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皮筋做什麽?”
還能做什麽?那自然是防止自己走神。
胡浩南做了一個提拉皮筋的動作。
格瑞斯會意,幹脆利索的扯下皮筋塞到胡浩南手中。
這個小小的花絮自然沒有逃脫攝影師的鏡頭。
這在凱西教練看來,又是胡浩南的小把戲。
說實話,凱西教練是真心不想和胡浩南對位,因為你很難猜透他這麽做到底是為了什麽。
就比如說這牛皮筋……你要說他要皮筋沒什麽特殊用意吧,以胡的才能,他會無故找助手要一根皮筋?
總之,和胡交手,這心是真累啊。
……
胡浩南把皮筋戴在手腕上,強行給自己施加了一個“我要集中注意力”的buff。
然後他發現,暫停後的猛龍已經把進攻重心放在瓦蘭丘納斯的身上。
當大瓦蘭一下下背鑿強推的時候,黃蜂還真有點拿他無可奈何。
而一旦包夾,以瓦蘭的意識又很容易找到外線的空檔。
一旦把球傳出去,in-out,out-in……內外結合,猛龍就盤活了。
說起來,胡浩南的球隊很少願意在防守端采取包夾戰術。
因為這就是主動破壞自身防守陣型,一個後續輪轉跟不上,就容易給對手空位投籃的機會。
胡浩南寧願讓你背打吃力的強吃一個,也不想給你空位出手機會。
所以胡浩南立刻讓易建聯上場,試圖在身高和力量上都能起到遏製瓦蘭的作用。
但這次,瓦蘭處理的非常聰明,不執著於單打到底,而是快速處理球。
胡浩南掐指算了算,一旦三次運球內,瓦蘭不能完成出手,就會把球傳出來重新組織。
這樣進進出出,來來迴迴,猛龍在降速把球交給大瓦蘭後,進攻反而越打越越絲滑。
兩分鍾後,猛龍以20-19完成反超。
分差不大,但這思路是對的。
德韋恩-凱西嘴角都忍不住上揚起來。
果然,黃蜂的命門還是在5號位啊。
胡浩南這邊也看出了猛龍意圖,請求暫停後率先把馬龍重新派迴場內。
這是要先想得分,然後再徐徐謀劃解決瓦蘭這點。
隨後不久,當馬龍跟易建聯配合擋拆的時候,胡浩南突然靈光一動,他想到了一個更好的主意。
於是叫著馬龍的名字,大聲讓他在進攻端點名單打瓦蘭丘納斯。
胡浩南喊得是中文,他也不怕猛龍那邊知道,反正瑞恩的報告裏有一條:猛龍沒人懂中文。
胡浩南如此囂張的暴露自己的戰術意圖。
國內球迷看到後樂得不行。
正如於佳所說,這場過後,也許凱西教練身邊就會多一個中文翻譯。
也正是這次調整,給黃蜂打開了一個新局麵。
馬龍點名瓦蘭,瓦蘭是真的防不出來。
凱西隻能讓後衛強行擠掩護,然後避免瓦蘭落入大防小的尷尬境地。
這也是當代所有大中鋒都會遭遇到的一道難題。
你想要享受大中鋒帶來的內線強攻優勢,就要接受他在防守端被點名的囧境。
所以,用還是不用,這時考驗的就是主教練的取舍,或者說考驗他對於自家中鋒的信心。
是相信自家中鋒能夠帶領球隊殺出一條血路,還是擔憂自家中鋒成為對方主攻點,最終拖了球隊後腿。
這一次,德韋恩-凱西選擇了相信。
猛龍一個賽季都是這樣打過來的,他沒理由放棄自己的常規武器,而另辟蹊徑。
於是接下來就是考驗黃蜂強攻能力的時候了。
馬龍點名,杜蘭特點名,西蒙斯拿球也會找瓦蘭強突一兩個,連替補上來的範弗裏特都是點名要單打大瓦蘭的時候。
瓦蘭都要自我懷疑了,我看起來很弱雞嗎?
要麽怎麽替補席上跑出來個小卡拉米也要強打他?
關鍵還讓他打成了。
看著範弗裏特“小人得誌”似的亮出三根手指,示意他剛剛一個後撤步,投中了三分球。
瓦蘭都要哭了。
太特麽累了。
進攻要他去攻堅,防守還要他去追對麵小個子跑。
這頻率都不在一個層次上,他怎麽追啊。
但又不能不追,現在後衛外線投射能力太特麽強了,簡直給點陽光就燦爛,給個破筐就下蛋,給點空間他都敢射你一臉!
而且作為大中鋒,這樣跟著後衛節奏來打,他是真的累啊。
得虧德韋恩-凱西不是錫伯杜那樣的狠人,所以一旦他露出疲態,就會被替換下場休息。
但在場上時,防守端的痛還是得由瓦蘭承擔。
很快,比賽度過了最初的試探階段,到了中場休息時,兩隊基本對彼此實力和今晚球員狀態都有了一個大致判斷。
比賽進入下半場,猛龍是有瓦蘭就攻瓦蘭,沒瓦蘭才把球交給洛瑞和德羅讚。
看得出來,凱西還是想在洛瑞和德羅讚之外,再找一個穩定的進攻點。
這個思路其實是對的,隻不過如果讓胡浩南來選擇,他更願意把機會交給西亞卡姆。
其實,這也是德韋恩-凱西被人詬病的地方——比起新人,他更相信自己手下的老將,新人需要花費很大時間和精力才能贏得他的信任。
如今這競爭更加激烈的季後賽,凱西更不大可能把信任交給“新人”。
除非被逼到絕境——比如猛龍現有方式都不好使,無招可出的時候,被逼拿出些非常手段。
這也是胡浩南一直避免出現的狀況。
當你遇到一個你非常了解的對手時,哪怕你再想擊敗他,也要盡力讓他處於一個自己可控的狀態。
所謂拳打七分留三分力就是這個道理。
說人話就是——你再強,也別“欺人太甚”。
兔子的膽子那麽小,逼急了還咬人呢,何況是人?
所以,當胡浩南確信球隊可以通過不斷點名大瓦蘭來獲得巨大收益的時候。
凱西教練還在執著於瓦蘭內線單打來獲取收益的時候,胡浩南在下半場反而不再執著於點名戰術。
而為了偽裝的更加巧妙一些,他甚至叫了一個暫停,示意馬龍這迴合要強行單打失手。
他給這招起了個名字——以“變”應不變。
大意是當對手發現某個戰術有效便以不變應萬變的“重複作業”時,你就要趁著他不變的檔口,盡可能的多摸索些有用的小招式,免得對手拿出新的伎倆,而你卻無計可施。
這呈現在球迷麵前就是,明明某個戰術很好用,可打著打著就不用了。
明明某人上場後感覺非常好,可打著打著又不讓他打了。
當然,任何實驗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而胡浩南付出的代價是,那始終難以拉開的比分。
落後,頂多落後個4、5分。
領先,也頂多領先個4、5分。
別看分差沒有拉開,但給猛龍造成的壓力一點兒都不小。
那種你領先一兩步,後麵被人追著屁股緊咬的感覺如何?
那種你眼看再快一兩步就能完成反超,但你感覺使出渾身招數但就是無法趕超過去的感覺又如何?
猛龍現在就是這種感覺?
如果兩隊實力真的是相差無幾,倒也沒什麽。
因為壓力是相互的,我承受多大的壓力,你也承受多大的壓力。
比拚到最後,無非是看誰先扛不住這種壓力最先崩潰了便是。
但現在真實情況是,我都拿出百分百的力氣了,而你卻是在收著打。
盡管你表現的非常賣力,但……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你就別擱在這兒給我演聊齋了。
到了第四節,凱西漸漸摸到了味道。
他覺得黃蜂並沒有拿出全部力量。
因為自從杜蘭特在首節主導一段進攻之後,就漸漸讓出了進攻主導權。
盡管杜蘭特傳聞腳踝有傷,但胡浩南也沒有讓馬龍強攻得分啊。
連馬龍都沒有咬牙切齒的想要得分,這還打得有來有迴的,你能說把黃蜂逼到了絕境?
還能做什麽?那自然是防止自己走神。
胡浩南做了一個提拉皮筋的動作。
格瑞斯會意,幹脆利索的扯下皮筋塞到胡浩南手中。
這個小小的花絮自然沒有逃脫攝影師的鏡頭。
這在凱西教練看來,又是胡浩南的小把戲。
說實話,凱西教練是真心不想和胡浩南對位,因為你很難猜透他這麽做到底是為了什麽。
就比如說這牛皮筋……你要說他要皮筋沒什麽特殊用意吧,以胡的才能,他會無故找助手要一根皮筋?
總之,和胡交手,這心是真累啊。
……
胡浩南把皮筋戴在手腕上,強行給自己施加了一個“我要集中注意力”的buff。
然後他發現,暫停後的猛龍已經把進攻重心放在瓦蘭丘納斯的身上。
當大瓦蘭一下下背鑿強推的時候,黃蜂還真有點拿他無可奈何。
而一旦包夾,以瓦蘭的意識又很容易找到外線的空檔。
一旦把球傳出去,in-out,out-in……內外結合,猛龍就盤活了。
說起來,胡浩南的球隊很少願意在防守端采取包夾戰術。
因為這就是主動破壞自身防守陣型,一個後續輪轉跟不上,就容易給對手空位投籃的機會。
胡浩南寧願讓你背打吃力的強吃一個,也不想給你空位出手機會。
所以胡浩南立刻讓易建聯上場,試圖在身高和力量上都能起到遏製瓦蘭的作用。
但這次,瓦蘭處理的非常聰明,不執著於單打到底,而是快速處理球。
胡浩南掐指算了算,一旦三次運球內,瓦蘭不能完成出手,就會把球傳出來重新組織。
這樣進進出出,來來迴迴,猛龍在降速把球交給大瓦蘭後,進攻反而越打越越絲滑。
兩分鍾後,猛龍以20-19完成反超。
分差不大,但這思路是對的。
德韋恩-凱西嘴角都忍不住上揚起來。
果然,黃蜂的命門還是在5號位啊。
胡浩南這邊也看出了猛龍意圖,請求暫停後率先把馬龍重新派迴場內。
這是要先想得分,然後再徐徐謀劃解決瓦蘭這點。
隨後不久,當馬龍跟易建聯配合擋拆的時候,胡浩南突然靈光一動,他想到了一個更好的主意。
於是叫著馬龍的名字,大聲讓他在進攻端點名單打瓦蘭丘納斯。
胡浩南喊得是中文,他也不怕猛龍那邊知道,反正瑞恩的報告裏有一條:猛龍沒人懂中文。
胡浩南如此囂張的暴露自己的戰術意圖。
國內球迷看到後樂得不行。
正如於佳所說,這場過後,也許凱西教練身邊就會多一個中文翻譯。
也正是這次調整,給黃蜂打開了一個新局麵。
馬龍點名瓦蘭,瓦蘭是真的防不出來。
凱西隻能讓後衛強行擠掩護,然後避免瓦蘭落入大防小的尷尬境地。
這也是當代所有大中鋒都會遭遇到的一道難題。
你想要享受大中鋒帶來的內線強攻優勢,就要接受他在防守端被點名的囧境。
所以,用還是不用,這時考驗的就是主教練的取舍,或者說考驗他對於自家中鋒的信心。
是相信自家中鋒能夠帶領球隊殺出一條血路,還是擔憂自家中鋒成為對方主攻點,最終拖了球隊後腿。
這一次,德韋恩-凱西選擇了相信。
猛龍一個賽季都是這樣打過來的,他沒理由放棄自己的常規武器,而另辟蹊徑。
於是接下來就是考驗黃蜂強攻能力的時候了。
馬龍點名,杜蘭特點名,西蒙斯拿球也會找瓦蘭強突一兩個,連替補上來的範弗裏特都是點名要單打大瓦蘭的時候。
瓦蘭都要自我懷疑了,我看起來很弱雞嗎?
要麽怎麽替補席上跑出來個小卡拉米也要強打他?
關鍵還讓他打成了。
看著範弗裏特“小人得誌”似的亮出三根手指,示意他剛剛一個後撤步,投中了三分球。
瓦蘭都要哭了。
太特麽累了。
進攻要他去攻堅,防守還要他去追對麵小個子跑。
這頻率都不在一個層次上,他怎麽追啊。
但又不能不追,現在後衛外線投射能力太特麽強了,簡直給點陽光就燦爛,給個破筐就下蛋,給點空間他都敢射你一臉!
而且作為大中鋒,這樣跟著後衛節奏來打,他是真的累啊。
得虧德韋恩-凱西不是錫伯杜那樣的狠人,所以一旦他露出疲態,就會被替換下場休息。
但在場上時,防守端的痛還是得由瓦蘭承擔。
很快,比賽度過了最初的試探階段,到了中場休息時,兩隊基本對彼此實力和今晚球員狀態都有了一個大致判斷。
比賽進入下半場,猛龍是有瓦蘭就攻瓦蘭,沒瓦蘭才把球交給洛瑞和德羅讚。
看得出來,凱西還是想在洛瑞和德羅讚之外,再找一個穩定的進攻點。
這個思路其實是對的,隻不過如果讓胡浩南來選擇,他更願意把機會交給西亞卡姆。
其實,這也是德韋恩-凱西被人詬病的地方——比起新人,他更相信自己手下的老將,新人需要花費很大時間和精力才能贏得他的信任。
如今這競爭更加激烈的季後賽,凱西更不大可能把信任交給“新人”。
除非被逼到絕境——比如猛龍現有方式都不好使,無招可出的時候,被逼拿出些非常手段。
這也是胡浩南一直避免出現的狀況。
當你遇到一個你非常了解的對手時,哪怕你再想擊敗他,也要盡力讓他處於一個自己可控的狀態。
所謂拳打七分留三分力就是這個道理。
說人話就是——你再強,也別“欺人太甚”。
兔子的膽子那麽小,逼急了還咬人呢,何況是人?
所以,當胡浩南確信球隊可以通過不斷點名大瓦蘭來獲得巨大收益的時候。
凱西教練還在執著於瓦蘭內線單打來獲取收益的時候,胡浩南在下半場反而不再執著於點名戰術。
而為了偽裝的更加巧妙一些,他甚至叫了一個暫停,示意馬龍這迴合要強行單打失手。
他給這招起了個名字——以“變”應不變。
大意是當對手發現某個戰術有效便以不變應萬變的“重複作業”時,你就要趁著他不變的檔口,盡可能的多摸索些有用的小招式,免得對手拿出新的伎倆,而你卻無計可施。
這呈現在球迷麵前就是,明明某個戰術很好用,可打著打著就不用了。
明明某人上場後感覺非常好,可打著打著又不讓他打了。
當然,任何實驗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而胡浩南付出的代價是,那始終難以拉開的比分。
落後,頂多落後個4、5分。
領先,也頂多領先個4、5分。
別看分差沒有拉開,但給猛龍造成的壓力一點兒都不小。
那種你領先一兩步,後麵被人追著屁股緊咬的感覺如何?
那種你眼看再快一兩步就能完成反超,但你感覺使出渾身招數但就是無法趕超過去的感覺又如何?
猛龍現在就是這種感覺?
如果兩隊實力真的是相差無幾,倒也沒什麽。
因為壓力是相互的,我承受多大的壓力,你也承受多大的壓力。
比拚到最後,無非是看誰先扛不住這種壓力最先崩潰了便是。
但現在真實情況是,我都拿出百分百的力氣了,而你卻是在收著打。
盡管你表現的非常賣力,但……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你就別擱在這兒給我演聊齋了。
到了第四節,凱西漸漸摸到了味道。
他覺得黃蜂並沒有拿出全部力量。
因為自從杜蘭特在首節主導一段進攻之後,就漸漸讓出了進攻主導權。
盡管杜蘭特傳聞腳踝有傷,但胡浩南也沒有讓馬龍強攻得分啊。
連馬龍都沒有咬牙切齒的想要得分,這還打得有來有迴的,你能說把黃蜂逼到了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