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前一秒,宋玉風倒在他懷裏,胸腔裏竟充斥著漫天掩地的歡愉。
“是你走過曲折坎坷的路,
是你萬千變換莫測的謎,
世人眼中的不屑一顧正是我愛你的原因。”
狹窄的試衣間,宋玉風沒打招唿就推門而進。
任南野轉身,衣襟敞開下的皮膚遍布傷痕,甚至蓋過了這具身體本身的美。宋玉風表情沒變,心卻狠狠顫了一下。
任南野勾起了他強烈的好奇和探究欲,但出於基本禮貌和多年來的習慣,他不得不把心思藏好,裝作沒看到。
而後種種,不過是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像觸角對觸角,
像湖中的天鵝,
像夜間出沒的兩隻豹子,
我舔舐你的淚水喝下你的淚水愛上你的淚水,
請盡情枯萎。”
宋玉風想起母親,那個一生要強的美麗女人,他記得杜宛出殯那天,她穿了一身蟬翼紗的月白色旗袍,安靜地躺在棺材裏,仿佛隻是睡了一場漫長的覺。
宋文宗側臉線條剛硬,他在葬禮上迎來送往,至始至終體麵周到,甚至沒掉過一滴眼淚。
年紀尚輕的宋玉風覺得愛情這種東西真是脆弱,一旦與現實麵對麵,立刻就撞得粉身碎骨。
與蘇穆戀愛一場,分開之後,宋玉風更咂摸不出任何滋味。
但他想不到曾經有過一麵之緣的男孩會再一次出現在自己生命裏,此時男孩已經褪去青澀,長成一個輪廓分明的俊朗男人。
宋玉風動了心思,他找到任南野的電話,千方百計想辦法挖他跳槽,一年後,兩人再次見麵,一切漫不經心的重逢,都是他的蓄謀已久。
宋玉風以獵物的姿態出現,卻以獵人的方式馴服了這隻小野貓,原以為這人隻是性子桀驁,但當他真正了解任南野,才發現這個男人的外表和內裏截然相反,他的皮是美的,骨是碎的。
命中注定般,宋玉風無可避免地淪陷,他們在珠峰山腳下廉價的旅館裏相互抱擁。
“我身上有疤,”任南野背靠牆壁,急忙摁住宋玉風搭在他衣襟口的手。
“沒關係,”宋玉風抬指摸他泛紅的眼尾,說:“我不在意。”
任南野將額頭抵在他肩膀,輕喘著氣:“我還有病。”
宋玉風漫不經心地笑了笑,他問:“你會殺了我嗎?”
當你有一天意識不清,失去理智的時候,會將手裏的尖刀對準我嗎?
任南野抬眸,眼底有一絲猶豫,他聲線微顫抖,說:“……我不知道。”
下一秒,宋玉風重新吻住他,聲音夾雜著呢喃傳入任南野的耳廓,“如果真有那一天的話,殺了我吧,我不怕。”
任南野無法抗拒,欣喜地閉上眼睛,心甘情願和他一同跌落。
“一起沉淪的滋味痕跡,散發迷人香氣。”
夏夜微風吹起任南野額前的碎發,他眼角含著明亮的笑意,在望向宋玉風時,眼底擦出了一片溫柔漣漪。
宋玉風看著任南野,他鼻尖上那顆小黑痣隨著他的動作若隱若現。
一支歌結束,台下的掌聲經久不息。
巨大的熱鬧裏,隻有宋玉風知道,在這燦爛光暈下,高朋滿座中,任南野將他的不可言說的愛意,唱到最盡興。
這一晚明明隻有四分鍾,宋玉風卻覺得遙遠得像宇宙光年。
也許直到這一刻宋玉風才弄明白情與愛這迴事。
從春天到另一個春天,他原以為是初相識,其實是故人歸。
後記:
一年後,時間轉迴了晚秋,撫山案終於有了眉目。
電視正在播放晚間新聞,任南野想起竄逃國外的刑譚想盡一切辦法轉移資產,辦理移民,但他手腳沒有電視台快,宋玉風交出去的u盤隻是備份,真正的原件他鎖在密碼箱裏。
《今日聚焦》繼夢馬案之後,再一次揭露了一起舉國嘩然的重磅新聞。
上虹省的土地和水源受pfoa汙染一事一經曝光,震驚全國,環保局、中紀委和偵查機關聯合出手,大查特查,依法凍結和封鎖了鼎奧旗下的所有企業和資金,逮捕還未移民成功的刑譚迴國受審。
刑譚花了大價錢,請來律師屆最有名的鐵齒銅牙與司法博弈、周旋。
案子曆經審查、審理、起訴,法院最終判水墨衛視台長兼鼎奧有限責任公司的負責人邢譚因環境汙染罪、故意傷害罪、縱火等數罪並罰,將他關進了牢獄。
宋玉風看著任南野,任南野則看著鏡頭前穿著囚服,被銬上手銬的刑譚。
“歎什麽氣呢?”宋玉風掐了把任南野的側臉。
任南野往沙發上靠,腦袋枕在宋玉風腿上,他說:“就是覺得天理公道,該來的一定會來。”
“這迴高興了吧,”時值晚秋,玫瑰色的餘輝在天際泛濫,霞光鋪滿庭院,那絲絲縷縷的光映照在宋玉風頭發上,他抬指刮了下任南野的鼻梁,笑得寵溺。
任南野點點頭,輕聲說嗯。
兩人安靜地依偎片刻,任南野在他臂彎間抬起下巴,說:“其實我一直沒告訴你,有一晚,韓老師找過我,鼎奧最開始的證據也是他交給我的。”
宋玉風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意外的神色,平聲問:“那韓老師跟你說了什麽?這麽輕易就拉攏了你?”
任南野彎下眉眼,柔聲說:“他說,我很像你。”
這人笑得露出尖下巴,眼底有流光,這副樣子太好看,狠狠地打了宋玉風的眼。
恍惚間,宋玉風突然想起去年評選會上任南野獲獎的那一幕。
諾大的會堂,耀眼的燈光聚攏在任南野身上,他那天挑了最好的西裝,奢靡的煙灰色,修身款,肩線、掐腰、v形領襟口,精致落到了每一處細節,配上真絲領帶往台上一站,便襯得身旁衣著華麗的主持人黯然失色。
在座的都是圈內名流,有三朝元老,有著名編輯,也有業界翹楚。
任南野落落大方,站在萬眾矚目的台上侃侃而談,他將未死的出版社譽為“神聖的古羅馬帝國”,直指如今墮落的媒體業像發瘟病馬,毫不客氣地抨擊雜亂不實的信息如流水線上生產的廉價拖鞋。
他講多年來的一腔熱血,也講壯誌難酬的未了遺憾。
最後,任南野在掌聲雷鳴中鞠躬,說了一番很長很長的話。
“印象中,我第一次接觸新聞這個詞,是我讀中學的時候。
那會兒主流媒體的力量還是報紙和雜誌,中國有《人民日報》,英國有《泰晤士報》,美國有《紐約時報》,我欽佩那些手拿一杆筆,彈劾總統、揭露權貴、報道嬉皮士、呈現社會不公、抨擊資本壟斷的鐵血記者,也向往他們的天真、反叛、冒險和搖滾精神。
那時我就對新聞行業生產了一種浪漫主義式的幻想。
大學畢業後,我初入新聞界,彼時,我沉浸在一種巨大喜悅中,因為我幸運的抓住了新聞業黃金年代的尾巴,在那短暫的時間裏,我以編輯的身份,在專欄中評述“7·23”甬溫線動車事故、亞洲戰略、神州八號飛船發射,祖國飛躍發展的同時,我也暗自期許,自己能成為安納斯托.美查那樣的角色。
如今9年過去,新聞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印刷術滅亡,電視衰退,報紙和雜誌成為曆史的垃圾。新媒體浪潮來襲,更讓媒介淪為平庸的商業機構,新聞的價值也似乎隻為操控輿論,我們這一代媒體人不再是知識分子和思想啟蒙者。
大部分人都被裹挾於困局之中,疲於奔命。
可是盡管如此,我還是相信,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能等到一個更客觀,更獨立的媒體重歸時代舞台。
這個媒體涵蓋了政治、思想、藝術、電影、戲劇、民生各個領域,它不隻是簡單的觀光者,也不隻是犀利的評論家,而是敏銳地捕捉著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件,無論是藝術還是生活,光明還是罪惡,都能尊重真相和實事。
我在等待這樣的時刻到來。
我相信,這樣的時刻一定會到來。”
——正文.完——
第55章 作者寫在最後的話
1.一些碎碎念
《黃沙》、《晚秋》和《清白》完結之後,我做了複盤,每一次存新文,我都希望能改掉上一個故事裏的毛病。
《黃沙》是第一次構架小說,文筆和邏輯都太稚嫩,撐不起一個架空的世界觀,還在糾結到底要不要大修……害,看緣分吧。
《晚秋》是我意料之外的,原本我隻是想寫下來,用另一種方式為過去留個念。
我知道這本有很多問題,被詬病的被吐槽的地方,我都明白,沒有人會比我更知道晚秋的問題在哪裏,我也從來沒覺得這本好,但仍然非常誠懇的謝謝看完這個故事的朋友。
有朋友在微博給我發私信,問我《晚秋》故事是不是真的。
……
季鬆臨手臂上的疤,他開一家並不起眼的店,他的黑膠唱片,他的事後煙、他的後搖、他送來的海風,他帶來的星星和故事,他們一起看過的電影。
還有徐塵嶼的暗房、膠片、聖誕節在工作室點燃的蠟燭,他們都熱愛的焦安溥,他們看過的演唱會……
至於真不真的,自有心定吧。
我知道我太過投入,煽情,不懂克製。
但是故事寫出來了,它有自己的命運。
其實發表了的三本,從流暢度來說,《清白》反而是我最滿意的一本,但現在迴過頭去看,又覺得講述的方式不夠利落,它的內容和情節設置都不討喜。
到了第四本《野貓》,這是我第一次嚐試用大量的對話作為核心呈現。
我希望自己成為旁觀者,落筆時學會冷靜。從俗的方麵來說,我不知道這種冷處理的方式,在技巧上能否顯得“高明”些,或者它會有更大的缺陷,我隻能過段時間再複盤看看。
《野貓》雛形和出生於我而言並不順利,我寫得很慢,一度折迴去反複修改,末期強迫症在這裏變成了沒得醫的絕症。
和朋友聊天,最困擾我的依然是老問題,如何才能學會用平實的話語講好一個故事,這對我來說太難了。
真實、直白、厚重而直抵內心的文感,也許再花費多少年,我都學不會。
我知道,在這個時空裏,我就是那隻特別平庸的筆。
2.任南野這個人物
原本在大綱裏,任南野定的是攻,但隨著情節的發展,總覺得宋的氣質更符合,小野貓就變成了受。
3.關於新聞
所有記者裏,我最喜歡安德森·庫珀,再然後就是柴靜,後來她出了書,《看見》一直是我書架裏排行前五的作品,無論是她四兩撥千斤的文感還是誠實的記錄,都是我羨慕和向往的那種筆力。
希望有一天能擁有她那樣的一支筆。
如果有那一天的話。
最後,這本書獻給那些不問功與名,走過三千裏路雲和月,依然理想不死的人們。
看完這個故事的朋友,祝你和我終身浪漫,永遠自由。
“是你走過曲折坎坷的路,
是你萬千變換莫測的謎,
世人眼中的不屑一顧正是我愛你的原因。”
狹窄的試衣間,宋玉風沒打招唿就推門而進。
任南野轉身,衣襟敞開下的皮膚遍布傷痕,甚至蓋過了這具身體本身的美。宋玉風表情沒變,心卻狠狠顫了一下。
任南野勾起了他強烈的好奇和探究欲,但出於基本禮貌和多年來的習慣,他不得不把心思藏好,裝作沒看到。
而後種種,不過是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像觸角對觸角,
像湖中的天鵝,
像夜間出沒的兩隻豹子,
我舔舐你的淚水喝下你的淚水愛上你的淚水,
請盡情枯萎。”
宋玉風想起母親,那個一生要強的美麗女人,他記得杜宛出殯那天,她穿了一身蟬翼紗的月白色旗袍,安靜地躺在棺材裏,仿佛隻是睡了一場漫長的覺。
宋文宗側臉線條剛硬,他在葬禮上迎來送往,至始至終體麵周到,甚至沒掉過一滴眼淚。
年紀尚輕的宋玉風覺得愛情這種東西真是脆弱,一旦與現實麵對麵,立刻就撞得粉身碎骨。
與蘇穆戀愛一場,分開之後,宋玉風更咂摸不出任何滋味。
但他想不到曾經有過一麵之緣的男孩會再一次出現在自己生命裏,此時男孩已經褪去青澀,長成一個輪廓分明的俊朗男人。
宋玉風動了心思,他找到任南野的電話,千方百計想辦法挖他跳槽,一年後,兩人再次見麵,一切漫不經心的重逢,都是他的蓄謀已久。
宋玉風以獵物的姿態出現,卻以獵人的方式馴服了這隻小野貓,原以為這人隻是性子桀驁,但當他真正了解任南野,才發現這個男人的外表和內裏截然相反,他的皮是美的,骨是碎的。
命中注定般,宋玉風無可避免地淪陷,他們在珠峰山腳下廉價的旅館裏相互抱擁。
“我身上有疤,”任南野背靠牆壁,急忙摁住宋玉風搭在他衣襟口的手。
“沒關係,”宋玉風抬指摸他泛紅的眼尾,說:“我不在意。”
任南野將額頭抵在他肩膀,輕喘著氣:“我還有病。”
宋玉風漫不經心地笑了笑,他問:“你會殺了我嗎?”
當你有一天意識不清,失去理智的時候,會將手裏的尖刀對準我嗎?
任南野抬眸,眼底有一絲猶豫,他聲線微顫抖,說:“……我不知道。”
下一秒,宋玉風重新吻住他,聲音夾雜著呢喃傳入任南野的耳廓,“如果真有那一天的話,殺了我吧,我不怕。”
任南野無法抗拒,欣喜地閉上眼睛,心甘情願和他一同跌落。
“一起沉淪的滋味痕跡,散發迷人香氣。”
夏夜微風吹起任南野額前的碎發,他眼角含著明亮的笑意,在望向宋玉風時,眼底擦出了一片溫柔漣漪。
宋玉風看著任南野,他鼻尖上那顆小黑痣隨著他的動作若隱若現。
一支歌結束,台下的掌聲經久不息。
巨大的熱鬧裏,隻有宋玉風知道,在這燦爛光暈下,高朋滿座中,任南野將他的不可言說的愛意,唱到最盡興。
這一晚明明隻有四分鍾,宋玉風卻覺得遙遠得像宇宙光年。
也許直到這一刻宋玉風才弄明白情與愛這迴事。
從春天到另一個春天,他原以為是初相識,其實是故人歸。
後記:
一年後,時間轉迴了晚秋,撫山案終於有了眉目。
電視正在播放晚間新聞,任南野想起竄逃國外的刑譚想盡一切辦法轉移資產,辦理移民,但他手腳沒有電視台快,宋玉風交出去的u盤隻是備份,真正的原件他鎖在密碼箱裏。
《今日聚焦》繼夢馬案之後,再一次揭露了一起舉國嘩然的重磅新聞。
上虹省的土地和水源受pfoa汙染一事一經曝光,震驚全國,環保局、中紀委和偵查機關聯合出手,大查特查,依法凍結和封鎖了鼎奧旗下的所有企業和資金,逮捕還未移民成功的刑譚迴國受審。
刑譚花了大價錢,請來律師屆最有名的鐵齒銅牙與司法博弈、周旋。
案子曆經審查、審理、起訴,法院最終判水墨衛視台長兼鼎奧有限責任公司的負責人邢譚因環境汙染罪、故意傷害罪、縱火等數罪並罰,將他關進了牢獄。
宋玉風看著任南野,任南野則看著鏡頭前穿著囚服,被銬上手銬的刑譚。
“歎什麽氣呢?”宋玉風掐了把任南野的側臉。
任南野往沙發上靠,腦袋枕在宋玉風腿上,他說:“就是覺得天理公道,該來的一定會來。”
“這迴高興了吧,”時值晚秋,玫瑰色的餘輝在天際泛濫,霞光鋪滿庭院,那絲絲縷縷的光映照在宋玉風頭發上,他抬指刮了下任南野的鼻梁,笑得寵溺。
任南野點點頭,輕聲說嗯。
兩人安靜地依偎片刻,任南野在他臂彎間抬起下巴,說:“其實我一直沒告訴你,有一晚,韓老師找過我,鼎奧最開始的證據也是他交給我的。”
宋玉風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意外的神色,平聲問:“那韓老師跟你說了什麽?這麽輕易就拉攏了你?”
任南野彎下眉眼,柔聲說:“他說,我很像你。”
這人笑得露出尖下巴,眼底有流光,這副樣子太好看,狠狠地打了宋玉風的眼。
恍惚間,宋玉風突然想起去年評選會上任南野獲獎的那一幕。
諾大的會堂,耀眼的燈光聚攏在任南野身上,他那天挑了最好的西裝,奢靡的煙灰色,修身款,肩線、掐腰、v形領襟口,精致落到了每一處細節,配上真絲領帶往台上一站,便襯得身旁衣著華麗的主持人黯然失色。
在座的都是圈內名流,有三朝元老,有著名編輯,也有業界翹楚。
任南野落落大方,站在萬眾矚目的台上侃侃而談,他將未死的出版社譽為“神聖的古羅馬帝國”,直指如今墮落的媒體業像發瘟病馬,毫不客氣地抨擊雜亂不實的信息如流水線上生產的廉價拖鞋。
他講多年來的一腔熱血,也講壯誌難酬的未了遺憾。
最後,任南野在掌聲雷鳴中鞠躬,說了一番很長很長的話。
“印象中,我第一次接觸新聞這個詞,是我讀中學的時候。
那會兒主流媒體的力量還是報紙和雜誌,中國有《人民日報》,英國有《泰晤士報》,美國有《紐約時報》,我欽佩那些手拿一杆筆,彈劾總統、揭露權貴、報道嬉皮士、呈現社會不公、抨擊資本壟斷的鐵血記者,也向往他們的天真、反叛、冒險和搖滾精神。
那時我就對新聞行業生產了一種浪漫主義式的幻想。
大學畢業後,我初入新聞界,彼時,我沉浸在一種巨大喜悅中,因為我幸運的抓住了新聞業黃金年代的尾巴,在那短暫的時間裏,我以編輯的身份,在專欄中評述“7·23”甬溫線動車事故、亞洲戰略、神州八號飛船發射,祖國飛躍發展的同時,我也暗自期許,自己能成為安納斯托.美查那樣的角色。
如今9年過去,新聞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印刷術滅亡,電視衰退,報紙和雜誌成為曆史的垃圾。新媒體浪潮來襲,更讓媒介淪為平庸的商業機構,新聞的價值也似乎隻為操控輿論,我們這一代媒體人不再是知識分子和思想啟蒙者。
大部分人都被裹挾於困局之中,疲於奔命。
可是盡管如此,我還是相信,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能等到一個更客觀,更獨立的媒體重歸時代舞台。
這個媒體涵蓋了政治、思想、藝術、電影、戲劇、民生各個領域,它不隻是簡單的觀光者,也不隻是犀利的評論家,而是敏銳地捕捉著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件,無論是藝術還是生活,光明還是罪惡,都能尊重真相和實事。
我在等待這樣的時刻到來。
我相信,這樣的時刻一定會到來。”
——正文.完——
第55章 作者寫在最後的話
1.一些碎碎念
《黃沙》、《晚秋》和《清白》完結之後,我做了複盤,每一次存新文,我都希望能改掉上一個故事裏的毛病。
《黃沙》是第一次構架小說,文筆和邏輯都太稚嫩,撐不起一個架空的世界觀,還在糾結到底要不要大修……害,看緣分吧。
《晚秋》是我意料之外的,原本我隻是想寫下來,用另一種方式為過去留個念。
我知道這本有很多問題,被詬病的被吐槽的地方,我都明白,沒有人會比我更知道晚秋的問題在哪裏,我也從來沒覺得這本好,但仍然非常誠懇的謝謝看完這個故事的朋友。
有朋友在微博給我發私信,問我《晚秋》故事是不是真的。
……
季鬆臨手臂上的疤,他開一家並不起眼的店,他的黑膠唱片,他的事後煙、他的後搖、他送來的海風,他帶來的星星和故事,他們一起看過的電影。
還有徐塵嶼的暗房、膠片、聖誕節在工作室點燃的蠟燭,他們都熱愛的焦安溥,他們看過的演唱會……
至於真不真的,自有心定吧。
我知道我太過投入,煽情,不懂克製。
但是故事寫出來了,它有自己的命運。
其實發表了的三本,從流暢度來說,《清白》反而是我最滿意的一本,但現在迴過頭去看,又覺得講述的方式不夠利落,它的內容和情節設置都不討喜。
到了第四本《野貓》,這是我第一次嚐試用大量的對話作為核心呈現。
我希望自己成為旁觀者,落筆時學會冷靜。從俗的方麵來說,我不知道這種冷處理的方式,在技巧上能否顯得“高明”些,或者它會有更大的缺陷,我隻能過段時間再複盤看看。
《野貓》雛形和出生於我而言並不順利,我寫得很慢,一度折迴去反複修改,末期強迫症在這裏變成了沒得醫的絕症。
和朋友聊天,最困擾我的依然是老問題,如何才能學會用平實的話語講好一個故事,這對我來說太難了。
真實、直白、厚重而直抵內心的文感,也許再花費多少年,我都學不會。
我知道,在這個時空裏,我就是那隻特別平庸的筆。
2.任南野這個人物
原本在大綱裏,任南野定的是攻,但隨著情節的發展,總覺得宋的氣質更符合,小野貓就變成了受。
3.關於新聞
所有記者裏,我最喜歡安德森·庫珀,再然後就是柴靜,後來她出了書,《看見》一直是我書架裏排行前五的作品,無論是她四兩撥千斤的文感還是誠實的記錄,都是我羨慕和向往的那種筆力。
希望有一天能擁有她那樣的一支筆。
如果有那一天的話。
最後,這本書獻給那些不問功與名,走過三千裏路雲和月,依然理想不死的人們。
看完這個故事的朋友,祝你和我終身浪漫,永遠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