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六年(177年),大漢境內時常有雷霆疾風,傷樹拔木,還伴有頻繁的地震、旱災、冰雹、蝗蟲等天災。
人禍也並不少,內有盜匪叛亂四方冒頭,外有邊境異族虎視眈眈,雖然這近百年裏也出了不少敢打敢拚的猛將,但依然遏製不住這種趨勢。逐漸成了氣候的異族們頻繁入侵邊境掠奪人口物資,內部叛亂也殺之不絕。
多重因素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靈帝最終下罪己詔自責,並下令群臣各自陳說可行的治理國家大事的措施。
百姓是大漢最善良的一個群體,平時隻要給一口飽飯,便能心思安定。如果君主昏庸,辦了錯事兒。隻要能夠下詔罪己,承諾改正,那麽便會得到百姓的原諒。漢靈帝這一次的罪己詔,除了穩定民心,到底有多少分想要改正的心思,那就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在宮女的陪同下,劉辯來到了漢靈帝的寢宮,結果卻得知漢靈帝在裸泳館中,這讓劉辨對自己的這個便宜父親又多了很多不滿。並不是因為漢靈帝的好色,而是因為恨其不爭。
這裸泳館是張讓等人為了取悅漢靈帝設計的建築,這裏亭台樓閣具有,美不勝收,更多的卻是水池用於遊泳,在其中的宮女不許穿衣服,在池中嬉戲,以供取悅漢靈帝。
劉辯本以為漢靈帝下罪己詔之後至少會勤政幾日,誰曾想到他竟如此不思進取!
到達裸泳館後,劉辯就掙開宮女的扶持,踉踉蹌蹌的跑向漢靈帝大聲的質問道:“父皇既已下罪己詔,自然應當勤政愛民,何故在此。”言語行動中哪裏還有平時學的禮儀,更是體現不出一點父慈子孝。
漢靈帝先是表現出一絲惱怒,但很快又變得悲戚起來說道:“勤政?朕還有何政事可勤?”
畢竟是一代帝皇,短暫的emo之後漢靈帝快速調整好心情,玩味的看向劉辯,向其招手道:“快過來陪朕一起泡一泡,朕到要看一看你有何高見,小小年紀便敢質問於朕。”
此時,劉辯也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趕忙向漢靈帝行禮道歉說:“孩兒失禮了,請父親原諒。”
獲得原諒後,劉辯褪去衣物,沿著池邊而下,池水溫度合適,但屬實有些深了,小劉便隻能扒著池邊露出一個小腦袋,可憐兮兮的看著漢靈帝,心裏又一陣腹誹:“這個老爹肯定是故意的。我雖然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但你在這個時代中肯定是真的狗。”
漢靈帝見此窘態,不由開懷大笑,心中的鬱結以及對孩子的一絲不滿,蕩然無存。調整了一個放鬆的姿勢後,漢靈帝向劉辯說:“來吧說說你到底有什麽想法,值得千裏迢迢來到這裏找朕。”
一說到正事兒,劉辯開始認真了起來。整理了一下語言,開始緩緩說出自己自從出生以來這麽久想出的多種想法,鋪的多條對策。
父親剛剛說,沒有政事可以辦理,這是何故?朝中有不少忠直的大臣,定會上報不少事情,需要父親來審理。這些事情大多關乎到百姓的民生,有此等大事等著,父親怎能視而不見?
這一問,可讓漢靈帝臉上掛不住了。朝中確實有不少大臣曾上書稟報過地方的事情,例如,有匪患請求派兵剿匪,或是鬧饑荒,請求開倉賑糧。
但是小的匪患無需上報,便已被清理,但凡是上報到朝廷的匪患,基本上都是難以處理的,多次派人清剿也沒有成功。
而開倉放糧呢?雖然下令下去,但是地方卻推三阻四,謊稱無糧,中央雖然有所存糧,但是放下去之後卻層層苛扣,又送不到百姓手中,久而久之,漢靈帝對這些事情也就不再過問了,任由事情發展。
除了這些事情,收到了奏報大多就是詆毀十常侍,要求取消宦官幹政。並不討得漢靈帝的喜歡。
想到這些,漢靈帝便迴答道:“哼,這些人除了讓我取消宦官幹政,還能說些什麽實事?地方的事情都有那些世家把控著,哪輪得到我管?”言語中多少帶著一些怨氣。
聽到漢靈帝的迴答,劉辯心中也有一些了然,這地方之事大多由世家管理,這個時代讀書人少,因而知識大多由世家掌控,這種現狀引發的結果自然是,在地方做官的人也大多是世家子弟。
再加上目前的舉薦製度主要是舉孝廉,家族間相互通婚,互相舉薦。勢力盤根錯節,利益相互綁定。牽一發而動全身,不論是修改政策還是大批地方官員更替都難以下手。
在這種局麵下,強行改革很有可能把皇上自己整沒了。
下命令也很難困難,一旦牽扯到世家利益大都很難實現。家國天下,先家後國的觀念在他們心中已經生了根。很多惠民政策的前提都是奪走世家的蛋糕。
地方的官場早已被他們視為自己的囊中物,讓他們打開府庫開倉賑糧,自然是不願。
而那些愛惜自家勢力的世家,更是不願意招惹悍匪,即使剿匪大多也是出工不出力。更有甚者與地方匪患達成默契互不攻伐,或者直接勾結在一起,打家劫舍也不是沒有參與過。
但是有這些事情,出現重重阻撓並不是不作為的理由。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不經曆風雨,哪能見彩虹。
如果每天都期待著有一個好的結果,而不為這個結果去奮鬥,自然一事無成。最後隻能空喊:三十河東,三十河西,莫欺少年窮、莫欺中年窮、莫欺老年窮、莫欺骨灰盒不好看。(當然也有可能來不及欺老年~)
如今的漢靈帝便是如此,既想要成功,卻又沒有在此事上付出,行為僅止步於想一想、試一試。
即使接手的攤子已經破敗不堪,想要做出些功績也並非不可。上行下效,朝廷管理清正嚴明總會有忠臣猛士擁護。現在的局麵出現,雖然是前幾代皇帝的積累,但是漢靈帝也是要付不小責任的。
當然,這些事情肯定是不能直接和漢靈帝說了。指責自己的父親不勤奮、沒勇氣等缺點並不能解決問題。
於是劉辯遍安慰道,父親莫要為此事生氣了。那些地方官雖然在當地是地頭蛇,敢於和我們虛以為蛇,但是並不敢真正忤逆父親的命令。所以下令總比不下強,父皇所下的命令十件中能有一件被落實,那也是為百姓造福,是父親的功績。
人禍也並不少,內有盜匪叛亂四方冒頭,外有邊境異族虎視眈眈,雖然這近百年裏也出了不少敢打敢拚的猛將,但依然遏製不住這種趨勢。逐漸成了氣候的異族們頻繁入侵邊境掠奪人口物資,內部叛亂也殺之不絕。
多重因素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靈帝最終下罪己詔自責,並下令群臣各自陳說可行的治理國家大事的措施。
百姓是大漢最善良的一個群體,平時隻要給一口飽飯,便能心思安定。如果君主昏庸,辦了錯事兒。隻要能夠下詔罪己,承諾改正,那麽便會得到百姓的原諒。漢靈帝這一次的罪己詔,除了穩定民心,到底有多少分想要改正的心思,那就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在宮女的陪同下,劉辯來到了漢靈帝的寢宮,結果卻得知漢靈帝在裸泳館中,這讓劉辨對自己的這個便宜父親又多了很多不滿。並不是因為漢靈帝的好色,而是因為恨其不爭。
這裸泳館是張讓等人為了取悅漢靈帝設計的建築,這裏亭台樓閣具有,美不勝收,更多的卻是水池用於遊泳,在其中的宮女不許穿衣服,在池中嬉戲,以供取悅漢靈帝。
劉辯本以為漢靈帝下罪己詔之後至少會勤政幾日,誰曾想到他竟如此不思進取!
到達裸泳館後,劉辯就掙開宮女的扶持,踉踉蹌蹌的跑向漢靈帝大聲的質問道:“父皇既已下罪己詔,自然應當勤政愛民,何故在此。”言語行動中哪裏還有平時學的禮儀,更是體現不出一點父慈子孝。
漢靈帝先是表現出一絲惱怒,但很快又變得悲戚起來說道:“勤政?朕還有何政事可勤?”
畢竟是一代帝皇,短暫的emo之後漢靈帝快速調整好心情,玩味的看向劉辯,向其招手道:“快過來陪朕一起泡一泡,朕到要看一看你有何高見,小小年紀便敢質問於朕。”
此時,劉辯也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趕忙向漢靈帝行禮道歉說:“孩兒失禮了,請父親原諒。”
獲得原諒後,劉辯褪去衣物,沿著池邊而下,池水溫度合適,但屬實有些深了,小劉便隻能扒著池邊露出一個小腦袋,可憐兮兮的看著漢靈帝,心裏又一陣腹誹:“這個老爹肯定是故意的。我雖然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但你在這個時代中肯定是真的狗。”
漢靈帝見此窘態,不由開懷大笑,心中的鬱結以及對孩子的一絲不滿,蕩然無存。調整了一個放鬆的姿勢後,漢靈帝向劉辯說:“來吧說說你到底有什麽想法,值得千裏迢迢來到這裏找朕。”
一說到正事兒,劉辯開始認真了起來。整理了一下語言,開始緩緩說出自己自從出生以來這麽久想出的多種想法,鋪的多條對策。
父親剛剛說,沒有政事可以辦理,這是何故?朝中有不少忠直的大臣,定會上報不少事情,需要父親來審理。這些事情大多關乎到百姓的民生,有此等大事等著,父親怎能視而不見?
這一問,可讓漢靈帝臉上掛不住了。朝中確實有不少大臣曾上書稟報過地方的事情,例如,有匪患請求派兵剿匪,或是鬧饑荒,請求開倉賑糧。
但是小的匪患無需上報,便已被清理,但凡是上報到朝廷的匪患,基本上都是難以處理的,多次派人清剿也沒有成功。
而開倉放糧呢?雖然下令下去,但是地方卻推三阻四,謊稱無糧,中央雖然有所存糧,但是放下去之後卻層層苛扣,又送不到百姓手中,久而久之,漢靈帝對這些事情也就不再過問了,任由事情發展。
除了這些事情,收到了奏報大多就是詆毀十常侍,要求取消宦官幹政。並不討得漢靈帝的喜歡。
想到這些,漢靈帝便迴答道:“哼,這些人除了讓我取消宦官幹政,還能說些什麽實事?地方的事情都有那些世家把控著,哪輪得到我管?”言語中多少帶著一些怨氣。
聽到漢靈帝的迴答,劉辯心中也有一些了然,這地方之事大多由世家管理,這個時代讀書人少,因而知識大多由世家掌控,這種現狀引發的結果自然是,在地方做官的人也大多是世家子弟。
再加上目前的舉薦製度主要是舉孝廉,家族間相互通婚,互相舉薦。勢力盤根錯節,利益相互綁定。牽一發而動全身,不論是修改政策還是大批地方官員更替都難以下手。
在這種局麵下,強行改革很有可能把皇上自己整沒了。
下命令也很難困難,一旦牽扯到世家利益大都很難實現。家國天下,先家後國的觀念在他們心中已經生了根。很多惠民政策的前提都是奪走世家的蛋糕。
地方的官場早已被他們視為自己的囊中物,讓他們打開府庫開倉賑糧,自然是不願。
而那些愛惜自家勢力的世家,更是不願意招惹悍匪,即使剿匪大多也是出工不出力。更有甚者與地方匪患達成默契互不攻伐,或者直接勾結在一起,打家劫舍也不是沒有參與過。
但是有這些事情,出現重重阻撓並不是不作為的理由。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不經曆風雨,哪能見彩虹。
如果每天都期待著有一個好的結果,而不為這個結果去奮鬥,自然一事無成。最後隻能空喊:三十河東,三十河西,莫欺少年窮、莫欺中年窮、莫欺老年窮、莫欺骨灰盒不好看。(當然也有可能來不及欺老年~)
如今的漢靈帝便是如此,既想要成功,卻又沒有在此事上付出,行為僅止步於想一想、試一試。
即使接手的攤子已經破敗不堪,想要做出些功績也並非不可。上行下效,朝廷管理清正嚴明總會有忠臣猛士擁護。現在的局麵出現,雖然是前幾代皇帝的積累,但是漢靈帝也是要付不小責任的。
當然,這些事情肯定是不能直接和漢靈帝說了。指責自己的父親不勤奮、沒勇氣等缺點並不能解決問題。
於是劉辯遍安慰道,父親莫要為此事生氣了。那些地方官雖然在當地是地頭蛇,敢於和我們虛以為蛇,但是並不敢真正忤逆父親的命令。所以下令總比不下強,父皇所下的命令十件中能有一件被落實,那也是為百姓造福,是父親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