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胤植擔心了兩日後,發現清軍並沒有在曲阜大開殺戒,於是放心了不少,但也就兩日,阿巴泰就派人過來借糧。
清軍逃進曲阜,把糧食輜重全部落在城外,這兩日都是孔胤林拿出糧食供給清軍,但孔胤林孔家一個庶出子弟,田地本就不多,要不是做了十多年兗州主事,家中恐怕早就落敗。能提供兩萬清軍兵馬兩日的糧食,已經是孔胤林的極限。
清軍說是借糧,但可以肯定,這是有借無還了,這要是勝利之師,孔胤植還有可能會借糧,而如今隻是些殘兵敗將,卻想到孔家借糧,這要是被傳出去,這衍聖公的名號怕是不會有多光彩。
但形勢比人強,建奴的刀就差架在脖子上,不借肯定不行,於是孔胤植冷冷的說:“你們要借多少?”
來借糧的是尚可喜的部將許爾顯,許爾顯說:“衍聖公,大清有軍馬兩萬餘,一個月借糧最少得五萬石。”
孔胤植立即暴跳起來,說:“一個月一萬石,意思是你們還打算不走了是嗎?”
許爾顯說:“衍聖公,大軍不是不走,而是等大清的援軍一到,借了多少錢糧,一定會原數奉還。”
“援軍,就憑你們蕞爾小邦,能出多少援軍才能打敗大明天兵,這位將軍,本公看你也是大明人,為何還要助紂為虐,本公勸將軍不要自誤。”
許爾顯見孔胤植絕口不提借糧一事,反而有意拉攏自己。可自己投靠大清已經十年,對大明已經是血債累累,在大明叛將中也是榜上有名的,現在想迴頭怕不會有好果子吃。於是急忙說:“衍聖公,如今不是討論這個點時候,大清兩萬大軍沒有糧草,要是他們做出什麽出格的事來,恐怕是不好收拾。”
孔胤植說:“他們不是有兩萬匹馬嗎?他們可以殺馬充饑,以待援軍。”
許爾顯說:“衍聖公,大清以馬為戰,他們把馬看的比我們漢人還重,不到萬不得已,他們絕對不會殺馬。您還是多少借一點糧食給他們,以保曲阜百姓安全。”
孔胤植說:“本公可以借糧一千石給你們,但必須答應本公兩件事。”
許爾顯聽說隻借一千石,也就隻能支撐個四五天,但有總比沒有強,於是就說:“不知衍聖公什麽條件?”
孔胤植說:“一,交出孔胤林,二,退出曲阜城。”
許爾顯猶豫說:“這…這…恐怕不是末將能夠做主的。”
孔胤植說:“你不能做主,就趕緊給本公滾,找一個能夠做主的人來。”
許爾顯尷尬的說:“衍聖公,末將確實不能做這個主,但大清能做主的,也就不是好相與的,還請衍聖公自重。”
麵對許爾顯的威脅,孔胤植嚇了一跳,但話已經說出口,反悔是絕對不可能,等許爾顯離開孔府後,孔胤植不免擔心起來。
許爾顯迴去後向尚可喜稟告,尚可喜無奈,就知道孔家的糧食不好借,但再難借也要去借,許爾顯沒借到,尚可喜隻好親自出馬。
尚可喜本來被阿巴泰打成重傷,連日來又是大戰頻發,在戰時因為精神高度緊張,反而不覺得疼痛,這到了曲阜後,精神鬆弛下來,才發現傷口並發,又裂開了幾道口子。為了不讓傷口繼續擴大,才派許爾顯去孔府。
但許爾顯並沒有借到糧,尚可喜就算是傷口感染,也要去孔府一趟。
尚可喜到了孔府,苦口婆心的勸說孔胤植,最後孔胤植說:“要糧食可以,也不強求清軍退出曲阜,但孔胤林一定要交出來。”
尚可喜肯定不會答應這個要求,而孔胤植卻死咬這個條件不鬆口,為此還給了個十天期限,在這十天之內,孔家一天出一百石糧食。十天之後要是不交出孔胤林,那就對不起。往後別想在孔家要到一兩糧食。
麵對孔胤植的強硬,尚可喜也沒有辦法,如今孔家一天能夠提供一百石糧食,省省還是可以勉強能夠應付一下。
阿巴泰最近有些樂不思蜀,孔胤林為了保命,嬌妻美妾都送給阿巴泰享用。尤其是孔胤植的今年新納的小妾,嬌嫩欲滴,吹拉彈唱樣樣都會,而且酒量還極好。
這天晚上,阿巴泰又被孔胤林請到家中喝酒,小妾借機問阿巴泰:“貝勒爺,等大清的援軍一到,貝勒爺打算怎麽安置我們老爺?”
阿巴泰醉醺醺的說:“美人,不如等大軍來了,你跟我一起迴遼東,我封你為側福晉。到時候榮華富貴,享用不盡。”
小妾說:“貝勒爺,奴家是漢家女,到了遼東,怕是不懂清人規矩,辱沒了貝勒爺的名聲。奴家還是跟著老爺,貝勒爺什麽時候想奴家,隨時都可以。”
阿巴泰歎口氣說:“美人,如今衍聖公把你家老爺看做眼中釘,死活要本貝勒交出來,不然大軍軍中就會斷糧。眼看隻有三日期限,沒有糧食,大軍恐怕堅持不到援軍到達,也許隻能委屈一下你家老爺,到衍聖公府去解釋清楚。”
小妾連忙說:“貝勒爺萬萬不可呀,衍聖公對我家老爺恨之入骨,這要到了衍聖公府,那還不得屍骨無存,奴家恐怕也會被衍聖公記恨,到時候,到時候奴家就再也不能伺候貝勒爺了。”
阿巴泰見小妾哭得梨花帶雨,猥瑣的把小妾摟在懷裏說:“放心,有本貝勒在,衍聖公不敢把他怎麽樣,頂多受點皮肉之苦罷了。”
孔胤林聽到小妾的稟告,大驚失色,心想這蠻夷之邦還真不可信,你們不是很能搶嗎?為何為了糧食就要陷我與死地,可反抗大清他又不敢。
隻有三天時間,那可怎麽辦?孔胤林也恨衍聖公,自己這些年,為孔家賺了那麽多的銀子,為了保命才不得已引清軍進城,衍聖公不過是拿出一些糧食安撫一下這些匪軍不行嗎?
孔胤林知道衍聖公有多狠毒,這些年死在衍聖公府的佃戶、婢女長工不知有多少?這要是落在衍聖公手裏,自己不死都得脫層皮。
於是,孔胤林恨從心邊起,惡從膽邊生,當晚,孔胤林就召集自己收養的死士。
這些年孔胤林在兗州做孔家的主事,還充當滿清細作,收留了不少亡命之徒,當日之所以能夠在滋陽逃脫,都虧了這些人殺出一條血路才得以逃脫。
第二天晚上,孔胤林帶著三百死士,突然殺進衍聖公府,衍聖公府的這些惡奴,平日裏欺男霸女還行,哪裏是窮兇極惡的亡命之徒的對手,雖然人數眾多,但還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孔胤林知道,沒有孔家,他啥也不是,所以殺到孔家後,就直衝孔胤植的臥房,一刀結果了孔胤植。
衍聖公府巨變當然驚動了巡夜的清軍,等清軍趕到時,孔家孔胤植一係子弟都被屠殺殆盡。
尚可喜聽到消息後也是非常震驚,連忙敢往衍聖公府,看到衍聖公府的慘狀,尚可喜心中一慌,說:“完了,全完了。”
尚可喜氣得把所有的死士當場賜死,把孔胤臨抓起來,帶去見阿巴泰。
阿巴泰見事情已經發生,他也不在意,孔胤植一直想要殺了孔胤林這個把妻妾都奉獻出來的好奴才,讓阿巴泰本來就不喜,覺得孔胤植挑戰了大清貝勒的權威。
阿巴泰覺得想孔胤植這樣的衍聖公肯定不是大清的好奴才,還不如選一個聽話的衍聖公,於是靈機一動,當場就決定讓孔胤林繼任衍聖公。
孔胤林聽了大喜,這要是自己當了衍聖公,自家這一脈就飛黃騰達了,作為孔家人,怎麽不知道這嫡庶之分。雖說這衍聖公是阿巴泰所封,做不的數,但隻有掌握了孔家巨大的財富,再到朝中收買一些官員,得到大明的冊封也不是不可能,當年楚王宮不是也發生過假世子嗎?唐王家也有以庶奪嫡的事情發生。而現在衍聖公直係血親被自己屠戮一空,隻要不讓世人知道是自己所為,朝廷想要衍聖公延續,自己不是沒有機會。
孔家學案發生在深夜,自清軍進城以來,就實行了嚴格的宵禁,所以第二天曲阜百姓並不知道衍聖公府出現了血案。但遺憾的是,孔胤林在孔府雖然搜出大量的金銀財寶,但糧食卻不多,而掌管孔府府庫的是孔家的三長老。
這三長老孔胤禩是孔貞運的大哥之子,孔貞運是孔家少有的進士出身,早些年還做過首輔,在曲阜雖然不是衍聖公嫡係出身,但民望極大。
但在曲阜,名望再大,能夠在衍聖公府任一職就屬於造化。
這就不得不說這是世襲製的局限性,當年漢武帝實行推恩令,隻在皇家內部實行,這確實減少了朝廷負擔,也分化了藩王的實力。但推恩令在民間卻很難推行,而世襲製確實能夠集中財富,有利於提高家族地位,所以在漢朝以後,出現了門閥政治。
晉朝廢除推恩令,立即出現八王之亂。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藩王門閥亂做一團,才有了五胡亂華。
推恩令實行的不徹底,主要就是忽略了人權平等,也沒有徹底廢除世襲製。
但在生產力低下的封建王朝,推恩令已經是開天辟地的大舉措。這也是自漢以後,再沒有推恩令一說的原因。
清軍逃進曲阜,把糧食輜重全部落在城外,這兩日都是孔胤林拿出糧食供給清軍,但孔胤林孔家一個庶出子弟,田地本就不多,要不是做了十多年兗州主事,家中恐怕早就落敗。能提供兩萬清軍兵馬兩日的糧食,已經是孔胤林的極限。
清軍說是借糧,但可以肯定,這是有借無還了,這要是勝利之師,孔胤植還有可能會借糧,而如今隻是些殘兵敗將,卻想到孔家借糧,這要是被傳出去,這衍聖公的名號怕是不會有多光彩。
但形勢比人強,建奴的刀就差架在脖子上,不借肯定不行,於是孔胤植冷冷的說:“你們要借多少?”
來借糧的是尚可喜的部將許爾顯,許爾顯說:“衍聖公,大清有軍馬兩萬餘,一個月借糧最少得五萬石。”
孔胤植立即暴跳起來,說:“一個月一萬石,意思是你們還打算不走了是嗎?”
許爾顯說:“衍聖公,大軍不是不走,而是等大清的援軍一到,借了多少錢糧,一定會原數奉還。”
“援軍,就憑你們蕞爾小邦,能出多少援軍才能打敗大明天兵,這位將軍,本公看你也是大明人,為何還要助紂為虐,本公勸將軍不要自誤。”
許爾顯見孔胤植絕口不提借糧一事,反而有意拉攏自己。可自己投靠大清已經十年,對大明已經是血債累累,在大明叛將中也是榜上有名的,現在想迴頭怕不會有好果子吃。於是急忙說:“衍聖公,如今不是討論這個點時候,大清兩萬大軍沒有糧草,要是他們做出什麽出格的事來,恐怕是不好收拾。”
孔胤植說:“他們不是有兩萬匹馬嗎?他們可以殺馬充饑,以待援軍。”
許爾顯說:“衍聖公,大清以馬為戰,他們把馬看的比我們漢人還重,不到萬不得已,他們絕對不會殺馬。您還是多少借一點糧食給他們,以保曲阜百姓安全。”
孔胤植說:“本公可以借糧一千石給你們,但必須答應本公兩件事。”
許爾顯聽說隻借一千石,也就隻能支撐個四五天,但有總比沒有強,於是就說:“不知衍聖公什麽條件?”
孔胤植說:“一,交出孔胤林,二,退出曲阜城。”
許爾顯猶豫說:“這…這…恐怕不是末將能夠做主的。”
孔胤植說:“你不能做主,就趕緊給本公滾,找一個能夠做主的人來。”
許爾顯尷尬的說:“衍聖公,末將確實不能做這個主,但大清能做主的,也就不是好相與的,還請衍聖公自重。”
麵對許爾顯的威脅,孔胤植嚇了一跳,但話已經說出口,反悔是絕對不可能,等許爾顯離開孔府後,孔胤植不免擔心起來。
許爾顯迴去後向尚可喜稟告,尚可喜無奈,就知道孔家的糧食不好借,但再難借也要去借,許爾顯沒借到,尚可喜隻好親自出馬。
尚可喜本來被阿巴泰打成重傷,連日來又是大戰頻發,在戰時因為精神高度緊張,反而不覺得疼痛,這到了曲阜後,精神鬆弛下來,才發現傷口並發,又裂開了幾道口子。為了不讓傷口繼續擴大,才派許爾顯去孔府。
但許爾顯並沒有借到糧,尚可喜就算是傷口感染,也要去孔府一趟。
尚可喜到了孔府,苦口婆心的勸說孔胤植,最後孔胤植說:“要糧食可以,也不強求清軍退出曲阜,但孔胤林一定要交出來。”
尚可喜肯定不會答應這個要求,而孔胤植卻死咬這個條件不鬆口,為此還給了個十天期限,在這十天之內,孔家一天出一百石糧食。十天之後要是不交出孔胤林,那就對不起。往後別想在孔家要到一兩糧食。
麵對孔胤植的強硬,尚可喜也沒有辦法,如今孔家一天能夠提供一百石糧食,省省還是可以勉強能夠應付一下。
阿巴泰最近有些樂不思蜀,孔胤林為了保命,嬌妻美妾都送給阿巴泰享用。尤其是孔胤植的今年新納的小妾,嬌嫩欲滴,吹拉彈唱樣樣都會,而且酒量還極好。
這天晚上,阿巴泰又被孔胤林請到家中喝酒,小妾借機問阿巴泰:“貝勒爺,等大清的援軍一到,貝勒爺打算怎麽安置我們老爺?”
阿巴泰醉醺醺的說:“美人,不如等大軍來了,你跟我一起迴遼東,我封你為側福晉。到時候榮華富貴,享用不盡。”
小妾說:“貝勒爺,奴家是漢家女,到了遼東,怕是不懂清人規矩,辱沒了貝勒爺的名聲。奴家還是跟著老爺,貝勒爺什麽時候想奴家,隨時都可以。”
阿巴泰歎口氣說:“美人,如今衍聖公把你家老爺看做眼中釘,死活要本貝勒交出來,不然大軍軍中就會斷糧。眼看隻有三日期限,沒有糧食,大軍恐怕堅持不到援軍到達,也許隻能委屈一下你家老爺,到衍聖公府去解釋清楚。”
小妾連忙說:“貝勒爺萬萬不可呀,衍聖公對我家老爺恨之入骨,這要到了衍聖公府,那還不得屍骨無存,奴家恐怕也會被衍聖公記恨,到時候,到時候奴家就再也不能伺候貝勒爺了。”
阿巴泰見小妾哭得梨花帶雨,猥瑣的把小妾摟在懷裏說:“放心,有本貝勒在,衍聖公不敢把他怎麽樣,頂多受點皮肉之苦罷了。”
孔胤林聽到小妾的稟告,大驚失色,心想這蠻夷之邦還真不可信,你們不是很能搶嗎?為何為了糧食就要陷我與死地,可反抗大清他又不敢。
隻有三天時間,那可怎麽辦?孔胤林也恨衍聖公,自己這些年,為孔家賺了那麽多的銀子,為了保命才不得已引清軍進城,衍聖公不過是拿出一些糧食安撫一下這些匪軍不行嗎?
孔胤林知道衍聖公有多狠毒,這些年死在衍聖公府的佃戶、婢女長工不知有多少?這要是落在衍聖公手裏,自己不死都得脫層皮。
於是,孔胤林恨從心邊起,惡從膽邊生,當晚,孔胤林就召集自己收養的死士。
這些年孔胤林在兗州做孔家的主事,還充當滿清細作,收留了不少亡命之徒,當日之所以能夠在滋陽逃脫,都虧了這些人殺出一條血路才得以逃脫。
第二天晚上,孔胤林帶著三百死士,突然殺進衍聖公府,衍聖公府的這些惡奴,平日裏欺男霸女還行,哪裏是窮兇極惡的亡命之徒的對手,雖然人數眾多,但還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孔胤林知道,沒有孔家,他啥也不是,所以殺到孔家後,就直衝孔胤植的臥房,一刀結果了孔胤植。
衍聖公府巨變當然驚動了巡夜的清軍,等清軍趕到時,孔家孔胤植一係子弟都被屠殺殆盡。
尚可喜聽到消息後也是非常震驚,連忙敢往衍聖公府,看到衍聖公府的慘狀,尚可喜心中一慌,說:“完了,全完了。”
尚可喜氣得把所有的死士當場賜死,把孔胤臨抓起來,帶去見阿巴泰。
阿巴泰見事情已經發生,他也不在意,孔胤植一直想要殺了孔胤林這個把妻妾都奉獻出來的好奴才,讓阿巴泰本來就不喜,覺得孔胤植挑戰了大清貝勒的權威。
阿巴泰覺得想孔胤植這樣的衍聖公肯定不是大清的好奴才,還不如選一個聽話的衍聖公,於是靈機一動,當場就決定讓孔胤林繼任衍聖公。
孔胤林聽了大喜,這要是自己當了衍聖公,自家這一脈就飛黃騰達了,作為孔家人,怎麽不知道這嫡庶之分。雖說這衍聖公是阿巴泰所封,做不的數,但隻有掌握了孔家巨大的財富,再到朝中收買一些官員,得到大明的冊封也不是不可能,當年楚王宮不是也發生過假世子嗎?唐王家也有以庶奪嫡的事情發生。而現在衍聖公直係血親被自己屠戮一空,隻要不讓世人知道是自己所為,朝廷想要衍聖公延續,自己不是沒有機會。
孔家學案發生在深夜,自清軍進城以來,就實行了嚴格的宵禁,所以第二天曲阜百姓並不知道衍聖公府出現了血案。但遺憾的是,孔胤林在孔府雖然搜出大量的金銀財寶,但糧食卻不多,而掌管孔府府庫的是孔家的三長老。
這三長老孔胤禩是孔貞運的大哥之子,孔貞運是孔家少有的進士出身,早些年還做過首輔,在曲阜雖然不是衍聖公嫡係出身,但民望極大。
但在曲阜,名望再大,能夠在衍聖公府任一職就屬於造化。
這就不得不說這是世襲製的局限性,當年漢武帝實行推恩令,隻在皇家內部實行,這確實減少了朝廷負擔,也分化了藩王的實力。但推恩令在民間卻很難推行,而世襲製確實能夠集中財富,有利於提高家族地位,所以在漢朝以後,出現了門閥政治。
晉朝廢除推恩令,立即出現八王之亂。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藩王門閥亂做一團,才有了五胡亂華。
推恩令實行的不徹底,主要就是忽略了人權平等,也沒有徹底廢除世襲製。
但在生產力低下的封建王朝,推恩令已經是開天辟地的大舉措。這也是自漢以後,再沒有推恩令一說的原因。