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材料測試!
大唐:開局發老婆,我賺大了 作者:一頭大鯊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慶修雖然有誌同道合的人幫助他,但是點科技這一方麵,他也隻能全靠自己。
雖然這個時代的人在他的影響之下,已經接受了“技術至上”這個概念,但是對科技、原理的思維積累仍然遠遠不足。
慶修雖然四處創辦學堂,甚至倒逼朝廷開動工匠科考,但這仍然是一條十分漫長的路。
至少,他得把眼下這些工匠都培養起來再說。
正思緒時,高爐內忽然傳來一陣叫喊聲,在外麵候命的工匠們趕緊紛紛進去幫助裏麵的人打下手。
慶修收迴思緒,走上前看,隻見裏麵的人把高爐的大門推開,隨後眾人用牽引車費力的拖動著一塊巨大的方板形模具從裏麵出來。
“快上手,當心點別弄壞模具了!”
程咬金招唿一聲,眾人趕緊上前分解模具,動作極其嫻熟。
拆解開模具之後,慶修隻看到裏麵還是紅到剔透的鐵坯,隻是出爐後緩慢冷卻下來。
“要淬火嗎?”
程咬金問慶修,後者則搖頭,“錳鋼不可淬火,得等他自然冷卻下來,不急。”
如此約莫半個時辰之後,這塊剛剛出爐的鐵坯終於逐漸變得冰冷下來,慶修才讓人上前去測試鐵板的強度和耐磨性。
當然,這半個時辰他也並沒有閑下來,仍然在和程咬金商討,如果這塊鐵坯的仍然還是遠遠不能達標,那就按照下一道工藝來做。
“沒事,慶小子。”
“如果這次還不行,老程就迴關中,迴中原去找人,總能找到手藝夠厲害的工匠。不過就是冶煉一塊鐵,還能把咱們給難倒了?”
程咬金倒是頗為樂觀,“咱就不信了,這堂堂中原,還搞不定一件區區小事?”
慶修微微一笑,程咬金口中說來倒是輕巧,隻是冶煉一塊鐵。
就為了讓這塊鐵出爐,他們可是提前走了一千多年的曆史進程,慶修如此心想。
“走吧,去看看這次鐵板的性能如何。”
測試方法並不複雜,說白了,就是要測試在多重使用下,磨損程度能不能在慶修的接受範圍內。
工匠們先是從鐵板上分割下來一塊,先燒紅,鍛打成型後,以刀砍、重錘等各種方法嚐試破壞磨練。
如果這一步並無大礙,便將其再進一步加工,鍛打成可以放入蒸汽機中使用的零件,而且這個部分一定要是承受壓力最大,磨損最嚴重的部分。
如果頂不住,磨損過於嚴重,那便一文不值,迴爐重鑄。
若是能扛得住,才是慶修真正想要的材料,至少他們在工業化終於踏出了真正意義的第一步。
似乎是因為工匠們的鍛造技藝已經越來越熟練的原因,這次的鐵板強度比他們想象中要強不少。
第一步的刀砍斧剁,幾乎隻能留下淺淺的白色印痕,形變程度幾乎沒有。
哪怕是老程親自上陣,掄起大錘子狠狠的砸下去,效果也在慶修的可接受範圍內。
能走到這一步就已經十分不易,他們之前測試的一百多種配比,隻有十幾種配比能扛的住刀砍斧剁以及錘擊。
隨後慶修親自監督工匠將這些鐵板材料統統鍛造成蒸汽機的材料形狀,並且準備將其裝配進去。
如今的蒸汽機已經被慶修經過了幾十次的改良,再加上裏麵的材料不斷更新換代,和最初那個甚至要用木材來替代部分零件的蒸汽機已經完全不是同一個品種。
現在的蒸汽機僅僅隻是氣缸部分就比之前縮小了三分之一,而且還完全不影響動力性能。
能做到這一點,也並非僅僅隻是靠慶修一己之力,陳小木這個小天才也起了不小的作用,這也讓慶修下定決心,之後迴長安城必須要多多發掘這些人才。
像陳小木這樣的人如果能再多上七八個,那當真是要給慶修節省至少一百年的時間!
這一批的部位零件打造了足有三十多種,甚至許多零件都做了幾種備份,這並非是白白浪費時間和材料。
畢竟他們現在並沒有機械化流水線來製作零件,成品率完全是看工匠們的熟練程度,每冶煉一次鐵坯,就讓他們製作一次,既能讓他們熟練度提升,也便於習慣各種材料的性能。
製作材料最費時費力,僅僅是這一步驟就花了四天的時間,而且良品率也僅僅隻是在四成左右。
這感人的速度和成品率,雖然已經是這個時代的工匠們能做到的極限,但慶修還是不免懷念工業時代的機械化流水生產。
“慶小子,已經全部如你所要求,零件裝配好,你覺得可行,我們馬上開動蒸汽機。”
程咬金和工匠們忙活半天,累的氣喘籲籲,直接坐在慶修身邊,讓他下令。
慶修並不著急,而是親自上前走一圈,檢查蒸汽機現在的情況如何。
“水準備好了?”
“完備!”
“煤炭怎樣?”
“完備!”
“傳動杆對接?”
“完備”
……
反複確認之後,慶修也覺得應當是萬無一失了,便下令開啟蒸汽機,測試零件強度!
當然,開動蒸汽機時,旁邊也有幾十名士兵守在一側,等待隨時上前搶救。
在此之前,因為材料強度不夠,許多次運作時零件突然崩壞,差點讓蒸汽機的主體遭受嚴重損壞,因此每次慶修都在測試的時候安排一批救急的士兵。
“開工!”
慶修一聲令下,工匠們立刻忙碌起來,點火鏟煤,一個個有條不紊。
“無關人等退後!”
薛仁貴及時讓其他人退後,以免蒸汽機的氣缸出現意外爆炸,波及他人。
王玄策此前並沒有見過蒸汽機,隻是捕風捉影的聽說過一些有關於蒸汽機的說法。
他看那蒸汽機內部的煤火逐漸燃燒的旺盛,心下也越發的好奇。
此物當真能取代馬力,帶動重達萬斤的車輛跑起來?
“薛將軍,此前蒸汽機正式運作過幾次?”
薛仁貴一直盯著蒸汽機不敢挪開視線,隨口迴應了一句:“大概有三十來次了吧……你指的是開啟運作,還是帶動車輛跑?”
雖然這個時代的人在他的影響之下,已經接受了“技術至上”這個概念,但是對科技、原理的思維積累仍然遠遠不足。
慶修雖然四處創辦學堂,甚至倒逼朝廷開動工匠科考,但這仍然是一條十分漫長的路。
至少,他得把眼下這些工匠都培養起來再說。
正思緒時,高爐內忽然傳來一陣叫喊聲,在外麵候命的工匠們趕緊紛紛進去幫助裏麵的人打下手。
慶修收迴思緒,走上前看,隻見裏麵的人把高爐的大門推開,隨後眾人用牽引車費力的拖動著一塊巨大的方板形模具從裏麵出來。
“快上手,當心點別弄壞模具了!”
程咬金招唿一聲,眾人趕緊上前分解模具,動作極其嫻熟。
拆解開模具之後,慶修隻看到裏麵還是紅到剔透的鐵坯,隻是出爐後緩慢冷卻下來。
“要淬火嗎?”
程咬金問慶修,後者則搖頭,“錳鋼不可淬火,得等他自然冷卻下來,不急。”
如此約莫半個時辰之後,這塊剛剛出爐的鐵坯終於逐漸變得冰冷下來,慶修才讓人上前去測試鐵板的強度和耐磨性。
當然,這半個時辰他也並沒有閑下來,仍然在和程咬金商討,如果這塊鐵坯的仍然還是遠遠不能達標,那就按照下一道工藝來做。
“沒事,慶小子。”
“如果這次還不行,老程就迴關中,迴中原去找人,總能找到手藝夠厲害的工匠。不過就是冶煉一塊鐵,還能把咱們給難倒了?”
程咬金倒是頗為樂觀,“咱就不信了,這堂堂中原,還搞不定一件區區小事?”
慶修微微一笑,程咬金口中說來倒是輕巧,隻是冶煉一塊鐵。
就為了讓這塊鐵出爐,他們可是提前走了一千多年的曆史進程,慶修如此心想。
“走吧,去看看這次鐵板的性能如何。”
測試方法並不複雜,說白了,就是要測試在多重使用下,磨損程度能不能在慶修的接受範圍內。
工匠們先是從鐵板上分割下來一塊,先燒紅,鍛打成型後,以刀砍、重錘等各種方法嚐試破壞磨練。
如果這一步並無大礙,便將其再進一步加工,鍛打成可以放入蒸汽機中使用的零件,而且這個部分一定要是承受壓力最大,磨損最嚴重的部分。
如果頂不住,磨損過於嚴重,那便一文不值,迴爐重鑄。
若是能扛得住,才是慶修真正想要的材料,至少他們在工業化終於踏出了真正意義的第一步。
似乎是因為工匠們的鍛造技藝已經越來越熟練的原因,這次的鐵板強度比他們想象中要強不少。
第一步的刀砍斧剁,幾乎隻能留下淺淺的白色印痕,形變程度幾乎沒有。
哪怕是老程親自上陣,掄起大錘子狠狠的砸下去,效果也在慶修的可接受範圍內。
能走到這一步就已經十分不易,他們之前測試的一百多種配比,隻有十幾種配比能扛的住刀砍斧剁以及錘擊。
隨後慶修親自監督工匠將這些鐵板材料統統鍛造成蒸汽機的材料形狀,並且準備將其裝配進去。
如今的蒸汽機已經被慶修經過了幾十次的改良,再加上裏麵的材料不斷更新換代,和最初那個甚至要用木材來替代部分零件的蒸汽機已經完全不是同一個品種。
現在的蒸汽機僅僅隻是氣缸部分就比之前縮小了三分之一,而且還完全不影響動力性能。
能做到這一點,也並非僅僅隻是靠慶修一己之力,陳小木這個小天才也起了不小的作用,這也讓慶修下定決心,之後迴長安城必須要多多發掘這些人才。
像陳小木這樣的人如果能再多上七八個,那當真是要給慶修節省至少一百年的時間!
這一批的部位零件打造了足有三十多種,甚至許多零件都做了幾種備份,這並非是白白浪費時間和材料。
畢竟他們現在並沒有機械化流水線來製作零件,成品率完全是看工匠們的熟練程度,每冶煉一次鐵坯,就讓他們製作一次,既能讓他們熟練度提升,也便於習慣各種材料的性能。
製作材料最費時費力,僅僅是這一步驟就花了四天的時間,而且良品率也僅僅隻是在四成左右。
這感人的速度和成品率,雖然已經是這個時代的工匠們能做到的極限,但慶修還是不免懷念工業時代的機械化流水生產。
“慶小子,已經全部如你所要求,零件裝配好,你覺得可行,我們馬上開動蒸汽機。”
程咬金和工匠們忙活半天,累的氣喘籲籲,直接坐在慶修身邊,讓他下令。
慶修並不著急,而是親自上前走一圈,檢查蒸汽機現在的情況如何。
“水準備好了?”
“完備!”
“煤炭怎樣?”
“完備!”
“傳動杆對接?”
“完備”
……
反複確認之後,慶修也覺得應當是萬無一失了,便下令開啟蒸汽機,測試零件強度!
當然,開動蒸汽機時,旁邊也有幾十名士兵守在一側,等待隨時上前搶救。
在此之前,因為材料強度不夠,許多次運作時零件突然崩壞,差點讓蒸汽機的主體遭受嚴重損壞,因此每次慶修都在測試的時候安排一批救急的士兵。
“開工!”
慶修一聲令下,工匠們立刻忙碌起來,點火鏟煤,一個個有條不紊。
“無關人等退後!”
薛仁貴及時讓其他人退後,以免蒸汽機的氣缸出現意外爆炸,波及他人。
王玄策此前並沒有見過蒸汽機,隻是捕風捉影的聽說過一些有關於蒸汽機的說法。
他看那蒸汽機內部的煤火逐漸燃燒的旺盛,心下也越發的好奇。
此物當真能取代馬力,帶動重達萬斤的車輛跑起來?
“薛將軍,此前蒸汽機正式運作過幾次?”
薛仁貴一直盯著蒸汽機不敢挪開視線,隨口迴應了一句:“大概有三十來次了吧……你指的是開啟運作,還是帶動車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