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進軍伊洛
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 作者:法師小麵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楚軍自丹陽登陸之後,一路馬不停蹄,直奔商於城而去。
當楚軍終於抵達商於時,伊洛人早已從這裏撤離,但他們留下的破壞和傷害,卻如同一道無法愈合的傷疤,深深刺痛著每一個人的心靈。
商於城原本隻是一座規模不大的城池,常住人口不足三萬,然而,近年來,隨著楚國商業貿易的蓬勃發展,商於城成為了來往於少習關的商賈和旅人們經常駐足停留的地方,逐漸變得繁華起來。
但現在,這座曾經熱鬧非凡的城市,卻籠罩在一片死寂之中。
如今的商於城城牆之上,戰爭的痕跡依然清晰可見,仿佛在訴說著那場殘酷的戰鬥。
白毅靜靜地站在商於城下,目光凝重地望著眼前的一切,他心中充滿了悲痛和憤怒,對那些殘忍的敵人恨之入骨。
“城內百姓情況如何?”白毅聲音低沉地向身旁的新任副將羋複詢問道。
羋複眼中閃過一絲淚光,他沉重地迴答:“商於城原有五萬多人口,如今幸存者寥寥無幾。城內百姓的屍體四處散落,慘不忍睹。年輕的女子們都被那些已經撤離的戎狄擄走,城內到處都是斷壁殘垣,一片荒蕪淒涼的景象。”
羋複在描述城中的慘狀時,忍不住哽咽起來。
“我們進去吧”,白毅讓麾下大軍都進駐商於城。
白毅進城之後,看著商於城內的場景,慘烈之壯要比羋複口述要淒慘無數倍,進入城中的楚軍也一個個麵露悲痛和憎恨之色。
白毅從屍海之中走來,但麵對商於城的慘烈狀,白毅居然露出不忍,但更多的還是憤怒。
諸夏國家之間交戰雖然也會發生縱兵劫掠的情況,但像伊洛之戎在商於城這麽大肆屠殺百姓的情況聞所未聞。
“爾等速速埋葬死者,安撫生者,將城中廢墟都清理出來,另外將那伊洛國的大祭司在百姓埋葬之地梟首,以祭奠商於百姓”,白毅沉聲對其左右將領說道。
很快,幾萬楚軍就開始清理商於城。
一日之後,白毅在給商於城留下一個旅的兵卒駐守之後,就帶領其他部隊趕赴少習關。
當大軍來到少習關之後,少習關關內的伊洛人早已經離去,白毅對這情況也早就有所預料。
在收複少習關之後,白毅就帶著大軍攻打伊洛之地。
伊洛之地,地大物博,其地域覆蓋了伊水流域與洛水流域。
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不僅有伊洛之戎這個強大的戎狄部落,還存在著其他一些蠻族,然而,這些蠻族因畏懼伊洛之戎的強大實力,不得不選擇依附於它。
在秦國、晉國和楚國三國之間,還有一支名為陸渾之戎的戎狄勢力,這支戎狄曾經也非常強大,但隨著楚國的崛起,他們遭到了楚人的驅逐,被迫向西北方向遷徙。
如今,伊洛之戎的首領是那位已死在上庸城下的伊洛王的弟弟。
當那些從楚國敗退迴來的伊洛人帶迴伊洛王戰死以及伊洛國兵敗的消息時,整個伊洛國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人們感到不安和恐懼,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事情。
伊洛國的兵力不算多,總共才七萬左右,現在有五萬大軍折損在楚國,伊洛國能夠動用的兵力可就隻有兩萬了。
為了穩定伊洛國的局勢,伊洛之戎的貴族隻能擁護原伊洛王的弟弟擔任新王,而新的伊洛王為了防備楚國,也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勢,他立刻和陸渾之戎達成聯盟。
陸渾之戎與楚國之間本就存在著仇恨,而如今,他們也清楚地意識到,如果伊洛之戎被楚國剿滅,那麽他們自己也將麵臨同樣的命運,因此,當伊洛王提出聯盟邀請時,陸渾王毫不猶豫地爽快答應了下來。
當楚國的大軍跨越少習關,出現在伊水附近時,伊洛國和陸渾國迅速聯合起來,組建起一支擁有六萬人的龐大軍隊,駐守在伊水對岸,與白毅率領的楚軍隔江相望。
白毅的眼神冷冽如冰,胸膛中燃燒著熾熱的火,他靜靜地凝視著對岸的六萬戎狄聯軍,不僅心中毫無畏懼之意,反而湧起強烈的戰鬥欲望。
白毅表麵上命令楚軍搜集適合的木材,並在戎狄聯軍的注視下開始建造船隻,但實際上,他早已暗中安排副將羋複帶領一隊人馬沿著伊水沿岸尋找合適的登陸地點。
經過連續數日的艱苦勘探,羋複最終在距離兩軍對峙地點約三十餘裏的位置發現了一個適合渡河的絕佳地點。
確定好渡河地點後,楚軍迅速投入到製作大量羊皮筏子的工作中,經過整整十日的努力,羋複親自率領著兩萬陌刀軍,趁著夜色的掩護成功渡過了伊水。
接下來的日子裏,渡河行動持續進行,經過半個多月的不懈努力,已有四萬大軍順利地渡過了伊水。
就在兩軍對峙的第二十天,白毅下令讓楚軍當著聯軍的麵,開始大規模地運用木筏準備渡河。
這一舉動引起了敵軍的高度警惕,他們立即著手在伊水對岸部署防禦工事。而白毅所率領的楚軍則成功吸引了聯軍的全部注意力。
正當聯軍全身心地防備河對岸的楚軍時,羋複帶領著四萬楚軍悄悄地繞到聯軍身後發動襲擊,這支楚軍以陌刀軍為先鋒,虎賁軍和蔡河麾下的水軍緊隨其後。
此外,為了解決楚軍兵力不足的問題,白毅還特意安排了蔡河的水軍參與陸地戰鬥,進一步增強了楚軍的戰鬥力。
看到楚軍從背後殺來,戎狄驚慌不已,連忙變換陣型,與背後的楚軍殺去。
與此同時,白毅也抓住機會讓麾下楚軍真正的渡河,半個時辰之後,伊洛國和陸渾國聯軍遭到楚軍的腹背圍攻,六萬聯軍大敗,被楚軍斬首三萬,另外三萬也都四散而逃。
因為伊洛國跟陸渾國組成了聯軍主動找上白毅對緣故,這也給白毅能夠一鼓作氣的殲滅敵軍的有生力量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戰敗之後的戎狄已經喪失了與楚軍正麵決戰的勇氣,隻敢依靠城池據守。
但不論是伊洛國還是陸渾國的城池都比較矮小,在麵對楚軍先進的攻城器械,都沒有辦法多堅持個一兩日。
因為白毅麾下楚軍都是攜怒而來,他們對於遇到的戎狄都表現出了狠辣的一麵,有數座城邑被楚軍給屠滅。
這使得整個伊洛國和陸渾國區域充滿了恐懼和混亂,兩國百姓對於楚軍也更加排斥,反抗的意誌也凝聚了幾分。
作為白毅大軍的副將,羋複是個冷靜且有遠見的人,深知這樣下去會對楚國未來在伊洛之地與陸渾之地的統治帶來嚴重影響。
於是,他不得不向白毅進諫,請求他對楚軍加強軍紀管理,以避免更多無辜的生命受到傷害。
白毅在經過多日的宣泄之後,當初在商於城積攢的怒火也發泄了不少。
他這一刻才突然明白孫子常言,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的含義,這些日子白毅確實有點被憤怒充斥了頭腦,縱容楚軍在伊洛之地肆虐。
若不是羋複的勸說,恐怕自己真會壞了王上的大計。
雖然他明白士兵們心中的憤怒,但他也知道,如果不加以約束,這種行為將會引發更大的問題。
因此,他開始采取措施來約束麾下的楚軍,嚴禁士卒濫殺伊洛和陸渾兩國的平民。然而,他同時也明確表示,一旦遇到抵抗,將毫不猶豫地予以消滅。
隨著楚軍紀律的收緊,伊洛國和陸渾國兩國的百姓逐漸感受到了楚軍的變化。
當他們發現楚人不再像以前那樣暴虐時,他們開始試探性的向楚軍投降,而他們在投降之後也並沒有遭到楚軍的報複和苛責。
於是,伊洛之地上越來越多的城邑開始向楚軍投降,經過三個月的戰鬥,白毅帶領楚國大軍成功地掃滅了伊洛國和陸渾兩國所有的反抗勢力。
在戰爭結束後,白毅著手在伊洛國和陸渾國建立起新的秩序。
他派遣合適人員到各個地方,組織當地居民恢複生產生活,最後,白毅向郢都報捷,並希望派遣官員統治伊洛之地。
當楚軍終於抵達商於時,伊洛人早已從這裏撤離,但他們留下的破壞和傷害,卻如同一道無法愈合的傷疤,深深刺痛著每一個人的心靈。
商於城原本隻是一座規模不大的城池,常住人口不足三萬,然而,近年來,隨著楚國商業貿易的蓬勃發展,商於城成為了來往於少習關的商賈和旅人們經常駐足停留的地方,逐漸變得繁華起來。
但現在,這座曾經熱鬧非凡的城市,卻籠罩在一片死寂之中。
如今的商於城城牆之上,戰爭的痕跡依然清晰可見,仿佛在訴說著那場殘酷的戰鬥。
白毅靜靜地站在商於城下,目光凝重地望著眼前的一切,他心中充滿了悲痛和憤怒,對那些殘忍的敵人恨之入骨。
“城內百姓情況如何?”白毅聲音低沉地向身旁的新任副將羋複詢問道。
羋複眼中閃過一絲淚光,他沉重地迴答:“商於城原有五萬多人口,如今幸存者寥寥無幾。城內百姓的屍體四處散落,慘不忍睹。年輕的女子們都被那些已經撤離的戎狄擄走,城內到處都是斷壁殘垣,一片荒蕪淒涼的景象。”
羋複在描述城中的慘狀時,忍不住哽咽起來。
“我們進去吧”,白毅讓麾下大軍都進駐商於城。
白毅進城之後,看著商於城內的場景,慘烈之壯要比羋複口述要淒慘無數倍,進入城中的楚軍也一個個麵露悲痛和憎恨之色。
白毅從屍海之中走來,但麵對商於城的慘烈狀,白毅居然露出不忍,但更多的還是憤怒。
諸夏國家之間交戰雖然也會發生縱兵劫掠的情況,但像伊洛之戎在商於城這麽大肆屠殺百姓的情況聞所未聞。
“爾等速速埋葬死者,安撫生者,將城中廢墟都清理出來,另外將那伊洛國的大祭司在百姓埋葬之地梟首,以祭奠商於百姓”,白毅沉聲對其左右將領說道。
很快,幾萬楚軍就開始清理商於城。
一日之後,白毅在給商於城留下一個旅的兵卒駐守之後,就帶領其他部隊趕赴少習關。
當大軍來到少習關之後,少習關關內的伊洛人早已經離去,白毅對這情況也早就有所預料。
在收複少習關之後,白毅就帶著大軍攻打伊洛之地。
伊洛之地,地大物博,其地域覆蓋了伊水流域與洛水流域。
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不僅有伊洛之戎這個強大的戎狄部落,還存在著其他一些蠻族,然而,這些蠻族因畏懼伊洛之戎的強大實力,不得不選擇依附於它。
在秦國、晉國和楚國三國之間,還有一支名為陸渾之戎的戎狄勢力,這支戎狄曾經也非常強大,但隨著楚國的崛起,他們遭到了楚人的驅逐,被迫向西北方向遷徙。
如今,伊洛之戎的首領是那位已死在上庸城下的伊洛王的弟弟。
當那些從楚國敗退迴來的伊洛人帶迴伊洛王戰死以及伊洛國兵敗的消息時,整個伊洛國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人們感到不安和恐懼,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事情。
伊洛國的兵力不算多,總共才七萬左右,現在有五萬大軍折損在楚國,伊洛國能夠動用的兵力可就隻有兩萬了。
為了穩定伊洛國的局勢,伊洛之戎的貴族隻能擁護原伊洛王的弟弟擔任新王,而新的伊洛王為了防備楚國,也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勢,他立刻和陸渾之戎達成聯盟。
陸渾之戎與楚國之間本就存在著仇恨,而如今,他們也清楚地意識到,如果伊洛之戎被楚國剿滅,那麽他們自己也將麵臨同樣的命運,因此,當伊洛王提出聯盟邀請時,陸渾王毫不猶豫地爽快答應了下來。
當楚國的大軍跨越少習關,出現在伊水附近時,伊洛國和陸渾國迅速聯合起來,組建起一支擁有六萬人的龐大軍隊,駐守在伊水對岸,與白毅率領的楚軍隔江相望。
白毅的眼神冷冽如冰,胸膛中燃燒著熾熱的火,他靜靜地凝視著對岸的六萬戎狄聯軍,不僅心中毫無畏懼之意,反而湧起強烈的戰鬥欲望。
白毅表麵上命令楚軍搜集適合的木材,並在戎狄聯軍的注視下開始建造船隻,但實際上,他早已暗中安排副將羋複帶領一隊人馬沿著伊水沿岸尋找合適的登陸地點。
經過連續數日的艱苦勘探,羋複最終在距離兩軍對峙地點約三十餘裏的位置發現了一個適合渡河的絕佳地點。
確定好渡河地點後,楚軍迅速投入到製作大量羊皮筏子的工作中,經過整整十日的努力,羋複親自率領著兩萬陌刀軍,趁著夜色的掩護成功渡過了伊水。
接下來的日子裏,渡河行動持續進行,經過半個多月的不懈努力,已有四萬大軍順利地渡過了伊水。
就在兩軍對峙的第二十天,白毅下令讓楚軍當著聯軍的麵,開始大規模地運用木筏準備渡河。
這一舉動引起了敵軍的高度警惕,他們立即著手在伊水對岸部署防禦工事。而白毅所率領的楚軍則成功吸引了聯軍的全部注意力。
正當聯軍全身心地防備河對岸的楚軍時,羋複帶領著四萬楚軍悄悄地繞到聯軍身後發動襲擊,這支楚軍以陌刀軍為先鋒,虎賁軍和蔡河麾下的水軍緊隨其後。
此外,為了解決楚軍兵力不足的問題,白毅還特意安排了蔡河的水軍參與陸地戰鬥,進一步增強了楚軍的戰鬥力。
看到楚軍從背後殺來,戎狄驚慌不已,連忙變換陣型,與背後的楚軍殺去。
與此同時,白毅也抓住機會讓麾下楚軍真正的渡河,半個時辰之後,伊洛國和陸渾國聯軍遭到楚軍的腹背圍攻,六萬聯軍大敗,被楚軍斬首三萬,另外三萬也都四散而逃。
因為伊洛國跟陸渾國組成了聯軍主動找上白毅對緣故,這也給白毅能夠一鼓作氣的殲滅敵軍的有生力量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戰敗之後的戎狄已經喪失了與楚軍正麵決戰的勇氣,隻敢依靠城池據守。
但不論是伊洛國還是陸渾國的城池都比較矮小,在麵對楚軍先進的攻城器械,都沒有辦法多堅持個一兩日。
因為白毅麾下楚軍都是攜怒而來,他們對於遇到的戎狄都表現出了狠辣的一麵,有數座城邑被楚軍給屠滅。
這使得整個伊洛國和陸渾國區域充滿了恐懼和混亂,兩國百姓對於楚軍也更加排斥,反抗的意誌也凝聚了幾分。
作為白毅大軍的副將,羋複是個冷靜且有遠見的人,深知這樣下去會對楚國未來在伊洛之地與陸渾之地的統治帶來嚴重影響。
於是,他不得不向白毅進諫,請求他對楚軍加強軍紀管理,以避免更多無辜的生命受到傷害。
白毅在經過多日的宣泄之後,當初在商於城積攢的怒火也發泄了不少。
他這一刻才突然明白孫子常言,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的含義,這些日子白毅確實有點被憤怒充斥了頭腦,縱容楚軍在伊洛之地肆虐。
若不是羋複的勸說,恐怕自己真會壞了王上的大計。
雖然他明白士兵們心中的憤怒,但他也知道,如果不加以約束,這種行為將會引發更大的問題。
因此,他開始采取措施來約束麾下的楚軍,嚴禁士卒濫殺伊洛和陸渾兩國的平民。然而,他同時也明確表示,一旦遇到抵抗,將毫不猶豫地予以消滅。
隨著楚軍紀律的收緊,伊洛國和陸渾國兩國的百姓逐漸感受到了楚軍的變化。
當他們發現楚人不再像以前那樣暴虐時,他們開始試探性的向楚軍投降,而他們在投降之後也並沒有遭到楚軍的報複和苛責。
於是,伊洛之地上越來越多的城邑開始向楚軍投降,經過三個月的戰鬥,白毅帶領楚國大軍成功地掃滅了伊洛國和陸渾兩國所有的反抗勢力。
在戰爭結束後,白毅著手在伊洛國和陸渾國建立起新的秩序。
他派遣合適人員到各個地方,組織當地居民恢複生產生活,最後,白毅向郢都報捷,並希望派遣官員統治伊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