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國地處今湖北隨州市,自從西周早期登上曆史舞台始,便同楚國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隨國史,就是一部隨楚關係史。


    作為“漢陽諸姬”之首的隨國,其任務是監控南方蠻夷之國,以拱衛周朝的疆域。


    周昭王十六年伐楚之時,經過唐、厲、隨等國,並於唐國整治軍隊,周昭王的這次大規模行動無疑得到了以隨國為首的漢東諸國的積極配合,那時,隨國與楚國的關係就變得十分惡劣。


    但自周室東遷以後,周王室的力量日益衰弱,周王室已經在事實上喪失了軍事盟主的實力。


    曆史上,周昭王一生之中一共三次南征楚國的舉動,尤其是在最後一次的時候,在漢水之側,周昭王將周王室的三軍精銳損耗殆盡之後,就連昭王也落個落水而亡的結局。


    自此以後,周王室,再也難以維護南方姬姓諸侯安危。


    既然自家的家族不能給自己的家人提供保護,在楚國的赫赫兵危之下,漢陽諸國姬姓諸侯都開始轉變對楚國的態度。


    從之前的監控疏遠,到主動修好。


    六十餘年前,漢東諸侯集體背叛楚國,隨國也參與了,但很快被楚國平定了叛亂,漢東很多諸侯都被楚國吞並,隨國也在這一戰之中損失了大部分疆域。


    此後,隨國就開始了不通中國,世服楚國的曆程。


    而能自始至終老實跟著楚國的漢陽諸國就隻有一個國家,那就是隨國。


    諸如唐國、曆國之流,因為對楚國反複,所以最終都被楚國給滅亡了。


    如今隨國隻剩下一隅之地,還成為了楚國國中之國,但隨國依舊可以高枕無憂。


    因為隨國不僅對於楚國忠誠,而且還對於楚國有恩,所以隨侯自然可以在隨國安享太平。


    昔年,郢都被伍子胥攻破,年幼的楚昭王逃出郢都之後東躲西藏,而後逃到了隨國,被隨國收留。


    吳國大軍圍困隨都,要求隨侯交出昭王,但還是被隨侯拒絕。


    後來昭王複國之後,對隨後也是禮遇有加,不曾冒犯。


    楚王熊章繼位之後,熊章依舊保留了對隨國的禮遇,不曾有變。


    白毅與景園自從伏擊吳軍之後,就花費了一天的時間,趕到了隨國地界。


    白毅為了表示對隨侯的尊重,就派遣使者前往隨都向隨侯稟報。


    隨侯見了使者之後,也知道了城陽戰事的發展和結果,對於楚國將領請求駐防隨都的事情也是爽快的答應了。


    白毅收到使者的迴複之後,盡管已經早料到隨國會同意,但如今親耳聽到隨侯同意的消息,白毅心中也是鬆了一口氣。


    隨國雖弱,但對先昭王有庇護之恩,白毅不敢輕慢。


    有了隨侯的同意,白毅就將剩下的七萬大軍分到了隨都以及與隨都緊連的兩處稍大的城邑駐防。


    如今,景園已經將屈景昭三家的聯軍全部交給了白毅,讓白毅統一調度。


    “白將軍,伍子胥會不會不來隨國,直接選擇繞道,前往郢都呢?”,隨都的城樓之上,景園麵露憂色的問道。


    “若是吳軍直奔郢都,那我們就正好截斷吳軍後勤,讓他們一顆糧食都得不到,如今從城陽至郢都沿線,都已經實行堅壁清野,吳國縱然是讓士兵去搜刮,也得不到多少糧食”,白毅沉聲說道。


    景園知道,雖然自己給吳軍留下了不少糧食,但這麽多的糧食都需要輔兵搬運,戰兵隻需要負責輕裝行軍,所以,吳軍若是不能消滅自己這支軍隊,他的後勤始終得不到保障,這是行軍大忌。


    不過,景園也是對楚王熊章的魄力暗自咋舌,他可不知道從城陽至郢都沿線都已經實行堅壁清野。


    堅壁清野可不僅僅對敵人造成補給壓力,對自己這邊的生產和生活也會造成極大的破壞。


    這也是為什麽熊章需要解放勞動力,布局明年春耕了,因為楚國若是不能盡快結束戰爭,恐怕明年至少有一半國土無法種糧,這後果太可怕了。


    堅壁清野,說穿了就是一種自傷一千,殺敵八百的戰術。


    但隻要能最後打敗吳國,一切都是值得的。


    果然三日之後,伍子胥還是按照白毅的預料一樣,到了隨國的地界,不過讓白毅不解的是,伍子胥這次沒有選擇圍城,而是在隨楚交界之地安營駐守。


    “吳軍此舉不像是要進攻,反而是要防守?”,景園聽到探子的匯報,對於伍子胥的舉措十分不解。


    而一旁的白毅在聽到吳軍的動向之時也是陷入了沉思。


    隨國邊界之處,吳軍正在有條不紊的安營紮寨,而伍子胥卻一臉平靜的望著隨都方向。


    二十多年前,他也帶人圍困過隨都,但那時是為了逼迫隨侯交出楚昭王,但沒想到被隨侯拒絕了。


    隨侯的反應讓伍子胥怒不可遏,當即就要攻打隨都,要將隨國除名,但恰好,申包胥帶著秦國大軍來了。


    吳軍隻能匆忙撤離楚國。


    二十多年後,已是古稀之年的伍子胥再次帶著吳軍打到了隨國附近。


    “申包胥啊,你看看你救下的楚國吧,依舊還是這麽腐朽,哈哈…哈哈…”,伍子胥突然大笑起來,還把眼淚都笑出來了。


    看著突然發笑的相國,其他諸將都不敢問,隻當做沒有看到。


    自從那日吳軍慘敗之後,伍子胥對於吳軍變得愈發苛刻,尤其是對軍中斥候,稍有不慎就會被杖責,稍微嚴重一些就直接被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其實按照伍子胥之前的心態,他也會不顧一切率兵攻打郢都,但楚軍的一場伏擊戰不僅打醒了吳軍諸將,也給伍子胥一個當頭棒喝,他此時也不敢輕視楚軍了,


    楚軍之中也有可戰之兵,楚將之中也有善戰之人。


    不過,讓伍子胥決心在此地駐守主要還是因為蒲延將軍已經隨著楚國叛軍奔襲郢都了。


    所以伍子胥也覺得自己無需冒險,隻需要穩紮穩打,拖住隨都裏麵那支楚軍即可。


    至於楚國叛軍能不能得手,伍子胥不在乎,他從來沒有把希望放在這群烏合之眾的身上,他相信的隻有蒲延將軍,他信賴的隻有吳國的驍勇。


    他相信吳國的銳士會再一次擊破楚國的都城。


    於是,伍子胥帶領著大軍又一次與楚軍僵持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師小麵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師小麵包並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