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統一,建國,還尚武。


    這幾個關鍵詞湊在一起,很難讓他不聯想到已經被滅了的高句麗。


    正是因為內部有農耕支持,高句麗才能成為耗死了隋朝的大敵。


    要不是慶修手中有各種兇猛的攻城火炮,這高句麗打到現在恐怕都難以滅掉。


    現在這幾樣要素,南詔六部也聚集的差不多了。


    慶修發覺到李二的神色變化,他又進一步提示,“陛下看這裏。”


    在他手中所標記的地圖點位,那裏正是四川盆地的外圍和南詔地帶的銜接處。


    從地圖上看,這雙方似乎兩相隔絕,無法來往。


    但細看下去,能發覺到這兩處區域有多處細小的河流和山道隘口連接。


    就如同蜀地和漢中之間的關聯。


    這些細小的道路雖然容易被忽視,可若是南詔六部真的建國,聚合力量,這些道路便可以成為他們進攻蜀地的依靠。


    蜀地雖然物產豐富,但位置畢竟遠離大唐的中原、關中核心,而且也不是唐朝對外征服的主戰場。


    那邊所駐留的軍隊並不多,朝廷也不可能為了防範一個不知何時會起來的隱患,在當地大量駐紮士兵白白消耗物資。


    哪怕是如今的嶺南,朝廷也隻需要紮駐兩三千士兵就可穩定。


    若是在蜀地邊關紮駐上萬的士兵,那豈不是笑話!


    “這麽說來,南詔著實是個隱患,他們要是能起勢整個蜀地都不得安寧。”


    李二的判斷十分正確。


    在原本的曆史中,唐末在南邊麵臨的最大威脅就是南詔國,他們屢次進攻蜀地令大唐折損國力不說。


    甚至連嶺南的交趾都攻打了下來,把當地的漢人屠殺殆盡。


    以至於中原王朝在交趾完全沒了可以統治的根基。


    哪怕後來的中原王朝一度重新收迴交趾,最終還是因為打不完的治安戰而徹底退出。


    到這份上,慶修也不多說廢話,直接擺明:“若放任不管,有朝一日中原有變,他們必然會威脅到蜀地。”


    “現在趁他們尚未成大患,仍舊是四分五裂狀態,可直接將其覆滅,唐軍進駐南詔,移民屯田,將其化為我大唐歸化之地!”


    慶修這個提議讓李二無法拒絕,他剛才所想的也正是這一步。


    南詔不像是漠北荒蕪之地、建州寒冷又潮濕的泥潭沼澤。


    如果真如慶修所說那樣,此地有大片可以耕作的良田,那便不必擔心投入巨額的成本無法收迴來了。


    蕭瑀忍不住開口問:“慶國公當真能斷定那邊有可以利用的良田嗎?”


    “我沒別的意思,隻是想說,南詔路途遙遠,還要翻越過蜀地的重重山脈才能抵達,這沿途的物資開支都是天價,如果得不償失的話……”


    慶修隻反問一句:“如蕭大人所說,投入的物資器械不能馬上收到迴報,就沒必要打這一仗了?若是這麽看,那從建國時滅突厥開始,所有的大小戰役都沒有打的必要。”


    蕭瑀這才意識到自己這話說的不對勁,憋了個臉紅,低頭再不言語。


    李二知道慶修的判斷準沒錯,雖然他不知道後者是如何對當地的情況了如指掌的。


    但既然他說有,那十有八九就是真的有。


    哪怕是沒有,這一仗打過去,能滅了一個潛在威脅也是不虧。


    如今的大唐國富力強,有糧草輜重無數,能征敢戰士兵更是不少,養他們不就是為了掃平一切隱患!


    慶修又道:“陛下也不必太過擔心,南詔六部和嶺南有一部分接壤,到時候我們不但可以從蜀地出軍,在側麵也能得到嶺南接應,雙方共同出力剿滅!”


    “好,如此便再好不過!”


    李二聽得心花怒放,這還沒有開戰,慶修已經開始做初步規劃,並且還認定可行。


    那他也不必畏首畏尾,隻管讓慶修放手去幹!


    “這次,你需要多少兵馬,需要用多久的時間?”


    話說出口,李二才意識到不對。


    慶修還要重迴西域經略,相比於嶺南,那邊顯然更為重要。


    他不可能把西域的事情放下來,專門去處理那邊的“小事”。


    “陛下,此處該如何征討,應該由你來定奪了,我還要迴西域,長安城還有許多事情需要我解決,沒有太多時間經管那裏。”


    話雖如此,慶修還是表示願意為李二出一套計劃,幫他規劃進攻南詔。


    李二有些小失望,不過轉念一想也是,慶修如今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自己身為皇帝,也理當躬身籌備了。


    雖然慶修並不接管,但他也不忘提醒李二,不必兵馬先行,南詔六部並非是鐵板一塊。


    “若是陛下能夠利用得好,讓他們在開戰前就相互內耗,那開戰時便能事半功倍!”


    “此言有理!”


    李二仔細查看這幅地圖,雖然地圖詳細,但是對六部的情況,並沒有做特殊解釋。


    顯然,慶修對當地就算了解,也無法知道此地情形的實時狀況。


    這就得需要他想辦法來解決了。


    “慶國公對征討的人選,有沒有什麽好的建議?”


    李二並非是想自己選,實在是他手邊暫時無人可用。


    能征善戰的,一大部分被慶修帶走了,另一部分,大多都像李孝恭一樣,必須鎮守在一方不可撤出來。


    最初李二還想把遼東的李孝恭拉去,但一想到邊境的奚人和契丹人,他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


    現在迴頭一看,他竟發覺身邊沒有多少能征善戰的將軍了,難不成打一個南詔還得他自己出馬?


    雖然論帶兵打仗,他也確實是當屬大唐第一。


    慶修卻信心滿滿,看上去似乎是早就有所準備,“我有一個絕佳人選,依我看如今大唐沒有人比他更適合擔任此戰主將!”


    “誰?”


    李二馬上來了興趣,他萬沒想到如今慶修竟然還能發掘出來仍有潛力的將軍!


    “略陽郡公,李道宗!”


    慶修道出此人,李二這才猛地想起,朝廷中還有這麽一位宗親為官。


    也並非是李二記性不好,或者李道宗無能。


    實在是他亮眼的表現太少,確切的說是表現機會太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開局發老婆,我賺大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頭大鯊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頭大鯊魚並收藏大唐:開局發老婆,我賺大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