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見王上,王上萬年”,令尹彌生等幾位理政殿大臣悉數被楚王熊章召來。


    “免禮,賜座”,熊章讓寺人搬來坐墊。


    待幾人依序坐好之後,熊章才開口說道:“寡人今日召見諸卿來,隻為一件事,那就是遷都”。


    “遷都?”,令尹彌生聞言,迅速的與其他幾人交換了一下眼色。


    遷都的提議是彌生在楚王章九年的時候提出的,當時這一提議便在楚國朝野引發軒然大波,眾人對遷都這個話題展開了無數次的激烈討論,但自家大王卻一直沒有給出一個定論。


    即便後來令尹彌生主動詢問,熊章也都選擇避而不談。


    令尹彌生心裏很清楚,要麽是自家大王根本不想遷都,要麽就是大王還沒考慮好要遷往何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於是,楚國遷都的事情就這樣被擱置了整整一年。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新年剛過沒多久,自家大王竟又一次提及了這個已經被擱置許久的遷都話題。


    “難道是因為去年北地諸封君大夫頻繁置換領邑嗎?”令尹彌生暗自思忖道。但結合近期發生的一係列事件,他認為自家大王可能早已將目光瞄準了楚國新都的新址——北地。


    “王上,不知道是想將楚王新都遷往何處?”,令尹彌生直接詢問道。


    “楚國遷都乃是大事,新都日後或許要長期作為楚國都城所在,不可草率了事,所以寡人這一年以來都在考慮遷都事宜,你們以為新都放在北地如何?”熊章對諸卿問道。


    “敢問大王,是北地何處?”,左尹端木賜好奇的問道。


    其他人也都對自家大王的選擇十分好奇,有什麽地方能比得上壽春。


    “取楚國輿圖來”,楚王熊章對寺人伍吩咐道。


    “唯”,寺人伍很快就將輿圖取來,並展開。


    “此地如何?”,熊章指著日後襄陽的所在地對眾人問道。


    “王上,此地位置的確算得上是得天獨厚,南通江漢、東接漢口,北上中原,西去關中”,令尹彌生在將這片區域的全部綜合性的看過之後也是表示這個位置確實不錯。


    “王上,此地如今乃是曠野,若是在此地重新鑄造一座都城的話,所需的時間和人力、財貨恐怕都不是小數目,臣以為還是壽春不錯,壽春不僅有地利,而且壽春城本身就很大,隻需擴建一二便能成為一座氣勢恢宏的都城”,大司農樊須說道。


    大司農雖然是反對熊章遷都,但現在看來既然已經不能阻擋遷都,那就選擇一個位置不錯、消耗最小的地方建都也算不錯,畢竟大司農掌管這楚國府庫,想著的還是能省一點是一點。


    聽到樊須的話後,眾人皆是沉默了起來,遷都一事本來就是消耗巨大,勞民傷財之事,如果還要重新建造一座都城,那所需要耗費的人力和財貨更是無法想象。


    而壽春作為楚國的大城,地理位置也很優越,隻需要稍加擴建就能滿足需求,他們幾人之中,有不少人還是偏向於遷都壽春的。


    熊章聽著樊須的話,不由皺起眉頭,他明白樊須所說的話不無道理,但是他更看重的是新都城的戰略地位和發展潛力。


    如果隻是簡單地擴建壽春,雖然可以節省一些資源,但對於楚國未來的發展可能會有所限製。


    熊章抬起頭,目光堅定看向樊須,說道:“遷都之事關乎我楚國之興衰,不可草率行事,雖然興建都城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但卻可奠定我楚國百年之根基。依寡人之見,當以長遠計,擇一地利人和之處,重新鑄城,方為上策。”


    眾人聽到楚王熊章的話,一時無言。


    “王上,臣讚成在此地建都,此地距離舊都丹陽不是太遠,不過百餘裏,我們能夠在此地建都也算是足以告慰先祖了”,宗正子閭說道。


    他的聲音沉穩而堅定,帶著對楚國曆史的敬意和對未來的期望。


    丹陽(河南省淅川縣丹水和淅水交匯一帶),這個名字承載著楚國的輝煌與滄桑。


    它曾是楚國的第一個都城,也是楚國的發源地,這裏見證了楚國的興起、繁榮與衰落,每一寸土地都流淌著楚人的鮮血與汗水。


    昔年,周昭王時,周朝的統治已漸趨衰敗,而楚國卻逐漸崛起,周昭王屢次出兵南征,企圖遏製楚國的發展。


    然而,楚人並未屈服於周軍的壓力,他們毅然決定沿著丹江河穀下徙,尋找新的生存空間,這一遷徙,不僅展現了楚人的堅韌不屈,更為楚國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在周夷王以前數十年間,楚人多次無奈順著丹江遷徙,他們曆經艱辛,穿越山川河流,最終在南方找到了一片肥沃的土地,這片土地成為了楚國的新家園,也為楚國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從楚文王開始,楚國的都城也開始南遷到了郢,這標誌著楚國的政治中心進一步向南轉移。


    但楚國曆經數百年雖然在南方開拓了一個巨大的疆域,但在楚人的內心裏麵,無一不想著再迴到當初的那片楚人的起源之地。


    之後的楚國已經變得強大,同時周王室也變得衰弱,這時的楚國才終於有了足夠的實力來應對中原諸侯的威脅。


    此時,楚人開始懷念起故鄉丹陽,希望能夠迴到那個曾經孕育過楚國文明的地方。但由於種種原因,這個願望始終未能實現。


    因此,作為楚國的宗室,宗正子閭對丹陽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深知丹陽對於楚國的意義,那裏是楚人心中永遠的聖地。


    盡管現在無法將都城遷迴丹陽,但能夠靠近丹陽,也讓他感到欣慰,畢竟,這裏離丹陽隻有百餘裏,可以說已經非常接近了。


    宗正子閭的話得到了司馬景琰的認同。


    楚王聽了宗正子閭的話,也頗感意外,他還真沒有想到,時隔數百年,丹陽在楚人心中還有這麽大的影響力。


    當然,丹陽隻在老楚人心中有影響,在彌生這些入楚派看來,楚國應該考慮的還是實際情況。


    “王上,若論地利,此地跟壽春相比也並無突出之處,王上為何不選擇壽春而要在此地建都呢?”,令尹彌生疑惑的問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師小麵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師小麵包並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