
就這樣半日的時間就在勤政殿中度過。
“州郡分割的事情進展得怎麽樣了?”,熊章梳理了襄郢的政務之後,也不著急離開了,詢問著情況。
州郡劃分不是光動動嘴皮子就能辦好的事情,涉及的事情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人事變動。
“王上,豫州、益州、徐州這三地組建很順利,唯獨揚州和荊州還有些阻礙?”,理政殿大臣子閭說道。
“什麽阻礙?”,熊章對於劃分州郡的時候出現問題是有所準備的,所以並不意外。
荊州包括上庸郡、南陽郡、九江郡、江夏郡、南郡、長沙郡、西陵郡在內,一共七個郡,有的郡富庶如南陽郡、九江郡,有些郡貧弱,如長沙郡。
揚州下麵囊括吳郡、丹陽郡、廬江郡、豫章郡、會稽郡、餘杭郡,一共是六個郡,除了豫章郡這個新建立的郡,其他幾個郡都是富庶繁華的地方。
“王上,阻礙成立荊州的主要是南郡和江夏郡兩地不願意配合”,理政殿大臣子閭小心的看了楚王熊章一眼之後才說道。
“寡人記得南郡郡守乃是楊和,江夏郡郡守乃是義堂吧”,楚王熊章目光看著子閭問道。
半年前熊章就巡視過南郡,因為南郡發展不錯,且占地太廣的原因,這才決定將南郡拆分的。
隻是想不到這個看似老實的南郡郡守楊和居然有膽子對抗朝堂的政令。
“王上,南郡郡守楊和乃是楚王章二年首次招賢考試中舉的學子,位列第七名,因為能力不錯,所以被樊須大人舉薦,之後被提拔為南郡郡守,至今已經有六年了”,理政大臣子閭對楚王熊章說道。
聽到子閭的話,楚王熊章不動聲色的看了子閭一眼。
他看出來了,子閭這是給樊須上眼藥了。
子閭乃是本土派,樊須乃是入楚派。
南郡郡守楊和是楚王章二年中舉的,排名第七,與新任的荊州刺史伏生乃是同年,但據熊章所知,伏生中舉的名次並不高,甚至都不在前十之列,但因為知兵的緣故,直接擔任了巢縣的縣尉,起點比起楊和還高了一些。
如今偌大的南郡已經被一分為二,他的權勢自然被削減了很多,心中有怨言,也是情理之中。
隻是楊和得知南郡以後歸屬荊州統轄,而荊州刺史居然是伏生的時候,他的心態徹底失和。
如今居然敢對抗中央的政令。
“那江夏郡又是什麽情況?”,熊章有些不解。
江夏郡是從南郡分出去的,這江夏郡郡守義堂應該不受那楊和待見才對,怎麽敢跟楊和一起做出如此膽大妄為的事情。
“王上,江夏郡郡守乃是江陵人,其夫人乃是南郡郡守楊和的族妹”,子閭說道。
“原來如此”,熊章這才恍然。
“楊和與那義堂兩人對抗朝堂政令,你直接拿下此二人便可,何必要等到現在?”,楚王熊章幽深的目光看著子閭,讓子閭不敢直視,隻得心虛的低下了頭。
“臣知錯了”,理政殿大臣子閭心知自己的小算盤被自家大王看穿,隻得低頭認錯。
“寡人之前就說過,你們政黨派係之間爭鬥,但不能影響政務,你們想幹什麽?”,熊章臉色變得陰沉,目光冷峻如刀。
熊章的話如同利箭一般,字字都紮在子閭和申行兩人的心裏,此刻隻得伏跪在地上,不敢爭辯。
申行剛進入理政殿才一年,之前一直待在地方,他還是第一看到自家大王這麽威嚴的一麵。
將理政殿大臣子閭和申行兩人狠狠的敲打了一番之後,這才說道:“南郡郡守楊和、江夏郡郡守義堂對抗政令,貶為庶民,永不敘用”。
“臣領命”,子閭和申時兩人立即領命。
“那揚州又是什麽情況?”,熊章解決完荊州的事情後,這才詢問揚州這邊的事情。
“王上,揚州這邊是是有人在挑撥吳郡和會稽兩郡百姓的關係,致使兩郡關係緊張,甚至出現對立的情況,臣已經嚴令警察局調查事情的真相,抓住挑撥之人或者勢力,另外,臣也請上將軍讓揚州將軍孫哥戒嚴”,理政殿大臣子閭在揚州上沒有私心,所以在對揚州事情的處置方式和時機都沒有問題。
“什麽時候發生的事情?”,熊章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黑衣衛可以向他稟報。
“三天前,臣是今日早上收到黑衣衛的傳信”,理政殿大臣子閭說道。
“三日之前?”,熊章這才明白為什麽其沒有收到黑衣衛的稟報。
這三天正是其從淮陽郡返迴襄郢的時間,黑衣衛的信鴿找不到人,隻能傳迴襄郢,讓留守的理政殿大臣處理。
“揚州的事情寡人會讓黑衣衛去處理”,熊章對子閭和申時兩人說道。
“臣等明白”,子閭和申時兩人齊聲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