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請貴客!
大唐:開局發老婆,我賺大了 作者:一頭大鯊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精絕人確實仇恨唐軍,但仇恨的基礎也是出於極度畏懼。
唐軍的馬刀沒砍到頭上,他們自然可以口上謾罵。
可現在這些大刀即將砍在頭上,再仇恨也是恐懼,很快便投降一大片。
那些打到筋疲力盡的聯軍當場休整,迴想起來剛才那一戰都萬分後怕。
他們可是差點死在這一戰中了,要是唐軍不來馳援必死無疑!
清醒過來後,聯軍主將們都是憤怒無比,唐軍顯然是把他們當成了誘餌來用。
根本不在乎他們死了多少人!
當下這些主將便吵吵嚷嚷的來找唐軍討要說法,可唐軍士兵們跟本不在乎這些人訴求什麽,直接攔住,不管說什麽都是無視。
眼看到唐軍竟然如此傲慢,本來就滿心怒意的聯軍主帥們更是惱火,當場便大喊大叫起來。
“吵什麽!”
本來唐軍士兵就看不起這些聯軍,在他們眼中看來這些人不過都是仆從軍,不值一提。
如今這些仆從軍竟然敢在他們麵前吵嚷叫喊,自然令他們無法容忍,當場亮出弓弩對準他們。
滑輪弩一亮,這些人當場啞火。
他們可是知道此物的威力,身後戰場上還有不少被滑輪弩射成篩子的屍體。
李劍山把佩劍拔出來,直接插在地上,指著眼前這些人破口大罵:“爾等是什麽意思?找死?”
李劍山一出麵,更是沒人敢說話,但他們一想到之前自己死了不少人,著實覺得心理很難平衡。
按照之前的約定,他們必須要攻克城池,才能分到人口和土地。
可現在他們死的人最多,牽製住的敵人也是最多,可打到現在竟然一無所獲。
而且看這架勢,唐軍顯然是打算自己攻城,若是這樣他們怎麽可能還拿得到獎賞。
李劍山看到這些人逐漸消停了點,才算是滿意,隨後又冷笑道:“爾等若是知趣,趁早退下,若稍後讓慶國公……”
“你先退下吧。”
話音未落,李劍山頓時聽到身後有人指示自己,迴頭一看竟然是慶修。
李劍山趕緊拜見,慶修則示意他先退下。
聯軍的主將們見了慶修,當場神色惶恐,趕緊上前拜見,“見過慶國公!”
慶修神色波瀾不動,他上下打量一眼,這些主將個個滿身是傷,鎧甲殘破。
剛才那一戰顯然他們也打得十分艱苦,沒有比士兵們強太多。
“我知道各位作戰不易,剛剛那一戰你們也確實是盡力了。”
“不過諸位須知,就算你們能一路打到都城,占據精絕國的所有城池,若是沒有大唐的名號壓著,你們的國王能順理成章的接管這些區域?”
他這話當場點醒了諸位將領 ,也屬實是這個道理!
在西域要滅一國並非是簡簡單單打一仗,更重要在於之後如何順理成章的拿下此國的全部領土。
西域三十六國之間相互製衡,雖然互為敵,但都互為盟友。
若是坐視他國被吞噬毀滅,誰知道此國是否有朝一日會把想法打在自己身上?
因此一國被滅之後,許多與之不相鄰的國家都會立刻幹涉,逼迫侵占其領土的聯軍撤走。
也正是如此,這西域三十六國中有強有弱,卻始終沒有任何一國被輕易滅掉。
精絕國自然也是如此。
可有大唐幹涉,情況則完全不一樣。
精絕國是大唐名義上的臣屬國,背信棄義在先,大唐將其滅之有正當的理由。
縱然是有其他一些小國不願意看到平衡被打破的局勢,他們也不可能敢對唐軍指手劃腳。
甚至基於此基礎上,唐軍還可以名正言順地分割掉其領土。
聯軍正是可以借著此名頭,名正言順的侵占精絕國土地。
可若反過來,沒有大唐的名義壓著,他們哪怕是將精絕國滅掉,其他多方麵的勢力明麵或暗地支持,也讓他們根本無法消化掉這些領土。
換言之,唐軍甚至什麽都不用做,隻需要發一個名義,就可以重新分配西域的國土。
至少從西域諸國的角度來看,這已經是頂天的恩賜。
諸位將領頓時啞口無言,他們確實無法反駁慶修。
慶修淡淡道:“我不想與諸位辯解,精絕國的國都一定要被我拿下,此城必須要並入大唐疆域。”
“若是在場的各位,還有誰垂涎精絕國都,那盡管可帶兵攻打試試,我絕不幹涉!”
話是這麽說,可誰又敢真的帶兵去攻打?
更何況慶修剛剛還說要對都城勢在必得!眾人麵麵相覷,隨後都各自識趣的退讓到一邊。
如此慶修便也不再客氣了,他下令全軍就地休整,歇息片刻之後,就準備攻城!
就在他緊鑼密鼓的籌備時,那城中的守軍又再度把城門關閉,並且加緊維修城牆防備。
這一切慶修都看在眼中,但他並沒有出兵阻止,而是任由這些人繼續下去。
城中已經沒有多少糧草,任由他們把守,也不可能堅持多久。
甚至他不需要派兵進攻,隻要把城池所有的門全部堵死,最多不過半個月。
這座城就會被徹底餓死。
就在慶修盤算著從哪一座城門開始率先進攻效果會更好一些時,城中忽然有人率先遞出消息,請求與慶修和談。
對於這種要求,慶修想都不想,當場下令把信使扣押,然後擋著敵人城牆下把書信燒毀,以此來表示這一戰無可避免,唯有死戰到底。
這邊書信剛剛燒毀,那邊城牆上便是傳來一陣驚慌的唿喊聲,請求慶修千萬不要急於攻城!
“慶國公!凡事都可好好商談,您何必如此焦急!”
國王蕭達凜親自站在城牆上,饒是如此他身前仍然有幾名持著大盾的護衛擋在前麵。
生怕有冷箭或者槍支傷到國王。
慶修本不想理會,可此人實在是擾得他不勝其煩,他便冷聲問道:“爾等昔日決定同大唐作對時,應當想到過今天吧?”
“今日之一切,都是爾等昔日所求,因果報應而已!”
國王急得滿頭大汗,他知道今天說什麽也不管用了,隻能吩咐宰相,把貴客請上來!
唐軍的馬刀沒砍到頭上,他們自然可以口上謾罵。
可現在這些大刀即將砍在頭上,再仇恨也是恐懼,很快便投降一大片。
那些打到筋疲力盡的聯軍當場休整,迴想起來剛才那一戰都萬分後怕。
他們可是差點死在這一戰中了,要是唐軍不來馳援必死無疑!
清醒過來後,聯軍主將們都是憤怒無比,唐軍顯然是把他們當成了誘餌來用。
根本不在乎他們死了多少人!
當下這些主將便吵吵嚷嚷的來找唐軍討要說法,可唐軍士兵們跟本不在乎這些人訴求什麽,直接攔住,不管說什麽都是無視。
眼看到唐軍竟然如此傲慢,本來就滿心怒意的聯軍主帥們更是惱火,當場便大喊大叫起來。
“吵什麽!”
本來唐軍士兵就看不起這些聯軍,在他們眼中看來這些人不過都是仆從軍,不值一提。
如今這些仆從軍竟然敢在他們麵前吵嚷叫喊,自然令他們無法容忍,當場亮出弓弩對準他們。
滑輪弩一亮,這些人當場啞火。
他們可是知道此物的威力,身後戰場上還有不少被滑輪弩射成篩子的屍體。
李劍山把佩劍拔出來,直接插在地上,指著眼前這些人破口大罵:“爾等是什麽意思?找死?”
李劍山一出麵,更是沒人敢說話,但他們一想到之前自己死了不少人,著實覺得心理很難平衡。
按照之前的約定,他們必須要攻克城池,才能分到人口和土地。
可現在他們死的人最多,牽製住的敵人也是最多,可打到現在竟然一無所獲。
而且看這架勢,唐軍顯然是打算自己攻城,若是這樣他們怎麽可能還拿得到獎賞。
李劍山看到這些人逐漸消停了點,才算是滿意,隨後又冷笑道:“爾等若是知趣,趁早退下,若稍後讓慶國公……”
“你先退下吧。”
話音未落,李劍山頓時聽到身後有人指示自己,迴頭一看竟然是慶修。
李劍山趕緊拜見,慶修則示意他先退下。
聯軍的主將們見了慶修,當場神色惶恐,趕緊上前拜見,“見過慶國公!”
慶修神色波瀾不動,他上下打量一眼,這些主將個個滿身是傷,鎧甲殘破。
剛才那一戰顯然他們也打得十分艱苦,沒有比士兵們強太多。
“我知道各位作戰不易,剛剛那一戰你們也確實是盡力了。”
“不過諸位須知,就算你們能一路打到都城,占據精絕國的所有城池,若是沒有大唐的名號壓著,你們的國王能順理成章的接管這些區域?”
他這話當場點醒了諸位將領 ,也屬實是這個道理!
在西域要滅一國並非是簡簡單單打一仗,更重要在於之後如何順理成章的拿下此國的全部領土。
西域三十六國之間相互製衡,雖然互為敵,但都互為盟友。
若是坐視他國被吞噬毀滅,誰知道此國是否有朝一日會把想法打在自己身上?
因此一國被滅之後,許多與之不相鄰的國家都會立刻幹涉,逼迫侵占其領土的聯軍撤走。
也正是如此,這西域三十六國中有強有弱,卻始終沒有任何一國被輕易滅掉。
精絕國自然也是如此。
可有大唐幹涉,情況則完全不一樣。
精絕國是大唐名義上的臣屬國,背信棄義在先,大唐將其滅之有正當的理由。
縱然是有其他一些小國不願意看到平衡被打破的局勢,他們也不可能敢對唐軍指手劃腳。
甚至基於此基礎上,唐軍還可以名正言順地分割掉其領土。
聯軍正是可以借著此名頭,名正言順的侵占精絕國土地。
可若反過來,沒有大唐的名義壓著,他們哪怕是將精絕國滅掉,其他多方麵的勢力明麵或暗地支持,也讓他們根本無法消化掉這些領土。
換言之,唐軍甚至什麽都不用做,隻需要發一個名義,就可以重新分配西域的國土。
至少從西域諸國的角度來看,這已經是頂天的恩賜。
諸位將領頓時啞口無言,他們確實無法反駁慶修。
慶修淡淡道:“我不想與諸位辯解,精絕國的國都一定要被我拿下,此城必須要並入大唐疆域。”
“若是在場的各位,還有誰垂涎精絕國都,那盡管可帶兵攻打試試,我絕不幹涉!”
話是這麽說,可誰又敢真的帶兵去攻打?
更何況慶修剛剛還說要對都城勢在必得!眾人麵麵相覷,隨後都各自識趣的退讓到一邊。
如此慶修便也不再客氣了,他下令全軍就地休整,歇息片刻之後,就準備攻城!
就在他緊鑼密鼓的籌備時,那城中的守軍又再度把城門關閉,並且加緊維修城牆防備。
這一切慶修都看在眼中,但他並沒有出兵阻止,而是任由這些人繼續下去。
城中已經沒有多少糧草,任由他們把守,也不可能堅持多久。
甚至他不需要派兵進攻,隻要把城池所有的門全部堵死,最多不過半個月。
這座城就會被徹底餓死。
就在慶修盤算著從哪一座城門開始率先進攻效果會更好一些時,城中忽然有人率先遞出消息,請求與慶修和談。
對於這種要求,慶修想都不想,當場下令把信使扣押,然後擋著敵人城牆下把書信燒毀,以此來表示這一戰無可避免,唯有死戰到底。
這邊書信剛剛燒毀,那邊城牆上便是傳來一陣驚慌的唿喊聲,請求慶修千萬不要急於攻城!
“慶國公!凡事都可好好商談,您何必如此焦急!”
國王蕭達凜親自站在城牆上,饒是如此他身前仍然有幾名持著大盾的護衛擋在前麵。
生怕有冷箭或者槍支傷到國王。
慶修本不想理會,可此人實在是擾得他不勝其煩,他便冷聲問道:“爾等昔日決定同大唐作對時,應當想到過今天吧?”
“今日之一切,都是爾等昔日所求,因果報應而已!”
國王急得滿頭大汗,他知道今天說什麽也不管用了,隻能吩咐宰相,把貴客請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