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東甌之地,其發展已然到了盡頭,無論是人口方麵,還是那耕地麵積,短期內都難以再有增長之勢。寡人想要對那閔越發兵征討,不知文相對此有何看法呢?”勾踐緩緩收迴朝北遙望的目光,轉而將那看似波瀾不驚卻又仿佛深不見底的眸子投向文種。


    隻見文種微微躬身,拱手言道:“大王明鑒,那閔越境內的山地相較於甌地而言更多,而且其境內可供耕種之土地更是少之又少。即便能夠順利拿下閔越,恐怕所能增添的也不過是些許治下人口罷了。”


    文種心中自是清楚自家大王對於閔越所懷有的勃勃野心,然而那閔越的實際狀況著實比甌地糟糕許多,特別是在至關重要的耕地數量方麵。


    要知道,後世的福建便有著“八山一水一分田”這樣的說法。


    也就是說,其境內的山巒占據了八成之多,而水域與可耕之地各自僅占一成而已。如此情形之下,若出兵閔越,未必能得到多少實質性的好處。


    聽到文種的話,勾踐的麵色依舊平靜如水,他不緊不慢地開口問道:“照文相之意,莫非這閔越是斷不可取的嗎?”


    言語之間,雖聽不出明顯的情緒波動,但其中蘊含的威壓卻是讓人不敢輕易忽視。


    “大王,臣不是這個意思,閔越遍地是山,但閔地有我們越國急需的鐵礦,拿下閔地,我就不用再擔心鐵器不夠用,到時候可以大量生產鐵製的農具,也可以再次開荒”,文種一臉正色的說道:


    “有了足夠的鐵礦,我們隻需要再積蓄實力,便可繼續南下,不論是攻打揚越亦或是攻打陽禺蠻還是縛婁蠻都有了極大的主動權,這些地方可耕之地要遠多於甌地和閔地,這才是我們越國存世之基。”


    “越國破敗,諸卿皆棄寡人而去,幸得文卿不離不棄,日後越國若得揚越、陽禺、縛婁三地,寡人與卿共理越國”,越王勾踐一臉動容的對文種說道。


    “大王乃是臣之明主,臣是大王之臣下,臣理應為越國而謀,大王切勿說出分國之言,不然臣將去矣”,文種一臉肅然的對越王勾踐說道。


    “是寡人失言了,不過你文氏一族必將與越國同休,此乃是寡人對你的承諾”,越王勾踐認真的對文種說道。


    “臣謝過大王榮恩”,文種也一臉感動的迴道。


    “王上,閔越之中部落眾多,其中最大當屬建陽越、古田越、將樂越、連江越、霞浦越這五部,其他二十多個小部落都是依附這五大部落,而這五大部落每個部落都能拿出五千力士,若是加上其他部落的力士,恐怕有接近四萬之眾”,文種將閔越境內的情況告知越王勾踐。


    越王勾踐這些年雖然待在東甌城,但其對閔越已經籌謀已久,對閔越的情況也十分清楚。


    閔越境內的五個大部族相互聯合又相互製約,所以閔越的百越部族達到了平衡,這些年,勾踐也一直找不到攪局的機會。


    “在奴隸營中征召一萬青壯,編練一番,在戰爭能立功者,不僅能成為國人,更能積功受賞,能立大功者,軍中將士可授爵位”,越王勾踐對文種說道。


    勾踐麾下已經有一支萬人全部披甲的鐵甲軍,再加上一萬百越部族的蠻人為輔助,勾踐有信心拿下閔越。


    閔越雖然人多勢眾,但各不同屬,裝備簡陋,不通軍陣,在勾踐看來不堪一擊。


    聽到越王勾踐的詔命,文種立刻領命,但他沒有立刻離去,而是繼續問道:“大王,此番出兵,以誰為將?”


    “鹿郢在征伐甌地百越部族的時候就多番領兵,這次攻打閔地就讓他為將吧,”,越王勾踐思考了一番之後說道。


    “唯”,文種聽到越王勾踐的話,也不敢有意見。


    文種明白,這是讓王子鹿郢積累軍功,在越國樹立威信,越國下一代的王應該就是鹿郢了,當然前提是王子鹿郢不能出現太大的過錯。


    楚王章十九年秋,在東甌蟄伏了數年的越王勾踐以其兒子鹿郢為將,統帥兩萬越軍攻打閔越。


    第一個遭到攻擊的就是位於閩北武夷山附近的建陽越,建陽與東甌被武夷山阻隔,雖然有通道,但百越部族之間不通商,都是在各自的範圍耕種漁獵,信息十分滯後,他隻知道勾踐在甌地落戶,卻不知道整個甌地已經被勾踐所占有。


    當越將鹿郢帶著兩萬越軍越過武夷山脈攻打建陽的時候,建陽部落首領有點發懵。


    建陽用百越人的眼光來看是一座大城,但在鹿郢看來,最多隻能算是一座百戶之邑的規模。


    於是在越軍的攻勢之下,不到兩天,建陽城被破,建陽部落首領被殺,建陽周邊的小部落在收到建陽部落的求援之後,各自帶著力士往建陽而來,正好被越軍一鍋端。


    除了少數人負隅頑抗被殺之外,其他人都向越軍投降。


    這些降卒被東甌派來的甲士看管,其餘大軍繼續南下。


    一個月之後,霞浦、古田、將樂先後被越軍攻下,隻剩下一個連江部落。


    連江部落占據東部沿海地區,也是閔越之中實力最強大的部落,因為其他四個部落先後落敗,依附於這些大部落的小部落要麽躲進了大山,要麽就跑到連江部落附近,投靠連江部落。


    連江部落的首領整合自身和諸多小部落的實力之後,一共得到了兩萬人的軍隊。


    連江部落深知越軍的強大,若是野戰,自己雖然有兩萬大軍,但恐怕也不是對手,所以就全部進入連江城。


    連江城的規模已經達到諸夏之中千室之邑的規模了。


    雖然越軍連戰連捷,但缺乏攻城器械,在對連江城做了幾次試探性的攻擊之後,隻得暫時撤退,一邊製作攻城器械,一邊觀看連江的時局。


    因為越軍之中缺乏工匠,所以越軍製作攻城器械的速度不算快。


    就這樣過了十日,當越軍利用手中的攻城器械對連江城發起攻勢的時候,越軍對連江城的守軍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連江城的部落蠻人這時才明白文明與文明之間的差距。


    半個月後,連江城發生了內亂,連江城內的蠻人在越軍的威脅下,殺死了連江部落的首領,打開了連江城,向越軍投降。


    區區四個月的時間,越軍就攻滅了閔地的諸多部落。


    這一戰,越國得到了閔地和大量人口,使得臣服越國的百姓已經達到了三十萬,奴隸大營的人口也增加到了三十萬,這些人裏麵包括了大量的婦孺。


    根據文種的估計,大概還有二十萬人逃進了大山,成為了野人。


    越國想要安穩的開發閔地,就需要解決大山的野人,這可比攻打閔地還要難得多。


    占據閔地之後,越王勾踐感覺自己治下的土地和人口已經達到了原越國的五分了,這讓勾踐十分高興,立刻在新建的宗廟之中告祭越國曆代君王。


    越國沒有亡,越國又起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師小麵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師小麵包並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