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世家基數匯聚在洛陽,終於體現出了正向的作用,他們強大的購買力帶動起了民間的經濟。
不少洛陽的百姓隔三差五都能添上一頓肉食了。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之色。
可惜好景不長,陽球畢竟不能這麽殺下去。
陽球剛剛在漢靈帝的指示下放了假,沒過幾天,這些世家們就打起了土地的主意。
他們開始嚐試著討論國家的製度。又或者討論著哪些人才具有不錯的管理才能。
說了半天都在試圖表達自家子弟就任某某官職的優勢,以及收購土地的合理性。
漢朝的土地製度比較複雜,屬於公有製和私有製並存的土地製度。
也就是說,很多田地都屬於國家的公田,同時也會有很多地主豪強擁有大量的私田。另外一部分則是由不少富裕的農民所擁有的田地。
隻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民擁有的田地逐漸被世家、豪強們兼並,國家的田地也逐漸被世家們侵吞。
所以整個東漢末年的土地製度更加偏向世家私有。
在這種背景下,漢朝忽然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自然也引起了世家們的注意。
他們就像聞到了血腥味道的鯊魚,匯聚而來,試圖找到獵物,然後撕下一塊肉。
可是他們又不敢直接向國家機器展現自己的兇惡,從國家手上強取豪奪無異於作死,隻要有人敢動手,隔天就有無數人借著鏟除奸邪的名頭把他的家族瓜分。
於是,他們試圖換一種方式侵吞土地。那就是把當地的地方官弄成自己人,然後再逐漸轉手賣出來。
然而,想要安插自己人,那就需要每個世家共同努力,打開一條路。同時還要各自進行努力,憑本事分到其中的利益。
本來這些世家還想直接通過買官的方式,獲取土地。結果他們卻發現,曾經有許多他們瞧不起一些富商們,以及大力發展經商的小世家,一下子就拿出了巨額的財富,展現了極強的實力。這些人秉持著奇貨可居的態度,爭搶著對應的官職。
無恥的漢靈帝,自然樂於看到眾人爭相撕咬。在這個時候,他把每一個官位改成了競拍的模式,蠱惑眾人投入更多的錢。
大世家們眼看著他們無法付出的財富數額,出現在標價上。最後才走上了推薦官員的道路,也就是他們以前經常走的老路。
那為什麽他們不直接上奏推薦呢?
自然是因為這幾天漢靈帝根本都不看呀。不止不看詔書,他連上朝都不上,一點門路都不給。
這些位置,由於離洛陽甚近,又不得不通過漢靈帝決定。而且每個位置的錢都明碼標價著,如果他們真的敢替漢靈帝做決定,恐怕是活不長了。
除了漢靈帝不看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很多人根本不剛送。
他們可是處於黨錮狀態的,敢來洛陽走動都是屬於把頭拴在褲腰帶上行事了。這時候再遞上奏書無異於甩著褲腰帶在墳頭蹦迪了,蹦一會正好躺下。
無可奈何的世家眾人選擇重新開啟了一場又一場的宴會,吹噓著自家傑出的人才多麽多麽的優秀,多麽多麽的適合上任某某官職,試圖鬧出動靜,讓得到漢靈帝的關注。
這些人可真奇怪,一邊爭搶著皇帝的權力,一邊還要仰仗皇帝的臉色。一麵不聽從皇帝的命令,另一邊又期待著皇帝的任命。又慫又貪的吃相簡直滑稽至極。
這一出整的漢靈帝忍不住想要嘲笑他們。“這幫人到底是跟誰學的?這種做法又是誰給他們的錯覺,讓他們覺得這麽做有用的?”
要知道,他開啟黨固並不是為了針對什麽人,也不是為了限製某一批人的人身自由,又或者封閉世家的晉升途徑。
他隻是想要阻止世家們結黨營私,壟斷官位的這種行為。
說白了就是,他不希望士族在官員體係中一家獨大
然而,底下這些人卻不知道或者裝作不知道漢靈帝的心思,執著的認為漢靈帝是想要阻止他們在朝堂上發聲。根本就是有力氣使錯了方向,有那個精力不如好好想想怎樣避免世家的壟斷。
站在漢靈帝的角度看,確實如此。但是看在世家們的角度看,就不一樣了。
他們需要考慮的就是讓家族長盛不衰。而家族長盛不衰的訣竅就是壟斷住所有的選拔任命體係,手上握著權力,他們的地位才會長盛不衰。
因此,漢靈帝開啟黨固,他們隻會想如何解開黨固,而非是解決,皇帝對他們這個集體的憂慮。
站在了不同的角度上,也就決定了他們看待問題的結論不同。
漢靈帝認為,他們就算是喊破了喉嚨,也沒有任何影響。反正他們再怎麽喊自己不鬆口就不會有新的任命產生。
如果他們敢把這件事情鬧在朝堂上,那就說明他們已經忘記了當初黨固之亂的陰影,忘記了他們現在的處境,忘記了他們應當對皇帝存在敬畏之心。
既然如此,他不建議再一次舉起屠刀。
而現在,漢靈帝選擇暫且先放他們一條生路。畢竟,陽球已經殺了太多的人。剛剛消停沒多會兒,再大肆殺人不太合適。
這些家族或許永遠猜不到,他們即使花再多的錢也買不到那幾個官位,所謂的賣官隻是漢靈帝指定的一套規則或者說一個理由而已,賣給誰可不一定是價高者的,到底還是由他說的算。
可是漢靈帝的不作為,放在世家眼裏,卻以為是對方拿他們沒辦法。
正所謂法不責眾。他們又沒有,當著漢靈帝的麵進行舉薦,沒有把話題說到無法迴轉的境地。相比他們繼續保持漢靈帝依然不至於對他們所有人都進行處罰。
因此,他們更加的肆無忌憚起來。基本上每一家都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
洛陽的酒樓天天爆滿,酒樓裝不下就迴家聚會。各個世家的院落中,歌舞喧囂。廚師、舞姬、以至於賣菜的老農們都賺的盆滿缽滿。
在這種肆意的揮霍下,洛陽的經濟又快要崩潰了。
正當周異為了平易物價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卻根本沒有意識到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根本不是經濟的問題。
最後引發洛陽秩序崩潰的問題竟然是------謠言。
不少洛陽的百姓隔三差五都能添上一頓肉食了。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之色。
可惜好景不長,陽球畢竟不能這麽殺下去。
陽球剛剛在漢靈帝的指示下放了假,沒過幾天,這些世家們就打起了土地的主意。
他們開始嚐試著討論國家的製度。又或者討論著哪些人才具有不錯的管理才能。
說了半天都在試圖表達自家子弟就任某某官職的優勢,以及收購土地的合理性。
漢朝的土地製度比較複雜,屬於公有製和私有製並存的土地製度。
也就是說,很多田地都屬於國家的公田,同時也會有很多地主豪強擁有大量的私田。另外一部分則是由不少富裕的農民所擁有的田地。
隻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民擁有的田地逐漸被世家、豪強們兼並,國家的田地也逐漸被世家們侵吞。
所以整個東漢末年的土地製度更加偏向世家私有。
在這種背景下,漢朝忽然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自然也引起了世家們的注意。
他們就像聞到了血腥味道的鯊魚,匯聚而來,試圖找到獵物,然後撕下一塊肉。
可是他們又不敢直接向國家機器展現自己的兇惡,從國家手上強取豪奪無異於作死,隻要有人敢動手,隔天就有無數人借著鏟除奸邪的名頭把他的家族瓜分。
於是,他們試圖換一種方式侵吞土地。那就是把當地的地方官弄成自己人,然後再逐漸轉手賣出來。
然而,想要安插自己人,那就需要每個世家共同努力,打開一條路。同時還要各自進行努力,憑本事分到其中的利益。
本來這些世家還想直接通過買官的方式,獲取土地。結果他們卻發現,曾經有許多他們瞧不起一些富商們,以及大力發展經商的小世家,一下子就拿出了巨額的財富,展現了極強的實力。這些人秉持著奇貨可居的態度,爭搶著對應的官職。
無恥的漢靈帝,自然樂於看到眾人爭相撕咬。在這個時候,他把每一個官位改成了競拍的模式,蠱惑眾人投入更多的錢。
大世家們眼看著他們無法付出的財富數額,出現在標價上。最後才走上了推薦官員的道路,也就是他們以前經常走的老路。
那為什麽他們不直接上奏推薦呢?
自然是因為這幾天漢靈帝根本都不看呀。不止不看詔書,他連上朝都不上,一點門路都不給。
這些位置,由於離洛陽甚近,又不得不通過漢靈帝決定。而且每個位置的錢都明碼標價著,如果他們真的敢替漢靈帝做決定,恐怕是活不長了。
除了漢靈帝不看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很多人根本不剛送。
他們可是處於黨錮狀態的,敢來洛陽走動都是屬於把頭拴在褲腰帶上行事了。這時候再遞上奏書無異於甩著褲腰帶在墳頭蹦迪了,蹦一會正好躺下。
無可奈何的世家眾人選擇重新開啟了一場又一場的宴會,吹噓著自家傑出的人才多麽多麽的優秀,多麽多麽的適合上任某某官職,試圖鬧出動靜,讓得到漢靈帝的關注。
這些人可真奇怪,一邊爭搶著皇帝的權力,一邊還要仰仗皇帝的臉色。一麵不聽從皇帝的命令,另一邊又期待著皇帝的任命。又慫又貪的吃相簡直滑稽至極。
這一出整的漢靈帝忍不住想要嘲笑他們。“這幫人到底是跟誰學的?這種做法又是誰給他們的錯覺,讓他們覺得這麽做有用的?”
要知道,他開啟黨固並不是為了針對什麽人,也不是為了限製某一批人的人身自由,又或者封閉世家的晉升途徑。
他隻是想要阻止世家們結黨營私,壟斷官位的這種行為。
說白了就是,他不希望士族在官員體係中一家獨大
然而,底下這些人卻不知道或者裝作不知道漢靈帝的心思,執著的認為漢靈帝是想要阻止他們在朝堂上發聲。根本就是有力氣使錯了方向,有那個精力不如好好想想怎樣避免世家的壟斷。
站在漢靈帝的角度看,確實如此。但是看在世家們的角度看,就不一樣了。
他們需要考慮的就是讓家族長盛不衰。而家族長盛不衰的訣竅就是壟斷住所有的選拔任命體係,手上握著權力,他們的地位才會長盛不衰。
因此,漢靈帝開啟黨固,他們隻會想如何解開黨固,而非是解決,皇帝對他們這個集體的憂慮。
站在了不同的角度上,也就決定了他們看待問題的結論不同。
漢靈帝認為,他們就算是喊破了喉嚨,也沒有任何影響。反正他們再怎麽喊自己不鬆口就不會有新的任命產生。
如果他們敢把這件事情鬧在朝堂上,那就說明他們已經忘記了當初黨固之亂的陰影,忘記了他們現在的處境,忘記了他們應當對皇帝存在敬畏之心。
既然如此,他不建議再一次舉起屠刀。
而現在,漢靈帝選擇暫且先放他們一條生路。畢竟,陽球已經殺了太多的人。剛剛消停沒多會兒,再大肆殺人不太合適。
這些家族或許永遠猜不到,他們即使花再多的錢也買不到那幾個官位,所謂的賣官隻是漢靈帝指定的一套規則或者說一個理由而已,賣給誰可不一定是價高者的,到底還是由他說的算。
可是漢靈帝的不作為,放在世家眼裏,卻以為是對方拿他們沒辦法。
正所謂法不責眾。他們又沒有,當著漢靈帝的麵進行舉薦,沒有把話題說到無法迴轉的境地。相比他們繼續保持漢靈帝依然不至於對他們所有人都進行處罰。
因此,他們更加的肆無忌憚起來。基本上每一家都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
洛陽的酒樓天天爆滿,酒樓裝不下就迴家聚會。各個世家的院落中,歌舞喧囂。廚師、舞姬、以至於賣菜的老農們都賺的盆滿缽滿。
在這種肆意的揮霍下,洛陽的經濟又快要崩潰了。
正當周異為了平易物價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卻根本沒有意識到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根本不是經濟的問題。
最後引發洛陽秩序崩潰的問題竟然是------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