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暗流湧動的長安!
大唐:開局發老婆,我賺大了 作者:一頭大鯊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犛牛皮,高原紅和長辮子,這些人就是生活在藏地高原的吐蕃人啊!
在大唐之前,吐蕃高原和中原之間的交流少之甚少 。
哪怕是官方的史冊中也隻是對那片土地有少量幾句提及和描述。
存在感十分少 。
這也難怪,那片土地常年冰封且貧瘠,比氣候十分惡劣的北方草原還多了一樣更加不適宜人居住的惡性條件:
缺氧。
哪怕是北方草原,遭受一白毛風,都不知要有多少部落徹底滅絕。
氣候更為惡劣的吐蕃高原更是不用多說,貧瘠的土地根本無法誕生出紮根於此的文明,吐蕃人甚至要比匈奴、突厥人更加落後。
但氣候也並不是始終一成不變。
慶修隱約揣測到,在大唐一派欣欣向榮的發展史,世界的氣候周期已經走到了最高穀。
吐蕃高原也得益於氣溫上升,終年不化的冰封土地完全溶解。
同時留下的是一大片豐饒肥美的耕地,這也直接讓吐蕃人口、生產力暴漲。
最終成為了能夠始終威脅大唐西北的強盛帝國!
當然這都是後話,看這些使者的樣子,顯然吐蕃高原已經被他們的雄主鬆讚幹布統一。
整合之後,這些人才終於有機會與中原王朝相交流。
別說是這些老百姓,恐怕如今的當朝大臣們對吐蕃有所了解的都不多。
“慶國公!”
看到慶修出現,守城的衛兵們連忙上來拜見,“您見過這一類人嗎?像是那些漠北的牧民,但是又有很大差別……”
“他們是西北的吐蕃人,你們沒見過也是正常的。”
慶修淡淡道。
“這人不會有什麽威脅吧?是不是直接把他們在這裏格殺了為好。”
“你要是不怕被陛下砍頭,隨意你願意怎麽做!”
“兩國交戰都還講個不斬來使,這些人什麽都沒幹你就要他們的命?”
那士兵聽了慶修的話不由得訕笑,“倒也確實如此啊!是小人太謹慎了。”
慶修看著眼前的這些吐蕃使者,神色有些複雜。
鬆讚幹布是一代雄主,同時他手下也有草原上百年難得一見的能臣班底。
正是吐蕃君臣上下戮力同心,才將其發展成了大唐西北的威脅。
如果這些人當中,有對大唐威脅極重的能臣,慶修還真不想讓他們輕易離開。
“諸位,可否能聽懂我說的話?”
慶修一步走上前,對這些使者們拱手行了一禮。
那些吐蕃人聞言麵麵相覷, 隨後他們的視線都集中在了一名穿著首飾最為華麗的人身上。
“我,我能聽懂漢話!”
那人帶著極重的吐蕃口音,對著慶修嘿嘿一笑。
並且還學著慶修的樣子對他行了一禮。
“我名為慶修,是為大唐鎮國公,不知閣下名諱?”慶修試探著問道。
“國公麽?我好像聽說過,是地位很高的…呃,是不是相當於我們吐蕃的大祭司什麽的…”
“哦對了,你問我名字是吧,我叫做吞彌·桑布紮,是大王的禦前賢者。”
這個人的名字對慶修來說可不陌生。
此人是吐蕃百年難得一見的大學者,不但同時精通多國語言,還直接創造出了吐蕃的語言和文字。
在吐蕃的地位幾乎相當於中原的倉頡,完全以一己之力讓吐蕃從原始世界直接進化到了農耕文明。
慶修有些失望,如果此人是祿東讚這種直接改變吐蕃國力的能臣,或者是善於廝殺的大將軍,直接拿下對吐蕃倒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這個桑紮布麽……
倒也並非說,像他這類的大學者無用。
這一類人往往是直接奠定文明的根基、底蘊,能直接影響文明未來幾百年的走向。
但是對於眼前當下,直接提升國力他們並不能起到太多的作用。
他們的成果和智慧都是需要一個文明用百年、千年來消化,縱然在未來影響巨大,可在眼下看來約等於零。
要不然鬆讚幹部怎麽會派他來出使?
除了此人懂漢語之外,恐怕還是因為鬆讚幹布覺得此人有或沒有對吐蕃的影響並不算太大。
慶修本想隨意應付幾句便走,但他突然又靈光一閃。
武力有武力的解決方法,不動幹戈也有和平演變的方法。
桑紮布雖然並沒有太多的武力威脅,但他的地位在吐蕃政教合一的體係中,必然也有極大影響。
如果能通過此人直接滲透吐蕃的宗教意誌,或許比戰場上動刀兵殺他們千軍萬馬還有效果!
慶修頭腦飛快的運作起來,他已經隱約想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就是透過這個桑紮布,慢慢腐蝕掉他們吐蕃政教合一的體係。
慶修這麽做自然也是未雨綢繆,要知道那吐蕃王朝在未來可是能成為比高句麗還要可怕的巨大隱患!
不在萌芽期遏製,將來中原王朝隻怕要付出千倍百倍的人力和鮮血來抵禦他們!
在此時,傳令使趕到,準許這些吐蕃使者入朝貢。
“陛下恩準你們入朝拜見,走吧,都注意好禮儀姿態!”
桑紮布欣喜不已,他連忙對慶修拱了拱手:“慶國公,我們恐怕沒太多時間說話了,以後有機會再聊,多聊聊天!”
“無妨,你們入朝拜見結束之後,可以來國公府找我。”
“我也有意與閣下詳談。”
慶修意味深長的笑道。
“多謝,多謝!”
桑紮布頓時大喜,如果能在長安城交好一位地位崇高的人,他們以後朝貢也方便不少!
待到這些使者離去,長孫娉婷才自顧自的說:“夫君真是厲害,連這些不知道從哪裏鑽出來的野蠻人都認識。”
“吐蕃…我好像隱約在書裏看到過,不過對他們的提及很少,那好像是比突厥還有原始野蠻的部落吧?”
崔羽苒不愧是清河崔氏的書香門第閨秀。
飽讀詩書到竟然連吐蕃都略知一二。
要知道這個時代對吐蕃的記載實在是少的可憐,不知是那個孤本中記載的。
“嗯,倒也確實野蠻,而且他們的威脅可比那些漠北的突厥人還要大。”
慶修想到了那些吐蕃人極其殘忍的人殉、人皮樂器,以及未來可能對長安城的威脅,心中不免生起些許厭惡。
他必須得趕在吐蕃真正成了氣候之前,把他們扼殺!
在大唐之前,吐蕃高原和中原之間的交流少之甚少 。
哪怕是官方的史冊中也隻是對那片土地有少量幾句提及和描述。
存在感十分少 。
這也難怪,那片土地常年冰封且貧瘠,比氣候十分惡劣的北方草原還多了一樣更加不適宜人居住的惡性條件:
缺氧。
哪怕是北方草原,遭受一白毛風,都不知要有多少部落徹底滅絕。
氣候更為惡劣的吐蕃高原更是不用多說,貧瘠的土地根本無法誕生出紮根於此的文明,吐蕃人甚至要比匈奴、突厥人更加落後。
但氣候也並不是始終一成不變。
慶修隱約揣測到,在大唐一派欣欣向榮的發展史,世界的氣候周期已經走到了最高穀。
吐蕃高原也得益於氣溫上升,終年不化的冰封土地完全溶解。
同時留下的是一大片豐饒肥美的耕地,這也直接讓吐蕃人口、生產力暴漲。
最終成為了能夠始終威脅大唐西北的強盛帝國!
當然這都是後話,看這些使者的樣子,顯然吐蕃高原已經被他們的雄主鬆讚幹布統一。
整合之後,這些人才終於有機會與中原王朝相交流。
別說是這些老百姓,恐怕如今的當朝大臣們對吐蕃有所了解的都不多。
“慶國公!”
看到慶修出現,守城的衛兵們連忙上來拜見,“您見過這一類人嗎?像是那些漠北的牧民,但是又有很大差別……”
“他們是西北的吐蕃人,你們沒見過也是正常的。”
慶修淡淡道。
“這人不會有什麽威脅吧?是不是直接把他們在這裏格殺了為好。”
“你要是不怕被陛下砍頭,隨意你願意怎麽做!”
“兩國交戰都還講個不斬來使,這些人什麽都沒幹你就要他們的命?”
那士兵聽了慶修的話不由得訕笑,“倒也確實如此啊!是小人太謹慎了。”
慶修看著眼前的這些吐蕃使者,神色有些複雜。
鬆讚幹布是一代雄主,同時他手下也有草原上百年難得一見的能臣班底。
正是吐蕃君臣上下戮力同心,才將其發展成了大唐西北的威脅。
如果這些人當中,有對大唐威脅極重的能臣,慶修還真不想讓他們輕易離開。
“諸位,可否能聽懂我說的話?”
慶修一步走上前,對這些使者們拱手行了一禮。
那些吐蕃人聞言麵麵相覷, 隨後他們的視線都集中在了一名穿著首飾最為華麗的人身上。
“我,我能聽懂漢話!”
那人帶著極重的吐蕃口音,對著慶修嘿嘿一笑。
並且還學著慶修的樣子對他行了一禮。
“我名為慶修,是為大唐鎮國公,不知閣下名諱?”慶修試探著問道。
“國公麽?我好像聽說過,是地位很高的…呃,是不是相當於我們吐蕃的大祭司什麽的…”
“哦對了,你問我名字是吧,我叫做吞彌·桑布紮,是大王的禦前賢者。”
這個人的名字對慶修來說可不陌生。
此人是吐蕃百年難得一見的大學者,不但同時精通多國語言,還直接創造出了吐蕃的語言和文字。
在吐蕃的地位幾乎相當於中原的倉頡,完全以一己之力讓吐蕃從原始世界直接進化到了農耕文明。
慶修有些失望,如果此人是祿東讚這種直接改變吐蕃國力的能臣,或者是善於廝殺的大將軍,直接拿下對吐蕃倒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這個桑紮布麽……
倒也並非說,像他這類的大學者無用。
這一類人往往是直接奠定文明的根基、底蘊,能直接影響文明未來幾百年的走向。
但是對於眼前當下,直接提升國力他們並不能起到太多的作用。
他們的成果和智慧都是需要一個文明用百年、千年來消化,縱然在未來影響巨大,可在眼下看來約等於零。
要不然鬆讚幹部怎麽會派他來出使?
除了此人懂漢語之外,恐怕還是因為鬆讚幹布覺得此人有或沒有對吐蕃的影響並不算太大。
慶修本想隨意應付幾句便走,但他突然又靈光一閃。
武力有武力的解決方法,不動幹戈也有和平演變的方法。
桑紮布雖然並沒有太多的武力威脅,但他的地位在吐蕃政教合一的體係中,必然也有極大影響。
如果能通過此人直接滲透吐蕃的宗教意誌,或許比戰場上動刀兵殺他們千軍萬馬還有效果!
慶修頭腦飛快的運作起來,他已經隱約想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就是透過這個桑紮布,慢慢腐蝕掉他們吐蕃政教合一的體係。
慶修這麽做自然也是未雨綢繆,要知道那吐蕃王朝在未來可是能成為比高句麗還要可怕的巨大隱患!
不在萌芽期遏製,將來中原王朝隻怕要付出千倍百倍的人力和鮮血來抵禦他們!
在此時,傳令使趕到,準許這些吐蕃使者入朝貢。
“陛下恩準你們入朝拜見,走吧,都注意好禮儀姿態!”
桑紮布欣喜不已,他連忙對慶修拱了拱手:“慶國公,我們恐怕沒太多時間說話了,以後有機會再聊,多聊聊天!”
“無妨,你們入朝拜見結束之後,可以來國公府找我。”
“我也有意與閣下詳談。”
慶修意味深長的笑道。
“多謝,多謝!”
桑紮布頓時大喜,如果能在長安城交好一位地位崇高的人,他們以後朝貢也方便不少!
待到這些使者離去,長孫娉婷才自顧自的說:“夫君真是厲害,連這些不知道從哪裏鑽出來的野蠻人都認識。”
“吐蕃…我好像隱約在書裏看到過,不過對他們的提及很少,那好像是比突厥還有原始野蠻的部落吧?”
崔羽苒不愧是清河崔氏的書香門第閨秀。
飽讀詩書到竟然連吐蕃都略知一二。
要知道這個時代對吐蕃的記載實在是少的可憐,不知是那個孤本中記載的。
“嗯,倒也確實野蠻,而且他們的威脅可比那些漠北的突厥人還要大。”
慶修想到了那些吐蕃人極其殘忍的人殉、人皮樂器,以及未來可能對長安城的威脅,心中不免生起些許厭惡。
他必須得趕在吐蕃真正成了氣候之前,把他們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