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劉辯琢磨著接下來該如何不失禮貌地告辭離去時,在旁邊一直沒有說話的張儉卻開口了:“文舉兄不知剛剛在堂中欲要摘字的是哪位青年才俊?能有如此一腔熱血,並且做事果斷,將來必定會有一番成就,何不現在介紹一番?”
孔融也覺得非常有道理,正準備介紹,這位青年就已經自己走了出來。向著張儉恭敬的行禮說道:“晚輩鄭泰見過先生。”
說完又向著劉辯直接跪下大聲宣誓:“小人希望能夠跟隨在殿下左右,鞍前馬後在所不惜。”
這一下子劉辯就直接大腦停機了。來到這個世界後將近兩年,這是第一次有曆史名人主動投效。最關鍵鄭泰的熱情程度讓他難以招架。
之前他也嚐試著讓漢靈帝去征辟一些能臣猛將。但是由於時間過早,他知道的人中有很多都年齡尚小。
年齡合適的人中,文士大部分都是世家中人,這些人在諸侯亂戰之時為了保護自家利益可以為主公鞠躬盡瘁,然而皇室的目標是削弱他們的權力、動搖他們的地位,這樣一來具體可不可信就不好說了。所以劉辯不敢貿然征召。
武將按理說很好招了,而且身為皇室,能夠很輕易的獲取他們的忠誠,但是征召令發下去之後根本沒有迴應。有可能是查無此人,畢竟一個郡少說數萬人,地方也不願意費時費力,最多貼個告示這東西對那幫不識字的大老粗可沒啥宣傳力度。也有可能被地方勢力給截胡了,一些“機智”的官員暗地裏找到這些人,一番試探之後確定了能力,反手就招到自己手下做事,到頭來人才還是沒有為皇室所用。
於是漢靈帝想了個損招,幹脆直接發通緝令,要求活捉,賞金萬錢到十萬錢不等。本來以為鈔能力是無敵的,結果嚇得被通緝的人東躲西藏,這些人每個都有兩把刷子,加上一些過命的兄弟幫助,愣是一個沒找到。當時劉辯聽說了之後也徹底無奈了,找點人才不容易,您老這迴還給難度來一個超級加倍。
後來劉辯建議漢靈帝先搞一個招賢館找點人手,但是看到漢靈帝那如同鍋底一樣黑著的冷臉就知道自己老爹這是以前被騙的挺慘的。畢竟不麵向世家的情況下,剩下人成分很複雜,德才兼備的隻有少數。讓一個被坑出陰影的老父親重拾信心顯然難度不小。劉辯自然就放棄了。
因此劉辯放棄了這種遠程召喚的招攬人才的方法,決定早日扶植起來情報機構,查清楚他們的具體住址後定點攻略。
鄭泰的投效讓劉辯大受鼓舞,並且明白了一件事情。他身為堂堂皇子,即使不大費周章的去招攬人才,隻要把自己的賢名打出去了,就會有無數的人心向往之,主動投效。自己隻需要四處留情,哦不,留名,然後從身邊聚集的人中篩選自己想要的即可。
這樣一來,除了他特別在意的那一群人,其他人都已經不需要費心費力了。“哥不生產人才,哥隻是人才的收割機。以後到處走一走,人才簡直多如狗。”
正當劉辯想通了這一切開始意淫的時候,忽然感覺自己被戳了兩下。意識迴歸之後才想起來,麵前還跪著一個鄭泰呢。於是趕忙說道,公業先生您快快起來。像您這樣的能人願意來幫我,真的讓我非常高興。隻是如今我年齡尚小,也無法為先生安排什麽職位,非常擔心辱沒了先生的才華。
鄭泰仿佛不在意這一點認真的說到:“草民如今可當不得先生二字,如今我隻是一介白身。能夠追隨殿下,輔佐明君是我畢生的希望,又怎會在意一時之榮辱?”
習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是每一位學子的希望,正太自然也不會免俗。
隻不過他實在是瞧不上當今的皇上漢靈帝,因此在舉孝廉之後,拒絕了做官,而是四處遊曆結交。
經曆了幾年之後,本來就有些耐不住寂寞的鄭泰等到了劉辯的出生。為了一展抱負,他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任皇帝身上,希望能夠輔佐一位賢明的君主。因此,他對劉辯的關注比很多人都要早。自從劉辯傳出他早慧的名號,鄭泰就一直在洛陽觀察著這位皇子的一舉一動。
由於路子廣,鄭泰打探到不少消息。從洛陽城的變化來看,鄭泰已經感覺到這位皇子似乎能給大漢帶來一些改變。如今,有機會正麵接觸一下,他發現劉辯語言條理清晰,並且對於治國治民,見解也非常獨特。小小年紀能思考治國之道顯然是個有夢想的主。
雖然能夠感覺到流變還很稚嫩,但是鄭泰已經認定了他是將來的明君。行事果斷的鄭泰,毫不猶豫的使用了鋒芒畢露的策略向劉辯推銷自己,根本不加掩飾自己的想法,堅定地投在了劉便門下,他要博得劉辯的關注,展現自己的能力。
雖然這樣的行為有些掉價,但是鄭泰根本不在乎,有什麽能比一展抱負更重要?如果有那就是一展抱負加上前程似錦。這些劉辯都能給自己,那還有啥好猶豫的?
正因如此鄭泰根本沒有沒有避諱,把自己的所有態度與野望都表達給了劉辯,“我相信你是未來明主,相信你能讓我一展才華,相信你能給我好的歸宿。就問你要不要我?”
身為皇子,劉辯當然不用事事都自己操心。正當他琢磨鄭泰話裏的含義時,張儉在一旁讚歎道:“公業深明大義,忠心報國,如此忠臣將來注定不會籍籍無名。如今,殿下雖然不能為你安排什麽職位,但是想必殿下很快就能獲得太子之位。到時候招你成為太子舍人,將來平步青雲,不在話下。”
孔融也覺得非常有道理,正準備介紹,這位青年就已經自己走了出來。向著張儉恭敬的行禮說道:“晚輩鄭泰見過先生。”
說完又向著劉辯直接跪下大聲宣誓:“小人希望能夠跟隨在殿下左右,鞍前馬後在所不惜。”
這一下子劉辯就直接大腦停機了。來到這個世界後將近兩年,這是第一次有曆史名人主動投效。最關鍵鄭泰的熱情程度讓他難以招架。
之前他也嚐試著讓漢靈帝去征辟一些能臣猛將。但是由於時間過早,他知道的人中有很多都年齡尚小。
年齡合適的人中,文士大部分都是世家中人,這些人在諸侯亂戰之時為了保護自家利益可以為主公鞠躬盡瘁,然而皇室的目標是削弱他們的權力、動搖他們的地位,這樣一來具體可不可信就不好說了。所以劉辯不敢貿然征召。
武將按理說很好招了,而且身為皇室,能夠很輕易的獲取他們的忠誠,但是征召令發下去之後根本沒有迴應。有可能是查無此人,畢竟一個郡少說數萬人,地方也不願意費時費力,最多貼個告示這東西對那幫不識字的大老粗可沒啥宣傳力度。也有可能被地方勢力給截胡了,一些“機智”的官員暗地裏找到這些人,一番試探之後確定了能力,反手就招到自己手下做事,到頭來人才還是沒有為皇室所用。
於是漢靈帝想了個損招,幹脆直接發通緝令,要求活捉,賞金萬錢到十萬錢不等。本來以為鈔能力是無敵的,結果嚇得被通緝的人東躲西藏,這些人每個都有兩把刷子,加上一些過命的兄弟幫助,愣是一個沒找到。當時劉辯聽說了之後也徹底無奈了,找點人才不容易,您老這迴還給難度來一個超級加倍。
後來劉辯建議漢靈帝先搞一個招賢館找點人手,但是看到漢靈帝那如同鍋底一樣黑著的冷臉就知道自己老爹這是以前被騙的挺慘的。畢竟不麵向世家的情況下,剩下人成分很複雜,德才兼備的隻有少數。讓一個被坑出陰影的老父親重拾信心顯然難度不小。劉辯自然就放棄了。
因此劉辯放棄了這種遠程召喚的招攬人才的方法,決定早日扶植起來情報機構,查清楚他們的具體住址後定點攻略。
鄭泰的投效讓劉辯大受鼓舞,並且明白了一件事情。他身為堂堂皇子,即使不大費周章的去招攬人才,隻要把自己的賢名打出去了,就會有無數的人心向往之,主動投效。自己隻需要四處留情,哦不,留名,然後從身邊聚集的人中篩選自己想要的即可。
這樣一來,除了他特別在意的那一群人,其他人都已經不需要費心費力了。“哥不生產人才,哥隻是人才的收割機。以後到處走一走,人才簡直多如狗。”
正當劉辯想通了這一切開始意淫的時候,忽然感覺自己被戳了兩下。意識迴歸之後才想起來,麵前還跪著一個鄭泰呢。於是趕忙說道,公業先生您快快起來。像您這樣的能人願意來幫我,真的讓我非常高興。隻是如今我年齡尚小,也無法為先生安排什麽職位,非常擔心辱沒了先生的才華。
鄭泰仿佛不在意這一點認真的說到:“草民如今可當不得先生二字,如今我隻是一介白身。能夠追隨殿下,輔佐明君是我畢生的希望,又怎會在意一時之榮辱?”
習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是每一位學子的希望,正太自然也不會免俗。
隻不過他實在是瞧不上當今的皇上漢靈帝,因此在舉孝廉之後,拒絕了做官,而是四處遊曆結交。
經曆了幾年之後,本來就有些耐不住寂寞的鄭泰等到了劉辯的出生。為了一展抱負,他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任皇帝身上,希望能夠輔佐一位賢明的君主。因此,他對劉辯的關注比很多人都要早。自從劉辯傳出他早慧的名號,鄭泰就一直在洛陽觀察著這位皇子的一舉一動。
由於路子廣,鄭泰打探到不少消息。從洛陽城的變化來看,鄭泰已經感覺到這位皇子似乎能給大漢帶來一些改變。如今,有機會正麵接觸一下,他發現劉辯語言條理清晰,並且對於治國治民,見解也非常獨特。小小年紀能思考治國之道顯然是個有夢想的主。
雖然能夠感覺到流變還很稚嫩,但是鄭泰已經認定了他是將來的明君。行事果斷的鄭泰,毫不猶豫的使用了鋒芒畢露的策略向劉辯推銷自己,根本不加掩飾自己的想法,堅定地投在了劉便門下,他要博得劉辯的關注,展現自己的能力。
雖然這樣的行為有些掉價,但是鄭泰根本不在乎,有什麽能比一展抱負更重要?如果有那就是一展抱負加上前程似錦。這些劉辯都能給自己,那還有啥好猶豫的?
正因如此鄭泰根本沒有沒有避諱,把自己的所有態度與野望都表達給了劉辯,“我相信你是未來明主,相信你能讓我一展才華,相信你能給我好的歸宿。就問你要不要我?”
身為皇子,劉辯當然不用事事都自己操心。正當他琢磨鄭泰話裏的含義時,張儉在一旁讚歎道:“公業深明大義,忠心報國,如此忠臣將來注定不會籍籍無名。如今,殿下雖然不能為你安排什麽職位,但是想必殿下很快就能獲得太子之位。到時候招你成為太子舍人,將來平步青雲,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