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王上,大司農剛才有一點說得沒有錯,那就是楚國現在的兵力乃是諸國之最,就算齊晉兩國全力出手,楚國也可以不懼,所以臣以為要想速勝,就要發揮楚國兵力數量和戰力強大的優勢,與齊晉決戰”,右尹範蠡起身說道。


    “齊晉如今對楚軍戰力了解頗深,若是他們在沒有絕對把握的情況下他們恐怕會進行避戰,讓楚軍進不能進,退不敢退”,令尹彌生對範蠡問道。


    “所以我們要攻敵必救,迫使齊國與楚國決戰,這樣才能速勝”,範蠡說道。


    楚王熊章微微點頭:“範愛卿所言極是,隻是如何攻敵必救呢?”


    右尹範蠡拱手道:“王上,西麵巫地守將宋寧將軍處有五萬楚軍,可以抽調出三萬大軍”


    “宋寧將軍憑借巫地的險要,若是對上巴國,絕對能堅持半年以上,而且據臣所知,如今巴國和蜀國又在交戰,巴國此時更是無力東出。”


    “至於南線嘛”,範蠡說到這裏的時候,突然頓了一下,眼中的複雜之色一閃而過,他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


    過了片刻,他才繼續說道:“如今越王深陷三越之地,據臣所知,三越之地已經混戰日久,但幾方力量都處於均勢,恐怕數年之內都無法決出勝者。”


    “而且會稽郡和吳郡都沒有遭到旱情的影響,去年反而豐收,王上已經在吳越兩地實行輕徭薄賦數年,吳越百姓都盛讚王上乃百年不遇的仁德之君,兩地百姓也已經接受了楚國的統治”


    “所以臣認為如今吳越兩地安穩,完全可以抽調會稽郡的一部分楚軍,這樣再加上其餘各郡的一些郡兵,楚國可得五萬大軍,再加上司馬手中的兩萬大軍,還有三萬水軍,楚國在淮泗一線可以動用的軍隊就達到十萬之數,這是一股極強的力量”。


    楚王聽了範蠡的話,心中不禁一動,他皺起眉頭思索片刻後說道:“卿的意思是讓我楚國軍隊從淮泗方向進攻齊國本土,從而迫使齊國撤迴晉國的大軍,削弱齊國對晉國的援助力量?”


    右尹範蠡恭敬地迴答道:“王上英明,臣正是此意。”


    令尹彌生卻提出疑問:“可是要從淮泗方向攻打齊國,唯有走海路,這樣做真的可行嗎?”


    範蠡解釋說:“如今齊國和楚國都在剡國邊境駐有重兵,導致淮泗諸國對齊國和楚國充滿警惕。如果楚國想要借道,恐怕會遇到很多困難。因此,臣建議將楚國水軍當作運兵船,將七萬楚軍運送到莒地或琅琊一帶登陸。”


    楚王熊章在心中默默思量著左尹範蠡的提議。


    用水軍戰船走近海運送楚軍並登陸齊國,這其中確實存在巨大的風險。特別是齊國擁有一支數萬人的精銳水軍,如果遭遇他們的攻擊,後果不堪設想。


    一旦這七萬大軍折損於海上,楚國在淮泗一線的防線將會麵臨崩潰的危險。


    “左尹,你怎麽看?”楚王熊章的目光在諸卿身上掃過,最後落在了左尹端木賜的身上。他發現端木賜麵露思索之色,似乎有不同的看法,於是開口問道。


    聽到楚王熊章詢問自己,端木賜立刻起身拜道:“王上,右尹之言確實是一種可以快速打擊齊國的方法,但臣認為將楚國的勝局都寄托在水軍身上,風險過大,還是有些不妥。”


    楚王熊章微微皺眉,問道:“那左尹可有其他方法?”


    端木賜拱手說道:“王上,臣以為可以采用水陸並濟的方式出擊齊國。”


    聽到端木賜的話,在場眾人都不禁眼前一亮。


    他們知道端木賜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既然提出這個建議,必然有其獨到之處。


    楚王熊章也來了興趣,追問道:“具體如何實施?”


    “水陸並舉之法就是利用水軍在海上,尋找戰機,利用之前已經完成改造的戰船,與齊國水軍決戰。”


    左尹端木賜侃侃而談道:“楚國水軍若勝,則齊國海疆將任由楚軍馳騁,楚國陸軍可以出現在齊國沿海任一區域,如此一來,齊國必然會首尾難顧,疲於奔命;若敗,楚國也隻損失了三萬水軍,這個損失,對於楚國來說並非不可承受。”


    熊章聞此方略,亦是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至於陸路,臣以為可以對淮泗諸國,尤其是剡國實行伐交。”


    端木賜繼續進言,“可遣七萬楚軍威逼剡國,令其必須做出抉擇——要麽加入楚盟,並出兵與楚國一同攻打齊國新得的莒地、邾地以及琅琊等地;要麽就等著楚軍破城而入,毀其宗廟,絕亡其祀。”


    楚王熊章聽後,臉上不禁露出一絲笑意。


    “那要是剡國徹底倒向齊國呢?”,有人疑惑地問道。


    “那齊楚就在剡國決戰,這樣一來我們楚軍還不用進入齊國境內,就能達成目標,後勤壓力也減小了很多”,端木賜微笑著解釋道。


    “那其他淮泗諸國會不會來援救剡國呢?”,又有人提出疑問,擔憂地看著端木賜。


    “嗬嗬,剡國眼看就已經成為齊楚兩國的戰場,還有哪個國家敢來發兵救剡?要知道,莒國和邾國就是因為將本國軍隊派出去後致使本國空虛,在麵對齊國數萬大軍時毫無反抗之力。”


    “你們想想看,現在還會有國家敢出兵救剡嗎?恐怕就連魯國也要裝作不知道吧!”,端木賜嘴角上揚,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他將齊國滅莒之後的淮泗諸國的心思已經看透了。


    眾人聽了端木賜的話,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他們明白,如果楚國能夠讓剡國倒向自己一方,那麽齊國必將陷入被動局麵,那楚軍的優勢就能增大一分。


    “好啊,左尹水陸並進之策確實不錯”,楚王熊章聽完端木賜的話之後,立刻就有了決斷。


    “傳寡人詔命,任命司馬景琰為淮泗戰線大軍統帥,抽調巫地三萬大軍,抽調會稽郡一萬大軍,抽調九江郡、廬江郡、吳郡三郡郡兵合計五萬五千大軍前往鍾吾,歸司馬景琰節製,迫使齊國與楚軍盡早決戰”,楚王熊章命令道。


    “臣等奉詔”,楚國諸卿齊聲領命。


    “此戰若勝,楚國十年之內再也沒有外患,還請諸卿齊心協力”,楚王熊章緩緩起身,看著眾人高聲說道。


    “臣等領命”,令尹幾人齊聲迴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師小麵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師小麵包並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