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時候,宋國相桓魋來到鍾離城,正式與範蠡簽訂國書,雙方約定:


    第一,楚國放迴被扣押的五萬宋軍;


    第二,宋國歸還侵占楚國的領土(原吳國淮陽之地);


    第三,宋國國君之女嫁與楚王,楚宋兩國聯姻結盟,宋國奉楚國為盟主;


    第四,宋國將原徐國之地彭城以南之地(包括彭城)作為宋國公女的嫁妝,送與楚國;


    第五,宋國陪嫁奴隸一萬,糧食十萬石;


    第六,楚國負責調停宋鄭戰事,楚國向宋國承諾不再侵犯宋國邊境。


    當一切都商議妥當後,宋國相桓魋又與範蠡一同確定了宋軍從楚國撤離的具體日期。


    與此同時,在鍾離城外,上將軍孫念手持上將軍的虎符,成功地調動了負責封堵淮泗的水軍主將蔡河。


    他命令水軍放行兩萬宋軍,讓他們得以順利渡過淮河,並一路向北返迴宋國。


    而另一邊,右尹範蠡則率領三萬楚軍跟隨在宋國相桓魋的身後,同樣踏上了北上宋國的路途,他們計劃先抵達商丘,等待宋國相桓魋向宋公欒匯報情況後再作進一步的決策。


    如果宋國相桓魋違背了盟約,那麽被扣押在楚國境內的三萬宋軍將永遠無法迴國。


    此外,楚國也將不再有所顧忌,會聯合鄭、衛兩國共同瓜分宋國,即使這意味著可能引發與齊國之間的戰爭,楚國也在所不惜。


    八日後,宋國相桓魋終於帶著兩萬宋軍迴到了久別已久的商丘,這些迴到宋土的宋軍無一不感到慶幸,感覺是劫後餘生,盡管這一次出征楚國一敗塗地,但好歹也算是平安歸來。


    宋國相一迴到商丘後,就迫不及待地帶著那份與楚國簽訂的國書,獨自一人前往宋公欒的宮室。


    宋國相桓魋在宋國離宮之中待了沒有多久,宋公欒就緊急召集了宋國其餘四位卿士入宮。五人在宮內商議了很久,一直到次日清晨,才從宮室內走出。


    與此同時,楚國上將軍孫念和範蠡則率領三萬楚軍駐守在距離商丘六十裏路之外的地方。


    為了避免楚軍陷入宋軍在楚國時的困境,楚軍的斥候們分散在方圓八十裏範圍內,時刻警惕著周圍的動靜。


    一旦發現有大軍調動的跡象,楚軍將毫不猶豫地揮師向東,與白毅的大軍匯合。


    雖然宋國已經沒有多少兵力可供調動,但謹慎行事總是沒錯的。


    幸運的是,宋公欒不僅沒有否定宋國相桓魋與楚國和談的條件,反而全盤接受了國書上的所有條款,甚至包括割讓土地和和親等要求。


    這樣一來,原本緊張的局勢得到了緩和,雙方都暫時鬆了一口氣。


    第二日,宋國相桓魋就帶著經過宋公欒加蓋印璽的國書和兵符在一支千人小隊的帶領下前往六十裏外的楚軍大營。


    上將軍孫念和右尹範蠡在查看宋國國書之後,就立刻率領大軍前往彭城。


    此時的彭城已不再像以前那樣雄偉壯觀,如今彭城的城牆之上到處都是被石頭砸出的坑窪痕跡,顯得破敗不堪。


    更有甚者,在城牆上還插著幾支羽箭,城牆下和城牆上到處都是血跡斑斑,仿佛訴說著曾經經曆過一場激烈殘酷的戰爭。


    時間迴到大半個月前,白毅率領軍隊抵達彭城,但彭城內部僅有一萬守軍,麵對強大的敵軍,他們不敢輕易出城迎戰,隻能堅守城池。


    白毅在彭城等待了五天後,楚國司馬景琰率領剩下的四萬楚軍終於抵達彭城,並與白毅的兩萬大軍成功會師,隨後他們便展開了對彭城的猛烈攻擊。


    彭城內共有九萬人口,幾乎與郢都的人口相當。


    彭城守將不得不強行征召四萬年輕健壯的男子參與守城,以抵禦楚軍的多次進攻,經過六天的激烈戰鬥,彭城守軍銳減至一萬餘人,且大部分都是普通的青壯男子。


    如果楚軍繼續加強攻勢,隻需一天時間,彭城必將被楚軍攻陷。


    但就在這時候,司馬景琰和白毅收到了上將軍孫念的傳訊,如今楚宋已經和談,不日宋軍將撤離彭城。


    於是,司馬景琰便讓楚軍開始輪流休整,雖然隻需一日就能拿下彭城,但若彭城不攻自破,楚軍至少也能少死兩三千人。


    時光荏苒,三日轉瞬即逝。


    在這短暫而又漫長的三天裏,範蠡與宋國相桓魋率領著一支千人規模的軍隊,馬不停蹄地抵達了彭城。


    這支千人軍隊在距離彭城十裏外停駐下來,隨後,宋國相桓魋領著數百名親信進入了彭城。


    宋國相桓魋神色凝重地拿出了宋公欒的詔書,對著彭城守將高聲宣讀起來,隨著詔書的內容逐漸被揭示,彭城守將的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


    當詔書宣讀完畢時,宋國相桓魋緊接著取出了宋公欒的兵符,遞給了彭城守將,這一刻,彭城守將終於明白了一切——楚宋已經和談,而和談的條件竟然是宋國將彭城以南的宋土全部割讓給楚國!


    甚至連自己駐守的彭城都在割讓範圍之內!


    彭城守將此時的內心充滿了憤怒和無奈,他知道楚國強大,宋國如今四麵樹敵,宋國能跟強大的楚國達成休兵,無疑是最好的結果,但彭城守將在內心上還是不願意接受。


    但,他身為臣子,也隻能聽從國君的命令。


    於是,彭城守將默默地接過了兵符,表示願意服從國君的安排。


    半天之後,宋國相桓魋帶著彭城守將及其麾下三千精銳離開了彭城,與此同時,範蠡也一同離去。


    他們的目的地是楚國鍾離,那裏還有三萬宋軍被楚國扣押,他們必須前往鍾離,讓駐守鍾離的將軍孫恪將剩下的三萬宋軍放迴宋國。


    一路上,眾人沉默不語,氣氛壓抑到了極點。


    如今宋國的情況愈發危急,雖楚宋已休戰罷兵,但鄭國仍在宋國西部持續攻城掠地,已奪取六座城池。更嚴重的是,宋衛邊境上,衛國開始大規模增兵,其圖謀宋國之心已是昭然若揭。


    宋國承受的壓力十分巨大。


    這也是宋公欒無奈全盤接受楚國休兵結盟條件的主要原因,畢竟宋國已無力抵禦鄭國與衛國,迫切需要楚國釋放被囚禁的宋軍。


    楚國見宋國如此順從,已將彭城以南的城池、人口和田畝的冊子全部移交至楚國手中,範蠡也毫不拖延,迅速陪同宋國相桓魋南下入楚,歸還了宋國剩餘的三萬大軍。


    有了五萬大軍的加持後,宋國立刻將軍隊派往前線,成功地擋住了鄭國的鋒芒。


    與此同時,衛國在得知楚宋兩國已經休兵之後,也隻能將邊境的兵馬撤迴。


    鄭國則在楚國的斡旋下,得到了宋國三城之地,鄭國此次出兵三萬,但傷亡不大,而且還獲得了豐厚的利益,這讓他們自然滿心歡喜地選擇了撤軍。


    至此,宋國在失去了近半國土後,終於保住了宋國的國祚。


    然而,這場戰爭對宋國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經過與楚國的一戰,宋國徹底淪為了一個小國,再也沒有能力參與到各國之間的爭霸中去。


    從此以後,宋國隻能在大國的夾縫中艱難求生。


    三年後,宋公欒憂憤而死,他的去世標誌著宋國命運的轉折和衰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師小麵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師小麵包並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